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日纪事》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夏日纪事》读后感1000字

2021-02-22 03:44: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日纪事》读后感1000字

  《夏日纪事》是一本由[法]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编绘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纪事》读后感(一):最感动我的一句话

  整本书有几处让人小感动,这句是最能打动我的,虽然这个故事是基调并没有这么温馨

  吐糟豆瓣的评论140字原则,并不是所有读过的书都值得写那么多个字的,而短评又不能发图片,作为一本图像小说,光把句子摘抄出来也不合适吧

  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夏日纪事》读后感(二):生活是烦恼,生活也是礼物

  跟日式的漫画不同,夏布特的人物并不精美,但场景设计却很精巧。比如《夏日纪事》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汽车缓缓驶入和缓缓驶出的2副构图,让我想到了电影镜头,它们是活的;书的封面,那个坐在树下孩子的背影,也让我想到了很多。夏布特用最简单的黑白构图,营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画面是流动的,情绪是流动的,故事是流动的。

  ============================================================================

  很多事情大家都听见了,却没有听清楚,大家都看见了,却没有时间看明白。

  每个人都跨越了一千个幸福的小岛,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因为他们不再有时间,他们也不愿意再花时间。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睁大眼睛,去看人们再也不看的事情。

  《夏日纪事》读后感(三):少年何时开始不再忧郁?

  

好不容易折腾完了门和浴霸,两个东西都是弄了三次,我可以说是很疲倦了。 今天看到新闻,说是竟然新增了137,实在是令人诧异——从1到138仅仅只是一天的功夫,不能不说这个数字还是很大的了。 我想要皓皓地休息一下,所谓好好地休息一下,大概指的就是不受打扰的休息,这几天弄着这个门和浴霸,还没有完全从西安时的状态缓过来。 我在西安和延安的时候情绪十分激动,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过于激动了——这么激动其实并不好,因为我这样会发现自己并不容易入眠,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就不会太好,时间一长毕竟成了个事。而我的确半个月来都没有完完全全得到彻底的放松。 今日本来说还要看沙发和凳子,哥哥说目前看还是再等两天,我也就只能作罢。 在家中无事可做,倒是看了《夏日纪事》这部小书,其实没讲什么多么复杂的故事,不过是少年在成长当中如何学会面对自己的存在一事(当然,也是大事。)

  《夏日纪事》读后感(四):那些没有名字的“孩子”

  昨天补看了《伦敦生活》第二季,除了浑身是戏的女主角,对她爸爸印象最深,这个爱妻去世后,和她的女学生在一起的老男人。女主角和继母相互厌恶,继母性格很差,她爸难道不知道吗?但是作为这个年纪的老男人,还能碰到一个爱自己的人,是多难得的事。毕竟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演的那个成功人士说:等你上了年纪,身边的人会渐渐对你不感兴趣,在party上也不再有人和你搭讪。

  这就是变老,所以可以理解女主角的爸爸这么看重她继母。

  恰好晚上看完了帕蒂·史密斯的《时光列车》,里面有一段,这个朋克教母这么说:“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心里想我绝对不要长大,而且我觉得只要我心里这么想,就会成真。但是后来我才发现……发现自己已经越过了某条线,在不知不觉当中,我已经披上了饱经岁月的真实面貌。”

  这就是变老,所以身为朋克教母的帕蒂,开始写书,以保留她身边爱人的记忆。

  为什么要在夏布特作品页面里写上面这两段呢。因为故事里有个孩子,面无表情地说:“等我长大以后,我不会结婚的,也不会要孩子!”

