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一村的读后感大全
《宝岛一村》是一本由赖声川 王伟忠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宝岛一村》精选点评:
●从第十四场翻到第十五场,天猫精灵随机播放蔡琴的《最后一夜》。当下着实吃了一惊:天呐,写到这一幕,赖声川不会就在听这首歌吧!有些戏,发生的时代背景明明相隔遥远,也尚未等到时机,现场感受演职人员花费的苦工和巧思,已足够打动人心。一部好剧本在此功不可没。从中读到的,绝不仅是个体和他人的悲欢、家国的情怀、故土乡愁,还有眷村邻里的旧时光。
●#2020已读002|跨越了几十年,从初来想回家,到最后这里就是家。五湖四海的人聚在宝岛一村,有帮衬有争吵,几家人就像一个小世界。看了个话剧的片段,全世界不在的人全凑一块儿那段,看剧本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了。而且话剧里大家的口音都不一样,更有趣。中间有唏嘘有遗憾,大毛说船没搭上,错过就是错过了。最后大家又凑到了一起,却是为了告别这个家。哪怕有那么多个历史中重要的节点,普通人家的生活也还是那些琐碎啊。 好想吃包子啊!看剧本说话剧现场最后还会发包子,慕了,希望有机会能看一场。
●好看 很感动 大时代下小人物的颠沛流离 和悲欢离合
●藏书阁打卡· 有一种看侯孝贤导演电影的感觉(而且特别强烈),平实无华但又真的感觉生命是个大奇迹。这样一群人,历经几代,从想家到想回家再到这里成了他们的家,个中辛酸苦辣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个家,有人永远的留下了,有人走了,到最后又都回来了,可是,家却不在了。人一辈子都在逃离熟悉的一切,逃出去以后才发现现实和想象中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然后想起过去的岁月,又觉得那才是幸福,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这就是人生,只能埋头向前,一步步走向终结,无人例外。看到老赵去世,小毛去买棺材那点有些泪目… 愿你此生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愿你此生一切平安。
●这个主题其实蛮难讲的... 很容易讲着就成了卖惨,这本书整个度把控的很好,淡淡的忧伤笼罩着。「是时代洪流中的飘萍,尽管人生颠沛,仍要努力爱着,努力活下去。」
●很早以前看了剧,现在才补了文本。简单,但是情感浓烈。对赵嫂的厌恶从未减低,她一辈子都活在德福轩的大小姐牢笼里。每个人都难,都难,呵,往事并不如烟
●宝岛一村就是眷村,眷村的三个家庭是时代的缩影,他们来自大陆的天南海北,而眷村在剧作里已经不单单只是个地名,整个剧都围绕“眷”。1.第一代落脚眷村的人,一直盼着回家,这是他们对故乡(大陆)的眷恋。2.大陆开放后他们回去拜访各自的家庭,却在眷村拆迁之际齐聚一堂,这是他们对眷村的眷恋。3.老赵给小毛的信:“愿你此生不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做战争,愿你此生一切平安。”这是那一代人以及世代对和平的眷恋。蒋军撤退台湾,本想找个时机反共,却一去不返。眷村的第一代人,他们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从起初盼着明年就去对岸,盼着望着,老蒋却把他们抛弃,到最后大陆开放,回家探亲,各自却有着各自的遗憾。小人物,大时代的缩影。他们的无奈与对时代的妥协大抵如此: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宝岛一村》的话剧在我们这边演出,没能去看,于是花一晚上时间把这本剧本看完了。很精彩,很感动,也很沧桑,很无奈。希望以后都不再有战争带来的离别。
●距离大学时期跟着剧社大部队看话剧《宝岛一村》已经过去了七年,读着剧本上的字,过去的舞台上的场景在脑海里又翻了出来,仍是感动。“台生...愿你此生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愿你此生一生平安。”
●愿你此生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 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战争 愿你此生一切平安 仿佛二刷话剧
《宝岛一村》读后感(一):我看的是《宝岛一村》的话剧
并没有看过书,但看的是《宝岛一村》的话剧,所以本来想给话剧打分,但是居然没有找到,那就到书这边来说几句吧!
