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玻璃的男孩读后感摘抄
《吃玻璃的男孩》是一本由王文华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玻璃的男孩》精选点评:
●那时候觉得,王文华真的是好有才。
●女版的蛋白质女孩,王文华这个人啊,对男女那点小心思看这么透,十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他脱单了没有
●很犀利。
●看了这样的书就会对《非诚勿扰》上的事情见怪不怪了,我们只是跟在人家后面,做别人做过的事。几个妈妈聊天,说到对孩子的期望,有人居然说,我女儿不能婚前同居,我说:只要她不吸毒,不是同性恋,我别的都不要求。
●比《蛋白质女孩》好多了。
●不是他的经典之作。闲书~
●對社會理性的解讀
●很多忘记了= =
●完全的美式职业人的小说,小聪明+小笑话
●没看过《蛋白质女孩》,所以对王的文笔不了解。而这一本完全是把段子拼成小说,关键还押韵有木有?这位大哥你怎么不去当作词人呢?
《吃玻璃的男孩》读后感(一):速食爱情
这就是现在的爱情吧,速食。这样的时代,我们一直不停地,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幸福,一定要美好,于是,我们追寻幸福,但最后,我们却发现,原来人的心就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我们一直要的却是爱情的脸孔,不要忘了幸福,请一定还要再相信爱情
《吃玻璃的男孩》读后感(二):似曾相识
很兴奋地以为在图书馆找到又一本他的书了,翻开第二页就知道,我看过了。
某年的期末考,《倒数第二个女朋友》打败了物流学概念,成功地夺取了我最后一个复习的下午时光。
从《蛋白质女孩》开始,随着他嬉笑怒骂的对话探讨爱情与婚姻,最终只是似聪明似糊涂地走过。
《吃玻璃的男孩》读后感(三):无机物
吃玻璃的男孩,现在这样一代的无机物。。他们没有感情,不会生菌,“***”中不会说一句虚伪的我爱你,甚至维持不了一夜,起床便走。。。
当我们学会种种爱情中的兵法与手段,当爱情变成一本可以攻掠的秘籍,我们还有多少新鲜血液可以去流淌,还有多少真情去培养。。。
这样的爱情观不免使人悲哀。。
书中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在经过爱情的海誓山盟、背叛决裂、人肉市场,在见识到种种与最初爱情想象完全不同的现实之后,怀念起麦当劳。。
可是,我依然愿意相信爱情。。
《吃玻璃的男孩》读后感(四):玻璃易碎,情感无能
看到很多人的QQ签名,都充斥幸福或者渴望幸福的气息。网上的“作家”毕竟虚幻,不如真实得来得精辟和经典。可以和网友侃侃而谈,天南地北,对幸福的渴望和感受,往往只能是“我很幸福”、“幸福是什么”和“幸福到底在哪里”诸如此类的话。
我所见过的,最能准确描述幸福的感觉的句子,是读王文华的书,才知道的。
他讲:幸福是做下承诺。包括不动产,开始有固定的负担,不能轻易退换。
又言:幸福是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故事,认识后每一种心情都有一个地址。
好一个王文华!如此精辟,却如此细腻感性!心里有种被文字洗刷过的干净清透。
但他最擅长的还不是这种动人柔软的文字,看他歇斯底里的排比句和黑色幽默才过瘾。
你每天在家带小孩,变成黄脸婆。他开始在酒店包二奶,绰号霹雳火。你省吃俭用计划小孩得未来,他钻石皮包一样样给帮别的女人买,他偶尔回家你对他猛献殷勤,他转过身去说明天还有好几个会要开。(这是七年之痒的典型症状还是婚姻症候群共有的标志?)
你是她爱慕的对象,她所有情绪降落的机场,你是她咖啡的糖,她不管如何控制总是加得过量。(泥足深陷的单恋和不能自拔的暗恋或者三角恋的绝佳写照?)
什么是S时刻?就是在你贪图了不该贪图的快乐之后,突然清醒,了解到你这样做的严重后果,然后说‘Oh,shit~!’的那一刻。(不必赘言,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这种时刻)
对一个小女孩说,爱情是格林兰岛,你知道它的存在,但去不去不很重要。但对我这种身经百战的女人来说,爱情是香港脚,你若不按时搽药,会焦虑得睡不着~(都市男女血淋淋的感情写照,缺乏安全感和极度空虚的潜台词,爱无能的化学反应)
她知道自己只是感情的当铺,男人在她这里周转去付别的女人房租。她知道自己只是感情的维生素,男人在她这里补充体力去寻找别的幸福。(一个男人对男女关系看得如此通透,要进教堂,有难度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