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是一本由艾尔莎·怀尔德 著 / 阿维娃·里德 绘著作,精装出版的2020-7图书,本书定价:54,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读后感(一):珊瑚白化了之后,那些原本依赖珊瑚共生的那些小小微生物都去了哪里?
这是一个有关珊瑚白化的故事,由珊瑚礁上最微小的生物,为您讲述。勇敢的根瘤菌佐比,因为海水变热,它的家园受到了威胁,他必须与一个缓慢但稳定的虫黄藻家族合作。随着珊瑚白化,每个人都开始饿肚子。佐比和虫黄藻能一起扭转困局,拯救大家吗?
逐渐白化的珊瑚这本书用达里安和佐比的故事来位小朋友们讲述珊瑚中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引导孩子爱护自然,热爱科学,让地球成为适合生命居住的快乐地方。
说实话,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的电影《海底总动员》中生活在大堡礁的珊瑚丛里的小丑鱼尼莫和它的爸爸。可以说珊瑚和大海在我们印象中就是互相不可分割的海底环境。
《海底总动员》里尼莫父子俩生活在珊瑚丛中逐渐白化的珊瑚礁对于很多赖以生存的小生命就是一种是否可以存活下来的威胁。但是在光合作用下,只要是达里安和那些虫黄藻可以有一小块自成生态系统的珊瑚礁,生存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因为许多珊瑚虫是通过它们的虫黄藻伙伴利用光合作用转化来的糖在维持基本生存需求就可以了。
而珊瑚虫身上的刺细胞又叫做“刺丝”,可以发射一种有毒的渔叉状细胞结构来麻痹猎物,最终捕获猎物并将它们吃下去,只要能够源源不断获取能量,自然就不愁生存下去。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这样的故事情景将小朋友轻松代入角色之中,你说知识的普及还是难题吗?
这本书从属于上图的这个系列《我的微生物朋友》,一套四本的套装,自从出版以来就收获好评不断,获得了很多国际大奖,这也是为什么引进中文版本的原因。
这套书获得了众多国际大奖,在很多科普专家和家长看来,这就是小朋友必看的图书绘本之一:
1.美国独立出版商图书奖
2.杰出儿童科学图书奖
3.Puggle儿童选书奖
4.澳大利亚惠特雷图书奖
5.儿童环境文学奖入围
6.澳大利亚语言治疗年度图书奖
很多人一看就爱不释手,也不分阅读年龄大小,对书里介绍的科普知识和故事的结合形式非常喜欢,不少专家学者业给予了本书很高的评价。
真要感谢年轻卓越、富有创意的创作团队的奉献,对于2020年来说这套刚上市的新书是给小朋友们的最佳阅读礼物之一。当然这也归功于主创团队的专业性。
(全文完)
《《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读后感(二):《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让孩子认识自然、爱上科学、学会保护地球
家里4岁宝宝问:“妈妈,什么是真菌孢子?”
我说:“一会妈妈陪你去看看《我的微生物朋友:真菌的球》,那里有答案。” 《我的微生物朋友》是一套儿童科普绘本,一共有四本。
这套绘本主要讲述的是真正如何塑造地球的,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生命的演变,懂得去爱,去合作,去分享。
这套绘本,内容选择上经过了专家论证,比较科学、合理;在语言描述上,比较通俗易懂。
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还配有大量有意思的图片,吸引孩子的兴趣,进而引发孩子对内容上的好奇心,为孩子展现真菌的努力与合作,让孩子观察到真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更可贵的是,在故事情节上,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发展曲线,采用儿童视角,讲述真菌的生存故事,浅显易懂的让孩子了解真菌,让孩子认识到自然与地球的关系,启发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头脑。
我选择《我的微生物朋友》这套书,是因为看中了它的故事,刚好又能顺便给孩子科普,再加上是硬壳的封面,孩子不容易撕坏,所以入手了。
《我的微生物朋友》这套书,一拿回家,就受到儿子的喜欢。他一直对于科学比较喜欢,比如说海洋生物,地球等等。
拆了包装,硬壳的包装,这一点深得我心。因为家里小朋友撕坏书的速度,都快跟不上买书的速度,所以现在我选书,硬挺的封面和厚实的纸张,是我的首选标准。
说到科普,你是不是会想到草履虫的演变,显微镜下的真菌和细菌,等等?这些你还记得多少?
