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儒林外史的人间》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儒林外史的人间》读后感精选

2021-02-15 02:1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儒林外史的人间》读后感精选

  《儒林外史的人间》是一本由张国风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儒林外史的人间》精选点评:

  ●全书文字纵横开阖,却绝无学术作品的艰涩难懂,非考证而有考证的深度,非史学而有史学的严肃,非评点而有评点的趣味。适合广大朋友阅读。

  ●大家小札这一套书,选了张国风三本。除去吴承学,他的文字我是最喜欢的,平实中肯还带一点雅致,娓娓道来,不急不躁。做为古典文学的普及本,我认为是一个蛮好的选择。

  ●试图通过道德文章是否真的能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最起码在整个大明王朝只有海瑞一例而已。而更多的读书人其实早早的至圣先贤的言论中发现了“不为圣贤,即是禽兽”的终极评定标准,这种毫无灰色地带的教条范框完全没有给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原始人性以足够的躲藏空间,于是读书人需要试着自己把自己伪装起来,现代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而人性本能的会把这种行为以最方便解决的方向进行统一,既然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那就抛弃自己的信仰吧。

  ●7/10 尚可,作为给未读过原著的书友的启蒙作较为合适。热评里那句话说得好:既然无法放弃自己的欲望,那就抛弃自己的信仰吧。而最可悲的即是身处那样一个伦理和信仰腐烂的年代,没有一个王冕可以活下来。

  ●丰富有趣的文学评论鉴赏书~每本书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篇篇精彩,很适合随手翻阅阅读。妙趣横生,实在精彩

  《儒林外史的人间》读后感(一):鲁迅都曾推荐过的书,伟大也要有人懂。

《儒林外史的人间》

  相比较于同时期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看过的人就少了很多,而我就是那没看过的人里的。我想作者写出一部好作品,是想要有更多的人来阅读,来了解,来说它的好与劣的,哪怕作者本人不在了,如果他写的书对现在的人们还有意义,还有人因为这本书记住他这个人,还有人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我想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初衷吧,给人世间带来一些什么,让人们能从文字里领悟道理,这就是好作品的意义。

  虽然没看过《儒林外史》,可大概的故事脉络还是知道的,特别是《范进中举》这一节更是如雷贯耳,这本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语言自然明快,文笔淋漓酣畅,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

  而我看的这本《儒林外史的人间》,作者分别从吴敬梓创作道路和构思,书背后的故事,人物人设的建立,以及为什么作品要这么写,八股陋儒,假儒、迂儒和真儒,假名士和真名士,讽刺艺术,明代士人生活面貌等各个方面对《儒林外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品评分析,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哪怕没有阅读过完整的全书,能对原著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更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真实意图,真正看懂、看透那个时代的故事。

  《儒林外史》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真实不做作,勇敢地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而这本品评的书也一样,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最大程度地突出真情实感,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没有因为自己的爱憎,就去批判人物,只是展示给人看,好坏由读者自行评说。

《儒林外史的人间》

  作者这么形容周进和范进的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把我心里想的那些我形容不出来的话,都代替我说了。

  用鲁迅曾经推荐过的《儒林外史》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吧。

  “伟大也要有人懂。”

  我看书的时候会因为阅历不够,知识浅薄,而错过许多精彩,甚至有时候会看不懂一本书想要表达的深意,反而错过了一本好书,有这样一本剖析类的书,它既可以想导读,又像注释,还像弹幕,在我们看书的时候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点,然后能拾起兴趣,再去看一遍原著,我想这就是作者的用意吧。

  End。

  《儒林外史的人间》读后感(二):《儒林外史的人间》:这个“冷笑话”,你是否真的能听懂

  第一次接触到《儒林外史》是源于那个范进中举的故事。当时读语文课本的时候,就一直觉得纳闷。中举了,不是一件好事吗?为什么要疯了呢?这不是白白浪费了自己多年的辛苦学习吗?这就跟好不容易一个高三的学生,高考考上了一本的院校,但是他疯了,这个故事太悲惨了。

  而当重新再读回这个故事,会让人突然发现,作者吴敬梓所想要表达的对于当时那个科举制度的嘲讽,更是对于当时一个时代的嘲讽。

  范进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穿的破破烂烂,什么事情也不干,整天就是读书。信奉着“万般皆下等,唯有读书高”的原则,在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范进终于在54岁那年得了个秀才。而后,范进又中了乡试,金榜题名。范进终于扬眉吐气的哈哈大笑了起来,岳父再也不会看不起他了,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也终于要被他踩在脚底了。范进越想越开心,越想越开心,然后,他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再也没有走出来过。

