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怪谈故事集》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摘抄

2021-02-05 01:13: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摘抄

  《怪谈故事集》是一本由张进步 / 程碧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一):【雨枫试读】炎炎夏日,不来一杯清凉可口的怪谈故事吗?

  

说到怪谈故事,想必大部分读者都不陌生。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搜神记》,再到日本的《怪谈》及众多妖怪小说,甚至算上欧美近几年十分火热的《克苏鲁神话》系列,怪谈故事几百年来在全世界蓬勃发展,从未退出过文学舞台。

如今,仍有不少人在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型怪谈故事,这本《怪谈故事集》就是一本集结了22篇风格各异的怪谈故事选,有《二重身》《玩具修补师》这样的灵异惊悚故事,有《怪梦》《月兮》这样脑洞大开的科幻故事,也有《锦娘》《请忆我》这样聊斋风味浓厚的古风精怪故事,称得上是篇篇精彩。以我的口味来说,比较喜欢《慈恩寺破凶录》《黑沼》《猎龙人》这几篇,短短一万多字却让人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彩插选用了日本浮世绘大师月冈芳年所绘的《月百姿》系列,配合书中脑洞大开的趣味怪谈,非常相得益彰。

常常在想,一般类型小说的发展都会有巅峰期和低谷期,为何怪谈故事千百年来从未过时,从古到今一直都有人乐此不疲地创作怪谈故事?现在觉得,古时候的人们创作怪谈故事,或许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发泄的出口。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头的狐妖女鬼虽也有害人的,但大多数时候都比人类善良深情,反而是人类,空有一张人皮,却行着丑恶鬼怪之事。这正是蒲松龄在用怪谈故事暗讽时政的腐败与凋敝,暗讽人心的自私与狡诈。而现在的人们创作怪谈故事,恐怕则是因为向往自由。类型小说都有各自类型的限制,虽说现在比较流行类型融合,可结合得好的毕竟是少数。于是,怪谈故事被众多创作者再度捡拾起来,开始随心所欲地创作故事。因为是“怪谈”,所以无论多么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故事都可以书写,有着最大化的自由。《怪谈故事集》就是个例子,22篇小说,竟无一篇重复的故事,或细思极恐,或日式温情,或古灵精怪,每一篇都把“想象力”三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样一本故事集,闲暇时光,将大脑放空,随意看一篇,充分感受故事的魅力,无疑是极好的消暑读物了。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二):【雨枫试读】你还相信我们存在的世界才是宇宙正义吗?

  

宇宙万物方生方死、生生灭灭之际,在那万物变动的多样性背后,起主宰或支配作用的到底是谁?真真假假,如梦如幻,在虚幻梦境中,格外真实,到底哪一个才是这世界的真相?

《怪谈故事集》收录的每一篇都非常精彩,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令人忍不住一直读下去。开篇的浮世绘,就把人引入一种幻境,但此时内心的想象大致还是《千与千寻》《夏目友人帐》《犬夜叉》里面的情景。但不同的是,故事里的人物、景别、情节脉络又都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读起来格外亲切,又险象环生。比如《锦娘》《请忆我》《双生》像极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故事,女主或可人、或哀怨、或忿恨,寥寥数语就让读者或神魂颠倒、或怜惜、或恐惧……《怪梦》《麒麟》颇有点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感觉,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梦,但回归现实之后,仍有梦境中的片段观照现实……《失脸女》好似一个精神病人的呓语,但看似疯癫,却也道尽真相……《二重身》《玩具修补师》悬疑爱好者一定会喜欢,末尾读者会突然惊觉,或许真凶就在你面前,波澜不惊,用假身份活下来,真身早已被杀害……

我最喜欢的当属《重逢》,讲述一个童养媳从备受婆家欺辱和折磨,到走向幸福。那个魔术师,我更愿意相信他是来拯救她的神仙,帮助她逃脱魔爪;让她穿越看到未来,给她反抗的勇气和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就像无数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却让我看得如此感动。院子里的门廊、藤椅、树木的枝蔓,这不就是记忆中小时候夏天纳凉的情景吗?这样安静祥和的生活,令读者心安,更别说给夹缝中生存的她,带去多大的慰藉……