然而就有人,因为热爱科学,从而成为科学家。
正是因为他们好奇有趣的自然现象,喜欢科学实验,喜欢科普读物,从而有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因此,从小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让孩子了解自然的真相,从而树立自己的科学家梦想。
世界级畅销书作家杰拉尔德.达雷尔,一次到印度动物园游玩的经历,便定下了一生要为“关爱动物”奋斗的目标。
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因为喜欢蝴蝶,从而成为脑科学家。
他由喜爱蝴蝶,到渐渐地去了解蝴蝶,直到对蝴蝶地习性和飞行路径都了如指掌。
从蝴蝶到对科学产生兴趣,从而向往科学成就,为了达成目标,他最终努力成为了脑科学家。
而“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大自然。
长大后,他从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中,得出“物竞天择”的结论,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为孩子打开一扇科学的世界,努力去探索世界,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而科普绘本,是引领孩子走进科学的大门。
《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
这本书讲述的是珊瑚白化的故事,它是由珊瑚礁上最微小的生物根瘤菌佐比的口吻叙述的。
因为海水变热,它的家园受到了威胁,它必须与一个缓慢但稳定的虫黄藻家族合作。
随着珊瑚白化,每个人都开始饿肚子。佐比和虫黄藻能解决眼前局面,拯救大家吗?
这本书讲述的珊瑚中的微生物世界,让孩子热爱自然,以及自然与地球的关系,从而热爱上科学。
除了故事精彩之外,这本书的好评也是很多。
比如说,美国微生物学会、ABC科学节目、童书日报、美国广播公司科学节目等数十种国际权威机构。
而且,《我的微生物朋友》这本书获得众多国际大奖得主,比如说美国独立出版商图书奖、杰出儿童科学图书奖、Puggle儿童选书奖、澳大利亚惠特雷图书奖、儿童环境文学奖入围、澳大利亚语言治疗年度图书奖。
就像生物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说的,这是一个微生物的时代,过去如此,将来还是如此,直至世界终结,在历史的这个时期,微生物越来越成为我们了解自然、地球和我们自己的焦点,如何与这些看不见的微小生命和谐共存,是我们面临的永恒问题。
那么,让孩子学会观察、爱和敬畏那些细小的生命,轻松了解海洋中微小生命的知识,掌握科学思维,是当务之急。
《《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读后感(三):在微生物的世界里,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奇妙
看懂《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不是件容易事儿,起码得看三遍,仔仔细细地看才行。
一、不起眼的达里安和他的守护者们
达里安是谁?
在距离太阳150,000,000公里的地球(也就是人类的活动场所)上,在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里,在某块距离海面几十米下的一处岩石表面,生长着一群珊瑚虫,这些长得看似大同小异的珊瑚虫中的一员,便是达里安。
从人类的眼睛看过去,就是这个长着洋葱头的家伙了。
和人类在地球上历经500万年,才长成今天这个样子一样,珊瑚虫们也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繁衍生息了。只不过,人类选择了土地,而他们选择了海洋。
人类的构造精妙绝伦,珊瑚虫的构造也不简单,不过这本书里发生的故事主要集中在达里安身体上的两个地方:洋葱头和肠道。
那除了达里安,故事还有另外一位主人公:守护者佐比。
一开始,佐比住在达里安的肠道里,她和她的细菌家族们,负责达里安的饮食。
住在别人的肠道里,给别人做饭?