  但现实里,大部分孩子,最后都会变老,会结婚,会有自己的孩子,然后变成《伦敦生活》里的老爸,以及一个人在公寓里写作的帕蒂·史密斯那样。所以夏布特作品里的人物大多没有名字(这本也是),可能那些被抹除了所指的、没有名字的“孩子”,更方便读者将自己代入吧。

  主角虽然是孩子,但叙事依旧是成人化的。成人世界满是残酷,但总归有一处地方可供逃避,可能是乡村里的小河,也可能是公园角落里的长椅。相比饱满的第二个故事《幸福小岛》,我更喜欢第一个小篇幅故事。父母离异的少年,被安置在一个陌生的小镇里,那里有弱肉强食的兔子肉,也有安逸的溪流。故事最后,当母亲冷漠地将消息告诉孩子时,叙事框里的文字是:“汽车离小河越来越远……天开始下雨了”。

  夏布特的小故事,依旧是得足够敏感,才能进入。

  相比当年看《灯塔》时候强烈的内心冲击,翻阅这本《夏日纪事》则淡然了很多。如果现实生活里,也能像夏布特作品里那样,大家都没有名字,少点对话,多点感悟,就好啦。

  【本来想写点读后感,结果变成了以上这些,感觉回到了写博客时代 -_-||】

  《夏日纪事》读后感(五):画风

  从<灯塔>了解这位漫画家的风格。但比起灯塔的传奇感甚至悬疑感 这本的两个故事,夏日纪事 和 幸福小岛,都是日常系。第二个故事更丰满,基调也忧郁,很平常的小事慢慢推到动情的地步。题目初想有点费解,但也许指的是那张长椅吧。不知和<树下长椅>的年代关系是怎样。

  总觉得作者的风格还是更适合有疏离感的内容 这个意义上<灯塔>更抓人。不过反过来,也会把“日常”做得有疏离感、有审美的必要距离,那种大分格 大景深的画面尤其好看,比如

家在小孩面前风云变幻,也算符合“总吵着”的设定鸟宿池边树?就,野旷天低树?well good for you…与画风无关

  《夏日纪事》读后感(六):感谢夏日树下,坐在我们身边的人

  一直对孩子看漫画书持反对态度,不知道为什么漫画会有这么大的魅力,为此我悄悄买了一本《夏日纪事》,这本大人和小孩都可以看的漫画书,里面两则清新又略带忧伤的小故事,牵动人心,真所谓“冬可暖心,夏可去燥”。 一 、那个夏天 《夏日纪事》讲述了两则小故事,第一篇《夏日纪事》中八岁的男孩因为父母的婚姻出现问题,被母亲送到乡下一对老夫妻家中,男孩在那里他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喂兔子、学钓鱼、听老太太在饭桌上讲巫婆的故事。不久后,母亲接他回家,他和老夫妻恋恋不舍地分开。 第二篇《幸福小岛》中小男孩的父母经常吵架,这时心烦意乱的小男孩会来到公园里,坐在长椅上。他在这里遇到了无家可归的男人,男人给他看儿子的照片,小男也给男人讲了他的烦恼,他们相互鼓励对方。最后小男孩和父亲积极沟通,男人也去寻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去了。 《夏日纪事》作者克里斯多夫·夏布特,1967年生于阿尔萨斯地区,他先后就读于安古兰美术学院和斯特拉斯堡美术学院。他擅长改编文学名著,描绘复杂细腻的人性,并多次获得知名奖项,被业界誉为“漫画家中的诗人”。 二、成长中的烦恼 生活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烦恼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会遇到。 有些问题,你逃避,它也不会消失,它还在那里。不管是故事里不想说话装作哑巴的老头,还是流浪在外不想回家的男人,还有逃避和父母沟通的小男孩,以及男孩天天争吵的父母,他们都是遇到生活中的小烦恼,暂时被烦恼困住了。 不愿面对,逃避的做法让我们失去了获得幸福的机会。男人失去了和妻子孩子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只能一个人看着孩子的照片;小男孩也无法满足和家人一起去散步、野餐、踢足球的愿望,只能在作文里欺骗同学和老师说自己和家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每个人都跨越了一千个幸福的小岛,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自己去寻找幸福。 三、感谢每一次遇见 人生就是一段旅途,我们会在途中遇到同行的人。就像第一篇小故事里的小男孩遇到了一对老夫妻,并相互陪伴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第二个小故事里的小男孩遇见了同样坐在树下长椅上的男人,一起携手走出生活的困境。 我们也会在自己的生命长途中,遇见很多朋友,亲人,他们走进我们的生活又徐徐离开,陪伴我们一起走过一段路,成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每一次相遇,都是生活给我们的一次机会。我们拯救别人也是在拯救自己,小男孩和无家可归的男人就是这样。小男孩劝说男人去寻找自己的孩子,男人也劝小男孩早点回去别让父母担心,还说小男孩的父亲是个超人。他们都战胜了眼前的烦恼,找到了幸福的方向。最后小男孩对父亲说出了“我为你骄傲”,男人也精神焕发地去寻找妻子和孩子去了。 生活有烦恼,生活也有幸福。 四、漫画的魅力 《夏日纪事》具有克里斯多夫·夏布特一贯的风格,用最少的文字讲述最长的故事,黑白两色的慢镜头向我们讲述了童年遇到的孤独,和成长中的烦恼。 简单的人物形象设计,以及简洁的背景,极少的文字,用画面给我们讲述一段故事。 漫画真的是不同于电影与小说的一种故事载体,它更需要读者参与进来,自己去完善一篇故事。就像《夏日纪事》,两则清新的小故事,却展示了丰富的内容,我们看到了成长的敏感和孤独,略带忧伤却又温暖人心。 书的封面设计也非常耐人寻味,封面上有一颗大树,树下有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长椅上。我们也曾像小男孩一样,在某一时刻感受过孤独,当我们想要逃避生活琐碎,独自坐在长椅上时,谁会是坐在我们身旁的人? 生活有烦恼,生活也有惊喜,不热爱生活,怎么会发现生活的惊喜?

