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读后感精选
《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是一本由王国维著作,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50,页数:2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精选点评:
●错误之多,编辑之烂,垃圾一本
●错误太多了。
●还真竟然找到了这个版本
●除了校对都很好
●编选思路好,但彻底没校对过,错得一塌糊涂
●买这一版是冲着封面和纸质,手感特别好
●汇编汇校汇评是亮点啊
●非常好的书,诗词评论的高峰。此版好在内容扎实无虚套,并且各家评论搜集颇好。呵呵,没有这些其他大家的评论,这本书会失色不少,也难以全部读懂,所以这本集子编的颇好。不过里面编者自己偶尔加的议论么,呵,倒真不敢恭维。
●每篇下都是古往今来各大师对其的各种评论
●其实是在读····额···点错了
《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读后感(一):人间长恨水常东
如果人的一生只说64句话,你会说什么?
如果用64句话评判一个时代一种文学形式,表述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你又会说什么?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是这样:
——是这个国学大师对古代词人词话的精妙解读,和“知人论世”最独到的思想表述。
——读每一章句,如拜一博古的老者,把你已有的混杂的 概念碎片逐一穿成一条绝美的项链,置于你的胸前,
让你叫绝:感谢给我们一次纯美的精神洗礼,
让你知道:诗词之美,原来是可以,也应该这样才能领悟到的。
——人间词话,词话人间。读完词话,我才知道什么是人间。
真实并感悟着生存,
理想并现实着生活,
思考并发现着生命。
所以对《人间词话》的引申性的评价都是没价值的!王国维已经用生命证明了千年来文人所尊崇的精神——治学气节与做人尊严的现世统一。
抨击其中不完整或是主观的表述并不能让人产生对抨击者的敬意,因为任何用自己的思想解释别人的言语多少都让人觉得浅薄。更何况里面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精辟见地的。
噫!
——探讨别人的脚印深浅,不如看好自己脚下的路,除非你幸运的能从别人的脚后发现自己的路。
所以里面汇编可看,汇校可读。而汇评之流,是苍蝇还是蜜蜂?仁智各见。
另:偶瞥各评语的时间,有点小意思:
49年前的评语——可圈可点;
79年左右的评语——可笑可怜;
89年后的评语——可爱可叹。
《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读后感(二):千万别买!千万别读!
首先,这本书立意挺好的,汇集了关于《人间词话》的各种版本和针对各条的评论等,但是全书没有清晰的条理和脉络,总体感觉像是一锅大杂烩。
第三,还是前面司马青衫兄的意思,不仅论说部分有很多错误,就算是引述的《人间词话》原文和一些诗词原文都有一些错误,害得我一有读着不顺畅的地方就怀疑它是不是又错了。就像“镇斧”发言人,偶尔说几句真话,我也要把它揣测成各种说辞了。因此,千万别买!千万别读!
对了,北岳是哪儿啊?北岳文艺出版社估计也可以倒闭了吧。窥一斑而知全豹啊。
《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读后感(三):读完此书的几点思考
一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1927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他的死因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世纪之谜”,前后有“殉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文化殉节”说等,其亲属自始至终对此讳莫如深,确定的原因,直到今天仍未有定论。
我想,历来学者只是关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诸如“境界”之说,其生存美学等等,其实,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我相信王先生也有一颗“用世之心”,不然,若只是仅游艺于诗词曲赋,而非深谙人之生存困境,有怀抱而不能施展,又怎会镇定从容地决定自我了结,在徘徊于颐和园长廊之后,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呢?
二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引文颇多谬误。此文并不是语录体,或是随时随地的思想火花的记录,而是严肃的论文,并且经过作者多次增删和修改的,作为最能代表其一生学术思想的作品之一,确实让我有点意外。而后来的研究者们并没有纠结于此,可见思想的光辉并没有会因为那些引文谬误受到影响。王国维依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和史学家。
三
这本《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搜集了非常丰富的关于王国维和《人间词话》的批评文段,涵盖上世纪各个时段,其中五六十年代的评论多“阶级论”、“反动论”、“唯心思想论”等,这自不为奇。而到了九十年代,卢善庆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仍然有“如果世界观是反动的,立场是反动的,就不能不对现实生活加以歪曲……”、“而所谓‘出乎其外’,也必然是在正确的世界观知道之下,从显示出发,而又高于现实,用他的崇高伟大的理想来推动社会前进,永远走在生活的最前面。假如世界观是反动的,它只能把前进的社会拉到后面……”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这些带有严重的时代色彩的“意识形态”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如果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写就的,为什么九十年代出书还不修改呢?若本来就是九十年代写出来的,则此人大概是五六十时代的遗老,被时代如行尸走肉一般拖曳至当下吧?
