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1000字

2021-02-02 02:3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1000字

  《花和果实图鉴》是一本由[日] 三原道弘 著 / [日]斋藤谦纲 绘 / [日] 著作,后浪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一):“眼熟”却叫不出名字?这套绘本带孩子认识150多种常见树木的“春华秋实”

  

不论春夏秋冬,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儿们总按耐不住外出的心情,沉迷于在自然中玩耍。当游玩时,面对各种各样的植物,好奇的孩子总免不了多问几个“这是什么”。面对虽然常见却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爸爸妈妈们往往一问三不知,遗憾的错过了给孩子科普知识、引起兴趣的好机会。

为了引导孩子们认识植物,也为了不至于在他们面前“没面子”,家长们恶补一下植物的科普知识很有必要,这本兼具了知识性和观赏性的《花和果实图鉴(全八册)》就是很好的选择。

《花和果实图鉴》是一套介绍树木的花和果实的手绘图鉴,从身边常见的150多种树木入手,把植物从花芽到花、果实、种子的生长过程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带领他们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和 “小个性”,也让孩子们从感知自然开始,打开审美与科学交融的认知视野。

本书由三位作者共同完成。文字作者三原道弘1946年生于日本岛根县,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理学部,是自然科学类书籍的编辑、作者。曾编辑《世界大博物图鉴》、《日本博物志年表》、《彩色江户博物学汇编》、《世界自然探险图鉴》等书。

图画作者有两位,斋藤谦纲1927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工艺美术专业,为图鉴、百科辞典等绘制工笔画,内容以昆虫为主,主要作品有《柔美的植物画》、《大百科辞典》、《虫类的生活》、《昆虫图鉴》《花和昆虫》《山丘和田野的昆虫》等。1962年获日宣美奖,1967年获朝日广告奖。1999年去世。他的学生番场瑠美子1964年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专业,1983年成为自由插画家,并在老师去世后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完成了本套书的第8册。

可视、可感、与生活结合

这套绘本从引起孩子兴趣、启发孩子思考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的编排十分用心,采取了“正文解说+树木概览+索引”的形式,既便于家长带着孩子阅读,也能让孩子一个人看得清楚明白,培养他阅读和观察的兴趣。

八册绘本总共介绍了58科、150多种常见树木,包括藤本、灌木、乔木,常绿树和落叶树,大部分我们都看着“眼熟”,就生长在公园里、道路旁。其中“正文解说”部分展示了树木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貌,以不同时期花的不同形态来解说树木的生长过程;正文后的“树木概览”总结了该树种的总体分布、生长情况及特征;如果想找到特定某一植物的介绍,最后的“索引”能帮助我们快速查找它在该套书中的页码,便于全面快速掌握树木知识。

精美工笔画

作为绘本,《图鉴》把自然之真和艺术之美融合在了一起,以工笔画的细腻笔触,详细描绘出植物从花芽萌发到开花、结果、孕育出种子的生长过程,呈现出不同种类花木的细节特征和美丽姿态,极具观赏性。

在书中,我们既能欣赏到各部位的细节图、剖面图,还能享受跨页手绘大图,图画逼真,画风清新,每一幅都画得那么具有质感。绘画者本着精细、客观的精神,把每片叶子上的叶脉纹理都画得那样写实,每个细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色调却是流行的小清新。读着读着,仿佛闻到了花木的芬芳,迫不及待要去大自然里看看实物。

认识、融入自然

就像介绍小伙伴一样,《图鉴》把我们经常可以在公园路边、小区花坛或学校操场看到的植物名称和特性,以及它们的生长过程,通过美美的图画介绍给大家,花、叶子、根、果实的模样多种多样、变化无穷,有趣极了,让孩子们一眼就能感知到生命的美。

有了这套书,爸爸妈妈们会更有底气的陪小朋友观察花花草草,把它们记录下来,对照植物图册,弄清楚它们的花、叶子、根和果实到底是怎样的。潜移默化中,孩子更加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说不定还会成为 “植物小博士”!