不不,细菌们不做饭,他们提供给达里安的是另一种食物:氨。
食材呀,就是氮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搬运来放在一起,砰!食物就做好啦~
想想,人类做饭要是这么方便,该多好呀。不过,这样我们可就没有辉煌的饮食文化啦。
这一天,佐比正在做饭,大概是劳动使她发光发热,但是佐比发现,这也太热了吧?!
就好像……太阳撞了地球,直奔海底而来。
佐比决定偷偷溜出去一探究竟。
她从肠道一路向北,穿过大门(珊瑚虫的嘴),来到洋葱头,选了一处高地。这还不够,佐比爬进了另一个柔软的世界——黏液里,黏液包裹着她,敌人伤不到她。
佐比这一进去,就发现气氛果然不对,大家都忙忙碌碌,制造对抗敌人的致命武器。
这时候,佐比遇到一位老大爷。她问老大爷,这是怎么回事,老大爷慢慢悠悠也不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咳咳,总之就是曾经有一次也像今天这样,海水变得超级热,热得像太阳融化进了一样,然后就有个邻居老珊瑚死掉了。
也就是说,甭管达里安还是佐比,还是老大爷,很可能过几天就因为海水太热死掉了。
老大爷很淡然,
佐比很害怕,
达里安痛苦地在蠕动,
救援队虫黄藻也慌了神,
砰!
又是巨大的一生,这次不是合成,是爆炸。
达里安炸了!
问题出在虫黄藻身上,老大爷瞅了眼这些救援队,他们保卫达里安,但是他们太热了,热疯了,热疯了的虫黄藻会产生有毒分子,对达里安产生伤害。
炸了的达里安变得无比虚弱,黏液也变得稀薄,那些制造黏液的救援队虫黄藻们,早已被喷射进大海里,没有虫黄藻,没有黏液,也许,达里安真的会死掉。
为了守护达里安,佐比决定,去寻找虫黄藻。她在海里游啊游,终于碰到一位虫黄藻老熟人。
不过佐比发现,事情并不简单:老熟人居然有一堆女儿!她们此刻正在制造糖——达里安需要它,佐比需要它。不过,虫黄藻此刻非常虚弱,她们没力气跟佐比回去。
说时迟,那时快,佐比一个箭步,就吃掉了虫黄藻制造的糖。
原来啊,这达里安(佐比)与虫黄藻相互依存,没有虫黄藻制造的糖,佐比就会饿死;相反,没有佐比制造的氨,虫黄藻也会饿死。
吃了糖的佐比,瞬间血值回升,一个反手,便制造好了氨;虫黄藻吃了佐比的氨,立马乖乖和佐比回到了达里安。
于是,达里安就这样,逃过了一劫。佐比和她的家族们,又可以一起快快乐乐生活下去了。
这就是珊瑚虫与虫黄藻共生的故事。
二、随处可见的生物学常识
达里安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像一个悬疑片,小朋友们跟随佐比游览了达里安,见识了部落战争,以及佐比勇敢救家园,剧情紧凑,非常好看。
不过呢,看到佐比和家族为达里安制造食物——氨的时候,我心里慌了一下。氨、氮、氢这些不是化学课才学到的吗?
想当年,我开始学化学,可是初中,而这本书,给小朋友看的,他们真的懂这些原子、分子吗?
要不要挨个跟他们解释一下?
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自己真是先入为主了。
以自己的学习经验,断定孩子看不明白,真是……肤浅了。
不眼熟的东西,打小就接触,往后正经学习才不会抵触;而且,这什么分子的他们也不管,只知道是个什么和白菜、大豆差不多的东西就成。
这本书还特别细心地在最后附了故事背后的生物学知识,什么是珊瑚共生,故事发生的地点长什么样,主角长啥样(超级超级小,世界上最小的主角了),然后又从小处往外发散思维,达里安生活的海洋长什么样,他有哪些同伴,他是怎么工作的……以及,他和那个最终没有掉进海里的太阳有什么关系?
