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摘抄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是一部由平野俊一 / 山本剛義执导,北川景子 / 木村多江 / 平冈佑太主演的一部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一):刚刚看完第一集,感觉还不错啊
刚刚看完第一集,感觉还不错啊,虽然故事有点老套,不过现在日剧拍的好的推理剧不多,这个编剧算是无功无过吧。
景子表现的很好,应该会继续追下去。不过看看大家的评论好像不怎样,有点忐忑啊,千万不要弱下去。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二):看到大家吐得很开心我也忍不住了
又是日剧美剧化的一部片子,我仿佛看见了不疼不痒的第一季,之后就会有个半回顾半展望的sp,然后过半年后,一个没看过却像看过,看过也像没看过的第二季就出来了
更要命的是,第二季出来的主角们更加强到逆天,让所有正义和非正义的伙伴们都黯然失色,唯一能与他们比肩的只有第二部新加入的新怪人,当然,场所多半是在一个被贬之后的小地方
其实吧,美剧化的日剧,认真就绝对输。适合的就是,哦,A死了,啊,B也死了,我擦泪,这C不应该死啊,恩恩,凶手是D
完了,道理呢,不知道,讲什么故事,看了仿佛没看,女主角挺漂亮的我记得
囧子还真是不适合演正剧,其实可以考虑少爷专业户要润来负责装逼,平岗就负责耍冷,囧子就还是驾轻就熟的傻妞,最后,木村嘛,嘛,怎么都行了
竹中大叔吃了个吐也吐不出的便当,感情观察野鸟和戒烟,全都是为了让囧子发挥一下业务水平,可惜了啊
中山帅了一点啊,果然,不管年纪,男人的刘海也很重要
好了,吐了这么多。我也给我自己发个便当,匿了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三):麻烦COS CM COS得再强大点
估计没人会不想到criminal minds吧,这在预告片的时候就大告天下了
01集profile过弱了
都知道几个被害家庭的都是虐父母至死,带走小孩
从这点看:起码应该会想到这是犯人选择被害人的基本组成家庭模式。
带走小孩:第一怀疑犯人很可能有恋童癖
但是出于几个家庭都有虐杀父母的情况来看,凶手肯定对父母有怨恨,很可能是在一个不健康/健全的家庭成长,童年很可能遭受过什么侵害
犯人带走小孩的动机可能是出于对自己童年的安慰,把被害人的小孩当成是自己小时候,想去保护这个孩子
这怎么会不是第一调查方向呢,绕个圈子还牺牲了个组长。。。
不过:我就是冲着景子来的,依然美貌啊
希望之后的剧情可以走得强大点,就算是COS CM,也要COS的好点
顺带要提下:这个要润是什么回事啊,就是红不起来,本来演演什么少爷类型的,在这剧里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已婚人士了啊,这样不是连感情戏都可以省了。。
再这样下去要直接变成大叔类型??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四):这是一部教育片
很不错,日剧我都愿意给高分,不一定剧情多精彩,但是看过一定会有收获,这就是我推荐的理由。
一部推理剧,被人说节奏慢,剧情不合理等等,看似就应当可以算作烂剧了,最要命还一点感情戏都没有,是真的没有全剧无CP,连暧昧对象都没有,怎么看?还看什么?
可是真的很有教育意义,本剧的每一个案件都在反复述说着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一直在强调父母的责任。没有太狗血的家庭伦理情节,而是更直观的面对赤裸裸的结果,最坏的结果。这部剧里差不多每一个犯人都有不幸的童年,家长真的要引以为戒。
最后的结局很好,很日剧。看完这后我们真的要问问自己,怎么样才真的能从伤害中走出来,是怨恨?是报复?还是。。。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五):装逼就算了。
装逼就算了,装得把演技都磨没了,真是神死了。
全剧唯一的亮点是柳乐优弥演的变态少年犯……当然这是在我看之前这么觉得,看之后我只能说,莫非北川景子和金泰熙一样,是演技杀手?