形形色色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物,嬉笑怒骂皆源于现实,很多情节,读者仿佛都在哪里见过或听说过。却又百转千回,这终究靠的还是想象。想象力是当今最稀缺的资源,而这里的每一篇都充满奇幻色彩,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每个人都能从故事中读到自己的童年,读出世态炎凉,感受到世界上的另一些存在。

短短的一篇故事,就像追完了一部电视剧一样过瘾,起承转合运用得恰到好处。正如我所看过的大多数怪谈故事一样,文章结局都戛然而止,但细细回味起来,令人汗毛竖立,或者能感悟出人生哲学。读完之后,你还相信我们存在的世界,才是唯一的真理吗?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三):【雨枫试读】我有整个宇宙,想讲给你听。

  

一开始本书最吸引我的原因是其内附有日本浮世绘大师月冈芳年所作的二十二幅《月百姿》插画,也是这系列的插画让我误以为这本书是类似田中贡太郎《全怪谈》日式风格的鬼怪异闻录,收到书后才发现是“怪谈文学奖”评选收录的22篇优秀作品,完全归类为鬼怪故事也不尽然,其实有几篇小说明显是科幻风和悬疑风。

我最想跟大家一起讨论的是——为什么人类如此热爱怪谈故事?

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前,人类活动的最大半径就是脚力和马车运力的范围,科技不够昌明,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农业生产又完全依靠天时,无论旱涝都有可能让百姓一年的辛劳付诸东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诉诸鬼神之说便能将一切变得自洽。或崇拜自然之力(太阳神、月亮神),或人造偶像(神仙、菩萨)。

时至今日,我们的探测器已经成功登陆火星,哈勃望远镜可以观测银河系某个角落的数据,搭乘飞机在十几下小时之内便能够跨越高山大海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去,此时的我们为什么依旧对怪谈故事乐此不疲?

也许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只能依靠怪谈故事中的魑魅魍魉来实现。当身陷无法逃脱的现实压力,我们可能会希冀像《二重身》里的丧博士那样有个替身去履行职责自己换个身份换种活法轻松逍遥;思念亲人,于是借鬼神之力情爱婆娑,兰因絮果,我们也许都是《请忆我》中的锦娘那般求而不得,又似《女妖》中的书生舍弃寿命只为成全心上人的残念;完美主义者容不得自己有半点瑕疵,《失脸女》丢掉的是面容找不回的是人格;期待政zhi清明就只能安排妖精来做父母官……

也许是因为无论科技如何进步,都追不上人类想象力的步伐。科技的进步是人类想象力解放和落地的结果,任何科技发明成功问世之前都有被世人嘲笑的想象,比如我们幻想能够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期盼像鱼儿那样在海底游动。这就催生了科幻小说,而科幻和怪谈结合体就是本书中的《月兮》《赡养》《控制》。

我常常一边痴迷怪谈小说一边吐槽这种文体字往往缺乏逻辑和因果,但其实人间世的因果哪有那么容易被我们看透,面对超越个人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理性和逻辑可能毫无用处。

苍天不仁,万物刍狗,人类仍希望在鬼怪故事中的得到治愈和安息。

这一整个宇宙的故事,请让我们怀着爱与希望慢慢聆听。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四):脱俗的故事集

  

最早是从微博上看到“怪谈文学奖”的。经常转发和推荐的人中有我常关注的人。我是那种会对熟人的审美有天然相信的读者,几乎读过的九成书都是别人推荐给我的。这本《怪谈故事集》得到了安迪斯晨风和骑桶人两位的推荐,于是决定读一下。果然不负期望。

和我想象中的日本怪谈不同,语气说是怪谈,不如说是幻想,是奇幻和科幻的结合体。众多作者争奇斗艳,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于是打算贡献出自己在豆瓣的第一篇书评。怪谈文学奖是一个比赛,这本《怪谈故事集》是这个比赛的合集,而收录的这些作品,将来都是要参与到评奖当中的,这就不禁让人会去尝试着猜测,到底哪位作者能够捧得最终的大奖呢?

