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兵帅克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好兵帅克读后感锦集

2021-02-16 03:26: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好兵帅克读后感锦集

  《好兵帅克》是一本由[捷克] 雅洛斯拉夫·哈谢克著作,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兵帅克》精选点评:

  ●萧乾的译本旧版买过,译林出的,节译,从英译本转译。人文社星灿的才是全译。

  ●“被官方认证的白痴”,帅克的这个身份就够讽刺的。白痴、疯子、怪物……(一定程度上)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够定义别人。现实中像帅克这样的人不多了……

  ●小时候看过,去捷克才发现这是国宝级别的作品

  ●我擦买错了还是节译本

  ●#2020003#

  ●谐谑的直面荒诞的世界。

  ●新版本插画着实可爱。 哈谢克的意义还是在于理解“幽默”在文学中的作用,以及最早展现了捷克人可爱的刻薄。

  ●这是我少年时代读的书。 也是我认识了解捷克的苐一本书。 开始读总以为是搞笑的。其实不然,以士兵帅克之口讽刺一战期奥匈帝国官僚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堕落…… 看似漫不经意,其实有深刻含义。 捷克是小国大智慧国家,国民素质普遍很高,艺术发达。出现了一些世界级的文学家一一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哈维尔,赫拉巴尔。 小国不容小觑。

  ●《好兵帅克》在我国一直以来都被当做儿童文学来对待,这是我们对哈谢克创作的最大误解。事实上,它是一部以幽默行讽刺之功的成人文学著作。哈谢克对战争的反对,对保守主义的痛责,对人性自由独立的宣扬,是超越时代的文学呐喊,每个人都应该听一听这个来自捷克却属于全世界的声音。 这一版《好兵帅克》的封面创意,来自台湾设计师徐睿绅。可以说,这个封面终于找回了《好兵帅克》在中文世界消散多年的灵魂。 希望,这部被误解的经典能拨云见日。

  《好兵帅克》读后感(一):节译本已足够

  看了其他人的评论,有人推荐全译本,说萧乾版节译不够好,但我看完这本书以后也没有动力在看全译本。

  小学六年级老师推荐的书目,在网上选书的时候,被这个版本的封面深深地吸引,再加上义者是萧乾,赶紧买入。我和家里的六年级小男生都很喜欢看这本书。好兵帅克(捷克人)虽然被认定为是神经性不健全,但全书中,他可能是较为正常的人吧,遵守着军队的纪律,干这些傻事,不过他所干的这些傻事,同书中所介绍的奥匈帝国的警察神父军队相比,帅克是个好兵,警察军队神父昏庸好酒没完没了的文本传递,机械官僚的等级制度,全书中每个人都是个酒鬼。每句话都傻里傻气的,看时觉得好笑轻松,看完以后有无比的同情捷克人,憎恨奥匈帝国,可怜帅克。

  文字和配图特别匹配,那些故事那些情节那些图片都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看前面介绍这是个节译本(有删节),但我觉得内容已足够了,再多就是堆砌了。

  《好兵帅克》读后感(二):用最灿烂的笑脸应对最丑陋的现实

  

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伟大作品,也是一部黑色幽默,笑中带泪的作品。哈谢克和卡夫卡是同年同乡(1883年生于布拉格)经历了同样荒谬的时代——一战,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写作风格截然相反,如果说卡夫卡写的是“正剧”,令人脊背发凉的话,哈谢克则是“幽默剧”,但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帅克的经历和作者本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性格乐观,看似白痴,却总能化险为夷,让人哭笑不得。故事一开始就是裴迪男大公遇刺事件,这也是一战导火索,而帅克在酒馆中的口无遮拦,被便衣警察抓到,因此以叛国罪为由抓了起来。开场如果细想的话非常滑稽可笑:一个战争狂热分子想吞并它国结果遇刺身亡,他的死却成为了他想吞并别人最好的开战借口,整个欧洲都想分一杯羹于是开始了混乱大战,倒像是“乌合之众”,都想浑水摸鱼结果把水搅得越来越浑,倒也分不清谁捕鱼,谁是鱼了。

再说回帅克,他凭着胡搅蛮缠被释放了,酒馆老板那种谨慎小心的人却也被抓了一大批,为什么战争关头不是一致对外,反而不分好坏的抓“自己人”呢?因为奥匈帝国从来也没有把捷克人民当作“自己人”,版图一再扩张,吸纳进来的民族也不是融合,而是当作“二等公民”,对内疑神疑鬼,施行高压政策,对外疯狂夸张,无理由的开战,这种不正义的战争,结果可想而知。