《花和果实图鉴》讲述了150多种常见树木从从“春花”到“秋实”的全过程,既是精美的植物彩绘图鉴,又是一本严谨的植物百科,让孩子在四季更迭中认识树木的生命全貌,启迪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知。

  《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二):带着孩子们从身边的环境开始认识,融入美好的大自然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儿童几近变成了"宅儿童"。他们不关注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和松涛低吟,他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由于远离大自然,往往对大自然中的事物一无所知。急功近利的大人们总是觉得把孩子关在教室里认字、做算术、背唐诗才叫学习,其他方面差点也没关系,能否让孩子去野外接触大自然并不重要,学习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

事实上,大自然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么无关紧要,相反,它是人们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也是培养人们获得生存能力的基地。

大自然中四季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生息以及丰富的地理环境等,对孩子感官刺激与认知的发展,皆是最直接的启蒙良师。父母要想孩子能健康成长,应尽量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与大自然的接触不仅会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对学习的兴趣。

《花和果实图鉴(全八册)》是一套介绍树木的花和果实的手绘图鉴。全书以工笔画的细腻笔触,详细描绘出58科、150多种树木从花芽萌发到开花、结果、孕育出种子的生长过程,完整呈现出树木的生长全貌,极具知识性和观赏性。

在四季更迭中认识树木的生命全貌

《花和果实图鉴(全八册)》介绍了58科、150多种常见树木,包括藤本、灌木、乔木,常绿树和落叶树,它们大多种植在公园里、道路旁,就生长在我们身边。

绘本分为八册,每册介绍18种植物花草,并在每本画册的后面,用树木概览加上索引的方式,简述每一类种子的名称、发源地、各种属性,以及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丁香花应该是孩子们在自然中接触最多的一类植物了。每到仲春时节,在庭园、居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地方都可以见到,在开花时,花冠顶端裂开出四瓣,而且花繁色丽、芳香袭人。而到了8月、9月之结成果实后,形成种子。作者把每片叶子上的纹理,每朵小花花瓣都画得那样写实,一看便知。

人们经常在箱子里放樟脑防止虫咬和异味。樟脑便出自于樟树之上,樟树是优良的观赏树木。最高可达30米,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用作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每年2月长出冬芽,到了5月长出叶子,随后花蕾也逐渐绽放,而后花朵凋落后,结成果实,到10月后,果实逐渐成熟,颜色也随之变化,摘取后就可以制作樟脑了。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拿着书,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对应的植物。找到后,可以对照图片的介绍,如果想找到特定某一植物的介绍,最后的“索引”能帮助我们快速查找它在该套书中的页码,便于全面快速掌握树木知识。

效法自然,回归自然,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在森林之中,可以远离尘嚣,倾听树木的话语,涓涓细流犹如万卷书籍,路边小石,寓寄着神的教诲,大千世界处处可以受到启迪。”

牛顿小时候,整天在野外跑呀玩呀,在大自然中接触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渐渐养成了热爱自然的习惯,后来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达尔文在少年时代就整天在大自然中玩耍,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由此对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最终促使他成了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生物学家。

孩子是从接触形象具体的事物开始认识世界的,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座山、一条河,都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天然素材。

《花和果实图鉴(全八册)》的作者以工笔画精细描画出树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花芽萌发到花蕾长大、开花、结果、孕育出种子的过程,孩子们在四季更迭中观察树木的生长过程,认识树木的生命全貌。

春暖花开,带着书、带着孩子,去亲近大自然,观察花花草草,把它们记录下来,弄清楚它们的花、叶子、根和果实,观察它们的发芽、开花、结果吧。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更加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无形中增长了他们的知识,从中发现隐藏在身边的美好。

在体验自然中成长,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的活动保障。而且一个喜欢同大自然相处的人,必定是个内心存着纯真与赤心的人。

《花和果实图鉴(全八册)》从身边常见的150多种树木入手,细腻描绘出树木从“春花”到“秋实”的生长过程。带我们的孩子认识、接触大自然。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从中发现大自然的美好。

  《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三):春暖花开时,带着《花与果实的图鉴》去亲近自然吧

  

最近,一堂亲子财商教育课,让我收获颇丰。主讲人谈到金钱带给人的幸福感不同,那么,对孩子而言,什么样的消费才能让孩子体验到物超所值?

