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游戏》读后感精选
《杀人游戏》是一本由雷钧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人游戏》读后感(一):杀人游戏-在游戏中杀人
本书的阅读体验很棒,作者文风简练,书中不会出现无关的人物和剧情。作为本格推理,线索都会公平的交给读者,每篇都有大段案情分析,伴随数个伪解答,我很喜欢这种结构,尽管这样可能导致人物塑造不够立体,但个人更在乎推理小说的公平,伏笔以及后续情节上的前呼后应,这些方面,本作很符合我的期待。
第一篇,杀人游戏,
《杀人游戏》读后感(二):我是只想解开第二个谜题 妙笔老人是被谁杀的
短评是瞎扯的 当做记录找到凶手 谁才是杀害妙笔老人的凶手 妙笔老人还提到了王羲之的书法 1、最中二的猜测 白棋而且是七枚 凶手就是齐白石 百度百科介绍齐白石原名纯之 字渭青 号兰亭 看来应该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衍生开来 也可以考虑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或者是兰亭集序的开篇第七个字 甚至是和王羲之同时代的有名的人 类似竹林七贤这种 你看就是这么巧 王羲之最有名的一个儿子叫做王献之 刚好是他第七子 百度说他擅长的是草书 难道凶手是草边虺唐巳?? 在看兰亭集序 第七个字是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是这个癸字 天干的第十位 好像推进不了 2、重点不在书法 在于为何要捏碎 而且棋子在左手 反推出去计算死者手中棋子数量的就是凶手 也就是让凶手自投罗网 就是计算数量的唐辰 3、总觉得还是书法有关 妙笔老人的兵器 我猜应该是一只判官笔吧 也是原文里的 今天想法到此为止
《杀人游戏》读后感(三):5故事粗评
仅对每个短篇写个粗略的评价
1、杀人游戏 3/5
诡计和推理方面比较平庸,动机方面的两重反转倒是小有亮点,但是问题在于一个偌大的集团老大会冒这么大风险来做这种事吗?
小金同学的英文看的让人很难受啊
2、鬼屋 3/5
故事中用到了一个小巧的叙诡,初看与后文鬼屋较为割裂,但也为推理鬼屋中关于女声来源埋下了一个伏笔。至于后续鬼屋案的开放性结局,也没有特别能说的点,我甚至怀疑凶手就是教导主任
可能年纪大了,倒是比较喜欢里面孩童生活的描述
3、Chess 2/5
极不公平的一章节,长女案的信息并未及时告知读者,理事的角色也很有游离感,总之不是很喜欢
开始出现一些特别的现象:乱伦、同性恋。埋藏的彩蛋案件也有多种解释
4、密室逃脱 4.5/5
逻辑严谨,故事完成度较高,只是小二的行为设计的有些刻意,现实中可能不太会发生
故事主题落在不被回应的感情上,搭配上炎炎夏日,那种朦胧的不真实感跃然纸上,甚至隐约与彩蛋有联动
彩蛋2出现,依然有多种解释
5、Online 3/5
死者死的可太惨了,说实话2016年妇幼保健院都能免费检测的吧,当然为了给作者的批判找到合理的入口,也只能牺牲一下合理性了
本篇作者野心很大,一下子就攻击了网游、假货、竞价搜索、莆田医院等多个社会现象,考虑到成书在2016年下半年,照应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魏则西案倒也可以理解了。但是短篇的缺点就是,只能提出问题,但连任何的深入讨论都显得乏力,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再提同性恋,看得出作者对这个群里有超乎常人的关注,值得挖掘一下
《杀人游戏》读后感(四):日常游戏题材的推理小说
杀人杀人游戏
本来我还以为在杀人游戏里面有极其严密的逻辑推演,本身我也是名狼人杀玩家,其实挺期望作者可以重现杀人游戏里面的名场面,例如狼人首夜自刀骗药,全部狼悍跳预言家,身份牌机智为预言家挡刀,或者利用证词矛盾之处排除法找狼,可能当时候还没兴起狼人杀,作者选择更为原始的杀人游戏,以法官的毒死作为本短篇的谜面,谜底还以为有匪夷所思的不可能毒杀,结果阅读等来的是一个柯南日常篇的谜底,最后还穿插一段比较无聊的动机情节。
杀人鬼屋捉迷藏
总体评价三星,地图估计指的就是“二沙岛”,有点少儿推理的感觉,大概就是一堆小孩在岛里捉迷藏,去到鬼屋探险的遇到了“鬼”,看到结尾的时候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叙述性诡计和推理还算可以,从这里看出作者非常擅长写这种小娱小乐,不走常人路,别具个人特色的推理小说。
杀人CHESS
总体很一般,人物塑造扁平化,对于死亡留言的推理也比较一般,偏谜题化的短篇推理。
杀人密室逃脱
四星,相对其他篇,本篇更对我个人口味,就是几个人去玩密室逃脱,每个人独立一个密室进行逃脱,游戏过程中,发生了密室杀人事件,对于密室的逻辑推演,以及身份排查,相当严密而精彩,有点奎因逻辑流的感觉,虽然诡计有巧合成分,但仍然别具一番创意,之前还没见到这种类型的感觉,感觉还是挺过瘾的。
杀人OL
说实话,对于不玩网游只玩电竞类主机类游戏的我来说,阅读过程毫无投入感,就不多评价了吧。
《杀人游戏》读后感(五):阅读随感
概括兼吐槽?
