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2021-01-30 02:44: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本由茅于轼著作,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中的经济学》精选点评:

  ●算是读过了吧...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普及册子

  ●浅显易懂,值得一读

  ●读了一半,有点过时的感觉

  ●简单易懂,就在介绍美国的经济情况

  ●读的是第三版

  ●家常式的经济随笔。

  ●可以看看

  ●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经济观念来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

  ●经济学的普及读物,适合上WC时看看:D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一):让经济指导道德

  读的98年的旧版本。书出来快十年了,但还好大部分文章没有太过时。

  看完发现如果尝试用经济学原理检验我们的传统道德的话,往往会有惊世骇俗的结论。这些结论我们现在可能无法接受,但到了中国真正实现市场经济,就有道德全盘瓦解的时候,它们将大行其道。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二):不过如此

  当初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还行,但要说有多么深刻的印象和丰厚的收获,那完全谈不上,至少感觉要比几年后我读《世界是平的》要淡得多了。再加上这两年茅于轼老先生晚节不保,已经变质蜕变,其言论从一开始的《抵制日货是愚蠢的》就为我所反对,所以这本书前几天已经从我的书柜清理了出去,目前躺在我的鞋柜上。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三):茅于轼其书其人

  这本书中讲到的几个中国的问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应该说,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关于货币的观念,作者强调“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政府的各种补贴和开支,都要百姓买单。因此政府应该尽量不给予额外补贴,才算的上公平公正。

  茅于轼虽然是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还并不算很激进,这点我很喜欢。近年来的一些观点,过于学者气了,限于经济谈经济,视野窄了。不懂经济的人骂他,实属当然。他只怪公众愚蠢,却没有想到自己也有偏颇之处。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四):所述事例年代久远,分析现象表面化,不适合专业人员

  本书以作者在美国的经历为依据,叙述了各种经济现象,比如邮政业的市场化、航空业的市场化等等,宣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但讲的很多事例都是80年代、90年代的,跟现在的情形很不同了;而且,分析现象过于表面化,没有使用地道的经济学原理,就起来很不过瘾。

  后悔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毕竟自己是经济学专业的。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五):迟到13年的通俗经济学

  这本书是1993年写,到现在已经13年了。

  但是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现在依然存在。

  有的问题越变越大,有的问题却已经换了个花样。

  印象最深换花样的问题是中国的住房。

  以前是单位分房+换房大会,租金极其低廉。

  现在是双轨,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卖地,房产商贷款接盘盖楼高价抛盘,于是中国的住房成了新时代三座大山之一。

  我相信现在二手房的空置率肯定低于过去。因为房租成百倍的涨了。

  我还相信现在普通住宅楼大户型、高级公寓等普通公民无力消费的空置率远比过去的还要大。

  看完这本书我最担心的不是房地产崩盘,而是通货膨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