《宝岛一村》的话剧绝对可以在我看过的话剧中排入前三名,记得是三幕话剧,讲述了宝岛台湾,眷村中几十年的故事,不同家乡来处的人、不同背景经历的人、不同欲望愿望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到了一起,并且要胼手胝足融成社群。几代人的心酸悲喜、汇集在一起就是眷村稠重的历史吧~
很好看的一部剧,那时候希望再看一遍,可惜再也没有看过~
《宝岛一村》读后感(二):微小的存在,朴实而真挚
我站在现世回望,回望他们的当时,他们的未来,用已知的悲剧去否定他们未知的希望。
“这是在台湾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年夜饭”,可是啊,傻瓜,回不去了。政治家有的选择,而政治下的人物甚至不知道那是一个抉择后的结果。当他惊觉时,一个时代的割裂,又岂是他们一己之力能逾越的了的。
颠沛流离,嬉笑怒骂,一代又一代,痛苦也是,玩笑也是,因为微小好像什么都容易看得淡,轻描淡写的,日子始终要过下去,也一定会好好的过下去。
“愿你此生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愿你此生一切平安”希望后来的后来,再回首看此时的我们,是值得期待的既定的幸福。
《宝岛一村》读后感(三):短评
读到末了,赵老写给儿子小毛的信里:“愿你此生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愿你此生一切平安。”这句话道出了一代人的辛酸——真的是只有经历过,才能够饱含这样的深情啊!
宝岛一村,读本子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台剧《一把青》里面的仁爱东村:空军眷属,人情冷暖,风云变幻——两者真的很像! 那个时代,被迫从大陆漂流到台湾的人们,所拥有的的历史,那唱着唱着就会流出眼泪的《松花江上》,那一隅树荫下五湖四海的方言,那永不变质的对家乡与和平的渴望。
《宝岛一村》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一部优秀而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是不能脱离现实而被创造出来的,它一定承载着表达人民美好愿景以及书写历史的责任。
剧本最后一页,剧终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散场时,剧场门口演员发包子给观众,“宝岛一村正宗天津包子”,一人一个。赖先生真是太可爱了。
《宝岛一村》读后感(四):愿你此生一切平安。
“台生,我没读过什么书,我只能说,生命就像个奇迹一样,我是何等幸福,能够跟你们一起走这一趟。台生,你今天满月!愿你此生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愿你此生一切平安。”
简直比预期中还要好看十倍。宝岛一村其实是当年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时,为士兵及家属修建的宿舍群。这些人从最开始的想家到想回家,再到后来意识到这里就是家的过程,可以说是涵盖了三代眷村人的悲欢离合。其实人一辈子不就是在逃离熟悉的一切吗?但真正“逃出去”以后才发现现实和想象中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想起过去的岁月,又觉得那才是幸福,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这就是人生,只能咬牙继续埋头向前,无人例外。读到老赵去世,小毛去买棺材那点儿太好哭了,读到每一个人call back的时候都忍不住。就像小时候在历史书上看到,两岸关系后来实现三通,看到那些百岁老人探亲后各种抱头痛哭,不太能理解。现在再看,完全能理解了,很多都是父亲没熬到“三通” 先走一步,孙辈来北上大陆寻亲。最后的最后,宝岛一村就像台湾数百个眷村一样,终究抵挡不了时代的流程,它被拆掉了。即使拆掉了眷村的土墙和砖瓦,但是拆不掉世代眷村人共同的回忆。即使第一代凋零,也会有后代来说故事,更希望这个故事能世世代代说下去。
《宝岛一村》读后感(五):小人物啊就想好好的生活
2019年上海书展中信展位购买。一套九本,半价得。
装帧很有心,九本有函套,书脊对外组成作者赖声川的头像。每本封面黏贴节目单设计, 字体设计也很独特。
书中收藏剧目世界首演信息,包含原始演出阵容、演出年份及地点、时间,满足剧迷收藏需求。
剧本前有演出场景介绍,舞台设计细节和赖导亲自写下的时长参考,“年轻人拿在手里就可以排戏”;剧本后附有该剧每一版本的演出时间地点及演员和幕后阵容,超全演出资料首度公开。
赖声川导演近几年一直活跃话剧舞台,以前在北京人艺剧场看过《暗恋桃花源》,袁泉的云之凡,记得很瘦。然后一直看到赖声川导演在乌镇知道戏剧节以及在上海的演出消息,一直想着什么时间去看看,也一直没成行。今年本地的大剧院开张,连续上演赖导演的戏,和朋友去看了《隐藏的宝藏》错过了《鲸鱼图书馆》和《圆环物语》。后来发现《宝岛一村》也来了。
因为不是综艺迷,所以对王伟忠先生并不熟悉。但是《宝岛一村》还是知道的。第一时间买了票。还推荐了几个朋友去看。看完剧回来,从书展寄回的书也到了。
第二天上午就看了一遍书,吃着昨天看完剧后给的大肉包,喝着剧组给的奶茶,像复习了一遍。三个家庭在大时代里的悲欢浮世。非常小人物,顽强的生存,这乱七八糟的人世啊,该过还是过,怎么着都得过,往好里过的小人物思路。没有人大富大贵,只有这些人的挣扎。两岸的离合。也有金句,看着人也热泪盈眶。但是离自己的生活还是太远吧,也没有那么感同身受。
“”愿你此生不像我们一样颠沛流离,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愿你此生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