  《夏日纪事》读后感(七):《夏日纪事》(下)作者丧中有希望的暖意

  作者夏布特,善于触摸弱者的内心世界。《夏日纪事》的两个故事中,讲述了两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小男孩的成长与烦恼。故事中绞揉着淡淡的悲伤与沮丧,却又丧中有希望,这,不就是生活的样子吗!而夏布特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把握这种基调与氛围,是因为他看清楚了生活的真相。

  #在生活面前,所有人都是弱者#即便是再笔挺的衬衫下都有生活留下来的伤疤。因此夏布特从来不以强者的姿态来讲述故事,即便是“夏日纪事”中给予暂住小男孩指引与陪伴的老爷爷,在小镇居民眼中也是个“哑巴”;即便是“幸福小岛”中开导不睦家庭小男孩的流浪汉在警察眼中也是个不体面的人,在婚姻考题中也是败下阵来……承认在生活面前,所有人都是弱者,这本身就充满了共情的悲悯,让基于此的表述亲近体贴。

  #生活给予创伤,同时也给予疗愈#“夏日纪事”中老夫妻在教小男孩喂兔子与钓鱼的同时,让他破除了恐惧、学会了在自然中获得快乐。而这份直面恐惧的勇气与获得快乐的能力,无论能否抵抗父母离异的伤痛,但至少让他懂的自己可以比想象的更勇敢。在“幸福小岛”中看上去是流浪汉在开释与帮助小男孩,但事实上,流浪汉也在小男孩那里收获了尊重、信任与自信。生活的疗愈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降临,生活不曾放过谁,却也不曾放弃谁。

  #只要用心感受,生活从不吝啬美好#“听小河说的悄悄话”、“睁大眼睛去看,人们再也不看的事情”总会发现生活中小小的、神奇的时刻,并从中获得快乐。现在是不是能够理解老爷爷所说的“小河的话”了。不放弃生活的细节,也就是不放弃自己的幸福感。

  而夏布特的优秀还在于给故事充满智慧地留白。正如《灯塔》在丑八怪登上离开灯塔的船便嘎然而止不谋而合,《夏日纪事》两个故事必须独立,又安排在同样带有木工室的房子里上演,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又都没有名字,期间的关联隐隐绰绰。既可以说第一个故事中沉默寡言的老爷爷就是第二个故事中小男孩老去的样子,也可以说第一个故事中小男孩的爸爸就是第二个故事中的流浪汉……留白的空间,让一切仿佛成为一种温暖的传递,创伤与疗愈的循环,充满人文关怀的深意,以及无限的感动与希望。

