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手套擦泪》经典观后感集
《戴上手套擦泪》是一部由Simon Kaijser执导,亚当·隆格伦 / 亚当·帕森 / 西蒙·J·伯杰主演的一部爱情 / 同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一):疑问与感想
本来不抱期待 因为演员长相不是我很喜欢的 但是看下来真的有堵堵的感觉 还有很多没看懂的地方
因为对于瑞典人的脸记忆里不够,电视剧又是儿时片段在长大后时不时插播一下,第一集看到一半人都有点懵,搞不清楚哪个小孩对应哪个主角,看到后面才分清楚,靠的还是他们的父母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二):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爱得最真
觉得Benjamin是最受伤的,怀抱着那么一点点希望被父母接受的期望,到头其实只是父母来安排参加他自己的葬礼,也在陪伴Rasmus临终前后遭受R他父母如此强烈反差的对待,一个人抵抗病毒也送走身边昔日的朋友,然后在往后的岁月里一个人漫长地想念和回忆,孤独地咀嚼着身边所剩下的一切。
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爱得最真,也正是他们,被霜冻般地带走。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三):北欧,温暖的蓝
北欧人现在已经非常的宽容,我们大都看到的同性恋作品,相对于讨论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偏见,更加倾向于探讨两性关系学因性别发生的改变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也许今后偏见依然会遗留,但它不会再是人们专制化的社会态度,而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俩人发生了爱情,他们该如何面对。
不要因为他们不同,就觉得他们有病。不要因为他们有病,就觉得他们是坏人。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四):爱情
后面也会有无数的人像他们一样为了爱而奋不顾身!性取向没有对错 他们生来如此 我们不能用罪恶的眼神去看他们 这太不公平了 看过一个法剧里信基督教的女孩这样说“宗教从来没有承认过同性恋 可是他们也没有让人去伤害 反对同性恋者 如果有人借着宗教的名义去攻击 那他们一定错了” 希望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更何况爱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而是精神与精神的碰撞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五):本的长相真天使
这部比一般的LGBT题材多讲了一些相爱和心理认同之外的故事,因此用了三集的篇幅。有很多感人的细节,本的父母恪守礼教,在儿子出柜后带着鲜花和蛋糕来看他,其实是把这个最后的探望当作儿子的葬礼。Paul的葬礼有着深深的个人烙印,无论是他自己写的讣告:我活过,还是并不悲伤的歌曲“我唯一的人生”,他的人生虽短,感觉他并不为短暂而遗憾,只会为不精彩而遗憾。豆瓣“棒棒”的影评有很多细节分析很喜欢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六):可能
我觉得,如果没有生病,他们俩的爱情会被时间磨灭的。他们的爱情只是在最轰烈时遇到了最艰难的事情,因而显得伟大。感觉本杰明更爱雷多一点。又或许是雷的性格我没有看懂。
再换个更悲观一点的想法,本杰明也得了病,面对这种病,他在很老的时候才得以真正的控制,这期间,他没有心思和能力去结识新的伴侣,他的父母也不认同他,他唯一的寄托就是死去的,还没来得及真正大吵一架的,他认为他深爱着的雷。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七):TORKA ALDRIG TÅRAR UTAN HANDSKAR
【讲述,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荣耀、哀悼、记忆的方式。推动回忆,战胜遗忘。】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八):无题
磨蹭了好久终于看完了,太压抑了,憋着什么一样哭都哭不出来。正好赶上最近广电打击同性题材的影视作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们之间也是普通的爱情啊,可惜人们就是接受不了,就和剧中雷斯莫斯死了本杰明作为爱人连出席葬礼都没资格。 这部剧讲述的是80年代,过了三十年人们依然没想明白还要开倒车。
想说保罗,妈的真酷,最喜欢这样的人,活要活的开心,死也要让自己美美的。
生者比死者更悲伤,好好活着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九):评论
人生,我唯一的人生,我唯一拥有的人生,我唯一能得到的人生,也是我唯一想过的人生……当Pual的葬礼上响起这首歌,悲伤的葬礼瞬间被欢快的音乐节奏点燃。一个个画面闪回过去的点滴,才发现,80年代的那张ADIS飓风把每个人都刮得那么痛。在宗教的苦心布道下,我们的爱情是那么卑微,卑微到要失去深爱的家人,卑微到深夜恐惧疾病的降临,卑微到明明那么爱你,却无法出现在你的葬礼,无法在死后和你在一起。
《戴上手套擦泪》观后感(十):良心剧情,制作
看这部片一直挺压抑的,但不否认这部片是我到现在看过的同性片中最好看的一部。男主本杰明也是少有的忠情之人。说好看,他可能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当时同性还没有普遍被接受,连葬礼都不能自己做主,要说映像最深的片段可能就是结尾保罗的葬礼了,我的葬礼我做主,保罗可能是这部片子里活得最明白的人了,连葬礼都给大家带来欢乐,葬礼就带有他的人生色彩,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给别人带来希望。总之是一部很写实,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