别看。看就是剧透。
《杀人游戏》是我看的雷钧老师的第二部作品,侦探×助手组合依旧是方程和夏亚军。
虽然此前在《黄》里见过一面,但因为戏(记)份(性)少(差)我只记得作者暗示的方程和when you die…呃我是说温幼蝶有故事(事故?),关于两人的性格特征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所以这趟推理之旅我是带着全(空)新(白)的心(脑)情(子)出发的。BTW,程蝶(怎么cp名这就取好了??)两人的故事到底在哪可以看到?
《杀人杀人游戏》
开场是夏亚在开设于犄角旮旯的黑心写字楼的破(划掉)事务所办公室里抱怨天气热。其实你们可以换个角度降温的,比如看看这门可罗雀的事务所,大写的冷清,你们的心难道不寒吗?(怖
第一印象:穷。
虽然穷,但一个秘书还是请得起的(怀疑)。尽管这位名叫欧阳璃(昵称阿璃)的员工在第一案中的戏份少得就像她领的薪水一样可怜,但她在解答篇的一句发言却引起了我的重点注意。
“早知道她会在现场,”阿璃仍然为当天戴了耳机而倍感遗憾,“我就应该跟你们一起去的。”这里的“她”指的是此前我以为起工具人作用的柯柔警官。而这句话所蕴含的信息量嘛……
至少证明柯警官比一般案件在哪他在哪给侦探泄密为侦探提供明面/暗中协助不但不会被处罚还能升官加薪仿佛是侦探派到组织里的卧底警察……地位高多啦,没准还是四小只之一呢?(后记证明她确实是)
本篇谜面是一群上流大学生在某死人…呃私人俱乐部玩天黑请闭眼。成员分别是(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如图):
弱质纤纤的化学系小
《杀人游戏》读后感(六):明写游戏,暗指现实
杀人游戏是个短篇集,全书共有五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以一个游戏来写的,主角依旧是方程和夏亚军组合。之前我曾读过黄也是也是以他们为主角的,还有新星将要出的见鬼的爱情也是。
《 杀人杀人游戏》,一群大学生在会所内玩“杀人请闭眼游戏”,结果法官居然被杀了,玩游戏的每个人都有动机,不断的提出各种假设。围绕是时间上的不可能毒杀,解答上简单而大胆。后面用大段写了个关于动机的反转,可能是为以后的作品做铺垫。相信白雪集团和白烁常在后续作品中还会出现的。文中那个英语系校花说话太别扭了。
《 杀人鬼屋捉迷藏 》是一个叙述性诡计故事,夏亚军给方程讲了小时候玩捉迷藏和鬼屋探险,后续推理出犯罪事件。个人觉得前面讲故事的篇幅太多了有点啰嗦,后面推理部分应该再加点。
《杀人chess》一位武侠小说作家死在家中,现场的棋盘上少了四个棋子,这篇的解答。。。不是我期待的那种。里面的人物名字我倒是很喜欢(PS有个朋友问我给他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我直接把里面几个子女的名字给抛去了)。
《 杀人密室逃脱》在密室逃脱游戏里,一个女性在溺死在房间里,是他杀还是意外呢,结局有些巧合 ,里面的密室逃脱情节我很喜欢,还没玩过这样的呢。本作也是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一篇。
《杀人online》一个大学生坠楼死亡,嫌疑人是和他在游戏里有过装备纠纷的玩家,结局却是。。。对于案件的推理几乎没有,重点是对互联网公司,莆田系医院,游戏相关产业的批判。