  《夏日纪事》读后感(八):夏末,一种心境的尾声

  这本不算很厚的书中收录了夏布特早期发表的两个短篇。《夏日纪事》讲一个因为父母离异而暂时被送到外公外婆家渡过短暂夏日的男孩,通过和老人们互动渐渐放下心事,最终却因为被母亲接走而心情失落的故事。《幸福小岛》篇幅更长些,故事的主人翁同样是个小男孩,他的父母同样因为生活种种无休止争吵直至恶语相向。为逃离这样的家,小男孩跑到远方街区,在一张公共长椅上遇见吹口琴的流浪汉。流浪汉告诉小男孩生活并非毫无趣味,并说人人有一座幸福的小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注意到。两人间由此牵出一份羁绊。

  由这两个故事,或许能看出夏布特后期一些更有名作品的原型。读者或许会发现《夏日纪事》里静静立于河中钓鱼的外公,用自身沉默对抗着小镇上人们不理解的目光,同时又固执于倾听水流的低语,像极了《灯塔》中凝望海平面的守卫。而《幸福小岛》里警察与流浪汉的矛盾、树荫下古朴的长椅,都以稍许变化的方式在《树下长椅》里客串了一把。

  夏布特一向吝于对话,能用画面表达的绝不使用言语,能用寥寥数笔勾勒的绝不繁复涂饰。因此,他想表达的主题也如雾里看花,不甚清晰。但从这本书中,我们似乎终于能窥见一些这位图像诗人恒常思索的东西——那是孤独的境遇,这种境遇导致的困境,以及战胜困境的方法。

  夏布特笔下的孤独是由形形色色离散的人体现。在这些故事里,主角往往在登场时正经历一段不被理解、不被关注,又无可躲避、不知如何是好的孤立状态,仿佛一粒随风飘飞的微粒,没有任何立足点。这种状态源于一些现实客观的因素,例如小男孩的父母争吵,有人因为做错事受到惩罚,或者说之所以这样全是因社会环境使然。另一方面,故事里起关键作用的配角虽在表面并未体现主角这般深刻强烈的痛楚,却也有着各自的寂寞与苦恼。随着故事发展,角色间共有的被隔离又渴望聚合的情绪成为彼此理解的条件,而相互体察、推己及彼进一步促成互相扶持与帮助。最终,夏布特从现实笔调出发的故事,往往会以人与人的相遇相知,交织出一个倾向浪漫的结尾。在尾声,孤独者要么找寻到对抗孤独的方法,要么勇敢迈出摆脱孤独的一步,而拯救者则拯救了自己。只不过,相比《灯塔》精巧的逆转和《树下长椅》耐心回收的漫长伏笔,《夏日纪事》略显黯淡的尾声和《幸福小岛》更偏现实的结局少了一些因叙述引发的惊喜,却并不缺乏动人的力量。也许,夏布特所执着的,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夏布特又特别擅长设计场景与契机让这联系的建立自然而不露声色。这种布景可以是《夏日纪事》里的那条河。岸边,男孩第一次远望老人钓鱼的声影,看他挥动鱼线仿佛长鞭,正从容控制着河的一切;男孩第一次尝试走入河中,满怀忐忑;老人看见男孩笨拙摆弄钓线后微微一笑,男孩松了口气;离别时,老人让男孩记住的河的话语。夏天随着车窗外的树影远去而消逝,男孩还会想起那波光粼粼的河水汩汩流动的声音吗?是否还记挂河中老人挥舞鱼线的背影?如果能记住这条连接着自己与老夫妇短暂但美好回忆的河,也许男孩就能有更大的勇气面对未来多少次独处的夏日吧。而当得知小男孩不得不离去时,老人脸上何尝不满是失落。人虽相别,但心念再也割舍不断。这样,异乡人就维持了念想,产生抗争命运的力量。