她引入了一个成年人比较好理解的概念——性价比。但是对于孩子来讲物超所值更容易理解,什么样的玩具性价比高?——主讲人认为是有两类:一类是可以创造回味长久的美好情感的,比如可以反复玩的,参与性强的,可以邀请很多人一起玩,而每一次的玩法都不一样,能够留下美好回忆的玩具;另一类是可以突破自己,发挥创作力,甚至能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的,当然这二者都会给孩子带来更加富有变化的内心体验,能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这些经济学理论当然要结合课程具体的实例,但是这个道理其实也可以引申到孩子书籍的选择上。毕竟,我们知道,如今的童书市场早就不是我们当年“一本格林童话,一本安徒生童话”的天下了,在这浩瀚的童书里,经常有家长要发出灵魂质问:我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呢?

“物超所值”的图鉴

图鉴,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套用彩妆界的流行语就是,百搭,怎么搭你都不会错的。

关于昆虫的图鉴,不久前和孩子一起读过了《move 昆虫图鉴》,这本书从夏天读到了秋天,从秋天读到了冬天。因为一直遇到新的问题,而每一次关于昆虫有了新的想法,有了新的发现,又免不了找出相关内容再次阅读一遍。

由于冬天已经不是百花齐放的季节,也不是果实累累的季节,所以我的孩子在拿到《花和果实的图鉴》时,没有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但是谁说一本书必须是应景之作呢?图鉴这种类型,从来就不是应景的,它属于常青树,是细水长流的。

关于图鉴的阅读频率,这个已经毋庸置疑。在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引起他们探索欲望的,不就是动物、植物吗?自然界那些在成年人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事物,一个花园的角落,一朵花的绽放,一只蚂蚁拖着一粒食物残渣行走,都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所以,他们是科普知识的需求群体,每一个新的观察,每一个新的发现,他们都会想要回到家里翻开图鉴,寻找对应的解析,探寻他们观察到的植物和昆虫等的更多科普知识。

图鉴是可以反复阅读,它不同于故事,不需要一次读完,只是用到哪想到哪需要哪读哪就可以,被反复阅读的频率甚高。

关于图鉴的参与性,昆虫和动物的图鉴自不用说。说到这本《花和果实的图鉴》,即便是在冬天,植物都进入了冬眠状态,一本图鉴在一个孩子的阅读生活中的参与度也丝毫不降低。

与女儿一起看动物的纪录片,片中提到了“夹竹桃”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植物,动物误食会死亡。女儿马上找来了这套起初她还表现的兴趣缺缺的图鉴,准确地抽出了第五本,翻到“夹竹桃”仔细地阅读起来。而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她看起来并不在意的一本书,其实私底下已经留了心,只不过是因为季节原因,现在还没有大面积用到,可以想见,春暖花开的时候,她会有多少的机会寻找图鉴的帮助。

一套“画”出来的图鉴

这套《花和果实的图鉴》与以往读的图鉴略有不同,比如《move昆虫图鉴》侧重于实物按比例放大,让小朋友可以更全面地看到细节,而这套《花和果实的图鉴》中实物的图片很小,每一株被介绍到的植物都只有一张小小的图片,图片基本都是远景和中景,近景和特写非常少,小读者们如果对真实的花和果实感兴趣,还需要借助搜索引擎去查阅相关图片。它的亮点在“画”上,植物的新芽、枝叶、花朵、果实和种子都是用工笔画画出来的。在高清摄像机镜头底下通过技术手段才能展示出的植物绒毛,在这本书里被画笔真实地描摹出来。

