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林语堂经典作品选》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读后感锦集

2021-01-16 00:54: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读后感锦集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精选点评:

  ●其实有些观点不太认同 尤其是关于读书的 但是懒得写书评了。。。

  ●对民国大师的散文一直很无感啊。

  ●林语堂,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师。

  ●忘了具体, 不过不是烂书

  ●幽默

  ●还不错吧至少,只是有些译文和原文的重复了。

  ●不再读民国时期至建国前后的文豪。

  ●小学读时就觉得好却不懂,后来再读果然不同

  ●這些天斷斷續續在讀這本書 林語堂的文字是第一次接觸 其中講的許多也讓我若有所悟 尋找與自己性情相同的作家精讀其作品 也是我現在想做的事情之一了 &如果文章標識出年份就好了

  ●大家散文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读后感(一):默然 回味无穷

  静静的在角落上,在山坡上读完这本书,很享受这种读书的感觉。。。

  读书才能与作者深入内心的交流,体味他的视角下的人身感悟,如果没有他的书,很难想象,怎么了解这个人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读后感(二):为什么读书

  自从6岁起看爷爷的《隋唐演义》、《呼家将》,这么多年,“书”一直都在我的世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迷惘时给我方向,寂寞时给我安慰,烦恼时给我快乐,心枯时给我感动,退缩时给我力量,给我知识,给我智慧,给我......

  但每次有人问起来,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它赚不钱,发不了财,饱不了肚子......的的确确,比起现实中的一切看得见的,书是最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每当这个时候,我选择一笑置之。不是不想说,是觉得不好说,不知道怎么说,直到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论读书》,像是散落的珠子,终于遇到一根可以把它们串起来的绳了。文曰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每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应该看一下,或许它会让你改观。每一个爱读书的人,更应该看一下,因为它会让你更爱读书。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读后感(三):一个融合和中国文人气质和西方自由气息的人

  一向不爱读散文,总是有长篇抒情或写景的,我心气浮躁,总是读不下去。

  这些天,在等待答辩的日子,一直在读林语堂的《论读书、论幽默》,很是有意思。

  林语堂是个一半有中国文人气质,一半有浸染和西方自由情怀的文人,读起他的书,心情酣畅,却又有一丝不彻底的反叛。

  比如《婚嫁与女人职业》,林先生引经据典,说女人的第一职业是婚嫁,这是“唯一没有男子竞争的职业”,“在婚姻内,女子处处占了便宜,在婚姻外,男子处处占了便宜”,所以面对快要毕业的中西女塾的女学生,林语堂说道,先嫁人,生子,35岁之后有余力再工作。

  读起来,很是好笑。但是林先生行文从处处为女子着想的角度出发,竟不觉得是大男子主义的豪言。

  大多数的文章都是这样,似有些矛盾的反叛。但是文字幽默有趣,很是值得一读。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读后感(四):三言两语闲话读书与知音

  我也曾经多次思考,究竟为什么要读书?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书,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得学分而学的教科书或辅导书,而是在闲暇时候自主地去读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所看的文学、美学、哲学之类的闲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读书不是为了故作高雅,不是为了炫耀渊博,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早已一去不复返的年代,甚至连求取功名的作用都起不到了。

  我觉得,读书是心灵的需要,是追求真善美的需要,是慰藉孤独的需要。我赞同“人生来不是白板”的西方哲学观点,对此有各种说法,典型的有譬如“天赋”、“兴趣”说,以及曹雪芹的“天地间的正气和邪气”之说。这几天,我突然冒出一个比喻,我愿意将这归结于“内心的种子”:每个人生来内心都埋藏着各种各样的种子,有善的种子,恶的种子,诗的种子,美的种子等等。在生命的最初始,种子尚与世隔绝,深埋内心深处;而随着生命的展开,内心的种子也不断遇到外界适当的刺激和诱导,仿佛遇到阳光、清风或雨露,从而不断地破土、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这种外界的刺激和诱导主要来自于种子所受到的社会熏陶和教育,这是由文化大环境所决定的。另外,种子是很孤独的,如果遇到与它类似的种子,这将激发和碰撞出它生长的潜力,这一点也很重要。有了“种子说”,那么我也可以轻松地来解释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差万别:有的欣欣向荣,蔚然屹立;有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的浅吟低唱,鸟语花香;但也有的平淡无奇,枯燥无味……

  林语堂先生将读书比作“情人”,我觉得也很巧妙。读书说到底也是与人的交往,只不过是范围更广,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既然是与人的交往,那么亲疏程度必有不同,或许很多书犹如陌路之人,很多书就像君子之交,但一定有那么一本或几本书,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的“种子”,让我惊呼把我内心曾闪现的或朦胧或不成熟的想法表达出来了,觉得仿佛跨越了几千年回到前世的我,此时那颗被触动的种子也必然是立刻破土而出,拔节而长,那种精神上的愉悦,比作“情人”或许也不夸张。读书之所以是情人,讲究的就是一个“气味相投”,朋友之交或许还淡如水,但是情人必然是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浸润沉浸在其中自得其乐,在不知不觉中,这股气味已经沁润到心灵深处,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林语堂先生说,读书旨在排除俗气。我觉得,排除俗气与其说是一种目的,倒不如说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正如黄山谷所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当然,读书更偏形而上的心灵层次,因此比起“情人”这个比喻,我觉得更高雅一点就是将其比作“知音”吧。人是孤独的小岛——最深的孤独,我觉得是找不到能一起说话说到心坎里的人。我明白古人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也很能理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和写作为了慰藉孤独,有“嘤鸣以求友”的意味。读书是为了寻找与我心灵契合的知音;而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写作与读书一样,都不是为了博取功名或装点门面的,在一片浮躁嘈杂声中,甚至连博得“文笔美妙,思想深刻”这样的虚荣心都满足不了。写作不也是源自孤独,冥冥之中希望我的文字也唤起某颗心灵种子的共鸣呢?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