本书总体来说是部偏社会派的小说,每篇都在批判不同的社会现象。有几处不错的推理,对于一些本格读者来说实不太过瘾。书中对于各个游戏的描写很详细,相信作者是做了大量功课的。五部短篇的时间顺序被打乱,本以为结尾会有一个综合收束却没有。文中也留下了几个小谜团供作者猜想,这几个谜团不影响书中每篇的解答,如果真能在以后的书中出现也算是个小小的惊喜了。
杀人游戏是我读的第二本雷钧先生的书了,感觉在文笔上和故事性上要强于黄,阅读体验感上要好很多,期待着见鬼的爱情出版。感谢雷钧老师的题签,绝对的诚意满满,字写得也相当漂亮。最后感谢推理月报和新星出版社的赠书活动。
《杀人游戏》读后感(七):为了游戏的游戏——读《杀人游戏》
新星社的午夜文库算的上是国内推理出版的大系,不仅致力于经典作品的引进推广,还不断致力于挖掘国产原创作品。《杀人游戏》是国内80后推理作家雷钧的新作,对于这个作家我并不熟悉,之前也没有读过他的作品,看腰封上的介绍是第四届岛田庄司奖得主,想来必有独到之处,书名《杀人游戏》也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于是抱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本书。
全书共五个短篇,每回用一款时下流行的游戏布局,全部冠以杀人——《杀人杀人游戏》、《杀人鬼屋捉迷藏》、《杀人CHESS》、《杀人密室逃脱》、《杀人ONLINE》。围绕夏亚事务所的方程、夏亚、阿璃等人,面对五个游戏,解开五次杀人谜题,涉及到各种推理元素,投毒、密室、死亡留言等等,跟随作者逐步解开布好的游戏局,同时也考验着读者的推理功底。
作为一部通俗文学作品,全书的写作语言通俗易懂,完全口语化,故事的叙述也比较直白,由于作者急于在讲述当中展开线索和解开谜题,显得语言比较局促和生硬,刻意夹杂的英语也有些不伦不类。五个故事中,除第二个故事以男主角夏亚学生时代的鬼屋探险经历为起点,代入感较强,情节较吸引人以外,其他四个故事设定的刻意性太强,完全为了设置推理谜题的需要而设定的人物和情节,让人缺乏认同感。
作为国产原创,本书的创意还是比较新颖,套用五种游戏,推出五个迷局,做足了铺垫,悬念不断反转,让人把握不住情节的发展,然后在结局推出答案,还留了几个谜题挑战读者。虽然全书的解谜过程都建立在推理文学的固有根基上,但是也有着作者在老梗上的新发展,处处体现出作者的小心机。作者雷钧今后还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对于方程、夏亚等人物的塑造上要注重更丰满、活泼一些,叙事中要加强细节的描写,推理设置还是避免出现漏洞和失误。(个人认为把氰化物涂在指甲上,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消除这个设定比较人为牵强,不管你读了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呵呵......)
不管怎么说,在阅读中还是处处可以感受到雷钧的认真和诚意,《杀人游戏》作为国推新作比当下大部分国产作品的可读性要强多了,作为原创不必和午夜文库中的大师系列去比评,就当成和朋友在一起闲聊时,共同解读了几个谜题游戏就不错啊!加油,雷钧,期待后续推出更好的作品!
