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心愿,《讲给孩子们的历史课》,就在今天。。。
钱儿爸说
大家好,我是钱儿爸。今天的文章是我写的,我也录了音。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专辑,叫《钱儿爸讲给孩子们的历史课》。
我先说,这是个全免费的专辑送给孩子们,其实准备了真的很久,我是很着急的,主要不是讲的问题,是准备内容素材的问题,做这个专辑的初衷,就是想要系统地给孩子们梳理一下咱们中华文明,从上古神话传说开始,到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历朝历代发展演变的过程,这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一件事,要把中国的历史,串成线,从中提取出有代表性的人和事,讲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心里能有一个完整的中国历史的认知。
比如我讲成语,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很多,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才有那样的故事,和那样的人和事,孩子不仅应当知道春秋战国这一段是怎样的,还应当知道之前之后,分别是什么样的,这样有对比的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自己的评价和想法。
再比如讲三国,孩子如果能了解西汉东汉的渊源,还能了解三国归晋之后的历史,那么对三国里的人和事,自然就会更多了一分深层的理解和体会,再有讲水浒,孩子如果对宋朝的全貌有了解,那么就更能明确宋徽宗时期为什么会是那样一个奸臣当道的境况,而且孩子们知道即便水浒传结局并不好,但是宋徽宗马上要面临的结局,更不好,他们会联想到很多,这样的历史才叫融会贯通。
我特别想做的,就是给孩子把这些不同时期,碎片化的故事,衔接起来,让孩子们知道咱们中国人,是如何一脉相承,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一代一代人走到今天的。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好多年了,一直没有开始,是因为咱们中国的历史,太浩瀚,一部二十四史,要如何提炼?怎么讲给孩子们听?选其中的哪些人,哪些事?该怎么个讲法?是讲故事,还是讲知识?如何能让孩子们听得进去?还要能记住该记住的点,这些都是需要再三考虑的,就因为老想着照顾周全,所以迟迟动不了手,因为很难在前期就梳理出一个清楚的脉络,把脚本都准备充分,因为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特点太不同了,选择素材的角度和方式往往会大相径庭,因此很难说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贯穿下来,只能具体朝代具体分析,分门别类的讲,有的侧重故事性,有的侧重知识性,这样就很纠结,因为心里不能做到完全有底,所以一拖再拖。
但是资料查找和文案准备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我和编辑隔三差五就会讨论进展,找难点和侧重点,但是我一直没想好,什么时候开始讲,用什么方式讲,直到上上周,钱儿的学校又开始在线课了,他有更多时间在家里,又开始坐在我跟前天天听我讲三国和水浒,但是我发现,他越往后听,就越想知道后面更多的事,他特别急迫的想知道三国归晋,天下统一了之后,是个什么情况,还有没有三国时期那样的勇将和谋士了。
我跟他说后面事两晋和南北朝,整个中国还是在分分合合,其实也很精彩,只是没有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但是真实的历史往往更精彩,钱儿让我给他讲,我完全无从讲起,因为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没法从中间断代讲,很多事情,原因往往在前朝,从中间插一杠子,就讲不清楚,所以我干脆,带着钱儿一起,算是比较贸然的讲开了这个专辑,所谓有需求就是水到渠成,钱儿的迫切,也让我看到其他孩子的迫切。
所以干脆,选时间不如碰时间,说讲就讲吧,不纠结也犹豫了,遇到问题时再解决吧,因此就有了今天这个专辑《钱儿爸给孩子的历史课》,还有这第一集,历史的缘起。
我借鉴了之前给孩子们讲西利尔世界史的做法,尽量能把每集控制在十分钟之内,让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不管是人物还是事件,让故事短小包含硬知识,同时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比如找一些比较新奇的,出乎意料的点,用知识来带故事,再有就是尽量把历史讲的生活化,能够借古喻今最好,能让孩子知道历史沿革,还能以史为鉴,那再好不过了,因此里面有不少我跟钱儿的对话,有的看似没溜儿,但也有我的用意,不单纯为了好玩儿。
总之,从老祖宗的传说,上古神话开讲,到三皇五帝,慢慢的讲吧,估计会很长很长,我也做好了准备,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我慢慢填,孩子们慢慢听吧,总之,这确实是多年的心愿,总要开始,就是现在吧,《钱儿爸给孩子们的历史课》,送给孩子们,免费!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免费App:钱儿频道
喜欢我们请加星标置顶吧❤
我的新书
更多新书
点个“在看”,日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