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精选

2021-02-07 00:4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精选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迷雾》是一本由周卫慧著作,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一):需要慢慢品读的一本书

  先在蜻蜓音频听了老师与爱重逢的音频,感受很深,每次心情低落时,老师的音频总会带来指引和力量。

今年老师的书也出版了,一章节一章节看下来,生活的层层困境痛苦,也随着书里的指引有了答案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二):与爱重逢

  两年前遇到周老师,挽救了我岌岌可危的婚姻,让我的小家庭从冰冷走向温暖,每日欢声笑语…爱人和我的事业顺风顺水;不再抓取孩子,孩子每日灿烂的笑容,阳光的心态,优异的成绩…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周老师的《与爱重逢》,让我真正的醒悟,不是我拥有的少,而是已经拥有很多很多,却没有珍惜过。过去的已经过去,何不放过自己;活在当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最美的自己,重获新生,做自己生命的阳光,照亮TA人。

感恩遇见周老师,感恩老师的引领。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三):你

  星分分合合有很多,说到底都是亲密关系深陷迷雾,被迷雾蒙住的双眼无法看清前方的路。 在当下物质欲望发达和心灵敏感多变的环境下,人心寂寞,爱匮乏,关系也容易出现危机,尤其是年轻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而能获得的支持却非常有限。 那么,我们该如何穿越迷雾,与爱重逢呢? 当我看完周卫慧的《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隐约中给我指了一条明晰的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她是作家卫慧,年少成名的复旦才女,现当代在东、西方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她是身心灵导师周卫慧,实修实证的行者,一位历尽繁华、终又返璞归真的传奇女性!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四):自己受益,也多买来几本送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收获喜悦,与爱重逢。

  

曾经重度抑郁两年,以为真正的自己和幸福将断送在“无情”的婚姻中。从没有一刻想过,我还会“重生”。2018年,坚持“要么死,要么好好活的”信念,我进入了喜悦之家,遇到了我的恩师周卫慧老师,三天的时间,让我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从那时起,我的世界越来越亮,我也学会了发自内心的微笑,一直在想,还有什么比找回自己更重要?现在,做自己的感觉真好。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五):爱自己,然后拥抱世界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编辑手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9年有一部热播剧叫《都挺好》,随着观众对剧情讨论的增多,“原生家庭”这个词也进一步走入大众视野。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不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暴力、父母离异、溺爱控制、关系疏离……会给孩子造成可能永远也抚不平的心理创伤,而这些创伤将伴随着他成长,影响他的性格、价值观,进一步决定他与人交往的方式,养育下一代的方式。所以有人总结说,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在大家知道原生家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后,许多人试图将原生家庭当作一个借口,我的亲密关系处得不好,我的孩子教不好,我活得如此孤独、失败,都是因为我没有一双好的父母,然后自暴自弃。我们不能否认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我们决不能认同人生是否精彩是100%由原生家庭决定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创造我们自己的人生。

  现在有很多书会分析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但很少有书分析如何才能摆脱原生家庭不好的影响,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而这本书值得推荐的地方就在于它教你看到原生家庭以及生活带给你的那些创伤,并教你如何与之相处;它教你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不够好,或你的心中有伤,你要如何做以获得更好的伴侣关系和亲子关系;它教你如果你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你该如何做,才能把这些事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它会教你如何在无力和绝望中看到爱,抓住爱,并让爱持续地流动。

一、承认和面对是疗伤的开始

  不论是原生家庭带来的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创伤,它们会被吞咽,但永远不会被消化,它们会一一沉淀在体内,在漫长的时光中慢慢腐化,直到有一天变成致命的毒药,将你甚至你爱的人置于“死”地。只有承认创伤发生了并且勇敢地面对它,你才有可能跨过它。放弃那不值得的归属感,原谅自己当时的无能为力,不要一味自我贬低,尊重其他人的命运,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把伤痛处理好,我们的信念就会随之改变,而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会使你更强大。当你把创伤从心里连根拔起时,你便把心中原本被占据的空间释放了出来,那样爱才会去重新将它填满。

二、伴侣关系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简单

  进入伴侣关系,并非单纯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结合,而是双方家族系统的结合,系统里的那些心智模式和关系纠葛会如银行转账一样进入对方的账号。你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他以及他身后的所有人。所以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每个人都有必要将自己心里的创伤拔除,用爱填满。心中有爱,你才有能力去爱其他人。否则,两个感情风暴相撞,只会伤害到更多的人。

