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人的真相》经典影评集
《关于男人的真相》是一部由尼科莱·阿尔赛执导,托尔·林德哈特 / 图娃·诺沃妮 / Rosalinde Mynst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男人的真相》影评(一):真相就是经历
渴望爱情,渴望爱人,渴望家庭的我为什么会那么理解他?特别是看到他认证的在墙上贴上自己的作品思路,凝视面前如天空中雨滴一样多的便利贴的时候。
“你当然没办法写真相,因为你一心只想着写真相。就像我一心想要说出聪明的话结果一开口肯定显得很蠢”,在酒吧女闺蜜轻松地说。
他为什么对“怀孕”那么敏感?
”重归自由”的行动之一或者说寻找灵感释放思维束缚的首要行动就是行动起来去找到那个牵肠挂肚的一见钟情的女孩,可是见到如今的她在她唠叨的生活瑣细中,他出戏了,那个记忆中的心动女孩任然在不远中向他招手,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他其实挺幸福的,彷徨中一直有朋友聆听他的荒诞与认真。
寻寻觅觅,其实他没有在找什么人而是心动的感觉而已,让自己觉得自己的心脏依旧能动。我想这不能与爱情混淆。因为他不是在爱这个人,他的心没有付出,只是在感受。当就要失去了他又害怕,这不是他在追求的意外吗。
从一开始挣脱牢笼般的想要逃离的结构化变成了帮助自己摆脱心里困境的悬梯
电影不纠结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而是紧跟着人物的心路历程,不到最后没人知道主人公到底如何走出困境,走向的是怎样的未来
总是期待不寻常,到了病态的程度,最后还是回归常态。就像开头闺蜜在酒吧说的一样,生活的起起伏伏就在那里,你若刻意去追求意想不到就把自己逼疯了,像个蠢货。
《关于男人的真相》影评(二):焦虑障碍的人才能看懂的电影
第一次焦虑发作看医生,医生说吃错东西了。。。
男主打断妈妈说:别再看那些什么活在当下的书了,你已经看了至少50本可还是跟普通人一样困惑。
男主昏倒后。在医院,妈妈说其实我不意外,你只是焦虑发作而已。男主说别装心理专家。妈妈说我是心理专家。男主否认说你是性治疗师。然后听到医生给出诊断是焦虑发作后惊呆了。男主要求开药。医生说可以开焦虑症的药,但长久而言,那是治标不治本的。男主要求留在医院,说没法独处。最后还是和妈妈一起回家。
回家后妈妈给了一杯热可可。
男主依然依赖药物。
见心理医生后,雨中和妈妈收衣服的对话。
男主说:没人知道我是怎么了,没有人能帮我,我会一辈子这样。
妈妈说,你也只是普通人。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这样想,那是很正常的。
男主说,但是我无法忍受。我想快转到一切都好的地方。
妈妈说,别再这样了,你小时候每次心情不好,你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把你的房间画成飞船的样子,或者到树林里演绎泽卡雅,你不能再这样了。你必须深入你的内心,看看你到底为什么伤心。
男主手碰药瓶决定停药。进入内心。
内心里回答心理医生为什么要创作电影剧本。我喜欢事务都有始有终,这样更安全。不会有意外。就像一个小小的应有尽有的世界。我喜欢它的结构。
(瓷天使桥段没看懂)
为什么没有顿悟?缺了很重要的东西。
一个外部事件开始了整个故事但是主角不愿面对。冲突点是什么?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
(根源是突然晕倒植物人的同事)
男主不愿面对,幻想同事醒过来了。
最后不得不面对痛苦现实,再次呼吸困难,到护士的胸脯上寻求慰籍。
男主说我真是个蠢货,我只想好起来。
男主终于顿悟了:我们告诉自己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我们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有意义的,其实只是错觉。从这一秒钟到下一秒钟,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
护士说,这正是生活的奇妙之处。我就没料到有人把头放到我的胸怀中。但心怀希望从来不是坏事。
男主说,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结尾处,男主问儿子,如果不是绿色的,而是另一个,那怎么办?儿子说,我也会喜欢的。男主说,那很好。
《关于男人的真相》影评(三):《關於男人的真相》:以答代問引發深思