变态罪犯在日剧里有很多,少年罪犯也很多,性格扭曲一点,智商高一点,背景凄惨一点的少年犯事日剧里一贯的演技亮点,比如BOSS里的神田未来,比如BM2的大黄蜂,比如SPEC的小王。但是这样的孩子有个共同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少年犯比较棘手的原因,那就是会装。神田未来的优等生外壳,大黄蜂的被害者外壳,小王的忧郁内向少年外壳。不然的话你智商又高,人又扭曲,不被怀疑就有鬼了好么。柳乐优弥最大的问题在于变态的过分了点,什么一直强调自己是怪物,一直在用奇怪地强调说话,一直表情闪烁不定,哦册那你怎么会现在才被抓?你应该从小就被当成变态才对。
北川景子的演技,呵呵,你真的确定有演技?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表情下来。外型上毫无特色,性格上毫无特色,所以说还有什么地方是能吸引观众的?相比之下还是看木村多江吧,至少有点演技。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六):请原谅我给它“很差”
这不是我本意,实在是这一部剧不合我胃口
第一集里面执行第一个任务的时候,那个组长是多么的干练多么的惹人喜爱啊!为什么之后会变得那么磨磨唧唧并且让人感觉厌烦呢?
要润大叔和平冈佑太在这里面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呢?感觉丝毫没有戏份,而且所有的演出几乎都是为了衬托出北川景子饰演的人物的伟岸、聪明、勇敢、坚定、不屈。这是为什么?这两个人打酱油会不会打的彻底了一点?
再来,北川景子。她饰演这个角色大概真的是选错人了。我不得不说她非常不适合演这种背负着类似于血海深仇,同时也保有自己的内心纯洁的角色。她演出来太苍白太苍白了,我没办法做到和她一起哭,和她一起笑,简直就是上帝视角,冷眼旁观。
编剧的问题就是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刺激,不懂平静下的暗流汹涌吗请问?怎么就不能弄的像伽利略一样,不要给我们看那么多恶心的情节就可以平稳地看完这一部剧呢???难道非要断手断脚吃植物才可以达到你们的目的???我是不懂就对了
然后……这部剧是和 教会 同时看的,现在都没有看完,但是我已经决定放弃LADY了,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科幻爱情剧《是你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一切》我会耐着性子看完,虽然是一个烂尾剧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七):看惯美剧再看这个,真忍不了...
原当消遣看看,越来越无语.剧情真是越来越弱智了,一点专业感都没有.好多推理漏洞.手无缚鸡之力每次都想冲上去和疯子拼命,多次不联系总部,受没受过专业训练阿.....分析推理越来越少,情愫纠结越来越多,是不是侦破片阿.....
就说说这编剧所谓的压轴,无比弱智的第10集吧.
从最后结果看,即使有5个受害人,也不是犯罪心理中所说的连环杀手,后面4其实就是简单的仇杀,10年前调查的时候,连这5个人有没有关系都没查清楚,就定为心理变态的连环杀手.要放在美剧里,一查5个人同一学校同一届,又经常欺负一个新同学,最后新同学自杀了,这还有悬念么,还不愁没有嫌疑人么.
新同学杀人后缠带子时,连手套都没有带,难道就没有叫做指纹的东西可查么,缠成那样了得多少相同指纹阿,线索如此直白,即使在天朝,有这样证据的案例,根本没法拍成电视剧,太简单了.居然在本片中纠结了整整十年!不知道是编辑想讽刺警察脑残还是编剧自己脑残....
而且每次的侧写汇报,感觉普通人都能总结,需要这么大张旗鼓的一群"专家"么
再有,小组头头那什么气场啊,感觉一成天受气的小女人,就算心脏不好吧,至少您是和犯罪打交道的,整个一林黛玉阿.看cm里的E姐,那气场强大的....整个小组每天也纠结于各种情愫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无病呻吟的纠结,怪不得简单的案件也破不了....