  电影里的爱情总是那么令人神往,我愿意为你化成蝶,我不后悔登上这艘船,我将我们的故事写在笔记本上以记住你……但电影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否认生活中真的存在这样的神仙爱情,但这种头彩落到你头上的概率又有多少呢?多数人的爱情更像是找一个看着对眼、聊得来人一起互相支持,走过这漫漫一生。更残酷的真相是,男女之间爱的浓度是随时间逐渐衰减的。因此你要懂得维持你们之间的平衡关系,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要在适当的时候发泄不满,要学会包裹和搁置问题,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前任们……伴侣关系需要随时维持,这样你们才能在爱的这条路上,或简单或复杂,或平凡或跌宕,一直走下去。

三、爱讲究美满更讲究序位

  你的原生家庭可能不够好,你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为你的孩子创造一个相对意义上美满的家(单亲、离异等),但你并不用失去将孩子养育好的信心,因为爱虽讲究美满但更讲究序位。将原生家庭留在你身上的创伤揭掉,然后用爱填满,爱你自己,然后是你的伴侣,然后才是你的孩子;如果你和伴侣之间的爱没有了,那就更要爱自己,自己有力量了才能去爱其他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你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不能把所有的赌注和希望都压在他身上,他有他的追求和梦想,你要尊重和支持,而当他受伤和跌倒时,你要当他坚强的后盾。你有可能不再是某某人的妻子或丈夫,但你一直都会是你孩子的母亲或父亲。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先学会爱自己,然后爱伴侣,然后爱孩子……

  爱自己是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上面的东西越大越多,你越可能被压垮。所谓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终极意义上都是你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别人的孩子、父母、朋友、同事、邻居……相对的,他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你的孩子、父母、朋友、同事、邻居……

  你的父母,你的家庭,无论好坏,你都无法选择,但是你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好的伴侣,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人爱,有爱的人,希望你幸福!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六):读《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知“生而为人,注定伴随着不完美与伤痛”

  读完周卫慧老师出的新书《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周老师,解答了我内心的很多困惑。从接纳自己开始,既然生而为人,我们注定伴随着不完美与伤痛,那么我们从不苛责自己开始,面对这段关系,欲改之,先纳之。

  周卫慧老师这本书是写给女人的,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伴侣关系,如何处理亲子关系,还有如何处理原始家庭造成的创伤。我是妻子,我是妈妈,我是女儿,我还是我自己。我们自身需要要清楚的知道,我们的角色,以及我们想要的关系状态,周卫慧老师,告诉了我们方法。

  首先是伴侣关系,顾名思义,就是非单身人士了,进入一段伴侣关系,必然要放弃单身时的自由与傲慢。谁没有单身过呢?我还记得,单身时候的生活状态,自己想吃什么,就去找东西吃了,不用顾虑伴侣是不是能吃辣的,伴侣是不是能吃香菜;单身时候,自己想去哪个景点,收拾好东西,抬腿就出发了,不用顾及伴侣是不是想去,是不是能够忍受一晚上的卧铺……总之,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自己做主,快刀斩乱麻、斩钉截铁的潇洒。

  选择进入一段关系,我们就选择了负责,但是这种负责,不是限制自己为了谁而改变决定,而是让我们彼此变得更好。只有这样的伴侣关系,才能更长久,也是我们都想要的一种伴侣的状态。

我们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对方不好,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应对的能力,也就是说,你的心智能力配不上你要幸福亲密的欲望。

  怎么办?我们都渴望幸福亲密的伴侣关系,可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做法,却是要推开对方。明明是知道对方在外面应酬喝太多酒是为了多挣些钱,让家人生活更好一些,明明我们是担心对方太伤身体,嘴上却说,你一点都不关心家里,所有的心思都在外面的狐朋狗友身上。周而复始的这种应对方式,形成了伴侣之间的相处模式。扪心自问一下,这是你想要的状态吗?