龙伟平是其中比较热门的一个选项,他曾经参加过豆瓣的比赛,《恶脑》也收获了众多的粉丝。入选这本故事集的两篇故事,《捕蝗少年》和《慈恩寺破凶录》都是上乘的作品,但并非是龙伟平最好的作品。

抱南楼是营造感觉和意境的高手,她的《怪梦》和《重逢》无不是如此,其中《重逢》似乎更胜一筹,有着回环往复的照应,并且以怪谈的方式关注现实,给生活在绝望中的人以慰藉,哪怕在整本《怪谈故事集》中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佳品。可以看得出来,抱南楼受日本动漫尤其是宫崎骏电影的影响颇深,她的故事有色彩感,让我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一个彩色的画面。

寸君是这本书中的惊喜,从他的两篇作品中能看出的东西太多了。《猎龙人》里对场景的调度和动作的描写堪称电影级手法,他对画面的营造和人物的设计有独到的手段。并且全篇有多次与龙的交锋,每一次都有所不同,匠心之巧使人叹服。明明是幻想的故事,却把猎龙作为一个工种,有理有据有节的阐述这个工种的工作原理,让人几乎相信龙和猎龙人曾真实存在过。这篇《猎龙人》作为单篇已经是佳品,如果能从此引申,营建出一个以龙和猎龙人为主角的长篇小说新世界则将更为精彩。另外一篇《鬼手判官》也十分强大。其中有对好官陆季檀因为“鬼手”受到官场歧视的同情,也有动物仰望人类,想要获得与人类一样的崇敬的渴望,还有对女性从政却遭到不公平待遇的愤懑的同情。短短的几千字里每一个人都立住了,每一个胸中的块垒都写明了,虽然有人胜有人败,但通篇充满了世情练达的通透。可以看得出来,寸君受古典文学影响颇深,其中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其他的作品当中,还有一篇《麒麟》使我记忆尤新,甚至又重新读了一遍。《锦娘》也让我仿佛回到那个酣读《聊斋》的夏天。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五):【雨枫试读】月光下,一切皆有可能

  

“我想有一个人,每天晚上在皎洁的月光下,伴着流萤与虫鸣,给我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大概是不少人儿时的愿望吧,可惜长大后没有人能整天哄我们入睡,讲天马行空的睡前故事,告诉我们除了现实的琐碎之外我们还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月夜。不过,我们有这样一本书……

《怪谈故事集》收录了“怪谈文学奖”开始评选两个月以来的精品故事共二十二篇,黑色的封面底色完全就是“怪谈”的标配本色,二十二幅彩色插画精选自日本浮世绘大师月冈芳年的《月百姿》系列,为整本书增添了十足的怪谈风姿。月亮有多少种姿态,月亮下就有多少个新奇的世界,没有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书中作品内容涵盖精怪、科幻、推理等众多类型,故事背景也纵横古今,横跨中外,风格多样。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古风类作品。《锦娘》、《请忆我》、《女妖》、《记得绿罗裙》之类是典型的“聊斋”故事,女鬼与书生、白狐与少年,亘古不变的故事,换个讲法,依旧可以哄得读者双目垂泪。《黑沼》中刀客、老和尚生生死死、循环往复,上演着“莫比乌斯环”式的惊悚悲剧;《猎龙人》与《麒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让读者体验一把中国神话传说“梦想成真”的刺激与美妙。

二十二个故事的作者中,既有成熟作家,也有新锐作者和在读学生,从讲故事的“功力”看,读者多少也能分辨一二。《捕鳇少年》和《慈恩寺破凶录》的作者龙伟平是油画专业毕业的悬疑作者,风格成熟,作品完成度高;《鬼手判官》的作者寸君既是幻想小说作者,也是出版社编辑,神思破案的故事中令读者领略到中国传统神鬼小说的玄妙。

古风类题材向来受到作者青睐和读者的欢迎,自然也占据了整本书的半壁江山,而诸如《失脸女》、《二重身》、《玩具修补师》、《熔化》等现代题材故事虽然取材于生活,相形之下则略显逊色。不过现代题材中也有如《重逢》般充满温情与励志的奇幻故事;如《蚂蚁》般融科幻、惊悚、现实于一体,充分展现出作者想象与创作能力的优秀作品。大概是因为它不仅满足了读者探险未知世界的欲望,也映射了很多现实问题,抛出了“生命最终都要走向适合自己的世界”的人生终极命题吧。这么看来,现代题材的怪谈故事创作空间倒也十分广阔,就看作者们能否精准地将幻想点与现实进行无缝融合,碰撞出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

