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旋涡》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旋涡》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06 03:05: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旋涡》的读后感大全

  《旋涡》是一本由[日] 伊藤润二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6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旋涡》读后感(一):黑涡镇被吞噬,今年也被吞噬了

  

应该是今年看的最后一本书了,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描述了千奇百怪的旋涡,也像旋涡一样把我吸进去,觉得恶心却欲罢不能,一直起鸡皮疙瘩。描述黑涡镇被下了诅咒,发生了许多怪异无法解释的事,最后整个镇被旋涡吞噬,也许又开始了一个新的世界。就像每年一样,一天接着一天被旋涡吞噬,365天被吞噬了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年,循环往复。合上书,今年也被吞噬了,希望来年的旋涡是个充满希望而新奇的旋涡。

  《旋涡》读后感(二):精彩至极

  今天看了日本著名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的名作《旋涡》。这是他的漫画首次在国内正式出版,豆瓣评分位列2020年第五,好评如潮。 高中时候就接触过伊藤润二,当时喜欢跑学校门口小卖部买鬼故事看。这些恐怖书刊总会附带有伊藤润二的漫画,当时就被圈粉了。这次国内无删节引进也是引发不小的轰动。 故事讲述一个小镇受旋涡影响,发生了各种令人发指的怪事,最后整个村子毁灭殆尽。漫画在最后附上了日本原外交官佐藤优的解读,他数度引用马克思的《资本论》,将“旋涡”理解成资本,看不见的资本会毁灭人类社会,并努力将人类恢复成原本的样子。但是人类拥有能对抗旋涡的力量,那就是爱。 这个解读的确提升了漫画的思想性。但是抛开解读,我们仍然能够从漫画中明显体会出画家对人性贪婪的鞭笞。总之是非常好的作品,但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密恐者,18岁以下者,不建议阅读。

  《旋涡》读后感(三):这不就是内卷可视化吗?

  “内卷”出圈,今年很火,全网瞎用。不是所有加班都能归于“内卷”。但 “内卷”信号确实值得警惕。

  今年我也在伊藤润二(十几年前)的漫画《旋涡》里读到了“内卷”。实体内卷!激动人心!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可是我的读后感是视频格式……为啥不能发视频格式的书评……我觉得我这个想法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视频啊!

  放个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KY_5ZHMHed__XSFnqYiA

  ꉂ ೭(˵¯̴͒ꇴ¯̴͒˵)౨”

  《旋涡》读后感(四):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今天拿到了这本书,花了两个小时看完,里面明显的欲望之人取死之道就不说了,比如疤痕女。说一说里面两个隐形之死,一个是男主的母亲,一个是蜗牛男,男主母亲只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剧情中也没有任何偏执的地方,但她的死安排的我们并不觉得突兀,因为她是死于丈夫之后,结合实际来看,在失去了家中经济支柱的丈夫后,一个没有任何产出价值的女人,是被资本社会抛弃而死的,这也映射了资本的残酷,存在要有价值而不是存在本身即是价值。

  另一个是蜗牛男,孤僻,丑陋,油腻,被排挤。那么排挤者有罪,被排挤者亦有罪吗?有的,被排挤后 懦弱,逃避现实,封闭自己,自暴自弃,这亦是取死之道,虽然我们没必要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但更没必要活成自己都讨厌的样子。

  最后二人的情况在一个稳定的向上的社会之下都不会如此下场,但黑涡镇正是崩溃之际,覆巢之下如男主这般对危险机敏的先知和女主这般善良,勇敢,内心强大的守护者,亦只能随扭曲的镇民一起葬身于九幽之下。

  《旋涡》读后感(五):从《漩涡》到“漩涡”

  

最近从冷兄那儿借来了伊藤润二的《漩涡》,依稀记得初中因为猎奇从同学那儿借来看过,硬着头皮看完后,有些无法描述的恐惧和生理不适,我甚至怀疑我的密集恐惧就是那时激发的。现在看到已经是另一种心态了,漫画里刚开始的渗人,到感慨于作者的脑洞,再到最后的波澜壮阔,都不得不说这是一本真正的佳作,而且是不限于题材的佳作。在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上我还看到了梵高与蒙克,而故事本身也从身边小事延展到了像大西岛沉没的一样的史诗。