  伴侣关系是有“回春之法”的,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有效沟通来实现,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争个你输我赢。有效沟通的具体操作步骤是:说事实、说感受,最后说希望。

你在外面应酬客户,喝成这个样子,太伤身体了——说事实。我看到你这么伤身体,很担心你。从你打电话回家说不回家吃饭,有应酬的时候开始,我就提心吊胆的——说感受。我希望你,能够少喝点酒,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希望你能够让我少一些担心,我这一晚上都坐立不安的——说希望。

  停下来思考一下,你想从哪个冲突的点,改善伴侣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这种句式,从觉察对话中的微妙感开始,体会有效沟通的魔力。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注意语气。沟通过程中,语气能够透露出你内心真实的想法,表里不一,会增加对方猜测你潜台词的负担。这,不是有效的沟通。

  周卫慧老师在书里,还给出了好几种“回春之法”——吵架的原则,包裹问题的思路和坚定家庭目标等,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适合自己建设好当下家庭的方法。

先有不快乐的夫妻关系,再有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孩子,是家庭这个系统的末梢。而无效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父母一次一次的管控,孩子一次一次的无力反抗造成的。当你想要发飙的时候,停一下,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无条件接纳,现在怎么不可以呢?

  周卫慧老师,从理论到实践,给出了很多中破解无效亲子关系的操作方法,比如解救注意力,比如设置界限,比如通过游戏和拥抱等。要改变,我们首先是要承认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遗忘或者掩盖,是于事无补的。

不要再轻易怪自己了,请给我们受过的所有伤害和伤痛,一个应有的尊严和慈悲!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承认这一点,我们就能原谅别人,原谅自己,治愈创伤,与爱重逢。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七):《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丨幸福的伴侣,只要做好这三点

托尔斯泰曾说: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诚然,我们总是羡慕他人,家庭幸福,夫妻和睦,子女听话,这是浅表呈现,却未深层考虑,别人的家庭的相处之道。相信所有的美好关系,都是需要维系的,真诚用心经营。

  自我们与爱人相遇,怀抱着满腔热情,组建梦中的小家,为它添砖加瓦,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段伴侣关系,可能走向无数个方向,或幸福,或平淡,或冷淡,或失望。

  家庭是需要爱的地方,两人结为伴侣,开始是满满的爱,随着生活鸡毛蒜皮的事,不断地消耗着爱的存量,是否在不断消磨的同时,不断充值呢,这对于结果至关重要。

  长久来,总是抱怨爱人,不体贴,不温柔,不爱自己……,总是陷入自己结织的网中,看不到事情的本质,不断在纠结争吵中度过,渐渐的对婚姻失望,甚至绝望。

  最近看到周卫慧老师的《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才拨开重重迷雾打开沉积已久的心结,曾经那些困顿,多是自己对伴侣关系的认知缺失,不懂得平衡其中的关系,一味的只有索取,反而渐行渐远。而幸福稳定的伴侣关系,需要做到哪些呢?

一、完整的伴侣关系,从良性沟通开始

  每每和先生争吵,总是不欢而散,自己郁闷的要命,他反而没事人一样。其实源头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一旦开始争吵,自己就有点口无遮拦,比如“你总是这样,完全不关心我,总是不管不顾,一点都不考虑这个家庭”。刚开头先生就烦了,直接就沉默无言,让你吵也吵不起来。

  不难看出,沟通的开始,我就是带有指责的话头,因而引发引发先生的防御机制,沟通变成了冷战。

  书中提到沟通三宝“说事实、说感受、说希望”,这才恍然大悟。相信这点会对很多人会有帮助。

  沟通第一步:说事实,要分清你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带情绪指责。

  沟通第二步:说感受,要分清你是在说自己的感受,还是带着情绪指责对方。

  沟通第三步:说希望,说出自己真实的希望,让对方明白你。

  良性的沟通,一定不要带着情绪,指责对方和埋怨,一旦对方感觉到否定和指责,就会引发防御和争吵,就无法沟通。

  开始沟通前,首先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掌握好沟通三宝,清楚的讲明事实,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希望,不带任何的指责与埋怨,真诚且富有感情,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方会接到到你的信息,从而正视自己行为,慢慢的意识到你的需求。

  虽然对方不一定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但只要你清楚的表达了自己,不让彼此的关系处于不良沟通、无尽的冷战和漠视之中,一切便都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赵又廷在采访时曾说:“我们俩(高圆圆)有说不完的话,两人本质很贴近的两个人,看事情的角度和对事情的判断都非常像,所以非常有默契。”

  若伴侣之间,能够无话不谈,非常有默契,想要生份或者冷战,都非常难。所以良性沟通非常重要,也是值得大家重视的。良好的沟通,能让感情升温,让伴侣即是爱人又是知己。

二、稳定的伴侣关系,施受平衡

书中讲到:“健康的关系里,一方真心的付出,势必能引发对方的回应。对方会因为你的付出,有回报的压力和冲动。在回报时,又因为爱,他会加多一点点;那轮到你回报他时,又因为爱他,再多加一点点。在这种正向互动中,每个人加多一点点,爱就越来越多。”