最后还有一部分作品是科幻题材,开篇的《怪梦》属于和风 “纳米”科幻,用小小一颗星星,浓缩整个宇宙的发展史,字里行间充满幻想的奇趣。《月兮》俨然是“流浪地球”的姊妹篇“流浪月球”,同样采用浓缩的方法,将一个完全可以扩展成长篇的作品以倍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换个角度讨论“以少数生命换取多数生命”是否值得的问题。还有反映未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与人工智能弊端的《赡养》,以及冷硬赛博朋克风格的《控制》,这些故事同样为整本书增添了不一样的“月色”,启迪着读者展开无限思考。

天空中洒满了清辉,月亮的这面是梦幻与柔情,另一面却是现实与危机。非理性的幻想带给我们无限的畅想与欢愉,理性的思考与科学推演则帮助我们预见未来的人类与世界。或许月光下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样的夜晚,不如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怪谈故事,在故事里,有一整个宇宙等待你去倾听……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六):【雨枫试读】离不开的都市传说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苏小小墓》李贺

  文艺青年们离不开鬼故事和都市传说的,这是有历史传承的。即使撇开《酉阳杂俎》之类不谈,李贺的那些“鬼诗”能广为传唱、流传至今,除了李先生的精彩绝艳之外,内容的诡异森惨总也有几分原因吧。

  生活,总是波澜不惊,但谁又真的想遇到意外?还是安安心心在家里读书、听故事便好。将自己代入那片虚拟的天地,假模假式的任灵魂历险一番,才有精神应付明天一成不变的PPT。

  手边的这本小书《怪谈故事集》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经过几轮拣选的故事、又被蜻蜓FM的听众们刁钻的耳朵品鉴一番,每一篇都很能打,但绝不是单纯的洒狗血吓人。

  比如,井上三尺的《黑沼》,一开篇就是山雨欲来的紧张感,未知的压抑气氛愈来愈浓 ,让人又爱又怕又忍不住看,即使猜到结局也会手动点赞这样的故事。

  比如,寸金的《猎龙人》,有些的篇幅里,讲述了一场相当完整惊险的惨烈厮杀,作者从战役最核心的那一局开始着笔,起承转合,有过往的悲歌,有未来的悬念,如果影像化一定相当好看,会是像《独臂刀》那样血脉贲张的好看!每个人物的亮相极其有限,即使主人公阿鹰亦是如此,但难能可贵的是,每个人物的个性全都十分鲜明,并非简单的脸谱化,而是全员都是“有故事的人”。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也不会是注水,伏笔与暗线还那么多,这一篇本身就是龙蛋!

  但我更让我悸动的是,幕布拉起时,第一个出场的《怪梦》。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波澜不惊,虽然细思极恐,但毕竟立意与题材算不得新鲜。即使在这本书的世界里横向比较,并不如后文中同是讲生态环境的《月兮》的反转更有力。但它却恰恰敲在我童年的阅读记忆上,这则精巧、别致的小故事,难道不是作者写给早逝的北欧女诗人索德格朗的“情书”?

  《我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

  ……

  她说:

  “有一天所有的星星都会熄灭,但它们无畏地燃烧着。”

  《星星》

  当夜色降临,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园里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你瞧,这篇文章不就是将这些美丽而有力量的诗文重新组合、解读吗?在年少时我也曾那样的喜欢过索德格朗的诗,特别是这首短小精悍、童话般的《星星》,可是也就仅止于喜欢了。至多是在作文里引用一下,凭它得些分数,却没有能力这样的给它以一种新生。更想起现在某些粉丝的乱战,与其像个小刺猬一样遇人扎人、遇佛怼佛,还不如做些这样有意义的事。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七):【雨枫试读】闻声听怪谈,故事窥人心

  文 | 海蓝蒲雨

  许是某一年的《聊斋志异》在心中埋下一颗爱听故事的种子,对怪谈故事总是情有独钟,缓缓的文字眼中流波,心眼中的节奏在悄悄敲紧,胳膊上泛起一阵阵的鸡皮疙瘩,令人浑身微微战栗而定住无法抽离。这或许就是怪谈的魅力。

  在不长的阅读生涯中,读日本怪谈要多过于本国的怪谈,很喜欢日本作家笔下不激烈、节奏舒缓的怪谈故事,细细品味能够窥到剖析得可怕人心,令人一怔,又会“嗡”地一声读懂了什么,似酒回味无穷。