等等。
对这个小小世界感兴趣的小朋友,也许可以在这些场景里,构思一些科幻小故事呢?
三、众多国际大奖得主,微生物学家+作家+艺术家+教育家联合打造的微生物科普大书
微生物,而且是海底的微生物,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尤其对于我这种打小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
所以,看第一遍时,我问自己:这书我会给孩子买吗?
好像并不会。
又先入为主了不是。
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这故事真好,重点不是让孩子看以微生物为主角的故事,而是在故事中,了解微生物不是吗?这些看似遥远的小东西,一经故事的转化,瞬间变得生动可爱起来,最重要的是,和我有了关联。他们再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海底生物,而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
这样,既让孩子掌握了生物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拥有了更奇妙的世界,还能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的品质。
当然,给孩子选书的时候,权威也很关键,经查询,这本书在国外已经有不少权威机构看见并推荐了。
这本书的作者也并非某一个人,而是一只团队,他们有人擅长艺术,有人擅长儿童教育学,有人擅长微生物科学……从各个维度保证了这本书的质量。
除了《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外,这套书还有另外三本,分别是《我的微生物朋友:海洋的秘密》《我的微生物朋友:土壤里的王国》《我的微生物朋友:真菌地球》。
正是这些视角独特的艺术家、科学家们,才有了这些可可爱爱的微生物绘本,让孩子们在不出家门,不需要冒着不卫生的风险,就能看到这些奇异的世界。
这个世界,如果不是在孩童时期就知道,往后再看的可能性就没那么大了,那岂不是,白白丢掉了认识更多世界的机会?
《《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读后感(四):小生命大力量,一本书带孩子了解微生物世界里的生命奇迹
0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不要挖土,太脏了; 不要玩水,太危险; 不要捉虫子,太恐怖……在大人的三令五申下,孩子最终松开了手,抬起了身,转过了头,放弃了自己。
家长此时可能会夸孩子,会为孩子的表现竖起大拇指,会在心里默默的嘀咕着:
嗯,真听话,孺子可教也。殊不知,那些被你呵斥着,丢掉的泥巴、脏水还有小动物,正是孩子探索未来的途径。
你的这些举动,无疑正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可能你要问:泥巴、水和小虫子,与孩子的想象力、未来有什么关系?
《我的微生物朋友》这套丛书会告诉你答案。
02
这套书籍,由概念艺术家布里奥妮·巴尔,微生物生态学家格里高利·克罗塞蒂博士,插画家、艺术家、视觉生态学家阿维娃·里德,作家艾尔莎·怀尔德,这一整个团队共同创作。
丛书包括《我的微生物朋友:海洋的秘密》、《我的微生物朋友:土壤里的王国》、《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和《我的微生物朋友:真菌地球》。
讲述了微生物如何塑造地球的故事,主打的就是神秘,吸睛,有趣味性。
让大人和小孩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一起快乐学知识。
03 知识范围广
《珊瑚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个有关珊瑚白化的故事,它是以珊瑚礁上最微小的生物根瘤菌佐比的口吻叙述的。
因为海水变热,它所居住的大堡礁受到了威胁,想要拯救家园,必须与一个缓慢但稳定的虫黄藻家族合作。
随着珊瑚白化剧变,每个人都开始饿肚子。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微生物有的仓皇而逃,有的抵命反抗,但最终,还是有总有坚强者活了下来。
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在我的讲述中,他像是变成了小小微生物世界中的一员,并跟随着佐比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旅行,一起面临生存危机,又一起合作和努力,看到最终可爱的家园得以保存,孩子也高兴的大舒了一口气。
《真菌地球》,讲述的是真菌如何塑造地球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真菌孢子,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它通过自身努力,找到了一棵可可树宝宝。