  这是讲的最丰盛的情况,还有两种情况,一种基本平衡但缺少活力,另一种一方付出另一方只是接受,关系严重失衡,最终走向破裂。

施受平衡,真的就像一条铁律,在每个人潜意识里运行。而稳定的伴侣关系,也可归结于施受平衡。

  人们组建家庭后,应该清楚的了解对方的需求,是否从深层次的明白对方的需要,并能正向的反馈和给予,让彼此关系都能处于有付出有收获的平衡状态。若一方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心里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久而久之会逐渐脱离家庭。

  而面对伴侣关系处于危机时,如何重建,书中提到了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以爱作为报复手段。适度的惩罚和报复是对爱有利,对关系存续有利的。

  第二:让关系重获平衡的人,一定也反省了自己有没有在伴侣的位置,有没有做到伴侣应做的。

  第三:要有忘记和不再提及过去的自律。不要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抓住对方把柄不放。

  第四:重温相识之初的美好记忆。回到初心,让爱重新流动起来。

  只有施受平衡才能保持关系健康,应该说看到这本书,让我对婚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启发,也解决了我多年的问题。

三、幸福的伴侣关系,从不争输赢对错

  杨绛在《我们仨》里说过这样的一件小事:“我和钟书在出国轮船上曾发生一次争吵,原因只为一个法文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气,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然后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夫妻相处,难免有意见不同,如果一定要争个对错,殊不知,就算赢了,也输了感情,虽然赢了,自己反而也不好过。

  夫妻之间,无论对错,应该从为对方出发,就算不分对错,能让对方开心,少点不愉快,也算是好事一件。

写在最后

书中,每一章节之后,都会有静与善的修养小短文,总是以这样的句式结尾:“慢慢的睁开眼睛,感受当下的新鲜,一切都是新的。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当下没有挂碍。请把这种随时静下来,随时更新的气魄带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各方面。”

  愿你我都能随时静下来,感受当下的新鲜,不念过往,随时都能充沛的面对生活工作。

  一生中,我们要处理很多关系,父母关系,朋友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如何平衡,如何经营?我们经常会处于焦虑,深陷迷茫,不妨读下《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这本书,定会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和感悟。

  期许,你我都能,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与爱重逢,永浴爱河。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八):《与爱重逢》:想要美好的伴侣关系,你需要学习如何去爱

如何才能告别单身,开启和另一个人的伴侣关系呢? 怎么维系平衡的二人关系,让我和另一半的感情保鲜又保温? 婚姻中有哪些陷阱,我要注意避开呢?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亲密的伴侣关系都占据了人生的重要部分。进入一段伴侣关系,并维持美好的二人世界,是很多男男女女心中的愿望。拥有美好的爱,也会是我们生命中丰盛的养分,滋润着每日的生活。而想要经营这样一份爱,首先要学习如何去爱。

  周卫慧老师的《与爱重逢》,就是一本教你如何去爱,穿越亲密关系迷雾的小书。

  作者周卫慧,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家庭/组织系统排列导师,国家系统动力学训导师。她长期致力于心灵的疗愈,擅长处理家庭情感问题,亲子教育问题等。在这本书里,她结合个人咨询经验,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伴侣关系该如何打理。

进入伴侣关系,你需要具备这3个条件

  我目前身边有很多单身的朋友,他们都会奇怪,为什么到了适龄还是单身?其实,想结束单身也是需要条件的。你是否已经具备了开启伴侣关系的条件呢?

  01 你要放弃单身带来的好处与傲慢

  我有一位朋友,条件很不错,外形好看,也积累了自己的资产。但是他工作非常忙,一心扑在事业上,有空的时候也只想和自己呆着,看看书或者用来补觉。

  对他来说,自己一个人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自由自在,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即使他熬夜加班到凌晨,也不必担心冷落了另一半,反正工作就是目前最在意的事情。他看起来并不需要女朋友,也不会考虑放弃单身的身份了。

  有一部分单身的人,他们其实是舍不得单身带来的好处。如果要开启一段伴侣关系,你就要想好,能否接受从此两个人一起的生活?你的喜怒哀乐,从此也会牵动着另一个人,你是否愿意和对方分享和承担这一切波动?

