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虎王归来》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虎王归来》影评100字

2021-02-18 03:08: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虎王归来》影评100字

  《虎王归来》是一部由黄军执导,侯高俊杰 / 鞠萍 / 康璐洁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儿童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虎王归来》精选点评:

  ●电视里看到的。。

  ●画风不错,剧情俗套

  ●这部片子我居然看过…当年真心是傻逼了

  ●儿童动画片

  ●想知道结局是啥

  ●对经典的恶意解读,令人反感

  ●很无厘头很荒诞

  ●算翻拍吧,有兴趣的可以找找九十年代的老动画(假如我是武松),虽然图像场景处理不如现在,不过故事情节换汤不换药。国产动画确实任重而道远啊!

  ●我都不忍心打星。。。巨冷。。。

  ●一无是处,搓到极点!典型的骗子。

  《虎王归来》影评(一):虎王归来

  刚在电脑上看完这部片子,感觉不是很好。中午人容易犯困,让我觉得片子很乱,有些吵,像在菜市场一样。

  如果这是网友自己制作的,我会说这是一部好片子。因为他上面容纳的flash动画的所有特点——配音独特使用方言,新鲜的词汇雷人的话语,时例的引用华南虎,恶搞经典动画,动作少说话多,配乐网上找之类的。但这却是多家公司制作。

  片子达不到电影级别的要求,人物动作方面,有些跳帧,感觉就是闪呀闪的。走路是一路影片最常见的,但本片通篇用原地循环加补间的方式,很有应付公事的感觉。有些地方站位不对。群众都只是象征式的pose静帧。有时人的身体会因透视变得很大。 逻辑方面也是差强人意,老板娘的绳子会无限的加长;有时所有人都懂动物的语言,有时有不是,还有些穿帮镜头

  做动画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做动画。这很值得思考

  《虎王归来》影评(二):论动画语言和市场卖点重要性

  动画电影不同于真人电影,有一套独立专业的动画剧本台词要求。

  好的动画电影肯定不是单一满足低龄受众的幼稚片水平。

  《虎王归来》导演一看就是在动画电影制作当年缺乏经验。

  《虎王归来》剧本大致的内容很棒,少年英雄救妹妹,感人的合家欢。武侠风骨,国风画风,地方方言,节奏合拍的国风配乐都对本片加分不少。

  缺点很明显:导演缺乏动画电影制作经验。误以为过时的无厘头台词和传统包袱可以生搬到动画电影中,高估了观众笑点,低估了如今观众的审美诉求与品味。

  剧本台词非常差劲,搞笑的对话,大人笑不出来,孩子们也笑不出来。感人的对话,也就导演把自己感动了,观众完全无感。

  剧情里俗套的小包袱例如刻意增加误会来搞笑,动作里好多低级失误来搞笑等等,是大家已经用了好多次的。并不是说这些包袱不能用,只是说那些包袱被用烂了,大家都免疫了,想用也要包装一下,让俗套包袱已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才能达到效果。

  动画电影并非过家家,电影观众是未成年人,减负教化与电影审美启蒙的作用,拍摄的时候请认真再认真。国漫不易,请好好珍惜。

  《虎王归来》影评(三):《虎王归来》揭示中国动画任重而道远

  60是感情分

  《虎王归来》揭示中国动画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随着3D技术的发展,2D动画片已经越来越少见于屏幕。今年登陆大银幕的国产2D动画作品,迄今为止有一定影响的只有两部:《梦回金沙城》、《虎王归来》。

  最近仍在上映的2D动画电影《虎王归来》,配音演员有跟着周董火爆大江南北、在90后群体中人气很高的侯高俊杰,有现在已经少见于一线屏幕、却留给30-50岁观众不灭印象的倪萍,而且还是中影出品,在开始确实非常让人期待。豆瓣上一个父亲说,早在一个月前听到消息就非常希望去影院看一下。

  为了支援中国动画,笔者和几个朋友买票到影院体验一番。座中有一女孩,是朋友的女友,暂以“月月”代之(注:不是传说中的小月月),素喜一惊一乍,刚看了几分钟,转头跟我们说:还不错啊!

  这段正说到“武小松”经过景阳冈前酒店,一番做作,让老板娘等大跌眼镜。喝奶、故意把衣服上的“小”字写得很小等桥段让人捧腹。在武打的处理上,《虎王传奇》参考了在低成本片中较多用到的处理方式,节奏还算可以。

  看到这里,月月眼里已经满是小星星,盯着我——旁边的她男朋友作萌状,连呼值回票价,男友英明威武,把个男友晕乎乎不辨东西。

  我虽然属于冷静型选手,不喜夸张,但也有点所见略同的意思,直到那位老板娘用腰带将武小松抓到店里,我心中咯噔一下。原来水浒中景阳冈一段时间很短,充其量只能做成二三十分钟的戏,剩下的东西从哪里来?