或许还是会有人觉得,还是真实的图片才能算得上一本图鉴啊。但是孩子们可能不会这么认为,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关于花的图片和资料网络上其实很容易就查到,但是工笔画中植物完成的生命历程,对他们来说却是新鲜的,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果然,当女儿被“夹竹桃”吸引后开启阅读模式之后,又一鼓作气仔细地看了好多花与果实。最终她放下书去画画了,画的内容是花和果实。《花和果实的图鉴》的工笔画引起了孩子的画画兴趣,同时,也用另一种形式展示了植物,普及了科普知识。阅读的外延也就更宽广了。

一件玩具,如果只是即时消费的,玩完了就算了,玩的时候满足了孩子想要拥有的欲望,但是那是一瞬间的,在接下去玩,边际效用就递减了。

同样的钱能够给孩子带来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其实对于书籍而言也是如此。一个好故事,是回味无穷的。我们成年人看到一本好书,也会由衷地感到愉悦,而孩子们,同样需要一本能一直阅读,能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的知识的宝典。图鉴是可以读很久的书,而说不定什么时候,孩子就又从这些书里发现了新的玩法,有了新的启示。

春暖花开时,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少不了一本花与果实的科普童书。在这套图鉴里,有58科、150多种常见树木,展示了它们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貌,多数植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同孩子一起重新发现自然界,观察它们的发芽、开花、结果,融入环境,热爱自然,感受不同形态的生命。

  《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四):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品味绿色生命的奇迹,孩子们拥有自然之美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关切、最重要也是最初启蒙的学术性词语应该就是“大自然”了,孩子们应该热爱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并要养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通俗来说,大自然是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关于大自然的范畴,包含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等,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象征着绿色世界、和平与生命的领域:植物的世界。

《花和果实图鉴》

由浪花朵朵引进并出品,日本作家三原道弘著作,日本插画家斋藤谦纲、番场瑠美子绘制,菱山忠三郎主编的介绍植物树木的画集《花和果实图鉴》,给我们描绘并介绍了众多植物领域范畴内的花、草、果实等形态,很好的帮助孩子们领悟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奥秘,培养孩子们对待大自然中植物的观察与兴趣,提升认知,获得知识。

孩子们对于花草树木的认知,如果说的严肃一些或者说的幽默一些,应该都是从类似于“爱护花卉,保护草坪”“花木共赏、人人呵护”“禁止采摘”等广告标志牌中得来,家长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叮嘱孩子们一定要爱护花卉、草坪、树木,并细心的告知,花草树木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等,最关键的是还能为人类提供很多生活必需品,例如粮食、蔬菜、蜂蜜、木材等等,所以植物对于人类来说真的至关重要。

《花和果实图鉴》就是这样一本专属介绍植物种类以及特征、属性、功能的绘本。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本精美的绘本究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知识点!

首先,绘本介绍了58个科目、150多种常见的花草树木,包括枫树、紫荆、灌木、乔木、山茱萸、梧桐、蓝莓、金丝桃、银杏、葡萄、杨梅、桑树、茶树等等,它们大多种植在公园里、道路旁、果园里、山丘上,距离人类很近,时刻伴随在我们身边。

绘本总体讲述了各类植物从花芽萌发到花蕾长大、开花、结果、孕育出种子的过程,像紫荆花就是从每年1月末的冬芽到3月末的冬芽开始膨大,等到4月初的时候,紫荆花朵绽放,之后叶子长出来,在5月初的时候花朵凋谢,等到5月中旬的时候结出果实,果实成熟后,内有2-5颗种子。

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历程,认识植物的生命特点以及季节性,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融入自然,产生极大的亲近感。

