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纹饰之美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纹饰之美读后感精选

2021-02-21 02:57: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纹饰之美读后感精选

  《纹饰之美》是一本由涂睿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纹饰之美》精选点评:

  ●浅尝辄止,没有说出纹饰的道道

  ●编排不太好 杂乱 ,工艺那部分蜻蜓点水

  ●我希望这本小书成为一把钥匙一扇窗,让我们得以借助欧文琼斯这位西方著名设计师的眼与笔,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与美学,让我们从纹样这个局部以管窥豹,去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古代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美!

  ●非常普通,挤牙膏挤出来的

  ●看的老版本

  ●挺有意思的

  ●分析欧文·琼斯的《中国纹样》,正好之前借读过那本书,就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纹饰的部分讲的并不算清楚,意外地觉得工艺部分讲的还挺好

  ●中国工艺之美的书做得精美的比较少,这本书的图片纹样都具有参考价值,也对中国纹样做了简单梳理。实在难得。

  《纹饰之美》读后感(一):另一种视角

  之前有看过涂先生的《捡来的瓷器史》,很喜欢,当时还做了很多笔记,看到这本毫不犹豫就入了,因为对瓷器感兴趣,所以知道瓷器美,但确实不知道瓷器上的纹饰平铺出来是这么美,因为这本书,去翻看了欧文琼斯的那本中国纹样。的确,跳出平常在器物上直观的看法,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纹饰,有种不一样的体验,也开启了欣赏瓷器的新视界,这是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当然,这本书很浅,但是从图样到印刷都很精美,作为入门读物很适合。

  《纹饰之美》读后感(二):自留

  这本书对我来说属于拓展知识领域的入门科普书。暑假看完对中国画的入门以后就对中国文化中装饰艺术,传统纹饰及其背后隐含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 纹饰之美这本书是作者在一本清朝时英国作者像英国读者介绍中国纹饰的书的基础上写成的。内容上不光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中国传统纹饰和纹饰的制造工艺,还对部分勘误了英国人那本书。 一直以来在博物馆看那些盘子碟子碗,我都是抱着一种“啊漂亮漂亮漂亮”或者“啊欣赏不了”的态度,从没有想过这些花纹也有名字,也有基础花纹和相应变换,甚至每种花纹都有意义。 这本书在这方面来说是给我大补了一课。我现在虽说不是所有的都能掌握,有些印象深刻的我觉得我是可以认出来并了解意思的! 书的第二部分主要解释了各种纹饰的制作工艺。我必须承认这部分内容因为离我的生活太远,描述得太抽象,专业度太高,并没有起到很好地科普入门作用。 总体而言,如果感兴趣,还是推荐的!

  《纹饰之美》读后感(三):看别人写读笔

  《纹饰之美》是在图书馆随手在架子上拿的。最近图书馆人很少,书很新,借书效率很高。

  这个题目有点大,但又很贴切。纹饰相当复杂,要谈“纹饰之美”做博士论文题,哪是做一个博士能做的。我看一群博士都不够用。一群人一辈子做纹饰研究都做不完。纹饰是工艺美术,往历史走,往工艺走,往人类学符号学都能走。这本书只是谈中国瓷器中的纹饰,这么一看仿佛小了,小身小头偏偏戴了大帽子。

  但其实不然,这本书起源于1867年在英国出版的《中国纹样》,作者是欧文•琼斯。他是参与万国工业博览会的设计师,是水晶宫的室内设计总监。据说毁于大火的水晶宫是他和帕克斯顿一起合作的作品。他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专著《装饰纹样的基本原理》,是19世纪中叶设计艺术理论重要作品,对沙利文、柯布西耶都有极大的影响。他的那本《中国纹样》2016年在中国出版过,当时是趁着各种填色书的大热之风。那本书对纹样的介绍做得很一般。如果有兴趣,当然也可以回头找来再翻一翻。涂睿明的《纹饰之美》是一本基于欧文•琼斯的《中国纹样》而来的书。这么一看,就还好,也就不算其实难副。就如果想看名物,有很多非常好的专家,比如扬之水。但欧文•斯通也好,涂睿明也好,他们其实讲的是另外一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欧文•斯通收集的中国纹样主要是清代宫廷瓷器。最近这两年在网上动不动就会看到用雍正和乾隆对比雅俗。大的舆论方向就是一直说乾隆朝繁复的花纹是多么俗气。但其实仔细去观察、欣赏和分析这些纹样,会惊讶于工匠们对于工艺的追求,惊讶于繁复之下对比撞色的浓淡之美。清雅和富丽都是极美的。向外追求的蓬勃与富足,向内寻找的宁静与平明,都是东方传统的组成部分。