  步入伴侣关系,就要放弃单身的好处和傲慢,才能收获二人世界特有的甜蜜和幸福。

  02 你需要成熟的心智与人格

  两个人的关系,看似只有两个人,实则是两个家庭的联结。你与父母的关系如何,你的父母婚姻是什么样的,也会影响到你在伴侣关系中的表现。在你过去的经历中,有没有感情上的创伤,是否已经疗愈,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去迎接新的关系?

  伴侣关系,需要你有成熟的心智与人格,能够为两人的关系负责。假如你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去恋爱、结婚,把学业和事业放在更靠前的位置;或者担心自己因为伴侣关系而影响到了学业或事业,那么你就不够成熟,还没有到达一个能平衡多维度生活的时候。

  03 你要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一个死气沉沉、无精打采的人,如何吸引异性的青睐呢?想摆脱单身身份,首先也要让自己充满活力,看起来神采飞扬,走在人群中都能闪闪发亮。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首因效应”。一个人对一开始看到的信息是最敏感而印象深刻的,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一见钟情”的机会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

  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第一次见到伊丽莎白,就被她的气质和魅力深深吸引,从此在心中为这个女孩开辟了一片重要的领地。如果伊丽莎白邋里邋遢,黯然无光,又怎么能进入达西的视野中呢?

达西与伊丽莎白一见钟情-《傲慢与偏见》

维系伴侣关系,你要懂得把握平衡

  伴侣关系中总是有个好人和坏人,一方太好,一方就变坏。这就是关系中的平衡。我们要避免让自己过于“正直”,在关系中偶尔撒娇,向对方索取一些付出,也是有必要的。

  就像李小璐和贾乃亮的婚姻,贾乃亮总是为李小璐全心全意地付出,把她捧在手心里怕化了,背她爬山怕累了,抱着她淌水坑怕她脚沾水伤了身体。这种过度关注和投入,让李小璐承担了太多恩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不平衡,最后以感情破裂结尾。

  在关系中把握平衡,你需要注意以下3点:

  01 以爱抱怨,作为适度回敬

  当发现另一半做错了,你也可以给对方一些适度的惩罚,这种惩罚带着爱,让ta能够接受,也能因此原谅自己。无条件接纳对方,可能还是把对方放在了一个“坏人”的位置,连变好的机会都没有。而让对方付出一些代价,也能心安理得去改变。

  02 反省自己是否在关系里做好了角色的本分,还是依然黏连在原生家庭里

  你是在和你的伴侣谈恋爱,经营感情,而不是借助这段关系疗伤。觉察自己是不是还没有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把自己在原家庭中的负面模式带了进来。比如你渴望得到父爱,就找了一个像你爸爸一样的男生;你渴望母亲的关注,就找了一个粘人的女生。这都是没有和原本的家庭分离,导致你现在的伴侣关系不纯粹,你在关系中和另一半的角色,也就不平衡。

  03 忘记和不再提及过去,按照好的方向去做

  如果关系出现了危机和裂痕,两个人要一起面对。既然还想往前走,就放下过往的历史,按照好的方向去发展。奶茶妹妹章泽天在刘强东出现负面新闻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惟愿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就是婚姻中相处的一种智慧。

打破婚姻的幻想,你才更加从容

  如果你即将步入婚姻,或者已经步入了婚姻,但是感觉不幸福,那你可能要对照一下,是不是对婚姻抱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俗话说,期待越大,失望越大。想要改变自己的体验,减少失望感,你可以参考以下3点:

  01 你有没有能力保持生命热情甚至野蛮生长

  自己的快乐也很重要,即使另一半没有热情,你是否让自己保持生命的旺盛了呢?假如对方没有时间陪伴你,关注你,你要如何让自己保持充盈呢?学会取悦自己吧,多培养一些能在独处时消遣的爱好,这样你也能有更多来自内心深处的活力,让自己野蛮生长。

  02 你能不能放低对伴侣的要求

  没有满分的伴侣,能做到80分的就很不错了。两个人一起努力,越过60分的小目标,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减少期待,也就更多惊喜。

  03 爱与伤害总是在一起的

  你享受着来自另一半的爱,同时也是把自己的软肋暴露给了对方。一个人能爱你多深,也有可能伤你多深。爱与伤害总是在一起的,认清这一点,就意味着你要接受关系中不堪的那一面。一个人愿意与你厮守终生,同时,这个人所有的麻烦也只能你和ta一起承担,毕竟你是ta唯一的对象。

