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万岁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活万岁》是一本由[日]土桥章宏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0-1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万岁》精选点评:
●其实活着,就很好。学会生活学会爱。
●穿越生活的苦难,最终可以抵达幸福的彼岸~很好!
●每个人生而不同,一本书让你看遍人生百态和世间冷暖。
●愿生活善待我们每一个人,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带给我们的光和热
●看完介绍挺感兴趣的,想看
●代沟真的存在,但只有失去时才想要珍惜。
●让本来不好的事情变得更坏,但是,表坏的事情也会变好,不是吗?
●生活带给我们的从来不只有痛苦,在里面夹杂的爱才是最值得我们守护的
●这本书里所介绍的老年人的社会现状,不仅是当下的问题,更是年轻人未来所要面对的问题,相信读完这本书会对我们自己的亲人和家庭有更多反思与思考。
●生活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苦难造就别样人生。愿人人生活苦尽甘来,生活万岁。
《生活万岁》读后感(一):未来,未来
用两天时间读完了这个可以说情节很简单的故事,在我读书速度列表里,应该可以排名第二了。(第一应该是岩井俊二的《情书》)
第一个“未来”,是本书的主人公“若村未来”,一个摆脱父母到东京,边在便利店打工,边在事务所上表演课,渴望自己成为出色演员,“总有一天我会变得更加强大”的二十一岁姑娘。可是这个拥有寓意十分美好的名字的人,却在祖母若村妙子时隔多年的探望之后,生活发生了变化。或者可以借用书中河村道子的书评,未来的“生存游戏开始了”。
原来祖母脑出血。可惜在老家的父母,仍然摆出了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在这一对“有毒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是不是也同样没有人性,是否也会袖手旁观。作者笔下的未来,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她为了照顾祖母,失去了两次试镜的机会,甚至最后去卖身,导致男友阿透分手。即便如此,她也从没有放弃对祖母的照顾。未来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善良和坚韧,是每一个生活在泥沼中的普通人继续坚持下去的可贵,也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最感动的地方。“曾经被无条件接纳过的人,是不会走上歪路的。未来一直没有堕落下去,或许正是因为祖母曾经完整地接纳了自己。”未来以为祖母很坏,但庆幸祖母留给她的全是充满爱的美好的回忆,而这些回忆,也穿过了阻隔重新回到了未来的记忆里。所以,即使祖母开始因为痴呆而忘记了未来,但在医院和后面这段寻找护理机构的时光里,祖孙二人是幸福的。甚至最后祖母在仅有的意识里拿奖杯砸伤了自己而希望未来得到解脱的做法,让人伤心又动容。
虽然过程很难,但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温暖的。连之前一直和未来作对的明子,都献上了自己的帮助,让阿透得知真相,回到未来身边。
作者以简单的笔触,描写了简单的故事,却在其中夹杂了日本的护理制度,特权,原生家庭教育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未来的未来,已经剥开迷雾。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不久的将来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能像未来一样勇敢面对,坚强地走下去,迎来那个美好的未来呢?
《生活万岁》读后感(二):【推迷会鉴书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生活万岁》读后感(三):【推迷会鉴书团】底线万岁
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作者却没有用沉重的笔法来写。试着想了下,如果文风都变得沉重,恐怕读者看到一半就会落荒而逃。
但即便是轻文学式的语句,也不能让故事变得轻松。
小说的女主角叫未来,这个名字就很讽刺。
她根本看不见自己的未来,而命运也存心在和她开玩笑。
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极其重要的试镜,同一时间她要求去陪祖母进行护理评级测试。
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演角色的机会,半夜又被护理机构叫去照顾祖母。
令人尴尬的是,由于她的职业是演员,即便她说她试镜迟到、错过角色是因为要照顾她患上老年痴呆的祖母,旁人觉得她只是在为自己的错误演出一场蹩脚的借口而已。
生活的灾难接踵而至。
她无力负担私人护理所的费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但是这些又被男友知道,她失去了爱情。
所有的灾难都是从祖母来到她家里开始的,她也曾产生“如果祖母死掉就好了”的想法,但她还会为此感到愧疚。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她还是会为祖母拿出钱来护理。尽管贷款越滚越大,但她还是无法出卖自己的身体,无法做到用身体去换一切。
这应该就是生而为人的底线。
与她相比,她的母亲就是个反例。
吸血虫式的母亲、懦弱的父亲,这是教科书式的有毒父母,他们毫无底线地榨取老人的所有价值,等到老人身无分文之后,再无情将她抛弃,再向女儿编个故事,说是祖母抛弃了他们,让女儿与祖母也断绝关系。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未来的三观没有扭曲是一件珍贵的事。想要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孩子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
这也得益于她的祖母。
只有被毫无保留地爱过,内心才会保留善良与柔软。
尽管被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伤害,祖母还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孙女,所以在到达天堂之前,才会有孙女倾尽全力的守护。
这不仅是一个探讨社会护理问题的小说,也是一部探讨家庭关系与道德底线的小说。
在未来去祖母家揭开祖母真实的一面的时候,也是小说最令人动容的地方。
虽然结局刻意做了大团圆的举动,但再经历了种种令人窒息的情节之后,再换来一个支离破碎的结局,恐怕太令人绝望。生活,不就是窒息与温暖共存吗?