  这本书的装帧挺好看,拿在手里很舒服,字号也选得很合适,里面的彩图印刷也很清晰,用色准确。总而言之,我觉得不管涂睿明写得咋样,都是做得很认真的一本书。除了显得略贵,其他都还好。中间有一两处图和名称左右错误的问题,希望还有再版时改正的机会。

  欧文•琼斯一开始就像那个年代绝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对中国纹样不屑一顾,认为在纹样装饰领域中国人无足轻重。他最远也就是被君士坦丁堡的纹饰震撼吧。然而,当他第一次在19世纪6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看到了一批中国明清官窑瓷器,他大吃一惊。他不但马上把看到的纹样记录了下来,并立刻撰写出版了那本《中国纹样》。他记载的内容主要是珐琅彩和掐丝珐琅。这在漫长悠久的中国历史中,只是纹饰中极小的一部分,然而,我想,却给他带来极大震撼。我最近连着看了几本关于中国纹饰或者吉祥图案的书,有一种背熟数字密码的得意。

  欧文•琼斯的敏感是出于职业的敏感。欧洲人的确没有见过那么多复杂的中国纹样。他们常见的出口瓷是按照西方的审美定制,甚至有一些还带着西方家族的纹样。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想象中的中国,和我们的真实世界,和我们真实使用的器皿有颠覆性的差异。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欧文•琼斯也是怪不容易,看着挺叫人心疼。他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很多东西对他来说是单纯的视觉艺术,是视觉上的巨大冲击,但对我们来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比如他觉得像迷宫一样美的图案,其实是我们万寿的各种变体。他也不懂连绵不断的藤蔓结满大瓜小瓜除了美之外还有寓意。在我们的文化里这是瓜瓞绵绵,象征着子孙繁茂。

  现在,用西方人的视角从新审视我们的纹样,去看看我们忽略了什么。我们应该重新回到镜子前,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样子。也可以把这本书理解为作者看了欧文•斯通《中国纹样》之后的个人读书笔记吧。

  《纹饰之美》读后感(四):不得不说的美:中国纹样

  

手里有欧文·琼斯的《中国纹样》,这本书透过欧文精美的纹样描绘讲述瓷器的元素、内涵、色彩、工艺,把我从最初的平面视觉美带到一个更立体的维度,学会审视瓷器美。这种感觉特别好。

《中国纹样》和《纹饰之美》,两本搭配吃特别香。

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的通道,东方华丽的丝绸和精美的瓷器俘获了让欧洲人的心,也让中间商波斯人靠着丝绸和瓷器赚得盆满钵满,欧洲人则一直对遥远、神秘的东方——中国,充满向往。近代欧洲的大航海热潮的初衷是发现中国,最后发现了美洲,引爆了欧洲近代的大发展。

问题来了,欧洲人追捧中国瓷器几个世纪,他们真正了解中国传统瓷器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欧洲人疯狂迷恋来自中国的瓷器,进入欧洲的瓷器绝大部分并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瓷器,它们是通过波斯商人定制,图案符合欧洲人需求和审美。直到19世纪,因为一个人,欧洲人才看到了中国瓷器的传统纹样。

01欧文让欧洲人大开眼界

1867年,欧文·琼斯公开出版了Examples of Chinese Ornament《中国纹样》,在欧洲引起轰动,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国传统图案之美。