  捧读传媒的《怪谈故事集》一共收录了“怪谈文学奖”评选的22篇精品故事,故事的类型很多,有推理、科幻、精怪和奇幻等,许多优秀故事刷新了我对于国内怪谈的认知,很多作者写得怪谈乍看不起眼,回头细品细思极恐,寒毛直竖,令人大呼过瘾。

  在22篇故事中,我个人比较喜爱《怪梦》、《重逢》、《二重身》、《黑沼》、《蚂蚁》、《捕蝗少年》、《女妖》、《猎龙人》和《赡养》这九篇故事,其中对《二重身》和《黑沼》印象深刻,反复阅读,极其喜爱。

  《二重身》的故事设定极其有意思,刚开始读并没有太多味道,一条逝去的鲜活生命在生活的压力下转瞬即逝,故事本身比较传统,在即将故事结束之时,作者按下故事暂停键,在故事的尾部埋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把故事的最高潮烘托得如烟花般绚丽,令人目不转睛。

  因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而对面前人物的疑虑一下子炸开了,原本平静的心里波澜一下子阵阵涟漪,浑身起了鸡皮疙瘩。细细品,百转千回,不禁感叹作者埋下一个极好的伏笔,令故事无限光辉。

  《黑沼》最后的反转依然在最后,十分精彩。刀客的困顿和执着,与和尚的坚持和执着有着浑然一体的融合感。特别是最后的反转,抛出了作者想问的“佛心能渡恶人心”吗,每位读者心中自有答案。这一笔勾勒得妙笔生花,实在是一绝。

  《怪谈故事集》中故事的类型十分丰富,而且内容的表现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很多人的目光。钟情传统聊斋故事的可以看,有深情的《请忆我》、有悲壮的《女妖》、还有可怜可叹的《记得绿罗裙》;想看推理故事的可以选择,有文笔老辣的《慈恩寺破凶案》、有细品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二重身》、有十分诡异的《玩具修补师》;想看科幻故事的可以读,有现实警示作用的《月兮》、有讽刺意味的《赡养》、有未来科技感的《控制》。

  毋庸说,很多作品都嵌套了作者想要发声的问题,值得读者深思,比如《赡养》,很符合现实现状,当官二代、富二代的新闻层出不穷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跟故事里的小周一样对父母怨天尤人,成为了父母身上的“巨婴”,一旦发生问题后就责怪父母,而父母能做得只有不断地付出,由此可能酿成悲剧。这样的怪谈故事不仅有怪谈的内涵,还有着叩问人心的作用,我觉得更值得赞叹。

  另外,《玩具修补师》这篇作品和日本作家小林泰三写的《玩具修理者》的理念比较相像,内容不多赘述,有兴趣的两篇故事可以都看一看,就不过多评价了。

  闻声听怪谈,故事窥人心。这样诸多优秀的怪谈故事,读完意犹未尽,故事里饱含了作者的匠心独运,还有诸多人性的剖析,让人眼前一亮。希望我们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怪谈故事出现,让这颗冉冉升起的星辰发光发亮!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八):钻进怪谈奇妙的世界

  

