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精选

2021-01-25 00:26: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精选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是一本由赵南元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页数:3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精选点评:

  ●技术范式的迭代让人联想到达尔文主义,用广义进化论来解释科学革命,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归纳演绎法的炫技

  ●这本书从去年到现在,断断续续的还没看完。我个人的观点是,在看了一些关于认知偏差的书之后,再看心灵哲学的书。会对认知偏差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吧。 进化的方向是什么?大脑越来越智能?如果说自然界中有一个普世的规律的话。那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本书背后有很多本书,接下来我应该会读《大问题》和《复杂》

  ●不好

  ●言而有物

  ●涉及面很广;奇怪的是,某些观点很有价值而某些观点感觉水平很低;第四章总体很不错。

  ●我早期读过的一本知识范围很广而且内容靠谱有新意的国内学者写的书

  ●这个评价对这本书不为过:此书一出,世界上便分为两种人,看过这本书的和没看过这本书的

  ●tertio 我早期读过的一本知识范围很广而且内容靠谱有新意的国内学者写的书/@whigzhou: 赵南元确实不错,国内稀有,以前@迪克猪仔 兄也经常向我推荐,可惜不写博客

  ●航空港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一):赵先生是中国难得的思想家

  里面的很多思想,不管你同不同意,都给你强烈的刺激,他的工程认识论,的确很有刺激性

  就私下来说,或许会觉得他有固执,有狭窄的地方,但就是这些地方也都有一种勇于认知的睿智

  不读可惜这书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二):表达对赵南元先生的敬意

  这本书我看了多一半了,我有点不敢相信中国还有如此博学的教授,如此有思想的大家。网上随意一查,发现在某一期一虎一席谈上赵老师表达了关于动物的一些看法,然后找来好多人的痛骂,我个人不对赵老师的观点表达看法,我相信以赵老师的思想,任何观点都不会随随便便提出。在此,我表示对赵老师极大地敬意!

  又看了一天,看到最后一章了,赵老师对伦理,对社会科学的独到见解让人回味无穷,机智幽默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

  此后有感,还会再补上。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三):二十年的缘分了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当时只是好奇,等到慢慢地看进去时惊叹不已。能够用如此精确的语言描述科学和认知领域的知识,还有很多闪亮的思考和分析,真是大开眼界。

  有一年的教师节,还想办法问到了赵老师家的电话,介绍了自己是这本书的读者,表达了对真正有学问的老师的问候。然后,自己激动不已。

  想知道为什么猫和狗会有不同的性格吗?

  道德可以分成结构性道德和非结构性道德,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往往是道德体系最小化的过程。

  软结构和应结构的建构和支持的作用。

  建立了这样的认知观,能够相对客观冷静地分析很多现象。

  有空的时候,优先读这本书吧。

  一句话,这是操作系统级别的书,不是具体的应用程序。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四):对我影响极大的一本书

  1. 简要概述

  借助数学和分布式计算,当代人工智能进入了新的春天,大量全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包括基于语义的图片搜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其中,因为模拟深层次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虽然这些新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仍然认为这些工具距离真正的智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要想弥补这些差距,必须深入学习人类的认知原理。

  赵南元先生这本书系统地解释了人类认知,使用自我表述系统这一概念,对认知科学中的众多疑问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当然,这本书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其介绍的认知知识,而在于它提供的一个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即软硬结构支持的自我表述系统。

  2. 对我的影响

  这本书对我影响极大,既彻底摧毁了我残缺而没有章法的世界观,又帮助我把脑中残碎的杂乱想法组织起来。下面我简要谈谈这本书对我的具体影响,以做总结。

  首先是世界观的极大震撼:中国目前的教育完全依靠西方的自然科学理念,逻辑与实证贯穿其中。接受了十多年这样的教育,我早已暗暗认为这世界背后存在着真理,因而成年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总是奔着那个“真理”而去,但从未找到“真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不再追求“真”理,而是去追求“善”理,满足三大原则的就是“善”理。

  其次是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经过多年的科学教育,我们很自然地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先进,中国本土文化之中存在着太多落后封建的观念,荼毒中国两千多年。但是在这本书里,赵南元把西方文化拉了回来,将其与中国文化放在一个平面上比较,赵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强调人伦,文化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而西方文化强调上帝,文化建立在信仰上帝的基础之上。

  3. 遗憾

  赵南元先生在本书里提出的广义进化论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认知问题,但并未对社会文化做同样系统和完整的解释。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众多植根于不同文化基础的文化观念相互冲突,严重地干扰人们的价值判断,特别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我相信,正是为了应对这些严重的影响,新一届中央政府才适时地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我担心的是,在政府公信力严重缺失的现在,这种依靠行政力量推广价值观的做法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对于个人来说,面对如此纷乱繁杂的文化冲突,要想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需要系统地比较各种文化的冲突与一致之处,在这个分析过程中确立正确的观念。而这正是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之处,可惜赵先生于此着墨甚少。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读后感(五):一些书摘

  摘自本书:

  警察问一个在路灯下找东西的人:“你在找什么呢?”“我在找钥匙”“你的钥匙是丢在这儿了吗”“不是”“那你为什么要在这儿找呢”“因为这儿比别处亮”

  歧路亡羊。某人的羊丢了,他请村里的人一起去找,不久他愁眉苦脸的回来了,别人问他:不就是一只羊么,何必如此沮丧。”他说:“不是羊的问题,我想的是,路上有岔路,岔路前头还有岔路,这样算起来村里有多少人也是不会够的”。

