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低入尘埃》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低入尘埃》经典影评有感

2021-02-24 23:37: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低入尘埃》经典影评有感

  《低入尘埃》是一部由巴瑞·莱文森执导,阿尔·帕西诺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低入尘埃》影评(一):长春市牛皮癣医院

  长】春】华】山】牛】皮】癣】医】院】其实还算平静,本喜欢孤独,崇拜寂寞的人便要变的更安静,也许不在时光的包围中,独立游荡在无人知晓的国度。紧握誓言和承诺,独自享受其中的韵味,那些诗行陪伴的日子,因心中难述的思念,落入信笺,寄去远方。谁收到了这颗心,那一颗颗豆大的文字,腾乱了谁的心,是否一起许下神灯的第二个愿望呢!若我收到,我定写下几行相思,寄回这信笺的主人。

  《低入尘埃》影评(二):量身定做

  近些年,老帕跟自己的几个哥们,弄了不少个人标签明显的作品,基本都是给他量身定做的,这部也不例外,虽说是根据小说改编,但选择这个故事的前提,是老帕在主人公的经历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且感同身受。

  片子的风格整体偏文艺,节奏缓慢,剧情沉闷,跟一般的商业片相比,很难让人有耐心一口气看完,但如果你的关注点是在老帕的表演上,那便完全可以忽略那些不那么出彩的地方了。

  他在片中所塑造的这位没落老咖,几乎可以作为一个社会范本来看待,故事所探讨和展现的在人性中纠结与复杂的部分,也正是每个人尤其是在人们变老之后都要面对的,身体机能的衰老与内心火焰的凋零,力不从心的无奈与挣扎,从云端跌入尘埃的人生落差,面对代沟与价值差异的爱情,这一切足以让人疯狂,内心的崩溃与精神的错觉,让人穿梭于现实与虚妄之间,老帕的爆发力依旧震撼。

  《低入尘埃》影评(三):Pigine

  1.Simon:Once said,there is a thin line between genius and insanity,and he had erased that line. 2.Simon:Let me say as clearly as possible,I'll never go on the stage again. 3.Shakespear:Prekitchencatched my soul.But I do love thou.And when I love thou not,chaos is coming again. 4.Pigine:Guess what,you don't even have to be afraid,just swim,because I'm a lifeguard,certified.I can save your life. Simon:You've already have. 5.Book:Making a good script great. 6.Simon:Which,which one?南侧还是女厕? 7.After Simon's stab:Speak what we feel,not what we ought to say.最长者承受最多,我们年少辈,从未见识过这么广,也从未活这么久.not see so much,nor live so long.

  《低入尘埃》影评(四):帕西诺的舞台剧

  1.帕西诺老师最后一次带给我令人震惊的表演在《死亡医生》,一部同样由好基友Barry Levinson导演的电视电影。可这次却没什么出色可谈,中规中矩;Greta Gerwig差得也不是一点半点,极度违和的邻家姐姐形象是闹哪样?全程表现好像在参加面试,可惜她没有勇气走出自己表演的comfort zone,就当是Levinson选角失败好了。

  2.同样是演员那点破事,同样是表现人物内心纠结与失落,《鸟人》聪明的选择了一镜到底的长镜头,现在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眼光。因为这种执着的运镜方式不仅仅可以用来炫耀摄影师的肱二头肌,还可以会加快节奏,提高剧情张力,好比给片子打了一剂强心针,没有了最佳剪辑点、效果剪辑,这个黑泽明最爱的电影制作过程完全要交由“拍摄”来处理,怎么“剪”掉没用的镜头?怎么“剪”去情节的冗余?一个字:加快节奏。多快?快到来不及出错,来不及拍没用的镜头,来不及做“沉思者”。

