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读后感精选
《日出》是一本由曹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页数:2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出》精选点评:
●那个时代,感情和生命都是轻贱的。记得高一看完后根据这本书在周记里写了个小说,女主引用了陈白露的话后上吊自杀了
●这样的故事让现在的我们没有了斗志,好像以为现在已经很好了,至少比那时候好。 就当本质是相同的
●没办法了呀陈白露 2015/08/29 小职员为了往上爬 逼着自己太太跟富太太们打牌 输了还得去 一直打到孩子病了没钱治病 这个情节今天在知乎上受到提醒 特来记下
●谢谢李鸿蒙。女人,一旦认定了一样东西,不管做什么,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如何欺骗自己,她心中想的是它,手中写的是它,做梦喊出来的也是它。潘月亭破产了,可是方达生仍在,什么样的女子,会送自己花,在空荡的屋子里,悄悄地开放着。在诗人的世界里,瞬间即永恒,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好过越开越败。如果她一直在追求日出的梦,那么,她终于找到了最彻底的方式。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初中时读了雷雨,大学时才读了日出
●「她爱生活,又厌恶生活」,她做着彩色的梦,却被身上的痛叫醒。她已是无路可走了,却还想着全力拯救别人。生,不是「活着」;那么死,也未必就是「不活着」。睡着的她不会再醒来了,但拨开黑暗的太阳终将升起。她用凄美的陈白露之死,化作对自我悲剧的救赎,完成对社会罪恶的指证。白露褪去污泥,依然洁白如霜。
●又是一出悲剧。也许是由于我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体会到太多太深的感情,我怎么觉得不如《雷雨》精彩呢。而且我还觉得第三幕三等妓院的描写有点儿“番外篇”的感觉,主角陈白露都没出现…
●十分好看 舞女与诗人
●某个夏天看的书,一脑子的喧闹,估计没睡好。
《日出》读后感(一):各人选择各人的生活
小学的时候读的日出,自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心得。
当时只觉得各人选择各人的生活这样很好啊,白露喜欢交际花,就做交际花呗,有什么不好,那个方达生实在很讨厌。
用不着感叹时世,也无所谓改变现实,能够找到自己最合适最舒适的姿态也就行了吧
《日出》读后感(二):中国的交际花为何如此清新脱俗?
杜十娘,为李甲怒沉百宝箱
霍小玉,至死不怨李公子
葛薇龙,卖身养活乔琪乔
三言两拍的花魁,钟情于卖油郎
日出的陈白露,难忘旧日情郎!
中国的交际花为什么一个比一个痴情?痴情的同时还善良?
这到底是酸腐文人的意淫,还是中国交际花的特色?
《日出》读后感(三):她从彼岸来
动人的故事,悲剧的结尾…陈白露她身着白色旗袍,发髻插一枝红花,带着满面妆容,却散着不合时宜的清香…我爱她,不爱她,都是因为这复杂的味道。
白露 白露,我且问你,若还有来生,你会不会不顾一切,拎着高跟鞋,一下子推开门和达生一起逃走,逃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逃回你们曾经的“竹均时代”…你会吗?你会吗?可惜这场折子戏有了开始却没了结尾…
她从彼岸来,归于彼岸去。
《日出》读后感(四):朝露待日晞,白露终究没有等来她的太阳
陈白露原名竹均,她爱极了阳光,也喜欢太阳未出前窗上凝结的霜。 无论竹均是白露,还是白霜,太阳出来的时候,阳光都不是属于她的。朝露待日晞,但是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又如何,白露、白霜都会随着阳光的出现而消失。
官方书评总爱言她的纸醉金迷和堕落,不否认她的纸醉金迷,但她真的堕落吗?
如果说方达生是《日出》中离“真善美”最近的人物,陈白露也绝不是离“真善美”最远的人。细节太多了,她坚守到了最后一刻,等她的太阳,但是太阳不是属于她的,她要睡了。
她只是终究没能等来她的太阳,这不等于自甘堕落。
《日出》读后感(五):最深重的无奈
朋友的剧社要演这出戏,想看之前先自己做做功课。
之前高中读完曹禺先生的《雷雨》,情节新颖,丝丝入扣。这次读《日出》,却比上一次有更深重的哀心。那个社会的人物,各有各的角色,却在底层人物的卑躬屈膝却被凌辱,中层职员一门心思想往上爬,黑社会的心狠手辣中体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那个时候的黑暗,不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而是“损不足而补有余”。
尽管戏名是日出,结尾方达山迎着日出走去,但谁又能说希望存在于那个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