  研究认知的一个重大的困难,就是无法避免主观因素。

  计算机受物理定律的制约,不可能作到无限大和无限快,速度受光速的限制,元件的缩小受测不准原理的缩小受测不准原理的限制,元件的个数受地球资源的限制。

  勃瑞姆曼极限。一个由最小的元件构成的相当于地球质量的最快的计算机,从地球诞生时一直计算到现在,可以处理的信息量小于10的93次方位。

  行为主义。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反对一切内省和推测,只从可观测的行为出发,以保证心理学遵循科学所必须重视的客观性准则,排斥诸如意识、感情、知觉、目的、意向之类的依赖主观观察的用语。

  进化是自然界中自我实现的最富有成果的创造活动,对于创造的两大问题指数爆炸和评价,都提供了解决的指南,没有人参与的进化,其评价不可能是主观的,只能是客观。

  人工智能本来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的一种组合,把这种组合进一步扩大,就形成了现在的认知科学。

  与认知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六个学科,它们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

  心理学、语言学和人类学是认知科学中比较靠上层的学科,如果把人脑看成一个黑盒子,这些上层学科可以给我们提供这个黑盒子的输入与输出关系。从脑神经科学的方向接近认知科学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方法。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人类的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认识,所以也可以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认识。对于认识的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认识之,这就是认识的反思。——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绪论

  按照认知科学的标准,我们对于认识的认识如果是充分的,那么这种认识应该能够指导我们制作一台能认识的机器,(或者找到充分的理由说明制造这种机器是不可能的),否则不能认为对认识的认识是成功的。这就是计算机科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认知科学的12个主题。信念系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意识,最复杂和重要的问题。成长。感情。相互作用。语言与知觉。学习。记忆。行为实行。技能。思考。

  我们为什么不把这种认识论称为科学认识论呢?一个原因是,科学这个词由于其现代的声威而被用得比较泛滥了,毫不科学而自称科学的玩艺儿在街面上比比皆是。所以我们采用比科学条件更为苛刻的工程这个词,其含义是要求认识论的概念不仅是科学的,而且具有工程可实现性。

  一个微不足道的狗肉问题,其实有其深远的文化背景。西方人认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上帝造的,上帝造什么都有他的目的,猫生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生来是为了给猫吃,狗生来是给人作伴的,当然不能吃,而且整个世界都是上帝造的,所以这个理儿是世界通用的,因此纽约人管得着北京的狗,这是西方人的逻辑。

  女娲炼石补天,伏羲则创造了阴阳八卦,发明了二进制和互补原理。其后的事情都是人类中涌现出的半人半神的发明家解决的。燧人氏发明了取火的方法,有巢氏发明了房租,神农氏发明了种植技术,仓颉造字,如此等等。

  中国人没有得到上帝关于制造诺亚方舟的通知,只好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战胜大洪水。禹的父亲受命治水,他从天界借来息壤,这是一种具有自增殖能力的土,放到什么地方就能自己增加,但是这种堵塞方式仍归于失败。大禹顶替了治水任务,带领人民实行了开河疏导的正确方针终于治水成功,因而继承了帝位。

  上帝具有绝对的形而上学性,是个不可探讨,不可研究,无法规定其性质的存在。于此相比,中国文化中的各位神明则是相对的存在,对于每一位神明都有他的来历,他的姓名、性别、出生地点,现住何处……

  “仁者爱人”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是类似的,但其理论基础完全不同。关于这种人与神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一种下意识的呼唤之中。当人们遇到令人吃惊的现象时,西方人脱口而出的是“啊!我的上帝!”,东方人则喊的是“哎呀!我的妈呀!”,妈是与自身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人而不是神。

  西方人如果遇到魔鬼的纠缠,只有划十字或举十字架请上帝帮忙之一法。中国人在遇到妖邪,不仅可以请和尚道士降魔,还可以自己动手,泼上一盆乌鸡狗血或倒上一桶粪尿混合物,都不失为一种驱邪之法,甚至可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中国人与神的关系,就象人与人之间那种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许愿就好比签订一个先发货后付款的贸易合同,货到之后付款可以防止受骗亏损,这里对神明的信任是有限的,相对的。

  中国的神只是一种有事才请的,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存在。西方的上帝是渗透于生活全过程之中的。孔子曰:祭神如神在,不祭神如神不在。

  西方宗教之争有可能上升到战争形态。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经常利用宗教作为聚众的口实,但一旦起义成功或失败,这种宗教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了用了就扔的东西。

  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基本上否定人的欲望,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则钻研房中之术,提倡性科学。

  y=sgn(∑wi·xi+Θ) 式中wi可以看作第i种物质的比重,而xi是它的量(体积),由式子可以定出y,即应该作(1)还是不应该作(-1)。只要事先给定食色礼各自重要的程度w1、w2、w3,再按实际情况定出三者各自的得失x1、x2、x3,就能决定可为和不可为的y值。注意x可取正值或负值以代表得和失。

  从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可以看出东西方哲学的一个深层的区别,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是建筑在本体论基础上的认识论,而东方哲学中的本体论,是建筑在认识论基础上的本体论。

  在一神论的大鱼模型的理论体系之中,上帝造人是整个社会道德伦理体系的基础,相当于支持大地的大鱼。否定了这一点,就像大鱼突然动起来,整个大地的稳定性都要受到威胁。但是进化论传到中国时,甚至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在众多的小行星中加上一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