其次,这套绘本分为八册,每册介绍18种植物花草,并在每本画册的后面,用树木概览+索引的方式,简述每一类种子的名称、发源地、各种属性,以及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例如垂丝海棠是因其花倒垂而生,又把以观赏花为主的海棠叫作观赏海棠,把能结果实的海棠叫作食用海棠。在中国的历史故事中,古人们往往把美女醉酒后脸颊通红的样子比作海棠,每朵花有5~15枚花瓣,多枚雄蕊和4~5枚雌蕊。

了解这些具体情况之后,还可以结合“索引”的功能,迅速查找前面正文中的具体生长过程,便于充分了解各种花草知识。

第三,也是最最关键的,整套绘本都是以工笔画的方式细腻描绘而成,图画清新,画风真挚。让本以为是照片+文字解说的小读者们看到后目瞪口呆。各种植物的枝叶图、局部的细节图、侧重的剖面图以及跨页的手绘大图,工笔的画技纯粹、天然的描绘出植物种子生长形成的过程,让孩子们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解绿色生命的真实和浪漫,彰显花草树木的大自然之美。

图鉴,关键在于图,而图,正是吸引孩子们的最佳利器。《花和果实图鉴》是一套完全靠人工画出来的图鉴,无论如何,对于孩子们来说,眼见为实的既视感可以让他们形成更大的兴趣。精美的画册是打开孩子与知识的最佳通道,用再多的文字描述出来的场景不如一幅精巧细腻的图画,在这一幅幅的画面当中,孩子们的眼睛仿佛像雷达一般,深深的去探测那些未知但又具有绝佳吸引力的知识,在家长们的稍加引导和指点之下,小读者们完全可以自己独立阅读,这些新鲜的画面和知识,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极大的普及了关于大自然的各种认知。

三十年前的孩子们,可能接触自然科学知识的机会更多一些,因为当时那个年代的娱乐生活特别贫瘠。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出现,让孩子们在课余生活中全都被吸引至此,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除了路边的景观树以及公园中有限的集中花草,现在的孩子们往往无法接触和认识到更多的绿色植物,再加上各种补习班的见缝插针,想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了解花草的种类和习性真是难上加难。

每一位孩子的学习生活中都不能缺少对于植物的学习,《花和果实图鉴》就非常恰当的填补了这个空白。无论从单个画面还是全部整体,两位插画家的精湛画技为这套绘本增色不少,真可谓是栩栩如生,所有画面的冲击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相当震撼的,一看即被吸引,关键还是在于绘本的选材绝佳,让孩子们可以从画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认识花花草草,融入自然生活。

  《花和果实图鉴》读后感(五):一花一世界,一果一春秋

  

每次看到花开,都会不由地感叹:真美!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景象总能触动我们的心。

就像日本著名插画家熊田千佳慕说的“不管是花、草,还是树,只要你怀着爱的心去欣赏,都会觉得它很可爱,还会有很多珍贵的发现。”

世间这么多花草,它们装点了我们的世界,可是你我又能认住几样?即使见过它们的美,可是对它们又知道几分呢?当和孩子走在路上,孩子指着路边的花草问我们:“爸爸妈妈,这是什么花?”你能答得上来吗?或者是会给一个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答案?

且不说孩子不知道,这世间花草千千万,身为家长的我们又能知道多少种呢?所以,我们也需要扫盲。时下,我手中这套《花和果实图鉴》(全八册)就很适合给大家作为花草果实的博物入门级读物。

工笔画图鉴,细腻展示树木细节

名为图鉴,全书介绍了58科、150多种常见树木,包括藤本、灌木、乔木、常绿树和落叶树,简明的文字概述这种树木的主要特点,以及对它的花朵、果实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并配上此种植物的实拍照片,让读者第一时间对它有个总体的了解。