好在已剧终....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八):扯,接着扯,还能再扯点吗
看了前三集,不得不对编剧佩服的五体投地。
每集不是组里内斗就是和警察示威,然后发表些教科书上看来的对破案毫无用处的推断,汗~
破案主要是靠囧子神婆上身与罪犯身灵合一或是灵光一闪参透了关键。要命的是靠那些神一样的推断居然可以破案,其实那些犯人是他们自己安排的吧!要不然怎么会从小一号的衣服立马就知道是妹妹,当时还不知道罪犯是女的吧, 咋不猜是犯人的前女友(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囧子果然不是正常人)吸血鬼那集倒猜是女友了, 怎么不猜是妹妹,女儿什么的,每猜必中想必也是靠着FBI的理论依据和概率学的统计数据, 要不然怎么说妹妹就是妹妹,说女友就是女友
CPS的神奇在第一集就展露无遗,组长姐姐怎么就从一封预告信就知道罪犯是男的,在20~35左右,文化程度高(其实电视看多了,谁都猜得到吧)粉红衬衫,黄色领带(厉害啊 不是流行吗 岂不是戴的人很多)最后居然可以一字不改的说出罪犯的原话,神技啊!! 个人觉得她们因该集体改行去买彩票,如此神技不能浪费在几个小贼身上。 再说,有此技能只要警方把资料给她,她猜出罪犯接下去要做的事要说的话,警察就可以守株待兔了,不是吗?
扯吧,扯吧,LADY~让我看看你能扯到什么程度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九):关于日剧新十年的开篇简语之《LADY》
作为一个有着13年日剧欣赏史的我,见证了日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启程,中的发展,末的繁荣。新世纪头十年里,随着信息的大爆炸,娱乐节目日趋繁盛,日剧也在新世纪之处遇到挫折之后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包括观众群体的细分化,针对化,在中期一度韩流化等等,到了近年(特别是07年之后)日剧又开始走回了向美国学习的老路。
我不知道别人对这部片子有没有不一样的寄情,但至少我有,尽管只有一点。这样的寄情并非来自演员、导演、制作电视台,而是日剧发展史上又一个十年的开端。
然而,这部片子(至少是第一集)并没有让人在新十年的开端看到新的东西。在破案的技术层面上,日本依旧在拾着美剧牙慧,风格上延续着以往的以事寓义,以育人的核心。这类走着主流破案题材的片子,卖点根本不在破案的技术如何新颖,剧情如何跌宕起伏,而是揭露案件背后的人性。这部片子显然没有做到。剧情上缺乏足够的张力,而人物的刻画又显得苍白(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需要刻画的人物太多,各经纪公司之间的竞争与电视台制作小组的博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仅靠演员卖力的演出和拍摄手法硬撑不是解决之道。
平庸意味着遗忘。从现有的情况看,如果不做改变,这将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在收视上靠着演员的努力维持一个12%左右的平均值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
须藤理彩发福了(90末00初的须藤已经远去了),木村多江依旧没变,中山裕介老了,要润还是很帅。
另外,为竹中直人打了酱油而感到愤愤不平。
《LADY~最后的犯罪心理分析官~》观后感(十):直击人性的恐怖片
完美的犯罪,没有指纹,甚至没有目击者……
这部日剧描写了一支从犯罪的蛛丝马迹之中推定犯人的特征、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将犯人逼入绝境的犯罪分析刑侦队伍。
她们被称为犯罪画像师。
最初对这部剧感兴趣是因为主演是北川景子。而且我对侦探类的连续剧本来就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这部剧的诡异程度却比我以前看过的侦探剧要高很多。
一如既往的日剧特色。
总是可以营造出可怕直击心灵深处的气氛。
北川景子饰演一名新晋犯罪画像员,不仅推测罪犯的心理,还能锁定犯人特征、并剖析其作案动机的现场主义行动派。
父亲也是一位心理画像师。在她年少时死于人为的火灾。
因为想知道为什么人会相互残杀,因为父亲曾说她是一位可以接近人心灵的孩子。
所以做了一名犯罪心理画像师,她可以通过犯人的举动推测出犯人的杀人动机心理,直达犯人最黑暗的角落。
看这部剧的时候是有点心惊胆战的,因为那么多的凶手,全部都是变态的。
他们杀人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是因为内心的阴影。
因为报复,因为妄想,因为快感,因为阴暗。
这些人简直就是怪物,杀人的手法也是惨不忍睹的。
从来没有想过,阴影这东西对人的影响可以如此可怕。
可以把人带到地狱。让人变得如此残暴和可怕。
但就像香月翔子最后对她的杀父仇人说的那句话:杀人之后是不会快乐的。
不管曾经有过多么惨痛悲伤的经历,不管谁伤害过你,这都不能成为你杀人的理由。
杀人之后的快感只是自欺欺人的错觉罢了。伤痛依然还在,甚至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