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门》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卡门》读后感精选

2021-01-26 03:0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门》读后感精选

  《卡门》是一本由(法)梅里美著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门》精选点评:

  ●《卡门》讲了一个强盛为恋情而怒杀薄情女郎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邪恶堕落、却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她为了维护自己的个性自由,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卡门不愿意跟何塞走最后死在他的刀下,也捍卫自己的自由!

  ●女人每一个优点的后面都有一个缺点这缺点让优点更加醒目 上帝是公平的 给了你柔弱的外壳 赋予坚强的心灵 男人没有资本去轻视女人 如果做不到 ,请看看站在他身后的母亲

  ●多情的卡门~~最后死于多情~~

  ●要自由的爱情

  ●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为了自由能放弃生命的女子呢!一定是月射手吧!

  ●一个时代的女性,自由,爱情,她追求!

  ●卡门让我印象深刻,羡慕她的活法,很勇敢,但不知现实中用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可能不那么让人接受,但我还是深深被她打动,那即使毁灭也无法改变的坚持

  ●当那个娘们儿嘴里叼着一只合欢花旋出来时,我就爱上了她。

  ●先看了电影卡门,再回头来看小说,发现原来全世界的艺术都有同样的毛病,一旦把小说改编成戏剧,书中的原汁原味就没了,电影就是一出蹩脚三角恋。卡门这样的艺术形象古今中外难得一见。波西米亚女子果然是深入骨髓的自由控。

  ●很喜欢卡门

  《卡门》读后感(一):魅舞

  才想起梁朝伟的那份漠然,即使可以借出金钱,借出时间,借出生命……有些东西最终是借不出去的——那真正的自己,选择爱的自由。小的时候我只是为那样无终的爱情而哭泣,长大了,我只为那样的女人哭泣——长大后,我就成了她。听着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自吟着那经典的旋律……女人就是那样。

  《卡门》读后感(二):她应该会说:F*k the regulation

  有些人生性保守,甚至迂腐,为世俗所累,未曾感受过自由的光。一旦感受过自由,就开始害怕失去,又因为不合理的占有欲而嫉妒而恼火。

  何塞就是世俗的表现。原本规规矩矩,乏善可陈的人生,在遇见卡门——自由的化身后开始被改变。何塞选择当兵,就是其墨守成规的本性使然,包括他后来想遵守纪律按时归队、遵守命令拒绝放行,都表现出他是一个规矩人。可是在自由的引诱下,他开始干一些出格的事,一步一步走向规矩之外。但他在心里始终没能跳出世俗的框架。所以才会对卡门(自由)的放荡不羁心生怨恨。

  世俗和自由的矛盾的平衡点在哪里才是这篇小说想讨论的主题吧?杀死卡门的不是薄情,而是对自由不羁感到恐惧、嫉妒却又无能为力的软弱的世俗。自由从不苟活,所以卡门说:要我跟着你走向死亡,这可以,但是,要我跟你一起去活着,决不!只有世俗羡慕自由,所有我们只会看到何塞天涯海角地追随卡门,而卡门从来都头也不回地奔向远方。但世俗妄图束缚自由时,卡门毋宁赴死。

  故事本身并非惊艳,但确实有很多可说的。

  《卡门》读后感(三):《卡门》梅里美

  最近几年,看了一些关于女性的作品。卡门算是种代表。

  整体而言,这篇短篇的艺术色彩很浓厚,但是不得不说梅里美在刻画人物上是非常的成功,在小说的情节上的构造却甚见一般。

  流浪的民族,放纵的性格,金钱欲性欲自由欲,神秘的女巫色彩,航海的国家体制,强盗与小偷,基督教的民风,不发达的科学与发达的贵族社会。

  这一切一起建构了《卡门》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基调,并在上面添加了人性自由与生活的矛盾。

  “老乡,想吃美味的煎鱼,就到。。。”爱情上,卡门一向是自由的,她肯拿出任何东西来报答那些帮助过她的人。似乎和不明是非的小女孩一样,喜爱的竭尽全力的去追求,不喜爱的弃之如屣。

  一切恶作剧和无聊的蠢事情她都做的出来。这句话是男人第一次遇见卡门后的总结。为所欲为必然要与生活去冲突,最终即使逃脱了生活的惩罚,还是要因所欲为而被审判。我想起了高中时代的一个女人,在QQ上我叫她莎乐美。她该就是卡门的性格。说不出这样的女人是聪明还是愚昧,她们中愚昧的人都过早的被惩罚而不敢生事,聪明的呢,最终如同卡门一样,死在自由的怀抱。

