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陲兵事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西陲兵事读后感精选

2021-03-01 04:49: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陲兵事读后感精选

  《西陲兵事》是一本由郎春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陲兵事》读后感(一):遥远的地方可爱的人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又想起了初中课本上作家魏巍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近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精神,如何坚守誓言?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上天不公,给予我一次次的失败,可是我却忽视了命运给予我的好。就如那句话: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的苦算得了什么?我们再苦也不用天天为我们的生死担忧,可是那些边防战士呢?他们为了守卫祖国的边防,天天与死神打交道,试问这些可以用金钱交换吗?我们失去的只是曾经的财富梦想,和不去珍惜的感情伴侣。我的命还在,我的躯体还是完好的,既如此,还有什么不可重来呢?

  《西陲兵事》读后感(二):《西陲兵事》:一样的生而为人,却有不一样的军旅人生

  如果你没有体验过部队生活,却又很想知道军人们在其中的生活体验或者经历…… 那么你可以看看这本《西陲兵事》。 《西陲兵事》是一部短篇故事集。首篇是同名故事集,占了本书三分之一的篇幅。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精彩而真实的故事也许是因为作者郎春先生有部队生活的切身经验,所写都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所感都是自己实实在在的真感受,所以看的时候总是被文中生动鲜活的戈壁景象,丰满真实的部队生活所打动,感染。 作者郎春先生是位有着10年军旅经历的作家、高级经济师。他撰写的历史长篇小说《班超传》被列为陕西省“丝路之魂”重大文化专项。 身为一名军人,他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仍不忘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记录属于军人们的光辉时刻。 书里写了很多边关部队的训练日常和生活,对我来说都很新鲜。 蛙泳和狗刨之比,能穿透袋子和收音机的沙,被狼群围困,剿匪,演习等等,让我们宛如亲身经历一般,拉近了边防战士的距离。 是他们为我们守边关,而我们却丝毫不了解他们。 《西陲兵事》正是这样一本可以让我们走进边关战士生活里的一本书,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想所念皆在其中,是如此地鲜活生动,感人至真。

  《西陲兵事》读后感(三):《西陲兵事》:一样的生而为人,却有不一样的军旅人生

  如果你没有体验过部队生活,却又很想知道军人们在其中的生活体验或者经历…… 那么你可以看看这本《西陲兵事》。 《西陲兵事》是一部短篇故事集。首篇是同名故事集,占了本书三分之一的篇幅。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精彩而真实的故事也许是因为作者郎春先生有部队生活的切身经验,所写都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所感都是自己实实在在的真感受,所以看的时候总是被文中生动鲜活的戈壁景象,丰满真实的部队生活所打动,感染。 作者郎春先生是位有着10年军旅经历的作家、高级经济师。他撰写的历史长篇小说《班超传》被列为陕西省“丝路之魂”重大文化专项。 身为一名军人,他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仍不忘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记录属于军人们的光辉时刻。 书里写了很多边关部队的训练日常和生活,对我来说都很新鲜。 蛙泳和狗刨之比,能穿透袋子和收音机的沙,被狼群围困,剿匪,演习等等,让我们宛如亲身经历一般,拉近了边防战士的距离。 是他们为我们守边关,而我们却丝毫不了解他们。 《西陲兵事》正是这样一本可以让我们走进边关战士生活里的一本书,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想所念皆在其中,是如此地鲜活生动,感人至真。

  《西陲兵事》读后感(四):80年代的西陲守护者

  《西陲兵事》写的是作者本人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自传,是我接触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军旅文学,让我看到了那些伟大的人,是如何保卫我国边疆的。描写80年代的军旅生活,作者郎春驻守在西陲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新疆的边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当时各方面条件都不发达,在艰苦的环境下,自然环境恶劣,他们的生活就是苦中作乐。 本书一开始就体现老兵的精神以及对新兵的严格要求,当兵必须要遵守纪律,也显示出了新兵的青涩和不成熟。这本书充满了温情和乡土的风情,本书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内容生动有趣,有不少有意思的句子,细节描写到位,通过描写人的行动语言和思想,写出了军营的生活状态和氛围。 他们还要面临许多现实的挑战,还要受到鼠疫的威胁,还要受到苍蝇所携带病毒的威胁,那你的蚊子不同于普通蚊子,携带着大量的病毒,可能让人患上严重的痢疾,!!还要冒着危险排雷。但是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力服判任何挑战和危险,这本书还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比如鼠疫,打猪草,都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特点。 写了很多军营特有的事,时不时就有两三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让我们了解了军营的生活,以及他们怎样相处的过程和发生的故事,包括他们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军营,具有真实性,不是一味的褒奖,相信每个当兵的人都对这些事情有着最深的感触,感同深受。 也可以让年长的人去回忆那个美好的岁月,而且本书还带有新疆的特殊背景,能从侧面帮我们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以及作者和当地居民的故事,写出了真实性,没有夸大,当地人的光辉形象,既写了当地民众的善良,也写了因为触犯了当地人的习俗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不太友好。 最后我想说当兵真的很不容易,现在虽然条件好了许多,但需要完成的训练也更加艰苦,需要的知识也更多。虽然这本书说的是80年代当兵的事,但是军人的精神却始终当兵的人的心里传承至今,像一直守护我们的最可爱的人致敬,我们对他们的敬意永远存在