  为了保证叙事连贯性和情绪节奏的需要,场面段落的转换速度要大大地加快,例如《鸟人》中,就非常有创意的把转换过程融入到故事叙述之中,人物在楼道,有人打招呼,人物在楼外,有众人围观,一个人呆着也要幻想一屋子记者,甚至见缝插针强行加入独白,为什么?这些“花絮”其实全是正片,不仅仅讲述故事,也下意识地为叙事安上一双翅膀,三个场景表现的能不能缩为两个,两个场景能不能合成一个,极尽压缩合并之能,只为一个目标:加快故事推进,打造《鸟人》里全程无尿点的一屋子蛇精病。

  换种方法拍,应该挺不错的。

  当然,要换掉摄影师

  再换掉导演Levinson

  再换掉Greta Gerwig

  再换掉那个演电视的Kyra Sedgwick

  只留下老帕一个人

  ....

  算了,老帕也换掉吧...

  《低入尘埃》影评(五):《低入尘埃》:走向末路的《鸟人》

  导演: 巴瑞·莱文森

  主演: 阿尔·帕西诺 / 格蕾塔·葛韦格 / 曼迪·帕廷金

  那本片与《鸟人》相比其实并不十分恰当,或许仅仅同是以戏剧舞台开篇以戏剧舞台结尾外加一个风光不再的演员令两部电影有了最表面的联系。两部电影所表达得内容并不近似,尤其是《鸟人》在惊艳的技巧包裹下所散发出更强烈的戏剧场面是本片所不具备的,《低入尘埃》的重点在舞台之外,着重展现的是人到老年时的心理状态,本片甚至为了丰富的探讨这种心态还加入了忘年恋和同性恋的支线剧情,可惜整部电影给人感觉异常疲惫,就好像老迈年高后的无精打采。

  看这部电影只有一个原因便是冲着阿尔·帕西诺,已经快到了当年演教父时马龙·白兰度的年纪,说实话阿尔·帕西诺越来越少的出演电影似乎就如同本片中他所塑造的人物一般,相信在出演本片时阿尔·帕西诺所饰演的人物一定与自己的心态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问题是在他凌乱的造型之下看到一种令人悲伤的廉颇老矣,不得不说不久前回看教父时那个油头粉面的阿尔·帕西诺实在精神异常,才几个月的时间看到如今的老家伙实在有些不忍心,其实这样的造型一定是导演有意为之的,或许就是要达到叫观众唏嘘的目的,不然让老家伙焕发青春一定并非啥难事儿。

  在看这样一部透着老气的电影时连观众都打不起啥精神了,剧情节奏缓慢,在不停的穿插中情节分散而且凌乱,阿尔·帕西诺对着电脑屏幕自言自语的段落显得非常的沉闷,观众的注意力很难进入到这个距离有些遥远的故事中去,本片两个支线情节都显得很突兀,杀父请求与忘年恋都不太能表达出太多的情感,结果也都是无疾而终草草了事。说到底最大的看点还就是阿尔·帕西诺,在一种颓废状态的包裹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灵,或许走到那个年纪的人对于大多数事情只能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吧,所以即便的终生从事的表演也有一种突然失去天赋的困惑,影片若能更集中的表达出一种生活状态或许更能引起观众的反响。

  《低入尘埃》影评(六):过气后的臆想与焦虑

  本片改编自菲利普罗斯的小说,阿尔帕西诺在这本小说里发现了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便买下版权,找来巴里莱文森执导,两个古稀之年的老头捣鼓了一部实验性质略强烈的意识流影片。

  所谓实验性质就是与主流商业电影作对,在本片里,阿尔帕西诺扮演的西蒙是一个过气演员,长久以来的舞台剧表演加上过气后的焦虑使他得了一种怪病,具体是什么病电影里没有明确讲述,只是经常自言自语伴随着精神抑郁,所以影片中充斥着大段大段的臆想和梦境,西蒙一个人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不断穿梭,还时常夹杂着一些与心理医生的视频对话,稍不留神就会被带偏。

