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珠崖》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珠崖》读后感精选

2022-03-30 03:3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珠崖》读后感精选

  《珠崖》是一本由[美] 薛爱华著作,后浪×楚尘文化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珠崖》读后感(一):汉学家眼里的古代海南

  《珠崖》读后感(二):热带岛屿,牢林边地,是地狱还是天堂?

  

“中古早期,亦即晚唐与宋初,大多数中国人来到这里,乃是迫不得已。在他们眼中,海南是怎样一个朦胧模糊的形象……”(P40,第二章 自然)

心心念念期待已久,终于盼来这部罕见的研究海南的海外汉学著作。

这是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观念史/认知史著作,镌刻满作者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和对万物名类沉迷的博物学热情。

从中华帝国的四裔择路向南,《撒马尔罕的金桃》-《朱雀》-《珠崖》,一路关注中国边疆史、物质文明和跨文化交流;博士论文“南汉研究”-《闽国》-《珠崖》,流连于易被忽略又缤纷神奇的中华帝国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对中国古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价值的关注又将肇始接下来有关神话传说、道教宇宙的研究方向:《神女》《步虚》《唐代茅山》《时海蜃景》……一经一纬交织起薛爱华的研究脉络。珠崖(朱崖),既是“珍珠海岸”,又是“朱雀边缘”,《珠崖》作为前作《朱雀》忠实的延续和注脚,在薛爱华治学生涯中也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开篇“历史”论及西方人对海南的认知过程让人非常惊喜,提供了罕见的文献综述、历史概括和视角引入(东西方文化心态的区别可见一斑,尾章评价苏轼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思想局限也与之呼应)。

作者富有个人特色的多学科交叉的治学方法:以人类学、地理学、生物学知识为底色,以精彩的历史文献梳理为镂空图案,细致对比古人记录了什么而没有记录什么,并将海南岛置于更为广阔区域中分析,仿佛精心织就的一张格式塔图底关系,细腻描绘古人的精神世界。(详见尤为出色的第二章 自然)

作者擅长并醉心于从官方正史、图经方志、类书集成、志怪录逸笔记、文人诗文日记等尽可能多元全面的文献材料中发掘线索,尤其是以文学评论的形式,私人化地重构古人私人生活的想象、体验与现实。第五章“流人”也相当精彩,着墨于从苏轼笔下流放生活的所见所感中,分析出由恐惧排斥到平和接受的心态转变,并结合苏轼生平背景、性格特征、文学创作的艺术理念手法,以及和其他有着相同命运的被贬之人进行对比,巧妙地回答了古人观念认知里海南的转变之问:跨过九死一生的海峡,哪怕生还也是精神死亡的、远离中华文明礼教、物质匮乏的蛮荒极远之地,转变为安贫乐困、长寿快乐、神灵保佑的昆仑蓬莱、乌托邦、桃花源……

引证驳杂的中外诗文也足见薛爱华的文学热忱,文风风趣可爱,将激发更多想象共鸣。

tips:

1. 马可·波罗提到过海南,拼写为Cheynam;海南也出现在1375年的卡塔兰地图(the Catalan Atlas),写作Caynam。

2. 苏轼对美食的执念很深。苏轼似乎是第一个注意到柠檬这种水果的中国文人,“黎檬子”这种外国水果却被时人当作海南特产。

3. 唐宋时期,北部湾和南海海域被称为“鲸波”,薛爱华联想起昂格鲁-撒克逊人的比喻复合词(双词)hron-rād(whale road)“鲸路”,隐喻远洋(这也是博尔赫斯最爱提的双词)。

4. 薛爱华指出汉黎贸易中引人注目的沉香与牛的贸易是出于双方的祭祀需要(汉人用香,黎人用牛)。(是不是可以叫香牛之路?hh)

5. 唐代就记载岭南人食“蜜唧”(蘸蜜糖吃的老鼠新生崽)……

6. 被贬崖州的唐朝宰相李德裕认识小说家段成式。白居易写诗讽喻过李德裕的著名私家园林。

7. 据说苏轼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学形象——发簪茉莉花、吃槟榔泛红晕的美女——薛爱华评论新颖骇人,如同唱诗班姑娘嚼古柯叶、飞叶子……

8. 苏轼在儋州的爱宠是名叫“乌觜”的土狗,又猛又乖巧,会游泳。

……待续

  《珠崖》读后感(三):珠崖:12世纪之前的海南岛

  《珠崖》读后感(四):《珠崖》:大海之南的珠宝之岛,从恶魔之所到幸福之乡

  

自从爸爸退休以后过起了候鸟生活,10多年来为我的假期贡献最多的地方就是海南岛了。从离海最远的亚洲中心到大海之南的这片广阔岛屿,每当飞机穿破云层,向着蔚蓝大海的那一边陆地俯冲的时候,我总是会有一些激动。