  我的担心不是无中生有,在素材不够的情况下,要撑到九十分钟是非常困难的,这个规律适用于大多数影视剧,除非导演在节奏控制上有相当的火候,能够用节奏来代替剧情,例如喝酒喝十分钟,睡觉睡十分钟。但大部分导演都不精于此道,容易弄巧成拙,一般也没人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导演在这种情况下,常见的措施就是让编剧加戏,先保证戏量再说别的。在场景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横竖就在酒店和景阳冈两地),要让影片饱满起来,对编剧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导演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安排超大容量的打戏,以激烈的动作场面将观众对剧情的注意力转移。

  接下来就遇到了一个问题,《虎王归来》的编剧和导演是一个人——黄军。如果我没有记错,黄军先生是访中影动画总经理、江西籍电影人。他在动画产业发展方向研究上卓有建树,但所谓术业有专攻,在编剧方面,黄军先生无论从专业性还是时间上来说都是存疑的。

  《虎王归来》在没有真正意义编剧的情况下,只有选择前面所说的第二条路——用打戏扩充。这条路看似容易,其实对武指的要求很高。因为动作实际上也是一种节奏,如果动作重复,观众很容易审美疲劳,进而丧失兴趣。

  《虎王归来》既然已经用了Flash动画中节省投入的取巧方式,那么,它的打戏会好看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快,在开头曾经引起我兴趣的动作场面就变成一种折磨——你看到老虎的尾巴像枪头一样戳人感觉不错,那么如果让你看几十次呢?

  电影陷入拖沓的怪圈,莫名其妙,只为扩张剧情而填入的内容让后面的几十分钟马上变成泡沫。“武小松”在景阳冈的路途中总共遇到三次老虎,前两次都是假的,第一次是一个人假扮,后面是一群被人类控制了的狐狸,第三次是真的。短短一段路上,遇到三次老虎,这种概率问题就不说了,要点在于假老虎的戏份导演安排了两次,而且情况极为重复——都是“武小松”用绝招(按老虎鼻头)去对付老虎,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

  如果说假老虎的环节讲述了不同的内在意义,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虎王归来》中最大的泡沫在于那些少林武僧——注水之明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在开头完全没有介绍的人物,在“武小松”放出“一字穿云箭”之后突兀的来到了景阳冈——然后跟男主角弱弱的一起被打。

  看到中途,我转头,只见月月小姐靠在朋友肩膀上,睡得正香。朋友解释说,昨天太累了。我说你个禽兽!

  中国动画总是想要跟政治接轨,这是一种想要说什么的倾向,根源在于所谓“教育意义”。客观的来讲,《虎王归来》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但只是一句话就让人大跌眼镜——真正的虎王说“听说你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这么讲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无论从人物的装束还是语言,都不能给观众带来“现代”的感觉,既然是古代的事情,说“和谐社会”这不是关公跟秦琼打仗,乱了朝代吗?

  观影归来,我跟朋友不发一言,以往看了电影就要叽叽喳喳讨论半天的月月拉着朋友的手,嘟着嘴说:“以后不看国产动画了,太无聊了!”

  《虎王归来》影评(四):《虎王归来》:见到曙光的国产动画

  近些年,作为观众,我自认为还是做了些支持国产动画的事。最大的努力就是尽量去电影院观看新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除了喜羊羊之外,《虎王归来》的观众人数还算相对多一些的。由于放到了中秋档,一般是父母带着孩子前去观看。而当全场的小孩子都兴奋地跟着片中的小刺猬一起当起裁判来报数的时候,你发现这是一件挺震撼的事情。

  对于国产动画,我们不宜过分地妄自菲薄,影片还没上映,一些电影网站的评分系统上就出现了0分、1分这样不负责任的网友超低打分,这是不对的。但是这种现象有时也是正常的,因为人总是带有情绪的,而当我们对国产动画产生了某种偏见之后,这种情绪就会使我们做出类似的一些举动。