《杀人游戏》读后感(八):其实这是社会派推理吧
以方程博士和作家夏亚军(三倍速么)为主角,以及女警花和夏亚的女助理2位配角的短篇集。起先我觉得可能在最后一篇会把前面内容进行收束的,不过其实并没有,小说还留下几个未解之谜。作者你能不能不要给人留胃口好吗?五个短篇分别对应了五种游戏,从游戏种类和难度来说个人的感觉似乎不太协调。
《杀人杀人游戏》富二代以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群在酒吧里开展了“天黑请闭眼”的杀人游戏,在几轮之后,居然真的有人被杀了,而且死者是一直睁着眼的“法官”。经过调查,似乎每个人都有杀死死者的动机……犯罪手法挺简单,也挺大胆,知道真凶身份很好想象,不过后面又加了个黑幕的设定,这……在下虽然和同事也玩过几次“杀人游戏”,但老实说真的对玩法摸不着头脑。
《杀人鬼屋捉迷藏》这个是旅行中夏亚军对方程讲述了自己小学时和小伙伴们去鬼屋探险的一件奇事。文中事先明示用了叙述性诡计,但这个XXX诡计好像有点犯规?另外方博士作为安乐椅侦探成功推理出一件连讲述者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案件,不知是侦探脑洞大还是助手心太宽。
《杀人chess》主人公二人组前去律师事务所捐款,却听到了某位著名的武侠小说老作家被害于家中的消息,唯一线索是现场的国际象棋少了4个棋子,意指其的4个不肖子女,但这四个人的不在场证明都很可疑……看完感觉是侦探想太多,凶手做了无用功,死者真倒霉。
《杀人密室逃脱》在一次密室逃脱游戏中,某位女性未及时离开房间而溺水身亡,是他杀还是意外?主人公受密室逃脱公司老板的委托进行了调查……无非又是爱恨纠葛那一类,动机相对俗套。但我目前还没去过密室逃脱呢……
《杀人online》在网络游戏里,某团队人员中出现了围绕游戏装备的纠纷,随后,纠纷的一方在监视另一方时坠楼身亡,但对方似乎难以作案……这篇作品把BAT全都黑了,特别是对B的恶行揭露的体无完肤,联想到今年某公司股票的大跌和今天新闻中某人未获得某项头衔,只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就推理来说不算太公平的作品,侦探也发生了多次失败,从某些角度讲我以为侦探全部失败了,比如说无法揭露黑幕啦、没有看破故事中的“XXX”啦、弄错了案件线索啦、最终密室逃脱公司还是关门了啦、没有阻止死亡啦,等等。不过,比起像机器人一样从不失误的侦探,还是略微会有所失误(经常失误就是搞笑推理了)的侦探更令人喜欢。
《杀人游戏》读后感(九):一场趣味性十足的推理盛宴
由于雷均老师本人比较低调,所以直到我知道他这个人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届岛田赏的时候了。当时雷均老师以《黄》这本一举杀入岛田赏前三名并以大陆作者的身份拿到了岛田赏首奖的时候,也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作者去参加创作。可惭愧的是,我阅读《黄》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出了简体本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今天《黄》不是主角,而是雷均老师最近出版的新书《杀人游戏》。《杀人游戏》这个名字乍听之下会让人联想到《饥饿游戏》这种开局一把刀,后面全靠躲的大逃杀类型的作品,但是翻开书你会发现这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杀人游戏》不属于长篇小说,算是短篇系列连作集,主角是方程和夏亚军,他们在雷均老师之前的作品也充当了侦探这一角色。本书一共分为【杀人杀人游戏】、【杀人鬼捉迷藏】、【杀人CHESS】、【杀人密室逃脱】、【杀人ONLINE】五个短篇集合而成。虽然说是短篇作,但是全书围绕着“游戏”这条中心主线展开,分别叙述了在不同游戏背景下发生的五起谋杀案。如第一篇里以狼人杀为原型的“杀人游戏”;第二篇里的捉迷藏游戏、第三篇里的国际象棋游戏、第四篇里的密室逃脱游戏、第五篇里的网络游戏。
每一个短篇里面,作者都用了精巧的诡计和布局在呼应“游戏”的同时也为每位读者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维游戏,推理小说的娱乐性在本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较于一些比较传统的开场,文章以“游戏”中发生的命案为导火索,从而引出侦探直到案件解决,从阅读上来说趣味性更加。其中,属第五篇【杀人ONLINE】给我的感受最为深刻。雷均老师将网络游戏的视角和现实中的杀人事件联系起来,体验十分有趣,并以此为基础上升到对一些现存网络问题的剖析,将本作以娱乐性为主的基础上进行了主题的升华,不可谓不妙。