一战打响,帅克充军,给一位神父当了传令兵,谁知神父是个酒鬼,又烂赌,把帅克以一百克朗的价格(帅克卖狗的价格也是一百克朗)输给了中尉,帅克拿出了钱让神父去还,没想到神父再一次输光了,不得已,帅克又去跟从中尉了。这个中尉也是捷克人,却说德语写德语,把捷克的国籍当作一种秘密组织敬而远之。帅克为他打扫卫生时,打开了鸟笼,猫吃了金丝雀,但是帅了一脸痴傻,他也无可奈何,于是嘱咐帅克搞条狗,没成想帅克把上校的狗偷了来,发现后的上校一怒之下将中尉派往了前线。

帅克的所作所为看似荒唐,但魔幻的现实更为荒唐;帅克看似痴傻,但荒诞的奥匈帝国更加痴傻。小说的后半程,在奔赴前线的过程中,这场战争的荒诞表现的更为突出:没有组织协调性,大家都只想着私利,厨房和官僚阶层嘴上抹油,士兵的配给却只有一场露天的弥撒;火车马上要开动了,军官还在小树林里和妓女讨价还价;帅克本该随部队开拔,却被当皮球踢来踢去最后只得步行。

与其说帅克白痴,不如说这场战争白痴,帅克看似痴傻,其实只是他反战的手段和生存的保护色,他对朋友的忠贞,荒诞不经的言行,临危不乱的机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的,渺小而又伟大的“小兵”,也看到了他对残暴政权的反抗,正因为战争过于荒诞不经,人物才越发的痴傻,不仅是反抗,也是对现实的讽刺

好兵帅克,用魔法打败魔法。

  《好兵帅克》读后感(三):《好兵帅克》:以认真玩笑对抗荒诞世界;以无畏自由直面人生虚妄

  时至今日,我才由衷的明了“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句话,儿时,对此难以有深刻体会,待到经历世俗后,才深知,当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时,却抵不过只字不识,固步自封的胡言乱语,那种心痛那种无奈是有多么的苍白,如若还存有念想想要改变,那绝对是痴心妄想,无数次挣扎后的结局就是心灰意冷。世界本身就没有那么的完美,可卑微的是有太多的荒诞无稽,身处其中之人还自以为是,也许这就是国家大计教育的意义。

  万变不离其宗,也许归根到底皆为人性的弱点所致,战争期间混乱光年,人性的光辉与丑陋也是相互并行。帅克是官方认证的“白痴”:耿直诚恳、憨厚淳朴、幽默机灵,他总是善于以耿直无辜的态度戳破统治官僚的谎言,让暴虐腐朽的军官暴露出丑恶嘴脸,让蝇营狗苟的官僚丢人出糗,让人的自由价值得到彰显。这种被彼世不屑的“帅克精神”在今天依然不过时,更多的是无奈与讽刺并存! 如今社会,更多的讲究情商与智商并存,这种直言不讳之人更多被认为是情商太低,不会委婉曲折的哄骗世界,而真正拥有卑劣行径之人却将罪过都怪罪在他人情商问题上,而不自我反省问题实质。我们无法做到帅克一样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奥匈帝国的军官、警察以及神父昏庸无能和愚蠢透顶的丑态,但却也没有勇气做到永远委曲求全,所以只能游离在所有世界的边界。 一:帅克用自己的表面上的听话顺从,做了一个与多数人类相反的面对事件的选择,帅克没有与任何对立的力量作战,但是胜利者是帅克。

  提起世界讽刺文学名著,相信诸如我一样能够细数书名的人比比皆是,可是真正狩猎,且仔细阅览的定是凤毛麟角,《好兵帅克》是新年伊始我仔细阅览的一本小说,幽默风趣的言辞,犀利智慧的内涵,让我对现实社会类似事件处理方式茅塞顿开,荒诞无稽的琐事用深明大义的思想来洗礼断然不可能,唯有用讽刺嘲笑进行隔离。 自古以来,弱肉强食乃为天经地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早已说明一切,可是强者也并非永远百战不殆,因为还需正义支持,如若不是如此,世界已是混沌之年。奥匈帝国是极端残暴,腐朽透顶的霸权主义,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是倔强的民族(捷克人民),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记得上个世纪,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的屠杀,就为了一己之利,就对邻国大肆侵略的日本,我们怀着感恩天地之心称其为友国。