  当老友的女儿佩姬上门叙旧,相差三十岁的两人产生了情愫,曾经的小女孩是自己的疯狂仰慕者,声称是“蕾丝边”的佩姬迅速就搞定了西蒙,发生关系后,影片却使用了双画面叙事,也就是一个画面里有西蒙和佩姬,另一个只有西蒙一人,这种叙事方式在后面逐渐增多,比如游泳池里佩姬在游泳,西蒙看着泳池这组镜头,一会儿佩姬出现,西蒙面露喜色,一会儿佩姬消失,西蒙面无表情。最明显的例子是西蒙以为佩姬想与他生一个孩子,便去诊所检查是否还具有生育能力,第一个镜头西蒙再次向佩姬确认是否要孩子,下一个镜头变成了护士盯着西蒙看,因为西蒙在自言自语,身旁并没有佩姬。可以大胆的设想,或许有佩姬这个人,也可能压根没有。

  曾高高在上的大明星在过气后低入尘埃,用无穷的想象力为自己构建了一个梦想中的“退休世界”,那里有比他小三十岁的女孩喜欢他,爱他,愿意和他做爱,甚至愿意勾搭其他女性来一次疯狂的性爱派对,这些虚假的影像表达了西蒙对于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他是匮乏的,渴求的,甚至是厌世的。从最后不得已出演“李尔王”用真实刀具自残作为戏剧的结尾,也作为影片的结尾可以看出对于现实世界虚伪的讽刺,毕竟开头的纵身一跃让他不得不退出舞台,可最终用刀具自残又换来了如潮掌声。虽然在保持戏剧完整度的立场出发,荷枪实弹和哗众取宠来的差别是巨大的。但在演员表演的角度其实没什么分别,用在这里应该是刻意为之。

  年华老去,望着佝偻的身躯和再也硬不起来的“小兄弟”,臆想,妄想等随之而来,强迫自己去抓住一些虚无缥缈的梦境与幻想,这是一种类悲剧意味的表达。因为影片还包含了不少深层的含义,通观一遍,不得尽数体会,但确实不想再看二回,所以观者也就来个“不求甚解”吧。

  《低入尘埃》影评(七):无论伟大或失败,都逃不过卑微

  《鸟人》是将魔幻、喜剧元素糅合在一起的大众商业片,《低入尘埃》是夹杂着同性、忘年恋,弥漫着悲哀气息的小众文艺片。但是两部电影的主题和内容,竟有异曲同工之妙。隔空相对,两部片子的主角——迈克尔.基顿和艾尔.帕西诺,从职业、经历到个人现状的高度匹配率来看,简直就是同病相怜、与君共勉的一对难兄难弟。

  相比之下,《鸟人》显得更讨喜,戏剧化风格更鲜明,镜头、音乐、暗喻、节奏的技巧玩的更溜,情节点设置和台词更加“恶趣味”,在剧情一次又一次的,把观众的期望值压向最低时,最后100米冲刺的完美逆袭,让人觉得正能量瞬间满格,又颇有点张力。

  《低入尘埃》就朴素多了,除了暗含深刻的人生主题之外,艾尔.帕西诺在片中大多数时间,要么绝望的一个人面对着远程心理医生,自言自语的碎碎念;要么绝望的一个人面对小女友迷惑而无助,在他的心理和精神的双重重度垂危中,影片所透出的压抑感和悲剧走向,都无不在暗示着影片的忧郁而内向。

  昔日的舞台巨星,台上亮瞎眼,台下万人捧,却终究抵不过岁月流长,大众口味的任性随心变。当光环不再,当仰慕者日益寥寥,当站台站累了,当入戏太深了,总是容易在自己的心里就走丢了。迷失,是一件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的恐怖事件,自救或者他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醒过来,从自己给自己挖的泥潭里顺利上岸。

