《谈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谈心》是一本由三毛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60,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心》精选点评:
●喜欢给高三男生的信.
●我爱三毛。
●重温
●三毛、真性情、还那么谦虚、由不得人不去喜欢你、真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欣赏自己,是难以快乐的。”所以,世间那么多的抱怨和无奈,都源自我们内心可怜的自卑。谢谢你的文字。
●“人是禁不起分析的,尝试去了解一个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爱三毛,爱她和荷西的爱情
●这种我一般都不太喜欢
●看过她很多书,这本最戳我心。
●你,凭什么自杀?
《谈心》读后感(一):简单,,
生活很简单,
我们还在抱怨,抱怨父母,抱怨朋友,殊不知最该责备的是自己
自醒啊
朋友,这个经常会发生变化的名词,我们实在是不能苛求太多,,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这样吧,,,只是朋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什么时候会去,,所以,我们更不能也没理由去霸占些什么,,
好好的珍惜在一起快乐的时间吧
那些,情如手足的人,早就也脱离了,这个行列吧,,
《谈心》读后感(二):三毛有心
老师说:学道的人是不会自杀的。我就愚笨的认为三毛一定没有学过道,可是我终究还是愚笨的,三毛其实是懂得的,在这本书中她就有用道家的思想去关照那些迷途中的人,尽力开导那些在生活中失去希望的人,用一封封包含真情的书信去给人温暖。的确太多苦海中的人了,她能搭救的又能有多少呢,可是终究疑惑的还是可爱的三毛究竟为何还是选择了离开,我想有些东西真的不是能下一个明确定义的,每个人找到自己的那条道路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愚笨的我无法完全理解,只愿三毛现在已与荷西重逢、快乐
《谈心》读后感(三):没有人可以全权代办他人的生命
与其说是“谈心”,不如说是“谈生”。
你有死的勇气,为什么就没有生的勇气呢?
每天要收到那么多读者抱怨生活,感叹人世悲凉的信件,的确需要耐心。
很多人都希望有人可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生活,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怎样脱离苦海。于是大把大把的信件寄来了,只为求有一个最终的答案。而我,也是一样的,如果三毛还在,想必我也会疯狂的寄信过去的。
但是,没有人可以全权代办他人的生命,也没有人可以指名一条抵达终点的路,给予任何一个人。
《谈心》读后感(四):用心谈心
三毛不止一次提过,自己为拆信、读信所累。可是翻开这本信件合集,又发现三毛回复每一封信都是十足用心。几乎每一个想要自杀的人收到的回信里,都会有一句:你都有死的勇气,为什么没有生的勇气呢?三毛对待每一个困惑的人,都亲切地抚慰,好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如何能做到如此博爱,值得思考。对于不同的问题,三毛也展现出明显的偏好。也许是因为太多这样的信件,三毛总不太爱看有关感情、生活这样庸人自扰的琐事(但她依然很用心地回信),对于几位提出写作、读书、兴趣之类的信件,总让三毛觉得很欣喜。这样一来一去的信件,再次让人觉得陈姐姐还在。
《谈心》读后感(五):谈心
本书是作者的一个报纸专栏的文章合集。当年这种专栏也算是风靡一时,我想也就是这样才会专家满街的。毕竟这专栏要找一个名人还有些文笔,但问题又不是那个名人的专业,于是只有统统表现为心灵鸡汤了。久而久之,社会风气就成为了当今的形势。
其实我个人的感观就是这也算是读书坏的一个表现,当时指的是浅读书。但凡稍许读过几本书后,心思便开始“活”起来,胡思乱想几乎是必然的。然后大多钻进了思想的死胡同,这点从书中的几封信中可以看出。当然有人开解的话加上再多读些书,也能够走出来。怕就怕一条道走到黑。只是最后作者反而没想开,真是个荒诞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