然而,最精髓的部分在于,这个版本末尾 佐藤优(一个作家+外交官)的解读及体会。他从日本当今的社会问题,聊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又说到作者与黑格尔相似的辩证法展开作品,接着佐藤优说到了商业社会,资本主义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再最后说“漩涡”其实就是“资本”,他引用了马克思所说“资本就是从毛孔向外渗着血汗的怪物,资本就是恐怖本身”,也非常有说服力,读到这时,最近很火的“内卷”这个词在我脑海中萦绕,冷兄聊到说,看了《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漩涡”放在当今社会其实就是手机,我们是逃不掉的。

文章末尾如同浪漫的故事一样落在了“爱”上,人类对抗“漩涡”的力量只能是人类的“爱”。

书中经常让我想起童年,大概是小学前的时光,那时候我会经常在漫长的午后,让我妈给我找一个很大的脚盆(当然偶尔也可能是脸盆),然后盛满水,我会一个人把水搅拌成漩涡的形状,然后再反方向搅,翻来覆去我可以玩整整一下午,没有任何的多余的东西,只是水和漩涡而已,现在想想太不可思议。到现在我的笔记本草稿本,封面和内容都会有我无意识画满的漩涡……此时想起,怪不得我大一的时候,一个法国同学问我来自哪,我说我来自中国,他说那你就是“Naruto”,对,我就是漩涡鸣人本人。

  《旋涡》读后感(六):内卷的漩涡。。。(一篇漩涡引发的胡思乱想)

  

前面听了文化有限的Podcast《漩涡深处,你在恐惧什么?》其中有嘉宾提到:“书中的被漩涡诅咒的小镇,其实很像我们当前内卷的社会,在一个强大的无形的竞争压力面前,无数的人想要逃出去,却发现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摆脱内卷的纠缠,就像小镇的漩涡诅咒一样,最终吞噬掉所有人来完成庞大优美的展现自我。”

这不就像我们的社会一样吗?大家被竞争压力挟裹,被内卷操纵变换着形态,变成社会认为美的,有吸引力的,经济强盛的各种各样的形态,以达成一个更大的目的,在宏大面前,个体是不可见的,个体是卑微的,个性是需要被抹杀的。之前读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时,非常受到触动的一句话是:

踢正步让人不能一心二用。踢正步可以扼杀思想。踢正步可以泯灭个性。

996,修福报是某种意义上的踢正步, 我们看不到结局,看不到这个模型的最终形态,我们一代人穷尽一生直到闭上眼的那一刻,新的一代人或许用不同的方式,同样结局将我们的路重新走一遍。就像被诅咒的小镇,漩涡吞掉了小镇的一切,若干年后,新的人类发现了这个小镇,再次定居生活,小镇日渐繁荣壮大,直到漩涡诅咒再次觉醒的那一天。。。。

内卷如果可以逃离的话,其实就没有那么可怕,但是内卷是没办法逃离的,漩涡是办法逃离的,就像三体中开着吉普车想从流沙漩涡中逃出,需要达到逃逸速度,飞船想要逃出银河系,需要宇宙逃逸速度,普通人,如何能凭个人力量达到“逃逸速度",逃脱不掉的宿命,曾经新闻报道,腾讯就职的高材生选择离开深圳回乡做公务员,直属领导与其谈话时讲:你未来一定会为你现在的选择付出的代价,即使你不会后悔,你的后代也会把这条路从新走一遍。“

没有退出机制才是压力的本源,所有选择都被漩涡一圈一圈的往深渊卷。。。

漩涡的恐怖不在于画面有多触目惊心,而是细节与写实极强带入感的讽刺,一种不敢细想的恐惧,一种绝望的恐惧。

  《旋涡》读后感(七):旋涡太爱我了怎么办

  

提起日本漫画大师,相信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说出一些名字和作品。不管是耳熟能详的宗师还是鲜为人知的天才,总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位漫画家,即便你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是他的名字和伴随而来的标签绝对可以称得上无人不知。其出圈的影响力甚至在某些领域要超过《机器猫》和《七龙珠》的经典程度,这位天才就是伊藤润二。