  自我迷失、事业落差以及消极的人生态度,并不是影片唯一在表现的悲情事实,这不过是区区一个引子,重头戏在于“身心同老”这件小事儿。

  突如其来的崇拜者小女友,同性恋者小女友,任性、自私、毫无责任感的小女友,让Simon(艾尔.帕西诺饰)着了迷也着了慌,巨大的年龄差距和代沟,都让他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觉得力不从心,更窘迫不堪。已然衰老的Simon,在面对年轻人的前卫思想和行为时,明显觉得理解吃力和应付不来。这让本就处于消极状态的他,更加被这段完全错位的忘年恋,摧残的“病入膏肓”。

  孑然一身的Simon,内心孤独,渴望救赎,当感情的艳色,表面上在为他渲染出生机时,实质上却在一点一点的蚕食他。在面对现实中的痛苦处境时,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无力感,最终将Simon推向悲剧。

  低入尘埃,既是从事业高高的云端之上低入尘埃,也是从爱情的神圣殿堂之上低入尘埃。

  影片中大部分都是一个过气演员,也是一个爱情里的卑微者——Simon自卑与无助的大段独白。没有夸张的台词,没有过度的表演,更没有精心铺设的情节点,俨然一部闷闷的文艺片,但是因为贴着艾尔.帕西诺这枚名牌商标,这片子还真是耐看。

  一个人无论伟大或者失败,都逃不过卑微,哪怕只有一次。

  《低入尘埃》影评(八):莱文森关于这部片子的问答

  学校是电影节的主办单位之一,大部分片子学生都可以免费去看。我挑了这个片子,主要是去看阿尔帕西诺的,而且主题貌似与我感兴趣的老龄话题有关,就点了鼠标订了票。电影本身我很喜欢,个人喜欢这种探究人复杂的心理的戏,这个我就不剧透了,先分享一下面见导演时他都说了啥,可能会有喜欢这位导演的人有兴趣。

  适合看完片子后阅读~

  开始的时候剧场有个错误的提示,说播完了大家赶紧清场给下一部片子腾地方。电影放完,我都出了门,发现有人拉了两把椅子上台,广播说:“大家欢迎这部片子的导演***!”我:…… 就折回去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开始听讨论。

  听了谈话才发现,这个导演原来很有名!(我真的不懂电影!)他导的《雨人》算是家喻户晓,连我都看过。导演一点看不出已经72岁了,和学校里那一帮教授一样,眼睛发亮,谈笑风生。

  这部电影一共只花了两百万美元。拍摄一共花了20天。二十天不是说从开机到收尾一共二十天,而是拍一两天,停几个礼拜,以此重复,所以片里能看到季节更替,总共开机拍片的时间,只有二十天。不知道帕西诺的薪水如何……

  关于女主角Greta Gerwig

  这个演员我也不熟,主持人问当时问什么选这个演员,应该有些惊讶的成分在里面,不知道是不是她的背景并不十分出名,或者资历尚浅?了解的同学请补充。Levinson说,这个片子里女主角不能是仅以美丽吸引人的,必须有某种独特的魅力气质。(我只能说,看过了你就会明白?)Greta Gerwig非常聪明有才华,是这个角色的完美之选。最后一场充满爆发力的戏,其实是开工第一天拍的。

  关于和阿尔帕西诺的合作

  导演说他多年前就认识阿尔,也在之前的片子里合作过。我记得比较深刻的就是莱文森说,阿尔并不是一下子就奇迹般地掌握了角色,他会在很长的时间里不停地想,不停地琢磨,然后有一天突然就发现,他的声音改变了,习惯动作也不一样了,他变成了角色。当年他参演教父的时候还是个小年轻,刚开始拍的时候,剧组的态度是“一定要想个办法把他开除了“,因为没法想象那个安静的人成为一个黑手党。知道枪杀的那场戏,剧组才觉得,哦,他可以用了。(很惭愧,我没看过,看过的人请补充……)

  他说阿尔除了丰富的电影生涯以外,一直也都在参与戏剧表演,所以和这个角色还是很契合的。里面有一场很长的独白,他除了剧本上的词,也杂糅了很多他自己的经历。那场拍了几次,都是一口气就十几分钟,最后用的那条基本就是一个镜头。真是大师。

  大师都是练出来的。Work work work hard.

