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沈园情》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沈园情》经典影评集

2021-01-17 04:32: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沈园情》经典影评集

  《沈园情》是一部由陈磊执导,张明惠 / 鲍晨 / 廖琪瑛主演的一部古装 / 戏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沈园情》精选点评:

  ●作业完成!

  ●小时一年总会有那么几次会有戏班子来村里唱戏。怀念分加一星。还是喜欢真人版。

  ●唱腔颇具越韵,人物饰演到位,选用的风景很好,富有江南灵山秀水的气息,其中包括陆游故居,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性。期待能够留下影像资料,便于重复放映。

  ●感谢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给予我们《沈园情》戏曲新片的展映活动,感谢绍兴人民政府,感谢绍兴文广新局支持我们创作电影《沈园情》,感谢我们创作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我们共同努力完成了这部电影!谢谢大家!

  《沈园情》影评(一):电影《沈园情》杭州要上映了

  电影《沈园情》是2012年艰辛力作。时间紧张,领衔主演还要受命当总制片人,承担创作高度紧张。脸肿了,手麻了,脚痛得难以行走可还是坚持下来了!感谢团队成员,我们一起为传统文化做了一件事。 我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坚持下来,不为名利,只为”越剧“赋予的使命!感谢大家一路支持!杭州要上映了请关注!》

  《沈园情》影评(二):《沈园情》

  绍兴文广新局为了弘扬本土文化越剧艺术,制作了《沈园情》。《沈园情》是一首颂赞传统文化真挚爱情的赞美诗,是一曲联合文化单位的和美颂歌。也是顾颂恩、李永鑫、张明惠、陈磊·熊颖俐·陈国良·叶庞新等几位文化志愿者一段呕心呖血快乐忘我的创作史。是电影又是越剧,她饱含爱情和家国情。她唱出了越剧的柔美,人情的真善美,诗化江南的无限秀美。

  《沈园情》影评(三):《沈园情》---关于戏曲的电影

  传统的舞台戏曲,往往节奏拖沓、背景单调,但是越剧电影故事片《沈园情》却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其情节层层递进,紧密跌荡;其高清晰画面美仑美奂,令人惊叹;其唱腔婉转回荡,动人心弦。《沈园情》颇具时代感的观赏性,既有传承,更有发展,是老树开新花,芬芳醉人。

  导演用一个俯拍镜头即揭示了人间的爱情悲剧!画面里,沈园石拱桥,拆散多年的陆游与唐婉分别从桥的两边拾阶上去,走到桥头,四目相对,一阵惊愕,双方多年的离情别绪涌上心头,竟然不知所言,不知所措。俯拍的镜头里,张慌的二人如两股错过交汇的流水,各自远去,从此天涯不曾相见。这个俯拍的镜头不就是象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吗?这哪里是陆游的母亲在拆散多情鸳鸯?分明是苍天自己无情无义,便也容不得人世间的至情至爱。这老天绝情的棒打鸳鸯,不正是唱词里的“万事谁能测,恨天又恨地。天公不怜惜,知己各东西”吗?俯拍镜头和剧中唱词一明一暗呼应的多么的完美!多么的让人回味、让人击节叫好!

  传统戏曲由于受舞台空间的限制,舞台背景很难推动剧情,更难刻画人物的内心状况。《沈园情》采用实景拍摄,影片在绍兴的沈园、香炉峰、兰亭等处实地取景,不仅展现了稽山鉴水的清秀明媚,而且借景抒情,极大的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在电影的结尾,陆游以年届八旬、白发衰朽之身重游沈园,镜头马上切换到冬季白雪皑皑、冰天冻地的香炉峰,一片萧瑟肃杀,和影片前面几次出现的郁郁葱葱、青绿繁茂的春季香炉峰形成了极强的对比。导演借香炉峰的春冬季节景色变化无言倾述:晚年的陆游老身沉疴,至爱已逝,心如死灰。这时音乐声起,影片在陆游沉痛的思绪中嘎然而止,令人唏嘘长叹。

  《沈园情》空镜头的运用更是娴熟精巧。电影里的空镜头常用来交代故事背景、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沈园情》采用高清晰摄像机拍摄,非常成功的完成了空镜头的借物喻情、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功能。比如,唐婉被休以后借住在郊外别业,唐婉独倚栏杆,惆怅望水。空镜头马上切换到一堵白壁黑瓦的隔墙上,一只孤独灰色的麻雀在墙瓦上来回跳动,这个空镜头恰到好处的刻画了唐婉被休以后落水凤凰不如麻雀的凄凉心迹。在整个影片的大部分时段里,清丽明快的影片色彩基调完满的表现了越剧独有的细腻婉转、清新淡雅的风格。

  另外《沈园情》在唐婉典当钗头凤捐款报国、沉水自尽被救等情节的安排上也非常精巧,既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又为故事的讲述做了合理的解释,是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创新。

  总之,《沈园情》值得观赏。

  《沈园情》影评(四):猜度千年的伤情(有一种爱情,叫做浮生若梦)

  【鹧鸪天——沈园游感】

  绿荷接天锁斜阳,沈园壁下只自伤。钗头凤断尘漠漠,千年谁为拂土墙?