  既然是联系,自然是双向,救赎者其实也是在自救。《幸福小岛》中便设计了两个彼此影响的角色:身为父亲却没有勇气去看自己孩子的流浪汉,身为儿子却无法向父亲直率说出想法的男孩。起初,流浪汉似乎纯粹作为男孩的解惑者出现。随着故事发展,我们才逐渐察觉他的烦恼与脆弱。他为小男孩描述星空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此快活,当夜幕降临,他的身影却如此孤单。所幸,小男孩反过来鼓励了他。渐渐我们发现两人的交流变得更平衡而对等,更像是朋友间诚恳的沟通。最终,流浪汉听从小男孩的建议,乘火车出发看望自己一直逃避的家人。救赎与被救赎在这一刻合二为一。

  夏日,尽管炎热多虫,但也是一年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夏布特选择这个喧嚣与骚动的季节,既是反衬出人们冷清而荒凉的心境,又暗示这种疏离的寒气最终会被心与心之间靠近的热量所驱逐。夏日结束,可说是一种心境的消弭,又或另一种心境的扩展。人是逐渐冷却变得畏畏缩缩,还是以一种全新的状态迎接之后的时日——夏布特用一处处微小的善意将希望的可能性延续下去。

  《夏日纪事》读后感(九):宁静的夏日和成长的烦恼

  你记忆里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是一席竹榻、一把蒲扇,凉爽丝丝点点又一阵阵地漫上来;也许是半个西瓜、一把梅子,甜和酸都在口腔中融化;也许是几声蝉鸣、几场雨声,或清脆或淅沥,都是夏天的欢唱。

  在杨万里笔下,夏天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白朴笔下,夏天是“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而在法国漫画家克里斯多夫.夏布特的笔下,夏天是相遇,是别离,是成长,是温暖而又带着一点点感伤的。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法国阿尔萨斯人,先后就读于米卢斯美院、安古兰美院(漫画摇篮)和斯特拉斯堡美院,因缺钱频频退学,开始画广告画谋生,2008年获得了科涅克艺术节“最佳单册漫画奖”。《夏日纪事》是克里斯多夫.夏布特的一本漫画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两个短篇故事,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但是画风细腻,叙事和缓,娓娓道来,令读者沉浸于作品所特有的清新而悲伤的氛围中,引起思考和共鸣,有很强的艺术性。

  一.基调清新

  朱光潜在《谈美》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果画作和照相一样逼真,就没有美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言不尽意,留下思考的余地,意味深长。无言之美,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星辰大海、理想国,这简单的几个字,蕴含着无穷的意境。”可见美丽是需要留白、需要抽象的。美丽不需要很复杂,但是要有基调,要有氛围。

  在《夏日纪事》的第一页,画着一辆小轿车开过一条林荫道,随着车子不断开近,一排树木显得越来越茂密,枝叶随风摇曳,还有几片叶子飘散在空中。整个画面非常干净,简单却静美,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清新柔和的基调。

  后面的每一页,多格描画出故事情节,只有简单的黑白色调,明暗对比,都是清清淡淡的。

  作者画花丛、河水、蜻蜓,寥寥几笔,并不复杂,但是很好地勾勒出夏日的乡村图景,令人很容易就沉浸于故事情节中,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夏天,正经历着男孩所经历的一切。

  而这篇的结尾,小轿车离开小村,再次驶过林荫路,树木从繁茂到稀疏,雨丝斜斜地打过去,仿佛一首小诗,清新,纯净。

  第二个故事《幸福小岛》,开篇即是燕子飞过窗外,没有人物,没有对话,景物让一切都安静下来,后面虽然有争吵的嘈杂,男孩走过街道时画面依然安静、沉默,正暗示着男孩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公园、长椅、口琴,一起构建出一个唯美宁静的画面,使整个故事的基调在忧伤中透着清新。

  这两个故事,无论情节本身如何发展,画风都是清丽脱俗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主人公虽忧愁却含有希望的态度,主色调依然是明快的。