继而以详尽的步骤图示描绘它们从萌芽至到长出花蕾、开花、结果以及孕育种子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的描绘以精致细腻的彩铅工笔画呈现,清晰展示每种树木的各部位细节图、果实的剖面图等,雌雄花还会做局部的单独展示,标明它们的大小比例、构成、有无花瓣等,以便于读者对之有明确的了解,仔细看的这些分解,会让我们看到科学的严谨、植物的神奇。

逼真的图片,让人有种在看微拍照片的错觉,然而清新的画风,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照片所无法表现的艺术美感。这套书对爱好绘画的朋友来说也可作为习画的参考。尤其是它对树木花朵果实细节的分解绘画,利于初学彩铅画者学习。

虽为花草爱好的菜鸟,但是对照自己对花草树木的观察,我觉得《花和果实图鉴》书中画的植物真的是栩栩如生,它将逼真写实与细腻唯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绘画手法上的细致与精准,让人过目难忘,而且兼顾小读者的喜好,用色准确且柔和,画风细腻又生动,让人翻开就不舍得放下。有些花我们在身边不多见,那就在书中多欣赏它们一会儿。

熟悉的或陌生的,亲切的或让人好奇的,这里总能找到踪影

出自日本作者之手的这套《花和果实图鉴》,也是日本地域常见的物种来绘制的这里面的树木,不过,通篇看下来,会发现

书中记录展示的这些树木几乎和我们大中国的常见树木大差不差。

譬如,第1册,P26,三叶木通,在治愈系日剧《小森林》中和我国网红李子柒的美食短视频中都有出现过。三叶木通是一种长在山野的藤蔓,结的木通果俗称“八月炸”、“八月瓜”,到农历八月左右果实成熟会“炸”开,所以得此名,木通果形似香蕉,里面的果肉如凝脂般,完全熟成后甜糯冰爽。

在《花和果实图鉴》中清晰地绘制了木通果实成熟炸开以后的样子。虽然木通果吃过多次,但是木通的花却是第一次在这本书里见过,原来它的花朵这么漂亮,雌花大且相对独立,有三枚萼片,和兰花很相似,兰科植物也有三枚萼片;而三叶木通的雄花则是数十朵簇生成花序。

每年春天开花的迎春和连翘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楚”。不过,如果你也正好读了这套《花和果实图鉴》,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在第5册的P4-P5、第8册的P2-P3,就分别能找到连翘和野迎春,虽然是野迎春,和迎春花也略有不同,但是二者的花瓣形状是相似的,如果把这两册的这两处对比起来看,我们还会收获更多信息,其实书中除了连翘和野迎春,还额外绘画了与连翘相似的金钟花、卵叶连翘与连翘进行区别,而在野迎春这里,则绘画了迎春、矮探春二者进行区分。

连翘迎春

这真是贴心极了!所以说,遇到相似的花朵不用怕,作者已然为读者考虑到了,并且将它们尽数展示,对它们的特征以明确、写实的图片加以区分,并辅以简明的文字说明不同点。

看了这套《花和果实图鉴》,还会发现,这自然界里的有的植物的名字还真是奇特,比如华南十大功劳,看一眼就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罗汉松,为何它得此名,书中也一言中的,因为罗汉松的雌株上结有像小木偶人形状的种子,人们认为这罗汉松的种子和种托连在一起,就像是一个个穿着袈裟的小罗汉,故而得名。

这两年风靡小资插花界的南蛇藤,我也在这套书的第6册中看到其庐山真面目。南蛇藤 “结子如花,至冬不凋,木理细润” ,它成熟后的果实裂开的黄色的皮和红色的种子挂在藤蔓上,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

可以无数次翻阅的《花和果实图鉴》,让人置身于大自然的花园中,可以每一天和这些花草树木对话,感知和领略这一花一世界、一果一春秋的繁华与从容,缤纷与璀璨。

别的都不想想了,只想和这些植物一起绽放生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