通过“木网络”,它们互相依靠,互相给彼此提供食物,它们还与森林中的其他植物和微生物合作,一起塑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家孩子在四本书中,第一时间选到了这本,然后就让我给他讲。
在整个过程中,脸部动作超级丰富。
一会儿张嘴,一会儿闭眼,还时不时的问我“为什么”,亲子相处时刻好不融洽。
《海洋的秘密》,讲述的是一个乌贼和发光弧菌种,它们在海洋中共生的故事。
发光弧菌可以让乌贼在月光下发光,这种光亮,可以隐去乌贼的身体,让他犹如披上了一件隐身衣,因为隐身衣的保护,乌贼得以吃到其他生物,补充自身的能量。
而发光弧菌也因为乌贼的能量,得以安全的生存下去。
《土壤里的王国》,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合作和土壤循环的故事,它发生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发生在我们脚下的秘密世界。
当一棵树痛苦地呼救时,一些意想不到的英雄前来营救。
内玛和一群小线虫,踏上了危险的地下之旅。
共生菌,一群聪明但致命的细菌,也搭便车来了。
他们最终战胜病魔,得以健壮成长。
这些在土壤中无声无息的微生物们,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04 小生命,大力量
在自然界里,有一种说法叫“优胜劣汰”。
通俗一点,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说实话,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生存的硬道理。
但自己却尤为不喜欢。
如果,我们每天都要与自己周边的各种关系为敌,那该是多么的疲惫。
那么,有没有一种和谐的生存模式,让人眉头舒展,内心舒服。
在书中,作者在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我们科普知识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强大的知识点:共生。
无论是小真菌孢子和树宝宝,还是勇敢的根瘤菌和虫黄藻,无一不体现出了“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实际上,生命通过竞争得以进化,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更多的,是靠合作。
在很多场合,抛去竞争的那层含义,社会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我们之所以拥有今天这么美好的家园,并非全都得益于竞争,而更多的是得益于合作,得益于“共生”。
共生,可以让我们进化;
共生,也可以让我们将生命的价值最大化。
原来,世界之所以如此五彩斑斓,是这些被我们遗忘在角落里的微生物们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生命,也有大作为。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套书把丰富的知识,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融合在一起,不仅科普了微生物世界的知识,更具有启迪孩子内心力量的作用。
如果你也感兴趣,不妨看看它。
《《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读后感(五):从微观世界看生命奇迹,“共生”比“竞争”更有意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似乎自然界总是这样残酷。尤其是当今的社会,这层含义被人类无限放大之后,我总是觉得后背凉风四起。
如果,我们每天都要与全世界为敌,那该是多么的疲惫。
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抛去竞争的那层含义,我们得以有今天的美好家园和如此大的进步,并非全都得益于竞争,而更多的是得益于合作,得益于“共生”。
1.孩子的眼睛,是放大镜
小孩子的眼睛,可能是还没有被这个世界的污浊所蒙蔽,他们澄澈的眼睛,总是能看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有很多人说,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学习。
但实际上,孩子自己是知道如何学习的,在你去教育他之前,他便已经完整地探寻了学习的所有意义。
那些在学习上总有困难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往往处在一个经常被打断的状态。
他不被允许玩泥巴和脏水,不被允许东奔西跑,不被允许长时间盯着一个看似很枯燥的小虫子,他被催促,被不停地灌输意义。最终,他终于放弃了自己,放弃了探索,放弃了思考,也不再沉浸于发现,也便对这整个世界,失去了兴趣。
所以,孩子其实是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在我们教育他们之前。
