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滕王阁序》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滕王阁序》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21 02:23: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滕王阁序》经典读后感有感

  《滕王阁序》是一本由杨开飞著作,35.00元出版的2012-3图书,本书定价:94,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滕王阁序》精选点评: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

  ●千古第一,当之无愧,应认真阅读,并背诵全文!

  ●年少时读不懂,30以后方知意。

  ●尽管词藻堆砌,文采华丽。我觉得这篇文章是能引起我共鸣之作,或许是我自己知识浅薄,亦或许是它真的勾起一些我心底的东西吧。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以前都能全文背诵,却不知道这是王勃14岁写的,太有才了~之后许多文人雅士临摹抄写,真棒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华丽的文字。

  ●千古绝唱——滕王阁。

  ●滕王阁序是王勃26岁时写的,写完之后没一两年就死了。这属于赋,不算诗词。华丽的语言,没人超越。

  《滕王阁序》读后感(一):落霞,秋水,王勃

  王勃的一生,短短26年。他恃才傲物,但又在不断成长。 斗鸡风波,藏匿风波,身犯死罪,侥幸正直朝廷大赦。直至牵连到苦心培养自己的父亲,才想起自己是一个重儒道的人,是那个年少学习以孝敬父母的人。他拒绝了朝廷的怜才召用南下越南即父亲被贬之地。途经新建滕王阁。此处有局,都督请一大批文人以衬托快婿文明,但王勃不管,都督恼怒却也无可奈何。 王勃笔尽,又受邀写下《滕王阁诗》。 自此万古流芳。 我想,最打动我的不是他的才艺,而是他的狂妄而谦卑。年少轻狂,不阿谀奉承,他不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是去做到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既不谄媚也不纠结。 在同名歌曲中看到有弹幕说到他“归途溺亡”,这短短的一生,我只用了几十分钟去了解而已,不过,这些已使我臣服。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这序是在他经历了很多事情后集中了自己的道路写下的。第一次在B站里看到同名歌曲,只觉好听。但在了解了他的一些事情后,听这首歌,读这首序,使我感触颇多。

  《滕王阁序》读后感(二):重读滕王阁序

  二十年前少时不懂,现在重读,才发现是万古绝唱! 才发现现在的很多现代词语都出自这么一篇滕王阁序。时运不齐(济)、俊彩星驰、龙光射牛、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高朋满座、渔舟唱晚、天高地迥(阔)、关山难越、萍水相逢、命运多舛、老当益壮、青云之志、一介书生。如果没有滕王阁序,现代汉语里可能就没有这些词了,是不是会少了很多味道和魅力? 有地区的风气人物、地理政治军事地位介绍,可做政务军务参考资料;有高山大河绝壁深谷的秀美壮美和震撼,可以作旅游指南;有怀才不遇、年长无成的感慨和悲怆,可以安慰占大多数的中年后依然感觉自己一事无成的人生,连冯唐也是到了90多岁才被重用,连李广干了一辈子也没得到想要职称/奖章/爵位,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好悲叹的呢? 还有一生一次转瞬即逝的绝景,据说秋水是追随王勃的舞女,是红颜知己,长天是萍水相逢的忘年交船夫。能够与同性和异性、年轻和年长的知己共乘在一只小船上,目睹远处那辽阔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夕阳之美,几乎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样的场景,一生只有一次。

  《滕王阁序》读后感(三):读《滕王阁序》跟着王青年学写一篇好致辞

  读《滕王阁序》跟着王青年学写一篇好致辞 文/杨明 公元675年,滕王阁修缮工程竣工典礼暨洪州文艺家论坛成功举办,参与论坛的各界名流所做诗词及主旨演讲,以一部散文诗集集结出版,其中,初唐大才子王勃的演讲公认最为精彩,所以被引为序言,一经传诵,便是千年,而今诗集已不知去向,但序言却愈发熠熠生辉。 《滕王阁序》显然是一篇经过时间长河充分淘洗检验的好演讲,因为被引为序,确切来说,应当把它理解为一篇好致辞,今天大家参加过的杂七杂八的活动想必不少,有头有脸的朋友们更是时不时还会被推举至台前,致个辞、做个开场白啥的,也不知有多少次收获过观众的真诚掌声,或者主办方的诚挚感激,如果你不敢确定或者干脆地摇着头,那么,我们不妨看看青年王勃的这篇致辞何以流芳百世,顺便学学这其中的套路深深。 首先要学的是王青年的“三夸” 。 作为一篇好致辞的开场白,夸赞举办地是极其重要的。“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南昌这地方,在王勃的嘴里简直就成了大唐第一要塞、人间绝佳宝地,这种言过其实、大言不惭的夸赞态度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夸赞举办地——多离谱都不过分!想一想,参加活动的一般不是当地人,便是与当地颇有渊源的人,人都有个家乡情结,夸赞举办地绝对人人受用,是具有最大杠杆效应的“拍马屁”,此口一开保准给全场留下最佳第一印象!以上是为第一夸。 夸完了地方以及其承载的普罗大众就要夸关键人,这首要的关键人是谁呢?当然是组织者、主办方无疑,没有他们哪来这活动。所以这第二夸便是要夸主办方,这也是主宾互敬、礼尚往来的礼数。“都督阎公之雅望”——阎都督就是靠着王勃这一夸得以青史留名,也算没白费张罗论坛花的那些银子和功夫。主办方高兴了,活动气氛自然顺畅,服务的质量和档次搞不好还会升级。所以,哪怕是为了美酒面包,千万不要忽视主办方的存在,更不要吝啬你的溢美之词。 关键人除了主人还有来宾,所以第三夸的对象便是重要嘉宾。点重要嘉宾的名既是打招呼的礼仪,同时更是宾朋互动、活跃气氛的有效方式。因而,王勃的滕王阁致辞夸新州州长宇文为“懿范”,赞叹了孟学士的词宗、王将军的武库,在此基础上还不忘堆砌出“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一众成语,把所有来宾高高捧起,不难想象,现场嘉宾喜笑颜开地的程度绝对不止灿烂二字可以形容。 三夸垫底,致辞一般就不会差,但要真正出彩,还需下“三善”的功夫。 首善是要善对仗,以此提升致辞的文采。王勃同学以骈文见长,骈文可以说是一种对仗文,对仗排比朗朗上口,最见文采,亦最显气势。什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什么“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使得王青年的这篇致辞历久弥新、出彩至今! 二善是要善引用,以引经据典加深致辞的内涵。东南之美、腾蛟起凤、南泯、天柱都是经典语录、历史典故。《滕王阁序》短短773字,引用典故却多达30余处,可以说是容量巨大。但凡论坛会议等等活动一般多聚集某领域专业人士,举些此领域的典故出来,会叫业内人士欣然会意、点头称赞,好似密码传输的信息被成功解译,好似知音遇到了知音,心领神会的感觉,奇妙无穷。 三善是善共情,以博取观众之同理心做足情怀文章。自古及今,没点情怀就不足以动人。滕王阁论坛来的都是文人,自古文人最纠结、最敏感的便是怀才不遇的问题,所以王勃切中要害,对此大发感慨,搬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孟尝阮籍,以一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说出了绝大多数参会者的心声,这共情的大招祭出,会场气氛自然掀起高潮,致辞至此,也便达到预期目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