  关于Levinson是怎样开始做编剧的

  导演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感觉命运还是挺无厘头的。他年轻时有一天碰见个人,叫george,想搭他的车去一小时车程以外得好莱坞,他就载着george去了。发现george是想要报名一个表演学校(联系上下文,应该是戏剧表演而非电影),还怂恿他一起报,这样每周一来一回路上有人作伴还能分摊油费,于是迷迷糊糊地一起报名了。他说至今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因为他并不喜欢表演,还问老师上课能不能不演,只看,老师说那可不行这是课程要求你必须得演。后来george不怎么去了,他却认真地喜欢上了表演,慢慢变成了他自己开车往返好莱坞,几个月后索性搬去了好莱坞,然后再也没见过george。多年后,他和老婆去看一部电影,里面的角色突然叫出了george的全名,他才发现那个人成了美国最大的可卡因生产者(种植还是贩卖我记不清了)#¥%……¥%……¥%

  后来这两年学表演的经历对他帮助巨大。结业以后,特别穷的他和一个朋友就想办法编一些小表演,而他自己则把脑中想象着的表演过程写下来,开始做编剧。后来慢慢就出名了。学表演的时候,排演什么的分分钟都在花钱,所以经常换着法子给演员形容应该怎么演,后来做了导演,都用上了。

  补充:电影的原作是部小说,作者叫Phillip Roth,是个得了很多奖的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都很难改电影,三十几部小说只有四部拍了片子。,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因为过了很久了(7个小时呢!),有些细节记不太清,要是大家能够考据一下,或是拿出他以前的采访/访问,补充一下故事,就再好不过了。

  《低入尘埃》影评(九):Barry Levinson的邊緣人第二樂章

  拿本片跟《鳥人》(Birdman)並談終是一件不盡公平的比較,即使兩片是如此神似。

  《百老匯熟男日記》(The Humbling)跟《鳥人》問世時間相差不多。兩片都是在2013年籌拍(《百老匯熟男日記》拍得快些,只用了20天搶先喊卡)又在2014年8月的威尼斯影展首映然後公映。故事劇情也十分得酷似:主角都是過氣的電影明星,都以轉戰百老匯作為轉折,主題也都環繞在演員生涯未見暮色的焦躁中….. 「明星」「百老匯」「好萊鎢」關鍵字的反覆,以及劇情若有似無的神合,例如主角選擇在舞臺上自殘的道德爭議,都讓影迷有著不去聯想也難。最後,《鳥人》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冠冕,優劣的比較也就自動消停作終了。

  當然這其中完全沒有誰參考誰的疑雲。《百老匯熟男日記》的小說原作早在千禧年就問世,主演愛爾帕西諾讀完後買下了版權,才於去年開拍;《鳥人》則是全原創劇本。會恰好在同一年度問世彼此酷似的兩部甚至是三部電影(科能堡的《寂寞星圖》(Maps to the Stars)亦可算入)皆與近年的「影業自省」風潮密不可分。這幾年來,電影人以電影業為題材,試圖自省或自釐的作品不僅越拍越多,更是在影界蔚為風潮,奧斯卡學院於2014年頒給《鳥人》三項主項目的金獎,或許能視為這種自我窺探已經得到業界內部肯定的間接證據。

  但是本片又並非脫胎自這波風潮的影響。儘管題材神合,《百老匯熟男日記》卻是導演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醞釀了更久也更多的產物。

  1.