  我们对自己的同行、对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总是表现出一种苛刻和不屑,对我们所不熟悉的领域却往往表现出敬畏与尊重,这是一种极有趣的心理。在中国动画方面就是这样,很多业内人士看到喜羊羊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一方面的确有些眼馋,另一方面就是不服气,极尽所能地抨击它,说它不过是怎样怎样,没什么了不起,片子里有这问题那问题,可是真让这些人做一部和喜羊羊一样有市场影响力的影片来,他们又都瘪三回去了。观众们何尝不也是戴着有色眼镜再加上莫名的一股子气来审度国产动画的呢?出一部,大家损一部,仿佛不这样就不能体现出自己的鉴赏力和辨识力似的。难道中国动画真的只有缺点、没有优点么?难道中国动画真的只有倒退、没有进步么?难道菲薄和谩骂能换来中国动画真正的提高么?我看未必,中国动画现在急缺的除了自身的一些硬软件以外,还有就是一个善意和包容的环境,而这是需要所有动画同行和观众共同来创造的。

  坦白地说,《虎王归来》超出了我的欲期,它让我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希望。

  最大的希望来自于它开始知道如何在一个传统故事的题材上去编新故事。如果说武松打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传统题材的话,那么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完全重现这个题材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我们想看的是一个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武松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或者是武松和一条能变成老虎的狐狸精之间的故事,总之是建立在传统题材上一种新的可能性。《虎王归来》的故事不就编得有点模样了嘛!武松的“后人”武小松,因为妹妹被老虎捉了,就去景阳岗打虎。和武松一样,他也是个武术高手,但是和武松不同的是,他遇到的都是坏人为了骗取过路人的钱财装扮的老虎,他要找的真老虎其实并不坏,反倒还救了他。这种借助传统题材编写新故事的好处就是,在看电影的时候观众总是感觉很新鲜、很有悬念感,看了开头不知道结尾是什么于是很主动地看下去。

  新老故事之间的差异,正是新故事存在的核心价值。在老故事中,武松打死了老虎,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向老虎道歉并同其和好,为什么呢?因为他明白了要同动物和谐相处。在老故事中,武松打死了一只老虎,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却先后同三只猛虎搏斗,为什么呢?因为更多的猛虎实际是人类自己装的,真正的老虎并不想伤人,想要伤人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在老故事中,武松是一个成年人,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却是一个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儿童是影片的主要受众群,这点和小说《水浒》大相径庭,另外让一个孩子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重要性也比让一个大人领悟到这一点要有意义得多。

  这部影片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武小松拯救妹妹,结果他却被一直认为的凶手——虎王所拯救;武小松从到了景阳岗下的酒家,就一直在秀自己的功夫,仿佛武力可以解决一切,当他遇到了虎王的时候,才知道内心和修养的强才是真正的强,也才领悟到以和为贵的重要性;武小松是单纯的,他也会害怕,但为了救妹妹他勇往直前,他也做过错事——为了前行出卖了小刺猬,但他很快便知错就改,他的单纯和一路上遇到的成人的各怀鬼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因为单纯,他才有可塑性。

  所以,如果说《虎王归来》开始编写新故事是一种希望的话,那么它带给我的另一个希望就是,这个新故事是有深度的,是值得去玩味的,是能引发众多联想的。这个深度并不是指影片环保的大主题——事实上,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大主题绝不意味着深度,某种意义上它们甚至是一种浅显和做作。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影片的一些瑕疵,其中一个就是过于直白地把道理讲出来,仿佛观众都是傻子看不懂一样。像“害人的其实是人类”这样意思的话说了三五遍,诚然这是一句重量级台词,但是重量级台词只在一个最关键的地方说一次就可以了,足以震憾全场了,无须三番五次提及,让点睛之笔变成平凡之水。最搞笑的是,虎王竟然说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之类的话,怎一个“假”字了得,拔高不是这么拔的,马屁也不是这么拍的,就算主流电影也没见这么让人肉麻的表述。“和谐社会”这样的话,完全可以不说,让观众自己体会,让影评人替你写出来,在台词中出现只能令观众感到疏远和反感。

  为什么影片会饶有兴致地点明“和谐社会”呢?说明编剧和导演还是把这个当成了深度(当然,除了拍马屁的成分以外)。其实,环保、和谐社会都只是一部作品的题材,题材本身并不意味着有深度,真正的深度一定是那些能引发人深入思考的东西,比如人性。宫崎骏的影片把环保题材变成了一种深度,是因为大家看他的影片时能深深感到人对自然的恶行以及人类的渺小,他并没有在台词中叫嚣着什么,而是通过镜头语言让观众体会到了这些东西的。我们的导演不要总把应该由观众自己体会的有深度的东西,用没有深度的方式直白地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大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