伊藤润二

在伊藤润二的众多作品中,除了公认的名作《富江》之外,还有一部堪称心理创伤级别的漫画,让所有看过的人都无法忘怀,当你怀着敬畏和胆怯翻开书页的同时,你已经凭借过人的勇气迈进了恐怖殿堂的大门。上上周,《旋涡》电子版在Kindle上市,一下跃上Kindle商店全品类畅销排行榜,豆瓣始终维持在9.0的高分;现在,这部伊藤润二代表作首次简体中文版的实体书,也来啦!

请仔细观察你的生活,水被搅动时形成了微小旋涡、蜗牛壳上天然形成的旋涡、龙卷风刮起时的巨大旋涡……一开始旋涡的诅咒只是影响了个人,在不经意间笼罩了你的整个生活,每个人的命运都开始与它息息相关。

欢迎来到黑涡镇,欢迎来到《旋涡》。

《旋涡》

  《旋涡》读后感(八):恐怖的艺术

  看完伊藤润二的短篇惊悚漫画精选集后,又一鼓作气拿下了他的经典长篇漫画《旋涡》。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黑涡镇的小镇上,高中生桐绘从小生活在这里,父亲是一名陶艺师,父母、她、弟弟,一家四口住在镇中心的蜻蜓池附近。桐绘青梅竹马的男朋友秀一在隔壁镇上高中,最近晚上坐车回黑涡镇,下车时总觉得一阵眩晕,他告诉桐绘,镇上似乎有点不对劲…… 秀一的预感很准确,但他没想到,最先表现出这种不对劲的,居然是他的父母。他的父亲日益沉迷于“旋涡的艺术”,一看到旋涡形状或有旋涡纹样的东西就着魔似地盯着看,发展到后来连班都不上了,拼命搜集与“旋涡”相关的物品堆在家里。再往后,无论吃穿住行,所有吃的、用的东西都必须要有“旋涡”元素,否则就暴跳如雷,陷入癫狂。 终于有一天,妻子与他爆发矛盾,趁他不在家把他所有与“旋涡”相关的物品统统丢掉。秀一父亲在狂怒之余,却悟到研究“旋涡的艺术”并不一定需要依赖外物,自己的身体也可以产生“旋涡”,比如旋转的眼珠、打卷的舌头……他继续他的钻研,渐渐萌生出一个奇妙的想法,于是找人订制了一只木桶…… 当天,秀一和母亲回到家,四处找不到父亲,只在房间发现一个木桶。他们打开木桶,看到了父亲极度扭曲的尸体,他全身所有的骨头全部碎裂,硬生生拧成螺旋状,盘放在木桶里。他把自己变成了旋涡…… 秀一母亲受到刺激发了疯,对一切旋涡状的东西都极度恐惧。因为忍受不了自己的卷发和发旋,她将头发全部剃光;又用刀子将自己的手指全部刺烂,以破坏掉螺旋状的指纹……秀一不得已,将母亲送进了医院,并刻意消除了周围一切旋涡元素。很快,母亲的症状似乎有所缓和。 而在一天带母亲去找医生复诊时,秀一惊恐地注意到,在医生身侧的墙上,赫然贴着一张耳蜗的解剖图…… 桐绘和秀一亲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因为旋涡而陷入疯狂,却没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部漫画巧妙地将生活中各种“旋涡”元素延展出不同的恐怖创意。这次国内后浪出版社引入的时候,将漫画拆分成上下两册,上册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创意,尽可能地将“旋涡”玩出不同花样,比如:旋涡形的伤痕一点点吞噬肉身;相爱的恋人在拥抱时身体变形,相互交缠成麻花,从此永不分离;自动卷起的头发仿佛有了生命,默默吸干被寄生者的生命力;一些人背部长出旋涡状的壳,几天后变成人型蜗牛;被旋涡状蚊柱叮咬后的孕妇,似乎有了与蚊子相似的习性…… 到了下册,要推进故事发展并填坑收尾,创意方面弱了一截,画风开始让人有些审恐疲劳,坑也填得不尽如人意。作者把前面大力铺陈的种种神秘现象,都归因给了小镇地底神秘遗迹的神秘力量,而最终也没有人能实现任何改变,黑涡镇居民全部覆灭,神秘力量又重新开启了小镇不知循环了多少次的百年循环。