  二.情节有悬念

  《夏日纪事》的开篇就写了男孩的一句独白:“过了一阵子我才稍稍明白......”为什么是过了一阵子?他稍稍明白了什么?很好地设置了悬念,引出后面的故事。而之后男孩在陌生环境里的好奇,与老先生的相处,读者都很容易带入到男孩的角色中,跟着他好奇,跟着他忐忑,跟着他寻找答案。

  而《幸福小岛》里,在长椅上吹口琴的男人,他来自哪里?他为什么这样落魄?他的家人呢?读者会不自觉地提出这些疑问,并继续深入进故事情节当中,寻找这些答案。

  悬念的设置为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三.寓意隽永

  马克思说:“人生而孤独,却不甘寂寞,世界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虽然如此,人们又常常不得不体会着寂寞,与自己独处,与心灵对话,久久叩问。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就更懂我们吗?或许家人正给我们带来更深更重的孤寂。有人陪伴着,就能用语言讲出自我吗?或许言语带来太多误解,倒不如沉默落得清静。

  这两个不复杂的小故事,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说明作者在其中融入了很深的感情和立意。

  “八岁的我不会关心大人的事情......也不会提出疑问......不过生活很快就会让我把疑问提出来。”“只是人们总需要很多解释或者长篇大论......这条小河就从不会长篇大论。”“这个约会他只等了十分钟,但是这个时刻他可能已经等了整个一生。”“每个人都跨越了一千个幸福的小岛,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因为它们不再有时间,他们也不愿意再花时间!”“你知道吗,做一个好爸爸是需要勇气的!”

  《夏日纪事》里面,老先生希望男孩记得小河说的悄悄话,其实水自无言,男孩能听到的,就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吧。《幸福小岛》里,流浪汉温暖了男孩,男孩其实也点醒了流浪汉,他们都要勇于面对生活,要成长和改变,不能逃避。

  看这本书的时候,能感觉到作者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是个细腻而又温柔的人,他在悲伤里揉进一点希望,在嘈杂里洗出一点安静,让看到这本书的人感到又寂寞,又伤悲,又安定,又有着对生活的信心。

  这本书就是用书里面的画和文字深深安慰着疲惫焦躁的人们,给我们一个安静的拥抱,一份见到了残酷伤痛之后依然努力生活的勇气。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夏日纪事》告诉我们,每一个平凡人都是在成为英雄的路上,我们不断看清生活,也不断认识自己,继续向前赶路,面带微笑,向着阳光。

  夏日宁静,成长总是充满着烦恼。这就是生活。

  -The end-

  -文:原创-

  -图:原创-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树洞咖啡馆

  《夏日纪事》读后感(十):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即使是不幸

  从小就不爱看漫画书,漫画书里那些随心所欲的图画顺序让我很苦恼,总是看着看着就蒙了。在翻阅《夏日纪事》之前,我并不知道它是一本漫画书,完全是被书名吸引。一个充满着忧伤色彩的名字,足以勾起我内心的好奇心。

  带着可能半途而废的心情打开此书,不曾想居然走入了一个新世界。没有迷糊,只有深深的触动和隐约的心疼。本中讲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小故事,不幸的故事让人忧伤,简单的文字却又充满了力量和诗意。图像渲染的气氛和文字营造的节奏紧紧抓住了我的心,让我不由自主深深地陷入作者的创作意境中。短短十分钟的阅读,带来的是多日的念念不忘,我想这就是作者的用意。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被业界誉为“漫画家中的诗人”。夏布特用黑白两色勾勒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寥寥数语皆是字字珠玑。让画面来讲故事,用安静传达情感,一切尽在不言中。其作品多次获得国际知名奖项。例如199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阿尔法艺术大奖”、2002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评委特别奖”、2006年RTL广播电台“漫画大奖”、2008年科涅克侦探作品文化节“最佳漫画奖”等。