  梦幽幽,事茫茫,当年不肖又何妨?胜似年年空回首,一生一世一炷香。

  端午节,沈园午后苍白的日光。

  我一个人倚在伤心的桥上,他给我照相。浓郁的树冠遮住了阳光。

  最终没有落下影像。

  一、

  沈园的梦,我做了十年。却是十年后才有机会真正站在钗头凤碑下。亦如八百年前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十年后的重逢,却是另一番模样。

  我算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张嘴想说说他们的故事,哪怕为了文章必要的铺陈,却发现恰恰因为太过熟悉,倒是不知如何讲起。发现真正伤筋动骨的悲凉,是发不出声音。气息辗转过喉咙,已经忘记了开始的地方。

  初一时,看过一篇沈园的游记,写的真正好。第一次知道了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也记住了一个词牌:《钗头凤》。哭了好久好久,然后拿这首词给同桌看。她扫了一眼,把“一怀愁绪”读成“一杯愁绪”,然后怕驳我面子,补了一句,结尾的“错错错”,写得还行。

  后来填过很多词牌,却从未敢用过《钗头凤》,大概因为它太神圣,又太柔弱,一碰就会碎,碎至人无法呼吸。

  二、

  我是怀着一种接近圣洁的情绪,想去看一眼八百年前《钗头凤》和词的墙面,看一眼“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纯粹。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沈园离鲁迅故居很近,端午的游人不算多。也是沾了教科书和鲁迅的光,这八百年前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才有了更多后人真心或假意的凭吊。游人们参观完免费的鲁迅故居,也顺便花40大洋来沈园歇歇脚。

  从鲁迅故居到沈园,有几百米的路程,两边是江南的老房子,马路上尘土飞扬,路边卖冰镇可乐的大妈扇着扇子抠着脚。护城河和乌篷船依旧在,水面和水质却明显下降,低出地面接近两米,两壁长满了脏腻厚重的青苔,若不知情,还以为是北方的露天下水沟。

  却依然有勤劳有感的观光客,在一艘艘面无表情的乌篷船上,拿着单反或pad摆着剪刀手照相。那两阙穿越千年的《钗头凤》,只简化成硬邦邦四个字的广告牌子——爱情之园。

  只有轮回了千年的八仙花,依然在路边没心没肺地迎来送客往。

  三、

  我以为他懂沈园,却听到一句玩笑话:“是林徽因遇到陆游的地方吗?”我说正经点,他说没开玩笑,真不知道。伤心桥下的荷叶在斜阳下像是开到了天边,突然间觉得落寞。

  导游是个很敬业的实习男生,用着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语气念着两阙《钗头凤》,声音大得耳膜疼,却只看到表演,看不到深情。

  我就这么站在碑墙的太阳底下,直到被蚊子叮了好多包。

  那宋井,依然是旧物,依然有水,却再无佳人,纷拂踏柳而来。

  我说累了,听到院深处,有越剧在咿咿呀呀地唱,相对夜晚,白天的戏台显得慵懒,一个姑娘画着浓墨重彩的戏装,穿着越剧的戏服,缠绵的唱腔飘散在午后,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只有端茶水的服务员,小巧的身材踩着一双7厘米的坡跟鞋,淡淡地给客人们添着茶水。听众们有的在打牌,有的是为了歇歇脚,一碟7块钱的茴香豆,就可以在这里坐着听一下午的段子。

  回廊里挂满了“印证爱情”的木牌子,20块钱一个,有刻苦的情侣,拿着马克笔在用力地写着,有中文,有英文,还有日文。好像如此用力地写着誓言留在沈园,就能拴住爱情似的。

  四、

  我和他就这么坐在回廊里,突然说,“唐婉死的很好”。想想,如若他和陆游白头到老,或者虽然改嫁,但没有那两首伤筋动骨的《钗头凤》,没有唐婉的早逝,陆游也不会如此怀念她。每年逢春必重游沈园悼念爱妻,梦里惦念着她,战场惦念着她,告老还乡惦念着她,到85岁了依然在儿孙的搀扶下,来沈园看她。

  能让一个“醉里挑灯看剑”的男人,在85岁依然动情至泫然泪下的人,也只有曾经的她了吧。

  因为她过早地走了,时间定格了,于是她永远不会老,不会变丑,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退色了惊鸿的容颜。

  有些人,虽然走了,却在心里永远地留了下来。

  有些人,虽然一直在身边,却不知什么时候,从心里走了。

  从这个程度上,我是羡慕唐婉的。却没想到,自己一语成谶。

  五、

  回到北京后,自己真的从一个人的身边人,变成了“心里永远忘不掉的角落”。可是它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也不能用,要它干嘛?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去悼念《钗头凤》的真正原因。

  在游过沈园,回到北京的半个月后,在肯德基敲这篇游记,我的眼泪才那样留下来。

  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这名垂千古的《钗头凤》,只希望他们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多好。

  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这永远“心里的角落”,只希望他能是一生一世一情郎,就好。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但是有很多但是。

  六、

  终于游兴已尽,我问他,你说怎么过了八百年,什么都变了?

  他说,你刚过了5分钟,不是就被叮了好多包吗?

  我干笑,说帮我照张相吧。

  这次没有树荫,照上了,定格了,不会走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