  “我真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来,因为我已经不再爱你了。拿着,这一块杜罗(一种银币)是你的报酬,你滚吧。”

  “龙的眼泪!我要拿它来制春药哩。”

  爱情上,没有理性的提问,感性的应答顿时就索然无味了。而你永远却不知道女人什么时候是理性什么时候却是感性的。

  “啊!你吃醋。”她回答,“你算了吧。你怎么这么愚蠢,居然吃起醋来呢?你没有看出我爱你吗?我从没有问你要过钱!”

  如果一个女人生活的很安逸,远离了弗洛伊德所谓的食欲,那么金钱对她们来说就是那么重要了。卡门算妓女,而且很敬业,在她看来除了能够帮助她解决生活的问题,剩下的都是她喜欢的。她无论喜欢谁,爱情来的时候是真的喜欢,爱情死亡的时候也是真的离开。离开的刹那即使她亲手杀死刚才的男人,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你知道不知道,”她对我说,“自从你做了我的丈夫以后,我就不如你做我情夫时那样爱你了。”

  卡门这样的女人是很难忍受感情的。只有爱情才能燃烧她们身上的热血,无论和谁,她们要的是爱情。

  而爱情是有生命的主体,当爱情死亡的时候,卡门必须再寻找新的爱情,也许卡门都不知道,迷恋爱情的结局是这么凄惨。

  “跟着你走向死亡,我愿意,但是不愿意跟你一起生活。”

  “我再也不爱你了,而你却还在爱我,所以你才要杀我。我也可以再向你说些谎言,可是我现在不愿意这样做。我们俩之间一切都完了。作为我的罗姆(丈夫),你有权利杀死你的罗蜜(妻子)。但是卡门永远是自由的。”

  “爱的,我爱过他,就像爱你一样,只爱一阵子,也许爱你的时间更长一点。现在,我什么都不爱了,而且我恨我曾经爱过你。”

  很刻骨的执白。死亡,谎言,恨。而这些都是由爱而起。年轻的人们啊,在你们恋爱的刹那,可曾想到过你们有一天不得不去面对死亡谎言还有仇恨。这些就是卡门的自由。

  卡门的语录还是比较精彩的,现在我们回到讨论梅里美的创作意识上去。我前面说了,作者刻画卡门是成功的,而故事情节的设计却一般。

  第一次见卡门,卡门是烟草女工,因为无谓的争吵而在别的女人脸上划了十字。直到强盗加盟了卡门,进入了走私的地盘后,卡门才去救了自己的丈夫,一个关在监狱的恶棍。卡门一直是一个走私海盗,按照卡门的性格,和她自己感觉不相关的东西,即使能给她以生活,她也不屑于去做的。不是说她作不了烟草女工,而是她不该在这个小说里出现在这个地位上。如果卡门是因为走私而被抓,再因此而引发了后面的故事,我想会更好些。而卡门主要是做眼线的任务,几乎不大可能被抓。

  卡门为什么去作个女工,我看来很难解释。女工也没体现出她什么性格方面特殊的一面。一般来说经典的小说是不允许出现如此明显的败笔的,但是梅里美为什么没去做处理呢?!如果卡门的女工命运改成别的,那么整个短篇就要重新设计了。

  梅里美,他的文章给人以全新,有趣,发人深省却又感觉少了那么点什么东西。

  《DS》上详细的说了下梅里美的性格和写作风格,按其所说,梅是在担任拿破仑3世的家庭教师时候根据所听见的3个故事融合一起写出了《卡门》,那么来说,这个败笔就值得我认可了。

  早期时候看古龙,古龙是个很可爱的人物,文章漏洞百出,而我偏爱他的败笔,因为我觉得,没有了那些败笔,就没有了古龙。

  梅里美写卡门的年代,很少有如此刻画女人的作品了吧,《飘》里的郝思嘉算是么?郝思嘉也有一些刻骨的反映生活与自由的火花,却比起卡门来逊色的多。这也许也算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关于梅里美狂热的急刹车,很好理解,我喜欢他这样的风格,虽然,我当时很意外。如果你对什么事情感到意外了,说明你还年轻,还有很多值得你去学习的东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