生活中的不幸,谁也逃不过

  活着,就是在不断地经历着生活给予的一个又一个的考验。若问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也许我们努力思考很久也未必答得出来;相反,如果问人生中遭遇了哪些不幸,板着指头数也觉得不够数。人人都想顺心如意,然而事与愿违,生活中的不如意总是比较多。

过了一阵子我才稍稍明白,为什么我母亲要把我带到这里来。八岁的我不会关心大人的事情,也不会提出疑问,不过生活很快就会让我把疑问提出来。

  大人都说童年是最快乐的,因为不懂,所以不痛。孩子不是不痛,只是无力改变什么,只能选择暂时遗忘。既然活着,除了面对还能怎样?这不是大人的感悟,而是人的本能。孩子的世界本来很简单,却因为大人而变得复杂。本应无忧无虑的年纪,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烦恼,小小的身躯也逃不过生活的考验。

  面对婚姻的不幸,夫妻两人必须承担后果,这是他们共同的选择。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选择和结果对他来说何其无辜?没有选择地被带到世上,没有选择地被选择远离,没有选择地被面对陌生,小小的人儿所经历的考验不是大人所能想象的。每个人都曾是小孩,可惜每个人都忘了这件事。

不问为什么,活在当下

  大人总是觉得生活很烦,这不顺心那不如意,为什么生活就不能平顺一些?对比之下,孩童时期的时光简直太美好,犹如天堂一般。说到底,不过是小孩比大人更懂得活在当下。古语有云“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再正常不过了,偏偏我们很多却忘了这个真理。

  人类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创新,人们取得的成就渐渐让人高估了人类的能力。只有在大自然的灾难出现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人类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面对人生一样如此,没有人有能力让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更没有人有能力改变别人和社会。人的能力十分有限,只足够用来改变自己。

书中的小孩,没有选择,唯有坦然地接受父母的安排。他入乡随俗,很快就适应了乡下的生活。并且带着自己的好奇心,继续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带给他的未知力量。

  面对不可控的客观因素所造的困难和不幸,我们没有逆天改命的能力,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人们常说“办法总比问题多”,我的理解大概是我们有一条万能的应对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再困难的事,只要勇敢面对,总会有过去的一天,我们要做且能做的就是和时间作伴,一起跨过这个坎。

走自己路,让别人说去

没错,我并不是哑巴!只是人们总需要很多解释或者长篇大论……这条小河就从不会长篇大论。你听到了吗?你听到小河在悄悄地说话吗?

  不明白为什么活泼、听话、爱笑、爱表现的孩子总是更容易讨人欢心,因此,我从小就扮演着这样一个乖孩子。人见人夸、人见人爱日子看起来过得很不错,没有人知道我心里真正在想什么要什么。我不快乐,一点也不快乐。如果不能做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变化也越来越快,披着各种华丽外衣的快餐文化充斥着各行各业。只要有人“成功”了,不管他用什么方法,都会得到人们的疯狂追捧。人人都追求成功,却忘了问一句“成功是什么”。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吗?成功到底是谁定义的?一位月入数十万的名师是成功,难得去乡村支教的教师就不是成功吗?

  世事纷扰,冷暖自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别人,也永远不可能因为成为别人而开心。个性是老天赠予人类最宝贵的礼物,丢掉它去模仿别人是最愚蠢的事。认同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然而认同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我的认同。只有具备了自我满足的能力,才拥有幸福的能力。

  只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坚定地走下去。不必去在意别人的眼光,也没必要向别人去解释什么。解释是一个伪名词,一旦开始就没有结束。说得难听点,就如谎言一般,解释一次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无数次。把解释的力气用来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不是更好吗?哪怕把力气留来发呆,也是对自己的宠爱。

  人生有许多的艰难险阻,需要努力拼搏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的勇气不该是那些激昂的口号和诱人的故事,而应该源自心底的纯真与感动。《夏日纪事》是一部敏感而忧伤的图像小说,没有过多文字的赘述,用最直观的画面打动人心,引人深思。“生活中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即使是不幸。”

  默默做着喜欢的事情,慢慢靠近心中的样子,我是@玲珑悦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