  《好兵帅克》读后感(四):《好兵帅克》:如何在荒诞的世界里保持自我意识

  1 《好兵帅克》是一部有趣的书。 说到东欧文学,一般读者并不是那么了解,顶多知道米兰昆德拉。但是说到荒诞小说,读者们便会想起耳熟能详的《唐吉诃德》。 《好兵帅克》便是这样的一个瑰宝。作者哈谢克曾被欧洲批评家与十六世纪的拉布雷(《巨人传》的作者)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相提并论。 《好兵帅克》中帅克的经历,有些作者哈谢克本人的身影。哈谢克出生于布拉格。当他还是个十四岁的少年时,他就参加了反对异族统治者的活动。他多次参加奥匈帝国的反抗运动。 商业学校辍学后,哈谢克选择了写作的道路。《好兵帅克》中便是哈谢克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它是一部写小人物的故事,却通过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向我们展现了奥匈帝国的瓦解史,捷克人民的战争历程。 哈谢克用讽刺幽默的笔调,讲出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小人物帅克是如何在荒诞不羁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初心的。 2 《好兵帅克》有一个清晰的故事脉络,帅克作为一名不起眼的士兵,亲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帅克在军队里的所见所闻,展现了腐朽暴虐的奥匈帝国对捷克人民的压迫。 这部小说很有意思。乍看上去,帅克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兵吗? 帅克可是最忠诚的帝国拥护者。他的眼神是如此真诚,他的“万岁”喊得是如此情真意切。没人怀疑他是个坏兵。 可他又不是那么“好”。 口头上最忠君爱国的他,总是想帮助自己的长官,行为却背道而驰。例如帮中尉弄一条狗,却弄来了上校的狗,害得中尉得罪上校。 他的行为令人哭笑不得,每个人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十足的白痴。 一次又一次地犯错,一次又一次地好心办坏事,令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忍不住会心一笑:那个唯唯诺诺替长官办事的帅克只是表象,真实反抗的帅克隐藏在顺从和屈服的面具背后。 帅克这个人物形象一下子立起来了。他身上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性,外表顺从天真,内心对奥匈帝国的统治者极度憎恨与愤怒。 这便是帅克的智慧,在荒诞的世界里,保持真实,他选择藏愚守拙。 3 小说有一段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帅克和中尉被派出征。在火车上,帅克搞出了乱子,中尉借故将他甩开,让他自己想办法走路去跟上大部队。固执的帅克便开始了自己的徒步征程。 恰好,巡官偶遇帅克,将他视为俄国的间谍。巡官发现帅克后,简直像喋血的猛兽发现猎物一样兴奋。他与帅克展开了牛头不对马嘴的对答,然后详细地写了一份报告,将帅克送去警察局。 这也算是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一个写照吧。他们是非不分,麻木不仁。像一群盘旋在半空的秃鹫,随时准备从无辜的捷克百姓撕下一口肉。 为了诬陷帅克,巡官进行了一番居心叵测的问答。帅克对答如流,一步一步落下对方设计的话术圈套中。 你身上怎么不带照像机呢?” “因为我没有,”帅克这么干脆爽快地回答了。 “可是假若你有的话,就一定照的吧,是不是。”巡官问道。 “如果猪有翅膀,它们也会飞的,”帅克回答。 一个军队从上到下都想着诬陷,肆虐,即使他的人数再多,也不会是上下一心的利器。只是田地里腐朽不堪的陈年锄头。 帅克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从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从而保持清晰的自我意识。 4 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军队的描写。军队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就像一个大染缸,将刚进入军队的热血青年染得混浊发臭。 军官们互相给对方难堪,妨碍公事,只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士兵们比赛着怠工,醉酒闹事仿佛家成便饭。军队的列车开走了,还有军官躲在车后面,与妓女讨价还价,以至于掉队。 这些生动的情节,穿插于帅克的个人经历中。 而在欺压百姓的时候,士兵们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执行能力。 每逢看报看到俘获敌方人员的时候,他就大发雷霆地嚷道: “干么俘获他们呢?把他们统统枪毙掉算了。讲不得什么仁慈。叫他们的尸首垛起来。 踩他们几脚。把塞尔维亚那些可恶的老百姓都给活活烧死,一个也不留。用刺刀把婴儿们也消灭了。” 而军队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一个饱受战争侵袭的小村子里,先是遭遇奥地利人的劫掠,把鸡鹅吃个精光。后来被匈牙利人洗空,连蜂窝里的蜂蜜都不放过。 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帅克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军队中总是阳奉阴违,违抗长官命令了。 5 《好兵帅克》之所以被这么多专业的评论家所认可,就是因为它是一段真实历史的写照,却不落俗套,用一种漫画的,夸张的手法,深刻地剖析了奥匈帝国的政府、军队、警察机关黑暗腐朽的本质。 在这样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中,主人公帅克并没有随之沉沦,而是曲意迎合,却在行动上反抗和破坏这个泥潭。 帅克用他独有的真诚的,温顺的眼神凝视着奥匈帝国这一深渊,一步一步看着这座压迫与暴政的大厦上摧枯拉朽,不复存在。

  《好兵帅克》读后感(五):不被统治的艺术

  我知道,或许庶民的胜利只是民众的一厢情愿,或许笑声终究不足以抚平伤痛,但恐惧无疑才是真正的恐怖主义,恐惧让我们无法迈出新的脚步,邪恶也存在于对邪恶的窥视当中,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比起伤痕文学背后的恸哭鬼(当然揭露伤疤也有其必要性),哈谢克们的姿态虽然天真,但也显示出善良和慈悲。