我知道未来的十几天里,生活会像魔术一样,一下子从冬日瑟缩的寒冷穿越到温暖的夏日,满眼萧瑟单调的灰白色变为花红柳绿的多彩。等待我的将是度过悠闲的假期,享受亲情的愉悦,还有蓝天大海和清新的空气。对我而言,海南是一座幸福之岛。

我一直以为自古以来这个地方就叫海南,因为对于大陆而言,在地脉已断的大海的南边还有这样一座孤悬海外的巨大岛屿,它一定是因为地理位置而得名。苏轼曾有一首在海南写的诗:“沧海何曾断地脉,朱崖从此破天荒”。我也从未曾深究过诗人的“朱崖”意所何指?

直到读了《珠崖:12世纪之前的海南岛》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这座海岛最古老的名字是如此的优美。从汉初时候开始,“珠崖”这个地名就被使用,本来是指海南岛最北端的名称,后来变成这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名,因为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珍珠,所以称为珠崖。

《珠崖》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薛爱华,他写了多部研究中古时期南方中国的专注。他结合人类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以民族语言、民间习俗、宗教祭祀等为研究对象,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用、又有趣的信息。

薛爱华梳理了12世纪之前的海南岛,主要是有文字记录的那些历史文献,从六个方面描写了中古时期的珠崖,包括历史、自然、原住民、交通、流人、地狱抑或天堂,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的中古代珠崖。

现在没有人能说清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到这个位于海中央的地方来的。海南岛是一座宝石之山、黄金海岛,这里有人们热爱的药物、香料、珍珠、玳瑁、犀角、象牙和各种各样的香木等自然物产,它们的价值令人垂涎。

薛爱华说:本地的原住民精通动物、饲养、气象学、农业生产和天文学。因为海南岛丰富的植被和物产,以及极易成活的特性,让当地的原住民观察到万物生长的规律,因此很早就具备了这些和自然规律有关的知识。

在海南岛上,好像什么东西一到这里,就像被点石成金一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记得父亲刚到海南的时候,看到那些我们在花盆里精心照料还不怎么茂盛的植物,在这里的道旁、荒地上肆意地生长,感慨到:这里就是在地里插一根筷子也会长成大树吧!

这里最早的原住民是黎人,文字资料中把他们称为“生黎”和“熟黎”,生黎是指本地的原住民,而熟黎是那些岛外的逃犯和乱民,逃脱了政府的惩罚来到这里,和当地原住民融合而来。记载中说,这些外来者教唆海南本性质朴的原住民给海岛的政府官员制造麻烦,并为未来成功造反奠定基础。

中央政府从来没有对珠崖形成长期有效的统治,有文字记载的只是在一些中央王朝比较强盛的朝代,形成过一段时间的统治。而为达到统治的目的很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批的中原人在这里丧命,史书中记载这里“民如禽兽”。

原因是统治者来到这里,首先做的就是横征暴敛,贪得无厌地掠取海南岛的自然物产,因此在很短的统治时间内不断地激起本地人的反抗。因此,统治者总是倾注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然而通过强制并不能真正让外来者拥有这个地方,还带来了成千上万人的痛苦和死亡。

因为代价太大,所以中央王朝在很多时候是放弃这里的,这里仅仅是作为贬谪者的流放之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唐朝时有一个叫做韦执谊的官员,他的工作需要他去看各地的地图,每当看到崖州的地图时,他都会哆嗦,生怕有一天让他到那里去。但怕啥来啥,他最后被降职贬谪到崖州,最后死在这里。

海南最著名的流放者就是苏轼了,苏轼晚年曾赋诗评价自己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儋州是他人生最后一站。在海南的贬谪生涯中,苏轼写了不少诗,而且经常以陶渊明类比自己。他觉得这里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以实现那个乌托邦理想,人人生活恬静与世无争。

苏轼在儋州和原住民交朋友,教他们酿造出解忧的美酒,寻找延年益寿的草药,他甚至穿上当地的服装,想去学当地的方言。他的豁达和随遇而安让他最后活着离开了这里,虽然他离开海南不久就病逝于返家的途中。有老朋友问起海南的情况,苏轼说,这里的风土“极善”,人情“不恶”,海南为苏轼立了一块碑,上刻“明道”二字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时光荏苒,千年已过。海南岛以它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地热温泉,优质的水源和空气,成为人们向往的优质旅游地和长寿之乡。这块悬挂在中国南端海岸的精美绿宝石在新时代重放异彩。中古时期的“恶魔岛”成了现在的幸福岛,像夏威夷一样,成为另一个“太平洋上的天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