  在我看來,《百老匯熟男日記》其實該視為巴瑞李文森在2008年拍的電影《顛覆瘋雲》(What Just Happened?)的續集,也是他個人談論電影業界邊緣的第二部曲。

  巴瑞李文森現年七十三歲,人生近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好萊鎢渡過,在導演與編劇之間往返。他非常了解,他身處的這塊電影業界昰全球眼目的焦點,行內有許多五光十色的巨星藝匠,也有更多慘遭慢性淘汰與放逐的過氣邊緣人。這些過氣邊緣人們對生活邊緣化的危機感,正是李文登想試圖談論的;於是,我們有了2008年以製片為主軸的《顛覆瘋雲》,以及2014年以演員為主角的《百老匯熟男日記》這兩部電影。

  首先問世的《顛覆瘋雲》是討論製片業生態的故事。勞勃狄尼洛飾演的主人翁是ㄧ位美國資深的製片,曾經靠實績呼風喚雨,如今卻沾染每片監製作都票房失利的魔咒。他越來越難找到財源拍片,最後一枚籌碼僅剩下ㄧ部大片的額度,因此他找來了所有能找上的名導與明星,希冀能闖出成績,繼續在好萊鎢混飯吃。

  追根究柢,製片可能是整個電影幕後團隊之中最無從與藝術兩字扯上關係的人。他們的職份是找錢找人,不能也不該把藝術放在票房之前,因為藝術成就往往是拍給未來的觀眾逐步領受,票房勝敗卻立刻關係到當下的製作團隊能否維生。藝匠型的導演往往厭惡製片業的市儈,視之阻礙,這種心態正是巴瑞李文森在《顛覆瘋雲》企圖逆反的視點,試圖拍出這些藝匠所輕忽的正是現實的代價。

  《顛覆瘋雲》劇中,龜毛導演與大牌演員毫不節制得揮霍掉大筆金錢,逼使老製片不得不耗盡殘餘的人脈廣開財路;當片廠裏每個人都視老製片的節儉是種擁權的跋扈時,鮮少有人注意到,製片雖然擁全能主導電影的一切,卻與任何一個工作人員──上至導演下至臨演──都一樣無法控制票房的結果,一樣擁有壓力。當電影藝術家們為了藝術而犧牲的現實代價都扔給製片來承擔時,製片的超然權力也就意味著超然的壓力,因為他的權柄源於對每一個財主負責,這種緊張感絲毫不比其他任何一職要來得高枕無憂。當「再不賣座就完蛋了」這岌岌可危的壓力如同泥沼般如影隨形著眾人,昔日電影殿堂打造的財富與美夢在不知道何時會成為票房毒藥的魔咒下都僅是天邊之雲,這段現實的雲泥之分,正是一個身在好萊鎢體制的電影人在當紅與邊緣間遊蕩的距離。

  《顛覆瘋雲》無疑是ㄧ部太容易讓電影人取材的故事,本作在現實中的製片是曾出品了《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跟《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等作的美國製片人艾爾李特森(Art Linson),他同時也是原作之ㄧ,本片即是改編自他的傳記書籍"What Just Happened: Bitter Hollywood Tales from the Front Line"而來。李文森跟他搭檔,想要取材是太過容易的ㄧ件事,光是倆人細數合作過的電影種種之花邊,就夠吸引對好萊鎢生態(八掛)好奇的觀眾們一窺。

  這也是2013年開始這幾年內幕型電影常見的話題性技巧,《鳥人》也好,《寂寞星圖》也罷,劇中三不五時便會影射ㄧ些明星的名字,暴露ㄧ些名人的醜態,呈現ㄧ些業界的惡俗,藉以滿足觀眾的嗜奇。這種技巧或許不該譴責為媚俗,只該說是可以料想到的操作手法,但《顛覆瘋雲》在這方面點到為止,而且相當有意思的將這種技巧「反向」,反過來演給觀眾看看:為什麼這些電影要這樣演出?製片作為商業票房的風向球,是如何指點了導演與演員們共同操弄這些可能引發話題的手段?

  這種側寫直到《百老匯熟男日記》裏,仍佔了短暫的一席:戲中配戴圓框眼鏡的經紀人看著艾爾帕西諾在舞臺上突發性捅了肚子一刀,第一反應不是制止,而是驚艷於即時自殘能是一種炒話題的手段,而快活得微笑。這笑容,活脫脫就是勞勃狄尼洛在戲中那頭心魔的變種。

  2.