他们可以看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再加上他们想象力的翅膀还没有折断,只要稍微给点营养和空间,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多么有趣。
2.微观世界里面的生命奇迹
我的孩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观察蚂蚁,有的时候,看到蚯蚓,也不害怕,非要摸一摸。但是这些小虫子,都很灵活,全都迅速地逃离了魔爪,我也就任由他胡闹,索性也就捡起林间的松枝,拨弄起树下的泥土。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雨后森林的味道,有泥土的芬芳,有青草的气息。深呼吸,据说森林里充斥着大量的负氧离子,而这负氧离子,是我们城市中最为缺乏的养分之一了。
我从没有想过,微生物的世界,也能如此有趣。直到我翻阅了《我的微生物朋友》这套书籍,我才认识到,原来,我们的世界,并非都是静悄悄的,很多时候,我们睡着了,但世界依然在发生着变化。
众多生物,凭借着共生的关系,相互依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无声的苦难,最终,得以把养分输送,化为泥土里的一部分。
孩子也很喜欢这套书籍。《我的微生物朋友》,它是一套可以送给孩子的礼物,是亲子阅读的优秀绘本。
3.微生物之间的友谊:《我的微生物朋友》
《我的微生物朋友》系列,一共有四本,分别是:
《我的微生物朋友:海洋的秘密》《我的微生物朋友:土壤里的王国》《我的微生物朋友:珊瑚的世界》《我的微生物朋友:真菌地球》这四本书,每本书里讲述了微生物的一个分支,涉及到海洋、土壤的方方面面。书籍里面,都有着小故事,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为我们讲述生命的奇迹。
原来,细菌并非都是毫无作用的。事实上,在人类的身体里,也寄生着很多有益的细菌,我们的身体依靠他们得以正常的运转,若是哪一块出现了问题,更会有其他的帮手来帮助我们战胜病魔。
其他的生物也是如此。他们联合可以联合的生物,共同对抗有害的生物。微生物的族群,因为肉眼难以分辨,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整个大的生命体得以正常运转。
《海洋的秘密》,讲述的是一个乌贼和发光弧菌种,它们在海洋中共生的故事。这种弧菌可以让乌贼在月光下发光,这种光亮,可以隐去乌贼的身体,让他犹如披上了一件隐身衣,因为隐身衣的保护,乌贼得以吃到其他生物,补充自身的能量。而发光弧菌也因为乌贼的能量,而得以生存下去。
《土壤里的王国》,讲述的是一颗病树依靠众多微生物,最终战胜病魔,得以健壮成长的故事。这些在土壤中无声无息的微生物们,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珊瑚的世界》,它的这个故事,以整个大堡礁为背景,这上面的珊瑚正在经历白化的剧变,其中的微生物有的仓皇而逃,有的抵命反抗,终于,还是有牺牲,但总有坚强者活了下来。
《真菌地球》,讲述的是真菌如何塑造地球的故事。这本书最符合我家孩子的口味,一个微小的真菌孢子,竟然具有如此大的魔力,我也是从未想到的。
以上这四本《我的微生物朋友》,精彩纷呈,有剧情,有知识,有专业指导,真可谓是前沿作品。
这套书籍,由概念艺术家布里奥妮·巴尔,微生物生态学家格里高利·克罗塞蒂博士,插画家、艺术家、视觉生态学家阿维娃·里德,作家艾尔莎·怀尔德,这一整个团队共同创作。
背靠着这样强大的学科知识,这套书的格局,是相当高远的。
我认为,身为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调整好自己,不能总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想要孩子对自己顶礼膜拜。
我们该承认,这世界是很值得探索的。而我们所知是浅薄的。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愿意弯下身子,牵起他们的手,与他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世界。
4.微小但有意义:共生的力量
世界很大,但生物很小。比生物还小的微生物,更是容易让人忽视。
虽微小,但它们的存在,绝非没有意义。
生命从不曾浪费,只要我们勇敢地贡献自己,让自己的价值发光发热,团结周围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事实上,我们因为共生而得以永生,竞争只是督促我们进步的手段,唯有共生,让我们的精神得以永存。
《我的微生物朋友》系列,一套旨在启迪大家,从微小的视角去看大大的世界,并通过这共生,而引发对整个世界更无私的爱。这爱,永远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理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共生,让我们进化;共生,让我们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