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客@上海》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摘抄

2021-01-31 04:0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摘抄

  《纽约客@上海》是一部由夏伟执导,丹尼尔·海尼 / 伊丽莎·库伯 / 耿乐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一):血缘+良心

  电影中,有久居上海的“中国通”,也有从小在海外长大对中国一窍不通的美籍华人,这种种族和文化的“错位”正是当下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导演通过这种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巧妙设置,将环境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出来。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二):不喜欢Sam这个角色

  男主角Sam是一名律师,到了上海,无法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状告邻居因装修而产生的扰人噪音,他在一个体制和文化都具有高度差异的地方成长,这次闯入,首先需要面对的不是对专业技能的挑战,是对多年来形成的意识形态和习惯的一种再生和磨合。

  对于女助理白天上班,晚上去KTV兼职的刻画,以及Sam以为她想勾引他。实在是很悲哀

  希望更多的女性同胞独立、自主、坚强

  最后的侵权行为,影片交代得不清不楚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三):外国人的成功之道

  接触的外国人不多,深入了解的没有。 一直没有明白一个来之陌生国家的人怎么能够比本地人更成功?如果没有祖国网络的连接。

  在公司里,有外派的外国人享受高额补贴,也有本地雇员身份的外国人,后者也学更适应本地,但是就是没有上升机会。就像马列说的,人就是社会关系。中国已经不是蛮荒时代了,一个外国小子能有什么hard skill 让人家更重用你呢?如果没有本土的支持,只有上海式的媚外吧。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四):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纽约客@上海》目的是表达“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吗?生在美国的ABC被美帝调教成了不懂汉语利欲熏心极富野心的生意人,回到祖国大陆于是被感化为坚守正义同情弱者的律师了?这电影比那一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有用多了。

  不过这电影看起来挺有意思挺新奇的,好多场面我都没见过啊,可能我离开魔都已经好久了,也可能这电影拍的是上层社会高富帅的生活,我等城市下等阶层的屌丝没见过也正常,唯有羡慕嫉妒恨了。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五):上海宣传片

  看了一堆垃圾国产片后觉得这部还算”洋气“。丹尼尔就不必说了, 帅锅一枚,演成什么样对腐女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耿乐是来打酱油的,只是作为一名身在上海的记者,这身打扮真是有点儿过了。女主美得很,尤其是笑容,特别灿烂,喜欢,演技么,比丹尼尔还是好些的。那个芳芳实在是让人受不了,虽然对她一口流利的英文很是欣赏,但是不论是装扮也好,发型也好,尤其是嘴边的那颗痣,都让我想起了夜店工作者。后来面对男主的质疑她还委屈的要死,但是我想是人都无法把她当成无辜的吧。

  不过,在男主来中国前对中国的想象是很有根据的,并不是喜剧效果。在很多外国人心中,中国的形象还是停留在五十年前。所以说,他的经历算是比较客观的描述了中国的现状,有现代化国际化的设施,也有广大的市场和大把的机遇,但是,同时也伴随着法律的不完善,骗子横行。总之,算是部比较客观的宣传片吧,如果有老外看的话。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六):白天纽约,夜晚上海

  很喜欢这类型的电影,即使情节再幼稚也好。看了总是很感动。

  搞笑情节很不错,推荐~~ 但商战情节略显幼稚,经不起考验

  男主角本来是个奉行丛林法则、充满野心、追名逐利的白领。由于贪婪导致的错误选择,令自己的事业出现危机,同时又经历感情的影响,最后心灵经过洗涤,走上了正途。

  回想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读计算机的理科男一毕业为了赚钱进入外贸公司,拼命工作,当时每周有三到四天加班到晚上十二点,正当刚签下公司史上利润最高的合同时,却被老板联合经理一脚踢出局。最后经历三年多的游离浪荡后,终于考入机关,从此兢兢业业,在基层做一名本分的科员。

  这其实就像人生,总会迷惑或受到诱惑,或错误的价值观,导致我们误入歧途,最后要付出惨重代价。然后自己猛然领悟,最后脚踏实地走上正途。

  推荐此类电影:不道德的交易、极乐男人帮 -- 这两部拍得比较深刻,比较好。

  有什么此类电影,请推荐,先行拜谢。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七):新异中的真实其实很美

  首先,这是一部挺好的电影,挺长时间没看过这样的电影了,很清新,但不是小清新。

  第二,我非常不喜欢那个海报!严重剧透有木有啊!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部中国电影,毕竟什么投资制片等等都是中国人,但基本真正干事儿的主创都是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嗯,世界一家亲,不讨论了!