  到了2014年的《百老匯熟男日記》,巴瑞李文森第二次選擇了好萊鎢邊緣人作為故事探討的主軸;這一次,他想談的是演員。

  《顛覆瘋雲》找了教父級的演員勞勃狄尼洛演出製片,《百老匯熟男日記》改找了另一個教父艾爾帕西諾來演出演員。這回的模式也與《顛覆瘋雲》酷似:全片改編自菲利浦羅斯(Philip Roth)的小說,艾爾帕西諾讀完原作後很有興趣,便親自購買了版權並找齊人馬,催生了本片的誕生,李文森則在導演之外另外擔綱改編劇本的編劇一職。就像艾爾李特森是《顛覆瘋雲》的製片同時也是原作一樣,艾爾帕西諾對《百老匯熟男日記》的投入以及他從影四十年的演員經歷,都再再達成了戲裏戲外神合的相似處境。

  《百老匯熟男日記》的主角是ㄧ個叫西蒙的老演員。他的處境比《顛覆瘋雲》的主角更為激化,也更為邊緣:作為演員,西蒙曾經大紅大紫,直到過了六十歲,除了名氣下滑,西蒙還不知為何「忽地失去了演戲的天賦」,致使他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演好角色,甚至連對白都記不太熟。這樣的狀況越演越劣,終於在某一天,西蒙在演出話劇《李爾王》的舞臺上恍神而墜臺,送醫治療。自慚的他就此宣布不再演出,閉關宅邸不出。西蒙沒有成婚,沒有子嗣,沒有密友,他唯一與人對話的時間,只有在跟心理醫生定期進行的視訊治療之中。

  如果說《顛覆瘋雲》的製片團隊雖然腹背受敵,畢竟尚在好萊鎢的遊戲規則內喘息,《百老匯熟男日記》的主角就是徹底遭到裁判宣告紅牌的棄權玩家,雖與同業仍舊比鄰,卻早已是遭人放逐之身。中幕裏,酒吧的陌生少女認出了西蒙,卻只能擠出「你在我還非常小的時候演得真不錯(You were really great in this movie that I used to watch when L was really little)」這種傷人的感想,而且還記錯電影的片名那刻,不管西蒙願不願意承認,他不管能不能取回演技,都將是個名符其實的過氣兒。

  3.

  然而,這樣合作的成果並不亮眼。這個過氣兒的故事,在長達106分鐘的電影裏,顯得非常單薄,而且近乎無可救贖的刻寫,也讓劇情顯得易於預測。

  觀眾不需要猜測西蒙何以過氣,因為名氣本就猶如浮萍,浮沉不定。西蒙自始至終都搞不清楚自己為甚麼失去了演戲的才能,我們也推想不到。但顯然有一個答案更可以簡明得說明一切,那就是「老了」。西蒙體衰氣歇,記不了臺詞是因為記憶力退化,臺詞不熟悉自然就演不出好的神韻,自然也就等同沒有天份了。老邁也代表姿色的衰竭,雖然明星(尤其是男明星)中年甚至老年後仍靠韻味廣受愛戴者不少,但邋遢又小家子氣的西蒙顯然沒有這樣優勢;一旦姿色大減,不可能繼續受到歡迎。西蒙的生活被困在電影產業的邊緣,不因別的,就是他成了一個糟老頭,如此罷了。老去這個答案是如此情理之中,卻只有西蒙一人不知所以,就註定了西蒙無可救贖的下場。

  但這種悲劇的導向,正是讓全片陷入單薄又單調的主因。我們太容易預測到西蒙不會得到好的結局。西蒙沒有朋友,只有金錢與昔日名氣勉強渡日,這樣的生命經歷養成了他只能靠收買來換取親密的關係(就像他對女友逛街予取予求),凡事只考慮到自己的享受而沒有他人(他對睡了老友的女兒一事只愧疚於讓自己的名聲難堪),這樣一個沒有在年輕時留下真實,如今除了徒留尊嚴外無一可仗的可悲獨居老頭,不會有任何讓生命更好的可能。問題是,《百老匯熟男日記》全片從西蒙住院後的治療療程開始,一路到他與新女友的相遇,最後是他重回舞臺作終…..看似一層又一層情節的推進,實則只是將西蒙這些人格缺失一次又一次重複的刻劃。