这是捧读文化怪谈文学奖大赛的优秀作品第一辑,收录的是2019年度在公众号上发表的精选故事。 此书“怪谈”的范围比较广,囊括了志怪、科幻、奇幻等各类体裁,背景也横跨了古代、现代、未来和架空等。 收录的范围很广,但都是每一位作者的上乘之作,部分作者持之以恒,孜孜不倦,至今还在怪谈文学奖的平台上活跃着,比如抱南楼、寸君、陈也等多产作者。 认真拜读了全部的收录文章(纸控的我看实体书确实更容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实看多了各种类型小说以后,作为读者,我会更加期待非传统,无套路的作品。有不少成熟的写手深谙各种套路,写一个完整的流量故事游刃有余,一般读者也会习惯于这样的走向,从而觉得不错。然而,我对怪谈文学奖的期待却远不止如此。就像抱南楼给我们带来的这两篇作品《怪梦》《重逢》这样,它们脱俗,细腻,有亲切的人味,更有怜悯之心,这就自然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最喜欢《泥菩萨过河》这篇的意境和氛围,它浑然天成却又隐而不破,追寻飘渺又暗藏哲意,让人无言却回味。说不清楚的东西所含的奥妙有时会比明确表达意义的东西更加让人难以忘怀吧。《麒麟》也是,没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却拉开了唯美的天网,把每个读者的心境都投射进去,读这个故事,难道没有觉得这是一篇为每个读者自我而写的幻想吗?最后我们不由会看着自己的手,看看是不是握着一枚麒麟毛发,期待它不会消散,就像故事留给我们的结局一样。 《熔化》是一个现实奇想的作品,故事本身十分流畅,阅读体验紧凑而凝聚。这个脑洞是我非常在意的点,结局处理的似是而非不算很有新意但却是我期望看到的。这样,如此作品就显示出来完整而趣味的面貌了。 宁白的《月兮》是非常成熟的科幻,它宛如我们远眺视野里的一条无限蔓延的道路。当然,它看起来中规中矩,其实却充满着脱俗的味儿。不像既定思维那般认为:未来看似更好,“问题解决”的模样,其实却是恶乌托邦,是不可避免的悲剧和失败命运(同样,具有极大现实意义的奇想《赡养》就呈现出这种未能免俗的走向),可《月兮》说:没想到吧,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之内,这一点,可以说就让作品跳出来了,闪着光了。 当然,比较“聊斋”的故事也不是没有,比如《锦娘》,比如《女妖》,比如《请忆我》。这三篇都不算我喜欢的作品,但一定要比较的话,《锦娘》略胜一筹,胜在文笔出众,把一个悲剧故事的情感和氛围都展现出来了。而《请忆我》就相对太过传统和平淡,也有比较明显的意图在说明人性的道理上,没有加分的地方。《女妖》的故事看出来作者想要表态“不是聂小倩”“不是两情相悦噢”这种反《聊斋》套路的意图,然而即使吸寿不吸精气,即使不为爱情而为单恋和成全,这样依然很俗气依然不特别,没有惊喜啊(说得太狠了)。 另外,像猫太太的《记得绿罗裙》这样的小说,比起全书其他的作品,水平和深度明显是跌一个档次的,放在全册里显得特别不融入特别突兀。想起曾经有一些群友问起这位作者的文章,觉得很“地摊”。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修仙、言情、低龄化、国内影视雷同这种感觉确实“地摊”,但它们是老百姓的感情需求,也在普通人的理解范围之内,可以说是流量和市场化的结果。我们不喜欢,并不代表这类文章不被需要。 最后说说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作品。《蚂蚁》是今年的怪谈文学奖大奖作品,通读下来,成熟、稳健、现实、引人入胜、也很市场化,是无可挑剔的作品。寸君吸引我的地方倒不是他的作品,说老实话,收入的两篇我还有点读不下去,可能跟我个人的口味相距甚远。但如果符合口味的读者,一定会非常投入地沉浸在他的世界里,就像寸君本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上面的造诣一样,这是令人钦佩的。 说到这里,我又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怪谈故事集》第二部、第三部了,那里又有什么精彩奇妙的世界等着读者去探寻呢?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九):【雨枫试读】 迷雾之中,一架光怪陆离的马车朝我驶来

  

近几日江淮上下暴雨连绵,险象不绝,本是盘算着回家避世的我,却不得已时时为水情所扰。既是无法安然入睡,索性起来读书,《怪谈故事集》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读完的。

怪谈故事集暂无评分张进步 程碧 / 2020 / 百花文艺出版社

说来有趣,儿时若是不乖,家长们便会故意讲些不知打哪儿听来的奇诡故事,吓得人不敢乱动、只想钻进被窝蒙头大睡;长大后,反倒主动寻起这些“兴奋剂”来,什么猎奇惊悚片、恐怖主题屋,倒是不在话下了。如今想想,对神秘事物的好奇或许就潜藏在我们的基因里,躲在被窝里反复思考家长所说的故事的古怪之处,那种又惧怕又想探究的心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体会过了。

所以《怪谈故事集》从一开始就对上了我的胃口。且不提里面的故事,光它的封面设计与装帧,以及22张颇有诚意的来自于日本浮世绘大师月冈芳年的《月百姿》插图,就足以艳惊四座。

再看内容,集子里统共22篇小说,粗略一瞥,风格、背景、主题几乎皆不相同,印在一本里,竟是和谐得不可思议。这些年我也读过一些怪谈故事,名家名作与新兴读物均有涉猎,大部分仍以同一主题流派(例如神话谱系里的鬼怪、民间奇谭等)贯穿前后,或者是走现代版聊斋的那一套单元故事,至多再加点都市犯罪的佐料刺激刺激肾上腺素,要么便是缀些催泪鸡汤作为花边,就此了了。