  《旋涡》读后感(九):相比于美式恐漫或邪典漫画,伊藤润二更“走心”

  

说来可笑,我前几年看过的少数几本Manga,基本都是 VIZ的英文版。伊藤润二的三部经典作品《富江》(Tomie)、《鱼》(Gyo)和这本《旋涡》(Uzumaki)都被VIZ重新包装成精装版,其黑色基调的封面,引起了我的注意(下图)。当时,只买了一本《富江》,准备试水后再购入其他。

新星引入的漫画性价比颇高,《旋涡》简体中文版还原了日漫的经典装帧,32开胶装,左开,上下两册被一张书衣包覆,随书赠送了海报、明信片和书签。

关于删减问题,因为我手中没有原版,所以无法进行对比。根据豆友的评测,应该是无删减,但修掉了《脐带》中某处画面的某“点”。除此之外,繁体中文版每一册开篇的那几页彩色漫画,被转换成了黑白。简体中文版最后增加了一篇由日本前任外交官、作家佐藤优的一篇长文,他从政治角度(包括中日对比)、心理学等角度对《旋涡》进行了深入解读。

《旋涡》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但伊藤润二所营造的世界、氛围和讲故事的方法,让这本书成为佳作。看书的过程中,作者的画面表现,特别是对诡异和恐怖画面的绘制(特别时空间营造),让人叫绝,很多都可以直接印成海报、明信片和T恤衫。这一点上,要比我手中的那本《富江》更加出色。

就恐怖漫画而言,相比于美式恐漫或邪典漫画,如Clive Barker的《猛鬼追魂》(Hellraiser)系列,伊藤润二的作品更加的“走心”。《旋涡》虽然被划分到恐怖漫画,但其故事本身却可以带给读者一种感动。确实提升了恐怖故事的高级感。

  《旋涡》读后感(十):层层递进将主人公跟读者拉进旋涡之中

  

漫画【旋涡 うずまき】讲述在小镇不断出现奇怪现象,少数人对螺旋形状的痴狂、引人瞩目的卷发、人体蜗牛化、灯塔的不祥光照、医院孕妇吸血事件、停滞不前的台风、怪异皮肤病、频发的龙卷风、连接起来的长屋…怀疑这一切都与旋涡诅咒有紧密联系的女主男主,在无法逃离小镇的情况下,反向朝着真相靠近。

漫画【旋涡 うずまき】作为伊藤润二初次以同一舞台同一主角创作的较长篇幅连载,自1998年6月开始在小学馆旗下杂志週刊ビッグコミックスピリッツ不定期连载,1999年39号连载结束,单行本分别于1998年8月、1999年2月、1999年9月由小学馆发行(皆为A5开本,有彩页),新装版于2010年8月发行(B5开本,无彩页),

本作以偏写实的画风、细致的作画配合一桩桩怪异惊悚的事件,层层递进将主人公跟读者拉进旋涡之中,新装版卷末增加了前外交官·作家佐藤优的解说,巧妙的将旋涡解读为资本,结合作品创作时期、前中期有如单元剧般相对独立松散的荒诞事件中主人公及镇民们看似强大的心理承受力表现来看,不失为值得参考的解读方向。

大陆版由新星出版社发行,代理的是新装版,或许是考虑到翻阅体验,大陆版将原本厚如辞典的单册划分为上下卷,不过两卷共用一张书皮的设计比袖装、盒装来得奇怪,内页印刷算不错,只是印色较其它版本深、油墨味较重,且出现翻阅后手指会被蹭黑的掉墨情况。

此次也是伊藤润二漫画首次推出简体中文正版,附赠一张小海报、两张书签、两张原画卡片(明信片),之后新星出版社会继续推出数本伊藤润二漫画,期待一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