记住1867年这个年份,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近代中国的衰落,加上两次鸦片战争,导致大量中国艺术品流入欧洲,欧文·琼斯因此有机会在英国本土接触到大量精美的中国瓷器,书中的纹样来自南肯辛顿博物馆和莫里森的”放山居“收藏的中国宝级藏品。

这里先说一说”放山居“。

“放山居”(Fonthill House)是19世纪英国首富阿尔弗雷德·莫里森(Alfred Morrison)位于英国威尔特郡的乡村别墅,专门用于家族艺术品收藏。中国瓷器是放山居最重要的藏品,因为阿尔弗雷德非常喜欢精美的中国瓷器和景泰蓝,特设一间专门陈列中国艺术品的"中国房"。大部分瓷器是阿尔弗雷德从英国军官手中买来的"圆明园"战利品。莫里森家族的后人把"放山居"捐给英国政府,"放山居"的藏品也渐渐被后人拍卖,每次一拍卖都会引起尖叫。

欧文·琼斯(Owen Jones),1809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古董商家庭。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也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理论家之一。他的现代色彩理论和平面图案和装饰的理论至今仍影响着当代设计师。

透过欧文描摹的纹样,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美,面对那些精美的瓷器,欧文一定非常震惊。他在《中国纹样》序言中说:

这些作品前所未见,其夺人目者,不仅在工艺的精能,亦在色彩的和谐与装饰的通体之完美。

去年纹藏公开一部分欧文的纹样矢量图供设计师非商业使用,透过图片能感受到纹样的精美。

02 重回中国视野

201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中国纹样》,让中国人透过西方人的视角看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美。

欧文的《中国纹样》我一直爱不释手,经常拿来翻阅。都说中国传统配色土,大红大绿,透过欧文的纹样,我看到的都是和谐统一的配色,即使是难搭的红配绿,都充满和谐统一,红色、绿色富含丰富的变化。

我对瓷器一无所知,欧文也只能从美学、色彩、平面设计,装饰的角度解读这些纹样,颇有些遗憾。

03 解读纹样

无意中翻到到涂睿明写的一本《纹饰之美:中国纹样的秘密》,没想到这本书竟然是《中国纹样》的解读版,正好填补了欧文不能解读或者误读的部分。内容涉及纹样元素、样式、代表意义、色彩、工艺,工艺发展等几个方面。

欧文笔下的平面视觉美经由涂睿明的讲解变得丰富起来,把我视觉美带入更加迷人的瓷器世界。

《纹饰之美》豆瓣评分目前不到7分,实在偏低,我很喜欢这本小书,非常推荐。唯一的遗憾是书中的图片色彩失真,对于一本美学书来讲实在遗憾,所以《纹饰之美》的正确阅读姿势是同步阅读《中国纹样》,否则容易被失真的图片误导。

一旦对纹样有了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知识,纹样就变得更有魅力。视觉美是感觉,背后的文化是内涵,相辅相成。

04 读这本书的几个收获

1. 由此及彼,通过视觉美无意间打开了通向瓷器的通道,生活中又多了一道美妙的风景。

任何一件事物,只要深入进去,其乐无穷。

2. 面对一件瓷器,看什么?

以前去博物馆看瓷器不过是看个热闹,说上几句好美,真漂亮。

现在,面对一件瓷器,我也可以从元素,色彩、工艺做个简单的小分析。能够分清青花、反青花、釉里红、粉彩、五彩的区别,也知道什么是斗彩,扒花工艺了。

为什么瓷器上会有蝙蝠、乐器謦,牡丹、松鼠和葡萄这些元素?想象中的凤凰和什么花最搭?为什么有的瓷器上因为一点红就价值倍增等等?

3.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发展的。

中国瓷器的纹样受到印度、波斯、佛教的影响,最终它们和中国文互相融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样式,就像中国文化中的道、佛、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瓷器中可以看到历史和文化的交融。

因为中国纹样,爱上了中国瓷器,遂画了一幅颇有平面设计感的盘子图,感谢两位作者,让我看到美好。

最后,用欧文的一段话来结束;

美的实质是一种平静的感觉,当视觉、理智和感情的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时,心灵就能感受到这种宁静。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