写在最后

  爱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从书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这本书解答了很多关于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和创伤的困惑,如果你也想了解如何收获更好的爱,推荐你看这本书。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九):《与爱重逢 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 说说如何打破无效的亲子关系

  作为母亲,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懂得越来越多,我渐渐感到自己的无力感。和孩子生气、冷战、发生语言冲突越来越频繁,周围的许多家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有的大打出手。随着孩子的成长和青春期的到来,亲子关系陷入无效的越来越多。最近有幸拜读了周卫慧的《与爱重逢 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完之后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全书的内容分为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和创伤三个议题,都是很实际实用的内容,与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事业和个体的身心安康有着切实的关联。

  周卫慧认为孩子排在家庭系统的最末端,孩子的问题往往如同一个镜像,直接照射出两点:一是父母的关系好不好;二是父母的自我修养与人格成熟度如何。

  那如何从这两点出发,找到有效的方法,打破无效的亲子关系,让爱能够在孩子和家长之间良性的流动起来呢?

一,拥抱内心的小孩——信念的力量

  作为有一个只有睡觉能安静下来的孩子的母亲,同为人母的你一定能够想象出来这些年我过着如何担惊受怕的日子。一直以来我难以做到放松的养育态度,不是担心孩子生病,就是担心孩子出什么意外。

  海灵格认为:“妈妈担心孩子是一种诅咒,暗地里是在希望孩子替她去恐惧和罪责。”而这种诅咒其实质上是在修补自己的家庭系统曾受到的伤害,而这份伤害往往来源于童年时被控制和否定的经历。

  刚复课复学不久,儿子网课期间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前几天已经到了十点多,他依然在看电视不睡觉,也不做作业。我从八点就开始各种催作业,结果到了最终我越歇底斯里,他越满不在乎。

  最后我想到了这本书中信念跟踪法,我深呼吸让自己静下来,然后想象儿子一直下去明天会怎么样。起不来床然后上学迟到,上课被老师批评没完成作业,会被老师否定连基本的作业都完不成,大了没出息,一辈子什么都做不成就是个废物。

  想到这里我内心深处感到恐惧和绝望,我知道我捉到了潜意识的虫子了,小时候因为一次没有完成作业就被老师当众说没出息,作业都做不完就是个废物。

  我走出家门,跑了几圈,出了一身汗,尽情释放了身体压抑的情绪。我终于找到了每天见到儿子就唠唠叨叨不停催作业的原因,然后告诉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一直在课堂上,还没有走出来的小孩说:“你做得很好,我爱你,你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当你拥抱了内心深处那个小孩以后,你就拥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面对此时遇到的类似场景!同时你也就能平静甚至喜悦地对待亲密关系的另一半。

  欲改之先纳之,回到家我拥抱了还一脸倔强的儿子说:“晚安儿子,妈妈爱你。”

  不久,我在卧室便听到儿子关了电视,去睡觉的声音。

2.看向自己和伴侣——转移注意力

  前段时间青岛律师张灵遇害一案轰动一时,因为凶手是她自己15岁的女儿。

  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好奇,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让一个孩子痛下杀手。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母亲的过度对女儿的注意造成的。像很多父母一样,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给孩子报各种班,样样都要会。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为了孩子一次小考宁愿得罪领导也不愿意出差,不允许孩子和离异的父亲有来往,不允许孩子和男同学相处等等。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生命是我们给的,到却不是我们的。你可以给孩子爱,但不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希望强加给他。你越是这样,孩子和家长就越来越痛苦和烦恼。因为你的方向不对,越做越错,以至于孩子逆反心理越来越大,慢慢地与你的对抗与日俱增。

  周卫慧认为有效的解决亲子关系的办法,把对孩子的注意力解救出来放在自己身上,把目光看向伴侣看向自己。单亲家庭可以在适当时机进入新的伴侣关系,良好的伴侣关系会让你保持在正确的家庭系统位置上,那家长和孩子就不容易出现错位补位和越位的现象,这个方向对了,家庭系统就会一切回归正常。

3.健康旋转的家庭系统——界限感的存在

  前面我们讲了信念和注意力,接下来我们讲一讲界限感。海灵格曾说过,我们需要爱,但也需要界限。

  前段时间一位父亲掀开女儿的被子拍照并发到家族群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

  原来,当天下午3点要上网课,2点的时候女儿却还躺在床上。

  父亲气不过,一把掀开女儿被子拍照上传家族群。

  最关键的是,女儿已经18岁了,在上大一。那天,父亲又像往常一样不敲门就进女儿房间。一来二去,女儿也怒了,和父亲起了争执,还拿起剪刀对峙。

  孩子渐渐长大,需要发展自我,积蓄力量与父母分离。然而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则不能放手,也不知道如何设立界限,做到既能尊重孩子个人意志,又能继续养育和支持孩子。