而《怪谈故事集》俨然是与它们完全不同的一本选集,我认为这本集子是在紧握“怪谈”二字的内核基础上,尽可能地斩断了枷锁、放飞了想象力,延拓了固定怪谈小说类型边界的一次尝试。古代现代、甚至赛博科幻,只要敢想,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就足以化作这架庞大马车上的支架与轮轴,在烟波氤氲的暗夜里,载着无数个像我这样的读者,气定神闲地穿梭于现实与现实之外。

这是作者们的胜利,亦是选文编辑的功劳,就像我前面所述,能让类型互不相交的故事融洽地合于一本选集,编辑所下功夫可见一斑。而最让我意外的是,本书其实脱胎于新媒体写作的公众平台,众所周知,新媒体写作素来以短平快、猛戳读者爽点为第一诉求,文学性与思想厚度根本不在其重点考量的范畴,但本书却一反常态地尊重了内容,让我对新媒体创作的前景多了一丝信心。

整本书中,井上三尺的《黑沼》是我的最爱,这篇文用极富技巧性的嵌套式结构讲述了“佛心难渡恶人”的禅意,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他的文字丝毫不落窠臼,我忍不住多读了两遍。抱南楼的《重逢》也稍稍在结构上动了些心思,把时空梗、返老还童梗以及主角跌宕离奇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读来心头一暖。陈也的两篇《失脸女》《二重身》都聚焦于现实社会下人的畸变,主题相对严肃,更有思考性,比较贴合我本人日常阅读的喜好。公子驴的《锦娘》算是本书中最为接近聊斋风的故事,创意也较常见,不过笔力不俗,倒是可以一读。西毒何殇的《蚂蚁》和寸君的《猎龙人》则是完全属于“画面派”的作品,仅是文字便能达到特效大片的既视感,很有阅读快感。疯影垂楼的《熔化》在创意上别具一格,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恐怖故事,却看得我后背一凉,想起了曾吓倒过我的几部韩国恐怖漫画(《整容液》等)。科幻怪谈方面,宁白的《月兮》、竹康的《赡养》兼顾了科幻的设定、怪谈的表达、发人深省的主题三个层面,相当不容易,特别是前者《月兮》,私以为这篇发表在专业的科幻杂志上也不为过。

剩下的几部作品相对来说则没有太打动我,某些故事尽管文字尚佳,或有独特的创意,但因通篇只流于故事表面,缺乏对主题深度的挖掘,抑或是结构不甚完整、头重脚轻、突生旁支等,造成观感不良,此处便不一一赘述了。

就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此类系列化故事集子的第一辑,通常会是编辑团队还在摸索定位风格的阶段,因而能够看到他们的诸多大胆尝试,和饱含小心思的设计。而后续的作品,我期望编辑团队可以保持住本集的水准,切勿走上只重视类型小说创作,而忽视文学性的老路,当然也不要全然只顾及文学性而放弃了市场。(不过,就本集而言,相对地再增加一些文学性创作或许更好。)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读者可以给他们多一点的时间与包容,让本土怪谈故事有生根发芽之地。毕竟,看完本书,我已经跃跃欲试想要投稿了,拜托等等我。

  《怪谈故事集》读后感(十):【雨枫试读】故事里鬼怪可怕,现实中人心可恶

  

小的时候,一到雷雨天,我爷爷就没办法上山干农活,会搬着小板凳,坐在厅堂里给我们几个堂兄妹讲故事。我们几个小豆丁也会围着爷爷,伴着雷雨声,听着爷爷讲许多关于雷雨天才会有的故事。而那些或是神话、或是鬼怪的故事,也伴着天井低落的雨水,淅淅沥沥,破碎在记忆中。也可能是自小听着故事长大,养成了我喜欢搜罗鬼怪故事的好奇心,只要是关于怪谈,都会喜欢是深入猎奇。

怪谈故事集暂无评分张进步 程碧 / 2020 / 百花文艺出版社

最近长三角总是阴雨连绵,下起雨来宛若捅破了天,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那种雷声阵阵中听着爷爷讲故事的感觉。伴着昏暗的天,淅沥的雨水,我开始《怪谈故事集》。