四
我以为,一切艺术形式,不管是诗词、书画还是音乐、舞蹈,发于心而后具于形,或为文字、音律,或为图像、动作,忠诚于心的才是上品。隶事化典都是文人掉书袋的臭脾气,鲜有发自肺腑、有真感情的。如书史上的三大行书经典,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都是真情实感现于墨端,不是后人强说忧愁能够得来的。
因此,我非常赞同下面这一则:
《人间词话》[六二]“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轗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恶其游也。
真,就是真感情,无论是高尚的,豪爽的,或是旷达的,狂狷的,甚至是贪鄙的,淫荡的,只要是真感情的流露,那就是好的,亲切动人的。游,就是假,既无真性又无真情,为了功名利禄罢了。
《人间词话:汇编、汇评、汇校本》读后感(四):我买到的所有正版图书里最糟糕的一本!
W店主信誉绝对没有问题,
可是书我前几日抽空翻看后很伤心,
居然好多错别字,
很低级的错误,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此书几乎没有经过校对,
或者校对是个超级白痴。
如此评价仅仅是想表达我个人对此书的极大愤慨。
同时对北岳文艺出版社置以最大程度的鄙夷。
我的态度:强烈不建议购买,谁买谁傻逼。
我就当了回傻逼。
W兄一定不高兴我这样说法和评价,
但是请你自己好好看看这本书,
你也会被书中的错误气得发笑。
空说恐无凭,举例以为佐证:
1、第六页,最下一行:“手搞”当为“手稿”
2、第四十三页:一二篇下正文第二行“端已语也”当为“端己”可笑的是在注释第三条竟然是正确的,端己:韦庄(836-910),子端己。
3、第四十六页,最下行“韦端已之词”又错了。
4、第四十七页,一五正文,“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弯怜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这个是个低级错误吧,地球人都知道当
为“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5、第五十四页,一六正文,“词人者,不失共赤子之心者也。”当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6、第五十九页,上数第十四行,“庾子山云::”明显当为一个冒号。连这种错误也有,真是难为北岳文艺出版社了。
7、同页,第二十一行,引文“酒人愁肠,化作相泪”。“人”字当为“入”字,“相泪”当为“相思泪”。
8、同页,倒数第五行,“离于妇人之手”当为“长于妇人之手”。
9、第六十一页,“酒人愁肠”当为“酒入愁肠”。
10、第六十二页,一九正文,“而堂庑物大”当为“而堂庑特大”。
11、同页,汇校②“此名手稿作”当为“此句手稿作”。
12、第六十四页,第十行,“独立小楼风满楼”当为“独立小桥风满袖”。
13、第八十五页,三零正文,“山山尽落晕”当为“山山尽落晖”。
14、第一百页,三九正文,“波心荡、冷月无声”,而在下文引文全文中又为“波心荡,冷月无声”。不管当为逗号或者顿号,你得一致啊!
15、第一百一十七页,倒数第八行,“清初朱(竹诧)”当为“清初朱(竹垞)”。
16、第一百一十八页,上数第十一 行,“寒鸦千万点”当为“寒鸦万点”。
17、同上页,下数第十一行,“吹彻梅花O”当为“吹彻梅花。”
18、第一百二十八页,第十七行,“的蚧值”当为“的价值”。
19、第一百四十四页,第十七行,“你还比须”当为“你还必须”。
20、第一百四十五页,第十五页,“违法艺术表现的规律”当为“违反艺术表现的规律”。
21、同页,“公式化概念化”当为“公式化、概念化”。
22、第一百四十七页,倒数第十七行,“能人”当为“能入”。
23、第一百四十八页,第六行,“人乎其内”当为“入乎其内”。
24、同页,第九行,“人乎其内”当为“入乎其内”。
25、同页,第十六行,“人乎其内”当为“入乎其内”。
26、同页,第二十一行,“能人而不能出”当为“能入而不能出”。
27、第一百四十九页,第十一行,“人乎其内”当为“入乎其内”。
28、第一百七十四页,二三正文,“竹坨”当为“竹垞”。
29、第一百九十五页,第十一行,“竹坨”当为“竹垞”。
30、第二百一十六页,第二行,“端已”当为“端己”。
书中误舛讹夺之处举不胜举,令人发指。
算了,老婆勒令睡觉了。没意思。最后总结陈词:这真是一本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