  周卫慧给出了几个方法,让我们一起练习如何做一个有界限感的父母吧。

  1.静下来内观自己

  就是遇到孩子让你生气担心的事情时,把自己沉下来,安定下来观看自己的内心,觉察自己内心那个小孩。分清是自己在愤怒还是孩子让你愤怒,这件事需不需要你干预,你是想折射自己内心的创伤找出口来发泄,还是孩子本身就是有问题需要你必须干预。当你静下来区别来两者,你自身便充满了力量,爱便在你和孩子之间流动起来,才和孩子真正的联结。

  2.和孩子设置界限

  和孩子设置界限最好的办法是看向伴侣,从序位和动力的角度看,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伴侣身上,对孩子就不太关注太多,那亲子关系界限自然而然会出来。

  3.信任

  信任孩子会在自己灵魂里长大。我们经常有句话话叫“妈妈觉得冷”,尤其是对小孩子,早上上学出门前,要让孩子左一件右一件的穿,生怕在学校冻着。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他觉得冷会和我们要衣服。他会的东西就不会请教我们,那你就不要插手。这样就能保证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间,保存他自己的体验和力量,他做得会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4.设置底线

  和孩子一起设立做事的底线,俗称“约法三章”,然后坚定而温和的执行。比如出去玩必须十一点前回家,谈恋爱可以但不可以搞大肚子,玩游戏可以必须玩多久。

  所谓的界限不是给孩子放任的自由,真正的界限是规矩下的自由。

  设立底线让父母具有权威感,同时也是一个成熟成年人的体现。让父母在正确家庭上位系统中,孩子便也会在他该有的位置更加的感受到自己有父母,充满安全感。

小结

  看完《与爱重逢 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之后,我觉得我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时常自问两个问题。

  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恐惧愤怒和不安投射在孩子身上呢?

  我们有没有以爱之名,行控制之事,剥夺了孩子自身生命成长的力量呢?

  海灵格说:孩子是好的,父母也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包括我们的父母,也曾经是他们父母的孩子。在生命传承角度上讲,我们都是完美的。

  但是孩子生下来以后,他成长的过程是跟父母从亲密到渐行渐远的过程。父母付出无私的爱,然后得体的退出,允许孩子做他自己,活出他的人生意义。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切不用担心,因为爱会让我们在适合的人生节点重逢。

  因为有爱,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去支撑孩子完成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历练。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读后感(十):《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如何穿越迷雾,与爱重逢?

  前段时间罗志祥和周扬青的分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娱乐圈的明星分分合合有很多,说到底都是亲密关系深陷迷雾,被迷雾蒙住的双眼无法看清前方的路。

在当下物质欲望发达和心灵敏感多变的环境下,人心寂寞,爱匮乏,关系也容易出现危机,尤其是年轻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而能获得的支持却非常有限。

  那么,我们该如何穿越迷雾,与爱重逢呢?

  当我看完周卫慧的《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隐约中给我指了一条明晰的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她是作家卫慧,年少成名的复旦才女,现当代在东、西方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她是身心灵导师周卫慧,实修实证的行者,一位历尽繁华、终又返璞归真的传奇女性!

  二十年前,她的半自传体小说《上海宝贝》火遍了全中国,卫慧也成为先锋作家、美女作家的代名词。

  随着《上海宝贝》成为禁书,她飘洋过海定居美国,从此销声匿迹。

  结婚、怀孕、离婚、生子、再进入亲密关系,在“消失”的岁月里,她经历了平凡而又残酷的人生洗礼。

  她以自身心灵的成长诠释:

所谓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终极意义上都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全书的内容分为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和创伤三个议题展开,都是很实用的内容,与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事业和个体的身心安康都有着切实的关联。

  人过中年,共同携手的婚姻生活也超过十年,这一路来,激情褪去,孩子的降临,也曾惊险地走过三年之痒七年之痛,如今平静的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却也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满惊恐,此时读到周卫慧的《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有些小确幸的欣喜。犹如迷雾中的一束光,照亮我在亲密关系中前行。

01、拥抱内在小孩

  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他是另一个自己、是一个一直被你忽略的自己,他还是一个受伤的自己,他被你关入内心最深处,也许是出于自我保护,你一直在逃避他,远离他,当他不存在,甚至于恐惧他,讨厌他,总之,不愿意接受他。

  我们的内在小孩,大多是带有创伤的,而这些创伤基本来自于童年。那时的我们弱小而无力,面对伤害,我们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出于自我保护,我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个隐蔽且敏感的空间,它就如同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成年后,也许我们会遗忘他,但他却一直都躲在你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无论你的内在小孩是冷漠型、依赖型、愤怒型、拯救者型,还是自我型。请平静地喜悦地去对待他,接纳他的不完美,用力地拥抱他!