  一个让人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略带苦涩的故事,就这么跃然纸上。我们在赞叹作者的创意之时,也很想认识一下,作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吴敬梓从小家境殷实,他所处的年代恰逢清康、雍、乾“盛世”,成长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官宦门第,科举世家。要说吴敬梓如果一直这么顺风顺水的话,我想他可能也无法写出《儒林外史》这样的佳作。13岁的时候,他丧母,之后又丧父。家里的亲戚为了他们家的遗产吵个没完。

  吴敬梓气到不行,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把家里的田地和住宅都卖了,将这些钱做善事发了出去。 吴敬梓在服丧期满以后,也曾经几次参加乡试,但都榜上无名。这对他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才不过十年的时间,万贯家产几乎被挥霍殆尽。最后,他成了乡里面的反面教材。吴敬梓一时间成了”败家子“的代言人。

  考场失利,家道中落,妻子病逝,对于吴敬梓而言,这个家早就散了。 越是在困境之中,越能洞察世人的真面目。吴敬梓移家南京后,随着结交面的广泛,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他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积十余年之功,终于成书。

  但《儒林外史》的故事,仅仅读一遍,你很难一下子了解书中所要阐述的真正内容。而本书《儒林外史的人间》作者张国风先生带来的解读,让人觉得《儒林外史》原来真的在人间,是可以接地气的,也是能让人读懂的。

  透过对于吴敬梓生平的了解,张国风先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儒林外史》的解读。原本晦涩难懂的词句,在先生的笔下,内容变得深入浅出,更容易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本书的内容讽刺的是真实的生命,是写实的讽刺。

  这是一部伟大,也能让人看得懂的书。我是舒筱米,成长不易,但至少我和你并肩同行

  《儒林外史的人间》读后感(三):张国风的《儒林外史的人间》,帮助你更好地读懂《儒林外史》

  我一直都认为《儒林外史》是一本挺难读懂的小说。这个公子那个公子,这个先生那个先生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往往是你还纠结于这名士子的命运,下一章就转到了不同的人和事。你以为此人不会出场,没想到十几章后他又冒了出来。

  对于我这种学识浅薄而且毫无耐心的人,想要深入透析儒林的大圈子与小社会,简直就是一道大难关。

  第一次知道这部小说是读小学的事了。当时妹妹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是新版的,里头就有一篇课文是来自《儒林外史》中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当时看了这篇课文也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云,只知道这篇课文是来自一部小说叫《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后来上初中时,我又读到来自这部小说的另外一篇课文《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人人避之不及,中举后钱财滚滚而来,当时年纪尚小,对人情世故没有概念,读完也只觉得是个幽默故事罢了。

  现在回过头来才发现,以前读书学的那些课文都是一些中外名著呢,无奈当时天质尚浅,未能读懂个中滋味。

  最近我看了张国风先生所著的《儒林外史的人间》一书,才真正对这部古典讽刺小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张国风,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撰有《话说金瓶梅》《太平广记会校》等著作。在《儒林外史的人间》一书中,张国风对《儒林外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品评分析,探讨了《儒林外史》深远的文化底蕴。

  所谓“外史”者,即不同于“正史”,讲的是与那些一般场面上所说的不同的事情,然而在表面儒雅风流的背后还有另一番面目。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是在看透了封建社会中的读书人的悲剧命运后为他们写下的正传。

  在《儒林外史的人间》这本书的开头,张国风就提出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历来有知人论世的传统。研究古典文学,首先要确认作者,再确认其作品,并进一步研究其生平的巨大兴趣。

  所以在细说王冕一节中,张国风就对吴敬梓的出生背景加以解说,表明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曾带着家室门第的强烈自豪感去观察社会,而在这部讽刺巨著中,吴敬梓却塑造出了王冕这么一位“嵚崎磊落”的普通读书人,来作为全书衡量、褒贬人物的标尺,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

  王冕是全书中作者最倾心、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之一,和杜少卿前后辉映,犹如两座山峰,拱起了整本小说。

安徽吴敬梓纪念馆

  张国风将吴敬梓与《儒林外史》中的士人背景相结合的解说方式,确实对我们有增广见识的帮助。

  《儒林外史的人间》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儒林外史》的佳作。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觉得《儒林外史》很难看懂,不妨就先看看这本张国风的《儒林外史的人间》吧!

