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春天》经典观后感集
《拍卖春天》是一部由伍宗德执导,陈昭荣 / 叶全真 / 白灵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拍卖春天》观后感(一):黑色童话
看了电影,知道什么叫做不抛弃不放弃.红遍大江南北的话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种精神,最终结局才如人们最美好的向往.生活是黑色的,每个剧中人都被幽默了一把.今年来少有的一点没快近的看完了,很感动
《拍卖春天》观后感(二):恶俗还低级~
剧本烂到这种程度,白灵一张嘴就是一股央视女中音范儿假励志通篇雷人段落无限~~~台湾,你就快向大陆看齐了~~~
电影,不是光鲜亮丽,角色定位在边缘人物就可以讨很多人稀饭的~~~永远不是~~~
《拍卖春天》观后感(三):如果换个性感漂亮的女主就更好了
白灵啊白灵,我努力的像从她身上找点我喜欢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脸黑,身材干瘦,年龄又老,穿的又没品味,我终于明白那个叫鸡的脱衣舞小mm把她摁到墙上后为什么只说了句“你好香啊”了,因为除了这一点,还真找不出别的优点来……更让人抓狂的是,还有那么多其他女演员对比,一个比一个魅力销魂,就算是那个胖胖的女鸨母,也比白灵有魅力!尤其是那个找鸭的少妇,真是太迷人了,与白灵简直鲜明对比啊!皮肤白,身材好,懂风情,又温柔,简直是人间尤物啊……就冲这个,电影也值3星了,再加上影片的题材引人,4星!如果没有白灵,我肯定给5星!
《拍卖春天》观后感(四):如果没有那张彩票
故事走的很极端,从演员的选角上就能看出来,但是拍摄的又很平实。不得不感慨,白灵还是蛮有实力的。
在生活逼迫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跳楼?犯罪?还是买张彩票给自己一点安慰?
故事最后的转折在于一张中奖的彩票上,意外的大奖让每个人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现实往往就是那样发展的,“明星鸡”“不举鸭”依旧在生活的烂泥潭里打滚,两姐弟依旧会在期盼那个永远不会响起的电话,“鸭王”还是他的“鸭王”,日子就这么过下去。
故事的最后,姐弟俩带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去迪拜玩,而那个永远没有响起的电话也接通了。可是两个人却犹豫了,为什么犹豫?
人性中的亲情被金钱所泯灭,现实的真相把人的伤口撕开又阖上。
彩票的出现是全局的转折,的却给观众一个温暖的交代,可是不免狗尾续貂的嫌疑。
《拍卖春天》观后感(五):失望加上失望
我努力让自己继续对台湾电影抱有信心,可是又一次的失望了。这简直是台式连续剧的水平。
对白平庸,偶有火花;桥段俗套,看了前面,就可以想到后面;白灵把小孩抢出前夫家门的设计尤其不合逻辑——前夫、继母、不止一个佣人,居然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弱女子把小孩抱出家门?
导演有企图心,这是一见可知的。想打同情牌、情感牌、黑色喜剧牌,可惜样样都不到位,踩不到点上。
白灵的妆令人生厌,陈昭荣的马尾辫莫名其妙,且人物性格前后反差过大,之前的偷情无耻大男人,之后变成了懦弱深情小男人,好吧,他认识到自己对妻子的感情是可以接受的,但性格变得这么懦弱就太突兀了。妻子含笑而逝的设计只让人想问导演:五十年前的剧情这么让你留恋吗?
喜剧结尾更是败笔。如果最后再来一个镜头,说这全是幻觉,我更觉得合情合理。
《拍卖春天》观后感(六):白灵的电影
白灵,为年轻影迷熟知的荧幕形象,大概都是衣着暴露行为反叛的低地位女性(whore、slut。。)。
其实年轻白灵在国内时,曾出演很多清纯角色、样板戏。
百度百科显示她今年已50岁了。
一个女人,只身前往好莱坞,没有地位没有背景没影响力。。。
可以想见,这么些年的打拼多么不易。
本片格调不高,价值观念也有很大问题(鸡鸭、拜金、迷信)。
钱, 成为现实生活的主要推手和目的,而片子也毫不掩饰的用卖身和彩票来反映浮躁社会的人们的追求。。
50岁的白灵,顶着搓衣板的身材,依然冷酷的演绎反骨女性,间或流露温柔的母性和脆弱的雌性。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道: 别哭, 就算哭死也没人理。
也许,这就是她的生活本色。
《拍卖春天》观后感(七):“哦”和“呵呵”什么意思?没意思!