  如果说被统治的艺术是阳奉阴违,那么不被统治的艺术就是超然。超然并非置身事外,而是人所能抵达的自由。斗争中的和解,且是自愿的。并非是政府要求的顺民,也不是很多时候只顾着反抗和抱团而忘记了内心探索的暴民。

  伤痕文学的反面有很多,举例几个:《地下交通站》、《三毛历险记》、《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美丽人生》、《笑之大学》,当然还有本书,哈谢克写的《好兵帅克》。

  立意不大,恰恰是这类文学的优势。因为它不想着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德国思想家泰奥多·阿多诺的名言,发人深省。但我也知道,只有人又一次开始发笑,伤口才真正结痂。

  伤痕文学的反面并非是对伤痕文学的抗议,而是补充跟填补。因为诚如哈特费尔德所说,“没有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幽默不只是人类愚蠢和狭隘的显微镜,也是悲天悯人的证明。

  文学并非不受世俗影响的极乐净土,但也不是不可以给予人短暂的庇护。

  让顽固者软化,让冷酷者共情。

  对于荒谬,你可以选择不买帐。

  下面是对《好兵帅克》里一些具体内容的探讨。

  说说帅克这个人。帅克具有一种没什么大局观的感性,当别人提起在萨拉热窝遇刺的斐迪南大公,他居然想起的是一个帮药剂师干活错喝生发油的伙计以及捡大粪的那个斐迪南。因为这才是出现在他生活当中的人。帅克从军前的职业呢,是帮奇丑无比的杂种狗伪造血统证明。

  喜欢高谈阔论的帅克在酒吧被密探逮到,进局子前居然说的是:“我喝了五杯啤酒,吃了两根香肠、一个长面包。好,我再来杯樱桃白兰地就得走了,因为我已经被捕了。”

  而这样好心的帅克居然被判定为心理不健全,错的到底是谁?但也因为被判定不健全,和帅克确实没有政治主张,帅克难以被定罪。帅克的讥讽没有恶意,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约瑟夫·拉达的配图则完美展现了哈谢克文字的幽默。顺便替编辑说一句,本书的插图之多,达到了每个小章节都有的地步,因此上定价并不算贵。本书的插图和装帧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帅克是个伟大的小人物,他就像一面镜子,以至于那些不敢面对自己的人以为镜中出现了妖魔,但其实只是如实照出了本来面目而已。

  书中的神父充当着军队里精神打手的角色,爱赌又爱酒,而在所有有关帅克和神父的谈话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

  “帅克做的淡甜酒非常可口,远比所有老水手酿的好。这种淡甜酒就是18世纪的海盗们喝了,也一定会称心的。

  神父十分高兴。

  ‘你在哪儿学来的本事,做这么一手好淡甜酒?’

  ‘那是多年前我流浪的时候,’帅克回答说,‘不来梅一个水手教我的,他是个道地的硬小子。他说淡甜酒应该凶到足够叫一个人从英吉利海峡的这边漂到那边去。他说,要是一个人喝下不够劲头儿的淡甜酒,掉到海里就会像块石头样沉下去。’”

  习惯于批判的人会称这种甜酒为“奶头乐”,可是对于没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权益的人来说,这是唯一真实的慰藉。对于这种可怜人为数不多可以实施的自我安慰,难道不该给予尊重?

  帅克不作预设,无意用语言压到对方的表现恰恰是他的杰出之处。维权是必要的,但内心强大的表现却是不锱铢必较。宽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一生都要修习的课程。批判是有意义的,但并非终点。批判的意义在于审视和怀疑精神,盲从意味着想当然、思维定势,而不过脑的批判也是思维定势、想当然。允许犯错才是追求真理的准则,鸵鸟你还见得少吗?

  帅克被哈谢克描述为“冷静的黄瓜般”的超然,我们至今尚未消化。这便是《好兵帅克》成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的原因之一。(注:“冷静的黄瓜”不失为“疯狂的红肠”的合格对仗,后者是贝蒂娜描述歌德他老婆的称呼。)

  有人说杰作是未完成或者有缺憾的,实际上正是缺憾让优点更明显。《好兵帅克》未完成并非是哈谢克的意愿,就像猝然而止的生命一样。但没有结局那也是一种结局。《黑道家族》最后一集突如其来的黑屏在多年以后变得意味深长。未完成意味着还在继续,由此,《好兵帅克》的故事也还在上演,因此帅克的形象之鲜活,已经在读者中心中留下了印记。甚至,即便没新人再读《好兵帅克》,那些读过它的人,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也依然存在。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而已。而每一次再版,都会引入新的生命力。这是经典作品所抵达的某种具有限制的不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