个人认为,【杀人ONLINE】当属于五作中的MVP,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
当然了,本书也并不是完美无瑕。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阅读前几篇的时候会发现小说中的文笔给我一种相当的难受的感觉,远不如在阅读《黄》的时候那样流畅舒服。不过这个问题的原因,雷均老师已经在本书的后记中有过解释,书中的前几篇是在09年的时候完成,距今也已经足足有十年之久,以当时的年纪,难免文笔有些青涩稚嫩,也更加震惊于他的不显山不露水。
其次,我虽然只是个菜鸟,但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来说,本书尽管说是短篇连作集,可除了用“游戏”前后贯通,在剧情主线上实则并没有太大联系,这对于人物塑造和悬疑性方面都大打折扣。故事饱满,可惜悬念不够,人物塑造方面有点差强人意,诡计是有水平的,包括逻辑上也没有什么大毛病,或许为了意外性而故意去反转是多数推理小说的通病吧,这点上几乎没人可以超越阿加莎·克里斯蒂。
写完这些,赶紧去买一本《见鬼的爱情》。
《杀人游戏》读后感(十):杀人游戏中的杀人法则
杀人游戏由来已久,近些年来更是在我国风行。在杀人游戏中,杀手可以指定任意参与者将其“杀死”,而好人也可以通过集体投票来将怀疑的杀手“处死”。杀人为了隐藏自己杀手的身份,必须通过言语表情甚至细微到肢体语言上的伪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直到最后分出胜负为止。正反两派互相之间进行的这种心理战,才是杀人游戏的精髓所在。由此衍生出来的狼人杀乃至最近大火的剧本杀都可以说是这一风格的延续。
但实际上,杀人游戏中是没有真的“杀人”的,所以为了增强其真实感和刺激感,也自然就有了“杀人”杀人游戏。在游戏中出现真的杀人场景的,笔者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游戏规则内的杀人。这类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十分出名的日剧”诈欺游戏“,”赌博默示录“,”算计“,”零,一落千金的游戏“,”人狼游戏“等。此类作品的基本设定就是,一群人被不明人物关在一起,然后按照主办方的意思进行游戏,在游戏规则中有各种处罚,失败的人就会被“杀死”。
而另一种,就是游戏规则之外的杀人,比如本书——雷钧的新作《杀人游戏》。在杀人游戏,鬼屋捉迷藏,国际象棋,密室逃脱,网络游戏等五种游戏中,都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死亡,而凶手就躲藏在众多出场人物之中。侦探方程,助手夏亚,美女助理阿璃悉数登场,将这些案件一一破解。而这些案件中的谜面也是颇为丰富,毒杀,密室,死亡留言,还有作者最爱的叙诡,都一一登场亮相,让人大呼过瘾。除了游戏本身之外,社会性也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就不作过多探讨,以免泄底。
看完本书之后,我也总结出了一个杀人游戏中的杀人法则(坏笑),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被害,这里与大家共勉。
1.杀人游戏中不做法官
2.去鬼屋的时候一定不要走在最后
3.捉迷藏的时候不要藏在厕所
4.玩国际象棋之前一定要想好死亡留言
5.密室逃脱不要玩水
6.最后的最后,敬告大家,不管玩什么,都不要轻易百度!
最后给大家说一下我对文中后记所留的三个问题的解答:
以下严重泄底——————
1.男洗手间为什么挂有元素周期表?
8’39‘3对应的化学元素分别是氧(O)钇(Y)锂(Li),也就是我爱你。
2.杀害妙笔老人的凶手是谁?
七枚白子被毁,十二地支减七为五,辰为五,另外白的对立面就是黑,所以凶手是穿黑衣的唐辰。
3.购入“贪狼曜陀罗”的玩家真实身份是什么?
买贪狼的玩家叫“废才才吠才费财”,用二进制来表示的话是1001010,也就是74,“棋士”及“骑士”,所以应该其真实身份应该是杀人chess中提到的段骏影。
当我信心满满地将答案发给雷钧老师看的时候,雷钧老师突然坏笑了起来。
我顿时浑身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