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3184
2010年最为人期待的丹麦电影之一,该是年轻导演尼古拉•阿瑟(Nikolaj Arcel)的《关于男人的真相》(Sandheden om mænd)。顾名思义,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男人企图寻找人生真谛的电影。在这部充满奇思妙想的电影中,尼古拉•阿瑟不仅将电影编剧的创作方法广而告之,透露了电影电视创作的真相;还结合半自传的亲身体验对一个面临创作危机和“中年恐慌症”的电影编剧进行了善意的嘲讽。尼古拉•阿瑟将现实 、回忆、影像画面、想象和梦境结合起来,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呈现出万花筒式独特的喜剧效果;而带有半自传性质的编剧麦斯形象,让人不仅在妙趣横生的日常生活素材中体验熟悉的真实世界,还能触发观众对个人生活真谛的重新思考。
《关于男人的真相》再一次证明了年轻导演尼古拉•阿瑟敏锐多才的商业电影感觉,也进一步确认了他是丹麦电影后道格玛时期最具商业票房价值的编剧地位。从2004年凭借其处女作政治惊悚片《政治游戏》(Kongekabale)打破丹麦电影多年来的类型片禁忌以来,尼古拉•阿瑟和固定合作伙伴年轻编剧拉斯姆斯•赫斯特堡(Rasmus Heisterberg)的合作还没有经历过失败。对于这部新作,丹麦影评人再次给予了高度评价。《政治报》影评人金斯科特盛赞《关于男人的真相》“是一部更为精致的电影,……,更为幽默和时尚的”;而《北林斯科时报》的艾北•伊文森则热情洋溢得称赞电影是“一部聪明的、本土的、充满声色享受的丹麦娱乐片”。当我们重新回顾尼古拉•阿瑟的其他作品,确实会发现《关于男人的真相》是一部融合了多种表达叙事技巧,而且巧妙结合他自身对于电影创作独特体验和反思的佳作。
电影用一种发散性的叙事思维进行陈述故事,在主人公的自白中,穿插了过去回忆、梦境和想象以及影视作品场景,不过这些承转呼应的段落依旧构架在一个完整的叙事框架中,最终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电影从麦斯的婚姻危机开始(没有激情),谈到了年轻同事的猝然病发而有感的“临中年危机”(年华不在),还有不满于日益僵化的编剧工作的创作危机(灵感消失)。这三个危机的描述和解救成了导演尼古拉阿瑟表现自身作为编剧驾驭情节卓越才华的绝好机会。他用闪回手法来追忆拥有甜蜜初吻的梦中情人,用想象画面让情人在他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又穿插了自己电影作品中的画面(动画片、当代惊险片、古装时代剧)来表现忧郁不得志的心情。另外时而又将想象和现实结合起来故意模糊了叙事情节的真伪。比如他在看望已经成为植物人的同事时,同事突然醒来神志清醒之后家庭团聚欢庆的场面到最后只不过是他的想象,而这段想象却是他自己清楚人生目标的一个暗示。尽管电影中发散性的叙事手法,却始终被主人公麦斯介绍的如何创作电影剧本的框架结成一体:情节开始的诱发点、充满戏剧性的转折点、发展的高潮、遭遇危机的转折点、最后圆满的结局,还有贯穿其中的一个象征性物体的存在。当最后麦斯重新回顾自己的这段经历,用电影剧本的创作手法进行点析时,影中影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这种独特的手法让《BT日报》的影评人雅克布•温特•延森叹为观止,在叹服导演尼古拉阿瑟“诚实的,和可怕的电影技术演示”之外,他认为这是“这是一部属于我们所有人的电影”。
另外导演一些匠心独到互相呼应的微妙细节设置和情节处理也为电影增添了很多妙趣横生的桥段。比如麦斯离开妻子后企图将重新开始追求少年时期梦中情人的场景设置在自己的新剧本中,但是多次的想象总是在梦中情人一句“我怀孕了”的颓丧中结束;那次不成功的创作最后报应到了他自己头上:经历过再次恋爱的伤痛后他跑回自己的旧房子里向前妻表白自己的爱,并且发誓会做一个好父亲,可是妻子回答说“我怀孕了”,而且很显然,孩子不是他的。他当即天旋地转晕倒在地…… 电影中这些幽默的场景比比皆是,或许就是因为导演和编剧剖析自我七年磨一剑的真诚,最终让这部电影的幽默具有了一种震撼性的力量。这部讲述了男人真相的电影会让很多男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会让很多女人在男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关于男人的真相》讲述的是关于一个人,以及一个人的简单生活的真相。
(原文曾發表於《看電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