  这部戏男猪脚当然很帅,但令我最喜欢的还是女主人公。她没有很多其他电影里女猪脚那种装出来的智慧,她讲台词时真的是把台词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我竟然依稀从她身上看到了贤淑版Tina Fey的样子(当然Fey姐也很贤淑,但毕竟还是有点儿希腊人的小疯狂啊!)。

  这部片子题材很新颖,拍的是在中国的美国人的故事,而且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拍的。但是导演同时也是编剧很注重现实感,比如说专利权啊、快餐文化啊、iPhone啊......其实这种贴地气但又不故意土得掉渣的片子才真正适合观众的胃口。

  石景山万达和其他排了此片的档的电影院不一样,把电影放到中午饭点儿放了,嗯,要是能多放几场就好了,顶一个!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八):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真的有去尝试了么?

  看完了这部电影,鼓舞作用很大。可能是因为现在深深能体会到男主角的心里状态,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一切你都需要适应,需要了解,这一切take some time, but it will get better.故事开始sam觉得这段生活只是暂时的,但慢慢的他喜欢上了上海,喜欢上了上海的人。本来觉得是被下放到“中国”的他却慢慢融入了这个城市,一个文化。一些习惯总不是那么快能形成的,一些文化也不是一两天可以了解的。看完整部剧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一种融入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可能你现在不了解,但谁也不会judge你说你不了解中国,因为你刚刚踏上这片土地,之后的路还很长,你怎么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就像sam一样,从一开始就报着呆3个月就走人的念头最后还是决定留了下来。人生的乐趣就在于不定性,也就是无常。但人生的sorrow也是因为无常。但是,佛祖说,要认识无常,摆脱无常,我想更是play with无常。很多东西的改变你不能阻止,但一切都是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产生。如果现在,就单单改变一个念头,就如同sam一样,最后抱着一个积极的心态,一个希望变得更好的态度来迎接这些挑战。人生没有绝路,只是你需要找到那个出口,follow那丝明光,走在自己的路上,结果,就去期待。

  it really changed me a lot. i love this movie. be brave.

  love life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九):跨文化交流

  为了学跨文化交流而看的,没有失望。导游编剧主演均是美国人,诚意满满。其中男主刚来中国的抱怨与不适应也很写实,这里是一个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人情世故很重要,美国town镇长也是适应了这点,一直说男主还是太年轻。而男主焦躁、我行我素的风格也是很美国范,美国文化崇尚个体独立与个人创造价值。

  正所谓“出外靠朋友”。男主来上海后的诸事不顺,在美国town同仁以及有人脉中国记者AwesomeWang的帮助下,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这剧情的安排也是接中国文化地气。但改变以及融入另一种文化并不容易,在男主失败后即将离开的时候,他回想起这里所遇到的一切,搬家顾问女主、打扫大妈、taxi司机以及同样来上海工作的美国人们。在徘徊要不要离开的时候,还遇到“和尚、僧人”赠他的“咖啡豆”良言,让他找回迷失的自我,这里的遭遇使他开始关爱和照顾别人。这些都很“中国味”。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起责任,并离开之前的大律所,自立门户。这是他融入文化,调整自我步伐的结果。以他的能力以及有朋友的帮忙,他一定能好好适应中国文化,在中国发展成功。

  美国人自黑了两处,一是女主反问男主主这类来中国的美国人,说是投资、输入先进技术,实际上还是赚钱而已,没那么伟大;还有男主律所为了得到更大的客户不惜违背良知设局害人,这在现实中的确存在。

  作为一部文化电影来看,是值得推荐的,而且它的主题积极向上,利于了解双方文化。如果要到国外旅行和生活、学习,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入乡随俗”。

  《纽约客@上海》观后感(十):有爱。却不够。

  几个月前,一个人在电脑前看《世界是平的》(非书,英文名outsourced,电影又名《一个美国人在印度》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022862/)

  当时就想,如果能有机会拍一部相同类型的片子,从文化冲突中的细微趣事来很有爱的介绍中国多好。

  几个月后,便看到了这样的一部片子,我也深信该片导演或编剧是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因为片头看出了很严重的模仿《Outsourced》的痕迹,简直可以堪称一个系列,但还好,没有像《爱情公寓》那样照本宣科地照搬。

  一部电影看下来,有些慧心而笑的地方,但基本也都是出现在预告片里,电影中虽然充满了“有爱”这么一种幸福轻喜剧的情绪,但总觉得有点类似美国的校园片,总是有些漂浮在上,没有草根的亲切感。

  然后发现,原来导演和编剧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怪不得对中国文化的拿捏还不准确,还不能地道的体现出文化交流中的趣事,不能以一种大同的态度来详实的找到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中的有趣的点。

  要以这样的方式介绍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活是不能类比印度的,印度保留了更多自己原始的特色,但上海却着实更国际化,电影中的保姆或是外婆虽说有夸张成分,但才更好的表现出最真实的矛盾和笑点。

  希望之后能看到越来越多此类型的片子,这种片子也着实需要一个通透明白的文化顾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