《生活万岁》读后感(四):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当时心里的感受是五味杂陈,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护理这个题材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足够说明它已经发展为当今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话题。尽管作者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但依旧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为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不确定自己能坚持到哪个地步,也不知道如果没有如文中一样的感情基础自己是否还能像未来一样勇敢承担一切,实在是一个不得不面对但又不能去深究的问题。
这是第一次读土桥章宏的书,其创作的剧本《超高速!参勤交代》获第37届城户奖,由该剧改编的同名电影获第3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其他的作品还包括《武士马拉松》《搬迁的大名》等。也许因为作者是编剧的缘故,故事的对话节奏张弛有度,这些对话形成了设置巧妙、情绪饱满的对话脚本,并融入了影视作品的技法,使小说读来感觉畅快淋漓。
作者对本书的定位是一部“可以在赏读的同时学习护理制度的小说”,但我认为这本书的实用性只是锦上添花。它最出彩的地方是它纯粹的、强烈的、引发共鸣的故事性,跌宕起伏的剧情让人读起来就停不下来,读完看了一下用时,短短两个小时便让我感受颇丰震撼不已。从外婆在门外摔倒住院开始,仿佛进入了一场人生游戏,真实地直面残酷的现实。在未来经历所有问题,遭受所有挫折的同时,脑海中也不时闪现类似的新闻报导,这时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当事人的感受。政府机关和各医疗设施之间的“踢皮球”;医护紧张的情况下穷人很难得到真实有效的治疗;因为经济压力不得不逼迫自己放弃自己努力追求的生活并且拼命说服自己去接受“权色交易”,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真实,那么无奈。
此外,书里对“家庭关系”也进行了探讨,未来与祖母的关系与未来与父母的关系产生强烈的对比。很不幸未来有一对“有毒父母”,以所谓的“忙”为借口,逃避并拒绝承担任何责任,然而也许正是因为有这对父母作反面教材,未来才会形成与他们截然相反的性格。故事的开头有不少祖母跟未来吵嘴的场景,当时只当玩笑一笑而过,直到读完才明白这是作者为后面的反转做的铺垫,将后文祖母的行为与前文的傲娇严厉联系起来,祖母的善良与韧性爆发让人瞬间泪目,此时我也想问一句,明明死后会上天堂的人,为什么活着却像在地狱。
如本书末尾所言,希望大家无论如何都要抽出几个小时来读一读这本书,感受作者留在书中真挚的愿望, 并将自己的感想、意见传达给身边更多的人,借此推动社会制度更加完善,避免故事中的悲剧发生在现实之中。
《生活万岁》读后感(五):我很想念您啊,孙芹女士
很荣幸,这是我入行以来做的第一本外版小说。
第一本小说就关乎亲情,还是隔代亲。
我算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大一些之后,姥姥因为年纪大了没人照顾,妈妈就把姥姥接来我家跟我们一起生活。
我非常喜欢姥姥,她是我见过的活得最明白的人,她没读过书,也不认得几个字,自己的名字还是嫁给姥爷之后,姥爷教她写的。但我特别爱听她说话,话糙理不糙,比什么大道理都受用,她多年经验总结出的生活习惯,影响了妈妈,也影响了我。
她是大年初五的生日,地地道道的水瓶座,都说水瓶座特立独行,真是到老了也一样。她不爱看伦理剧跟宫斗剧,喜欢抗日神剧跟战争电影;听妈妈说她年轻时候嗓子特别亮,唱歌也好听,可在我印象里从没听她唱过,但她爱听歌,中央三频道的黑龙江地区收视率可能一半儿都是我姥贡献的;她不爱过生日,但无奈生日离过年很近,每年的大年初五都感觉像是又过了一个春节,你要问她今年高寿了,她自己也不清楚“72还是73来着,不知道”,但每个孩子的生日和年龄她却记得清清楚楚,包括那些外甥、侄女的她都记得。
她是一个特别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她身体一直不好,姥爷走的又早,她就一个人在乡下待到被我妈跟舅舅强制接过来。在她眼里生跟养都不是义务,她生孩子爱孩子是她自己心甘情愿,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照不照顾父母也是自愿,她想不想被照顾也是自愿。
我青春期的时候,觉得跟我爸妈说话有代沟,但我跟我姥反倒没有。没谈恋爱的时候,我妈老张罗给我介绍对象,她还说我妈“你跟你姐那时候在家呆到27、28我都没催过,她刚毕业你总着什么急。”
直到前年,她去世前的那个春节,我跟家人说谈了恋爱,我妈不看好,她还跟我说“不用听她的,听你自己的,姥姥跟你是一伙的。”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太愿意相信她已经离开我跟妈妈两年多了,我老觉得她一直在家。知道我快放假回家了天天守着日历盼,我回家的车都还没出发,她就搬着凳子在门口坐着听楼道里的声响;我可能会一直记得伏天要吃鸡,冬至要吃饺子,人七要吃面条,开春要吃萝卜;夹菜的时候先把筷子弄干净,碗边跟盘子边不要沾汤水,换被套的时候记得先找好四个角,先拖地再扫地不易起灰尘……实在是太多了,我在写的时候,都能想到她说这些话时候的样子。
我在看这本小说的时候,主人公经常会不自觉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和奶奶一块下了电车后大片的紫云英花田和飞在身边的菜粉蝶。我有时候也会这样,下过雨的青草香跟泥土味,还有被风吹过的树叶沙沙声都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回忆。
我没有主人公那个福分在奶奶生命的最后阶段一直陪在她身边,我也质疑自己面临那种状况时,是否能做到像她那样倾尽所有换回奶奶身为老人的所有体面。
我们都会老去,如何尊严的、尽量不留有遗憾的老去,可能不会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却是到了该为我们父母考虑的时候。家人不是负担,老去只是生命的一种常态。
人生没有再一次的机会,假如有的话,我不希望妈妈会顺着姥姥坐在那里安静的看完一集抗日神剧,我也不希望姥姥在妈妈上班磨蹭,催她出门的时候和颜悦色。我还是希望像往常一样,吵吵闹闹,细碎平常的样子,那是我真真儿最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