摄影师:须风

能够选上《怪谈故事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封面,以黑白红为主色调,搭配一些极具日式风格的插画,就足够吸引眼球。翻开书更是惊艳到我,里面的插画居然是来自日本浮世绘大师月冈芳年的《月百姿》,光是看这22幅插画,都足矣让我对这本书赞叹不已。

摄影师:须风

原本想着,这书是怪谈合集,书里的故事,也许是同爷爷讲的鬼怪故事一样惊悚惊诧,却不想,我随手翻开的<锦娘>篇,竟是有点小温暖的故事。

故事如爷爷讲的民间奇谈一般,同是以“鬼怪”为主题的单元故事,但它又不同意《聊斋》这种纯粹精怪的故事,它更多的是从故事蓝本上,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故事和文风,相比整本书里的故事集,我最喜欢的就是公子驴的<锦娘>,因为她类似于我以往读过的聊斋,而且颇有创意的将“五色绦”做为故事里锦娘的形象,觉着就有了寄托。

也有的读者说,<锦娘>这一篇写着比较平常,但我倒是觉得,这一篇虽然故事形式比较老旧,但讲故事的手法、笔力就好像润物细无声一般,不动声色的让你被引入到故事中。

且我的眼里,任何故事都不仅仅是故事,它或多或少会从侧面展现出一些不易被发现的东西,而我在<锦娘>里读到的有人心的险恶、封建迷信的黑暗等等寓意。

比如锦娘的弟弟,被村民投井,他们却还是因为三年不下雨,又将锦娘沉水祭奠河神。这都反应了人的恶和封面迷信的暗。

中国古代从战国时期的西门豹丢巫婆开始,好像只有河神有“活人献祭”这种过分的要求,“活人献祭”是几乎所有原生文化中都出现过的东西,从古埃及,到中国古代,从维京人到凯尔特人。

如果杀猪宰羊后,神还是不满意,老天爷还是不下雨,那么接下来可能就得换“人”上,这样显得比较虔诚,说不定能感动上天。

从这些中就能明白,其实,最可怕的还是人心。

摄影师:须风

写一篇故事不难,但要知道,写一篇会让人触动的故事就非常难。要去设定故事背景,要去给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设定形象,要描写场景、人物心理等等,都是极具手法的。

所以我说公子驴的<锦娘>虽然故事形式老旧,但还算得上是上乘之作。接下来会将剩下的读完,再来评价吧。纪于2020.07.29

昨儿下班回家,忍不住就把剩下的部分全部熬夜看完,当真算得上是“拿起来就放不下的精彩故事集”。

像<玩具修补师>、<请亿我>、<慈恩寺破凶录>、<鬼手判官>、<猎龙人>、<月兮>这几篇,我觉着类型上和<锦娘>类似。

故事设定的时代背景均是以传奇为主,不管是推理传奇、惊悚传奇、古代传奇或者科幻传奇,均是围绕着“传奇”二字展开。

每一篇看完都欲犹未尽,也赞叹于这些作者的脑洞和文笔,不仅文笔干练,故事的情节设定、剧情走向都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而寒天种子的<泥菩萨过河>、孔雀的<玩具修补师>、无颜的<双生>、西毒何殇的<蚂蚁>、龙伟平<捕鳇少年>,又有点另类创意的意思,读起来极具阅读快感。

不过后续这几篇读下来,还是比较偏向于喜欢《慈恩寺破凶录》,也许我个人的喜好就是偏向古香古色的故事。文末最后的那句“只要心中有佛,何处不是慈恩寺”写得好,可作为是通篇故事的点题,当俗家、佛家发生冲突的时候,当矛盾造成自我郁结成伤的时候,能够与自己和解,也是一种洒脱。

以前看过巴金先生的采访,他在采访中曾说过“写作是一种欲望的倾述,一种幸福感的满足。”读书何尝不是呢,打开一本书,就好似打开一扇窗,打开《怪谈故事集》,就好像打开了离奇世界的大门。

以往我一直觉得自己讲故事也是挺厉害的,因为跟着爷爷学习了许久,但现在看了《怪谈故事集》之后,我觉得不仅没能学习到爷爷讲故事的精髓,也没能掌握讲故事的手法,那还是来多读读别人的成果吧,也是可以学习到很多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