写于2012年2月7日不易让人发现,容易让人遗忘,指的就是这种电影。想感动人的没感觉,想炒作的没卖点,一部不知所以然的电影,将一些不同的因素叠加、拼凑。
这种混乱不知所以然的感觉就像此刻的部门氛围,领导不知所以然地降职,团队不知所以然地肢解,本应该有所离别伤情的时刻,却搞得神神秘秘,鬼鬼祟祟,好像是老大要跑路小弟被欺负的感觉,老大不管小弟死活,小弟无丝毫失去老大的悲伤,就是这样。
我依旧悠哉过我的神仙生活,不知人间冷暖与险恶,我不犯人,险恶也不应该降临我头上,若真来了,那我就翻个跟斗,远离它个一万八千里。反正后面是如此的光明大道,我只管没心没肺地无忧无虑生活,这是必须有的。
这种现状和这电影一样,过了不久就会被我忘个一干二净,就像“哦”和“呵呵”一样,什么意思?没意思!
《拍卖春天》观后感(八):最傻逼的电影
你想得到,为了给患癌症的老婆看病,中年男人去做鸭。但很巧的是他几次没有成功过一次。第一次遇到个黑道大姐姐,导致不举。第二次在道德感的驱使下竟向女人的老公告发,第三次自己参股色情公司的生意,竟遇到警察放蛇,于是他虽然做了鸭,却仍纯洁如处男。
另一个女人更夸张,投资给老公拍电影,竟然老公被影后抢走,而且还带走了儿子。而她自己开的化妆公司也破产,为了夺得儿子的抚养权,她隐瞒破产的实情,出来做鸡。但她竟然把儿子抢了出来,要流亡天涯,而此时她想的是要毁了色情公司的客户名单,名义也很道德,说不让他们再害人。
另两个姐弟俩,在色情公司混,但不卖身,后来想出成立自己的色情公司。
天下真有这样奇了怪了的事。鸡鸭是纯洁无瑕,而且比警方更希望摧毁色情业。
但一切都因为一张彩票而改变了命运。因为中了大奖,四个人,以及他们的家人的命运都改变了。故事就这样傻逼。
《拍卖春天》观后感(九):还行,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想看台湾的片子,所以下载了几部,其中就有这个。
中文名很文艺,英文名很有意思,所以对内容也蛮期待,可是看完以后不知道影片想表达什么意思。
貌似香港和台湾对于性的看法要比大陆这边开放的多,虽然大陆这边有后起之秀的姿态,毕竟人家比我们走在前面很多年,还是有些差距的。
没想到这么好的名字,主要内容是围绕鸡和鸭展开的。
鸡和鸭也没什么,毕竟是一种社会现实嘛,不排斥不推崇。
开始觉得影片还可以,把明星鸡和不举鸭的生活一直往“死”里整,让我联想到自己最近每况愈下的残酷的现实,有时候人的生活真的是很戏剧,怎么挣扎都起不来。
当然,我不是否认春天的存在,春天总会来的。
可是影片里把四个人春天的到来归功于一张彩票,让我觉得很不爽,难道我们的命运一定要依赖这种概率很低的碰运气吗?
让人感到不真实。
最终,彩色童话美容店开张了,艾佳爱爸爸了,姐弟俩去迪拜了,很和谐,很团圆,以此来化解一个多小时内心里积下的不快,提醒人们生活还在继续,春天始终会到来……
《拍卖春天》观后感(十):那个叫鸡的脱衣舞娘,你敢再脱多一点嘛~
导演野心很大,想拍一部笑中有泪苦逼中带欢乐的电影,虽然尺寸拿捏不很好,但这个雏形已经足够窥见幽默。总体而言,剧情并不叫人惊喜,演员很本份,主旋律简直叫人吐血。只是小插曲倒十分出彩。这是关于一只没有职业道德感的不举鸭,和一只过气的撞球明星鸡的倒霉悲催故事。我喜欢这部电影,而且我深刻怀疑导演的品味和我强烈一致,剧中每一个女演员,无不是胸挺臀翘曲线凹凸有致长相三分温驯七分狂野的丰满女人(那个算小费的例外)。
装深沉的电影看得不少,装深沉中带肤浅,肤浅中显内涵的倒是境界。这是一部喜剧片,喜剧片必然有一股正面力量存在。所以片中的鸡鸡鸭鸭们,都积极而乐观地用身体为生活买单。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个想法是:女嫖客都长这样,当鸡当鸭我都愿意。想想那些个都是叶全真什么的,还有胸器主妇,只是那个叫鸡的脱衣舞娘,你敢再脱多一点嘛~
(你要是再脱多一点,我就给五星了。)
忽略那些时而小清新时而抽筋的对白;忽略那些完全不存在逻辑的情节和咆哮;忽略那些偶像剧过场的演技;忽略那些导演想强加附会的思想,这电影绝对看得倍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