  小时候的两件事情让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样子,初春未入夏的天气,爱美的我瞒着父母偷偷的穿上了最心爱的裙子,忽然的大风大雨吹得我直打哆嗦。没有钥匙回房间换衣服的我瑟瑟地站在门口,试图用小棒捅进锁眼开门。结局是锁坏了,我低着头,大脑里一直回响的声音是:“摆婆精,这么要摆啊,这么凉的天气穿什么裙子!冻死了吧!”

  在老家读的初中,那时与父母分离,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一天我洗完澡,穿了一条白裙子出来,被爷爷笑话:“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白色的像护士一样,难看死了!”当时的我躲在房间里换下裙子,对着裙子哭了一晚上。

  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不爱买新衣服新裙子。为什么我不爱照镜子,为什么我不自信。因为我的内在小孩一直都觉得自己不配打扮,不配拥有美丽的裙子。

  现在我找到了他,我要用力地拥抱他。

  当你能够拥抱内在小孩,你就拥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

  当我能拥抱自己内在小孩的时候,我也就能平静甚至喜悦地对待亲密关系的另一半。

02、看向自己,平视家人,不占位、不越位、不错位

  当你能够接纳自己,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要正视你在家庭中的序位。每个人都来自父母和家族,每个家庭系统的成员之间存在着隐形而强大的联结。你在家庭系统中的序位往往是由进入系统的时间决定的。

  一个女人离开原生家庭来到夫家,由于你是最后进入家庭系统的人,因此,女人常常由觉得自己在夫家是外人的感觉,但是当孩子降临,进入系统,此时孩子则成了家庭系统中最晚进入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女人往往在生了孩子后才能真正融入夫家的家庭系统,才会真正的觉得是这家的人。

  如果家庭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自己的既定轨道中运行,不占位,不越位,不错位。那么家庭之树则能健康地长成参天大树。

  但现实生活中,作为母亲往往容易下降序位,眼光时刻盯着孩子,一方面让孩子倍感压力,另一方面又造成父亲在教育中的缺失。周卫慧的建议是,把眼光向内,看向自己。当你有情绪的时候,把眼光看向伴侣。孩子自有他成长的空间,不必担心。

  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海灵格说:“妈妈担心孩子是一种诅咒,暗地里是在希望孩子替她去承担恐惧和罪责。”

  这也是为什么众多教育专家都提倡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一定要大于亲子关系!

03、修炼成熟的人格,提升生命力

所有的争吵、愤怒、委屈和恐惧,都是求爱而不得。而抛掉这些情绪的面具,背后是一份对爱的渴求,正面说出来,就是从孩子变成成年人的时候。

  成年人要学会正面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试图通过各种情绪和策略去控制对方。不能主动正面表达的人,就像一个委屈无助的孩子在等着父母走向他,来喂他、爱他?周卫慧觉得这样的状态不是不对而是无效。因为你不是孩子了,有可能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因此,你需要努力去修炼成熟的人格。

生命有多强大?我们的生命建立在一代代人之上,如果每一代人留一个最好的基因在下一代身上,那你的身体凝聚了多少的爱?!

  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爱,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一方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有人会想,要怎么样才能提升生命力呢?其实不难,专注你的兴趣爱好,侍弄花草,阅读旅行,健身养生等等,并坚持下去。

  你能看到一个长时间练习书法和太极的老人定会比从不练习书法和太极的老人更有精神,身体状况也更好。因为他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提升生命力,生命力对他的回报而已!

【写在最后】

  生命是最大的成功!爱是最大的渴望!

  而当生命不再和谐,出现家庭纠纷,孩子问题,夫妻失和,事业挫折,抑郁焦虑,身体疾病的时候,正是需要停一停,打破幻象的囚笼,去与爱重逢的时候!

  因为,爱,一直都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