  《儒林外史的人间》读后感(四):儒林外史:读书人的世道人心

  

外史

这不会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最起码在读书时期阅读的体验总让我无法琢磨透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才会把这样一本,一无主角,二无高潮,三无主线剧情,四无激烈的戏剧冲突,评书、话本中那种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明扣暗扣一概全无的古典小说,最终被捧成一部经典的古典文艺作品,并且能够和四大名著,《金瓶梅》等并称传世,后人一评再评。

  正如我在另一本书评中所讲,中国的古典小说因为其特殊的传播媒介和社会地位,如果不带有一定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其实是无法穿越时间地域重重阻隔,流传至今的。哪怕是那种借古讽今,教化世人的世情小说,比如《醒世姻缘》、《歧路灯》这类,也需要提供一个合适的角色来提供给读者产生代入感,以此来说,或许中国如今的网络文学之所以能输出海外享誉全球,其个中的缘由正是古已有之的代入感。

  而《儒林外史》的结构很显然受到了《水浒传》前半段的影响,散中有骨,交相呼应。以王冕起头作为楔子,带出大明开国文章取士缘由,这是仿洪太尉开伏魔殿引出梁山聚义的故事痕迹尤为明显。而后再引出周进,范进,严贡生,严监生,王惠,匡超人等故事,最后又以杜少卿访南京做毕,文中无一人是主角,却人人是主角,各自一段因由,各有一段故事,然后以事写世,写出一段天下士林之风景面貌。

读书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科举应该是中国古代集权官僚制度能够傲立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有一条能够连同上下层并且足以缓解底层知识分子内在需求的利益通道,就不会因为上下层的彻底分离,而产生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科举,启于隋唐,兴于明清,从北宋初年重诗文,到王安石一变,改以策论,再到朱重八再一变,以四书五经八股取士,从此天下英雄尽入瓮中,皓首穷经,焚膏继晷,可不知三皇五帝,可不知秦皇汉武,诗词歌赋尽抛去,韩愈苏轼总不如,总之,四书以外不是书。

  小说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勾勒这类人的嘴脸,行径,大概就是当时读书人的基本风貌,也无怪乎,明末张岱会在一艘夜航船中,借僧人之口讽刺读书人,不知尧舜是两人,不知澹台灭明是一人,就让老僧伸伸脚(出自张岱的《夜航船》)。

  时文憎命,十年寒窗,白了少年头。应该说以八股取士,当权者最是费尽心机。首先立意需要出自朱熹的四书五经,只有这样那些读书人才不会去乱读其他惑人心智的书。而文章需要以八股做结构,固定的立意用来禁锢思想,固定的结构用以磨人才智,只有如此,那些读书人才会以此为题,钻研不息,只为能一朝得势,金榜题名。

  当然即使是当时的当权者都认为以此能选拔出来的人并不会太过蠢笨,明朝非进士不点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科举制度既能在金字塔获得自己想要的人才,又能在塔的末端拉拢读书人的心智,可谓一本万利,童叟无欺。

人世间

  试图通过道德文章是否真的能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最起码在整个大明王朝只有海瑞一例而已。而更多的读书人其实早早的至圣先贤的言论中发现了“不为圣贤,即是禽兽”的终极评定标准,这种毫无灰色地带的教条范框完全没有给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原始人性以足够的躲藏空间,于是读书人需要试着自己把自己伪装起来,现代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而人性本能的会把这种行为以最方便解决的方向进行统一,既然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那就抛弃自己的信仰吧。

  作者引用了匡超人的前后差异来评价整部小说吴敬梓想要表达的制度噬人的本质,其实本质就在于求圣贤不可得的心理落差中,摒弃廉耻道义,转身投入终南捷径的价值观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吴敬梓相当擅长用一些戏剧效果明显的情节来刻画人物本身,并且不露痕迹的进行讽刺,许多经典桥段完全可以被单独挑选出来一看再看,范进中举,严贡生索猪,严监生濒死吹烛,张铁臂行骗等,不仅情节安排奇巧,人性刻画入木三分,而且每每都能产生很强的戏剧效果,有时候读来不仅让人笑倒,只能赞叹作者以文警人之余,还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中的戏剧冲突安排就是放到今人也不遑多让。

传世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一十四年,那一年,大清帝国即将迎来鼎盛之时,而中国整个封建帝王时期也将走向极盛之时。那一年,历时两年的金川之役,以金川土司乞降,大清在斩杀两位一品大员张广泗,讷亲后惨胜收场,乾隆皇帝的“卫青”傅恒载誉而归,之后阿桂,兆惠,海兰察,福康安将悉数登场,帮助这位好大喜功,到处盖章的传奇皇帝成就夸耀千古十全武功。

  盛极而衰,天理循环。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正是用他的智慧从眼前这般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太平盛世看到了读书人的阴暗,虚伪,逼仄,贪婪,并悉数写入自己的作品中,流传后世,以警后人。

  光绪三十二年,流传千年的科举废除。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九二三年,鲁迅在创作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如此评价《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是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这样的指摘,即使百年以后,依旧锐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