  西蒙在每個階段都因自己的自以為是而遭人唾棄,卻沒有一絲悔意,在下個階段又重蹈覆轍。本性難移是人之常情,但觀眾其實並不需要電影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點早就知道的道理。從朋友到經紀人,故事中也沒有任何一個環節,試圖安排曙光讓西蒙能夠自救,無人想對西蒙伸出援手,這連帶讓觀眾連期待逆轉情節的希望都沒有,只能看著這個糟老頭一枝獨秀貫穿全劇,想破頭想擠出自己為什麼不受歡迎的答案,卻總在答案呼之欲出(神經病的提醒,女友父母的批評….)時又在腦海拐錯了彎,犯下另一起討罵的行止,過程讓人看了真不耐煩,只想高喊:真是夠了!

  4.

  一枝獨秀的現象也能從演出上窺見,那就是艾爾帕西諾過於臃腫的存在感。

  艾爾帕西諾是個很難融入群戲的演員,氣場太個人了,他自己也知道如此,所以他向來只接獨角戲。但即使如此,我也從沒見過像《百老匯熟男日記》這樣捧他的演出方式。他永遠都被鏡頭與照明燈牢牢捕捉,每一幕每一格都由他當焦點,自白就拍他的嘴,對談只拍他的臉,連拍遠景都要照到他的幾根手指應付一下。艾爾帕西諾在本片已經不只是一位主角,還是一尊龐然的佈景道具,他必須出現在所有的畫面裏,用自身的肢體與法令紋去建立畫面裏的飽滿,卻不是因為自己的演出能量,而是導演刻意的構圖安排。當故事中兩個女同在床鋪上始開雲雨,攝影機竟然連女人的影子都懶得拍,只貪戀得黏在艾爾帕西諾受挫的臉龐(而且還帶著面具)黏完全戲,真教我默默念道:巴瑞李文森,你對艾爾帕西諾的魅力也未免有信心過頭了吧?

  與西蒙即艾爾帕西諾的巨大身影相比,其他角色就顯得空泛又道具,戲份無足輕重,又連替畫面和諧的作用都辦不到,更讓全片於戲裏戲外皆「無人對戲」了。唯一勉強能在戲份與戲力上與艾爾帕西諾分庭抗禮的,只有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飾演的西蒙女友了。她的情史更佔據全片五成的時間,是全戲刻劃得第二飽滿的角色。全劇唯一美妙的一則意象也出於她,就是她在大宅外的泳池游泳的一幕。當她在水裏騁馳自己青春的肉體之際,西蒙則在宅邸愣愣著看,全心憂心泳池加溫的開銷會入不敷出,不願意下池同遊。這一幕漂亮得將老男人慢性掏空自己的一切餵養少女,只為遠觀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比興得宜。然而即使如此,葛莉塔潔薇終究還是在整體劇本的嚴重偏心下,無力超越角色刻版的女同與戀父情結太多,只能是曙光一瞬的亮點。

  5.

  這些單薄與臃腫,都讓巴瑞李文森的《百老匯熟男日記》終究成了失敗的嘗試。

  不僅戲劇性比《顛覆瘋雲》更為乾澀,西蒙這個邊緣人的主題也沒有打動觀眾的真情。西蒙最後血灑百老匯的絕命演出,看過《鳥人》的觀眾想必相當熟悉。丟開現實中百老匯業界對這些表現的撻伐(在現實中根本不會允許如此),西蒙豁了出去的一擲無法讓人同情,他從虛榮跌落谷底,卻又為了虛榮奮力爬昇,就像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感覺一樣──空虛得令人唏噓。

  唉,結果我還是提到《鳥人》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