  《西陲兵事》读后感(五):纸上的血肉丰碑 ——读《西陲兵事》有感

  

郎春先生曾长期扎根新疆这片广袤的西北沃土,有着扎实的基层部队生活经验,火热的军旅生活烙印和沉浸式的体验感悟成就了他艺术创作的高度、强度和广度。他从熟稔的军旅生活提炼素材,书写了七八十年代在西陲边境驻地边防官兵们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士兵形象,生动书写了边防驻地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情感饱满热烈、真挚动人。这些和平年代最伟大的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守护祖国边陲,有的壮烈牺牲,有的成了将军,有的退伍转业,他们的生命与生活与国家、民族这样的宏大意象紧密贴合在一起,又和保卫家园、捍卫领土主权的概念密不可分,爱国主义情怀和浩然正气贯穿全书,令读者震撼动容。 边疆条件艰苦,生活不便,战士们卧冰爬雪是常事,遭遇蚊蝇叮咬三天两头跑肚子拉稀甚至染上痢疾也是常事,因为长期吃不到蔬菜水果,缺乏维生素,有人嘴唇蜕皮,眼色发乌,有人长紫癜,有人得了夜盲症。两三年不能回家探亲,女朋友最终成了别人的妻子,生活乏味单调没有娱乐。边疆也充满危险,戈壁滩上有恶狼有土匪,还有地震泥石流堰塞湖洪水冰凌,虽然作者在叙述时轻描淡写还不乏幽默之处,却让读者的心提得高高的,为他们捏了把汗。年轻生命的逝去更让人时不时湿了眼眶:江西籍战士感冒了,直升飞机因天气状况不佳晚来了两天,人没留住,就只把一具二十岁的年轻遗体运下去了;赵班长和刘班副被洪水冲走,等找到时被冻僵了仅有微弱呼吸,测绘组长被地震震落的石头生生砸死了;吴选旺教导员被从座位上甩了出去直接掉下百米深的大沟,救上来时身体都凉了;最感人的是安子阴,那个不讨喜的一心想提干的马屁精,虽小节有失但大事绝不拉稀摆带,在演习中被漂浮物缠绕被淹死了,遗体在夜里冲到水电站才被捞起。 作者笔力遒劲犀利,态度清晰诚恳,对个体的刻画细致入微,用口语化的语言展开叙述,生动再现了那片历史天空的真实色彩。作者没有一味拔高人物,而是真实描述战士们的七情六欲,捕捉军人内心的血性与热烈,也铺陈人性的复杂与多变,由此为作品注入深沉的思考和感人的力量,触动读者、令人深思,使人在掩卷之余获得精神的提振和心境的升华。

  《西陲兵事》读后感(六):守得住初心才能不迷路

  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并没有太多心动,但当翻开来读,却陷入痴迷,直到读完。当你翻开书籍,你就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就会时时刻刻的感受到人性中的善与恶。书中的每篇故事都包含着对人性的思考,展现着这平凡却又复杂的生活。

  《西陲兵事》是郎春老师中短篇小说的作品集,看到老师年轻时那俊朗的照片便会觉得他是一个温暖而又睿智的人,因此对他的文字也充满了期待。走进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成名之梦》这一篇。主人公克尤木是名孤儿,幼年失去双亲的他脸上很少展现笑容,当然也没有朋友,他只有在憧憬成为出人头地的名人时,嘴边才会浮起那孩童般的天真。也许是因为太过于执着成为名人,到最后也没能有个好的结果。

  克尤木的朋友因为写文章被人知晓,渴望成为名人的他于是也拿起了笔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人都是贪婪的,当有了一分就想要一毛,克尤木也不例外。初写作时,克尤木认真好学,一心想要把文章写好,为此他反复写稿,请教朋友,虚心接受朋友意见,努力阅读。但可惜的是他没有耐得住成功路上的挫折和寂寞,在被多次退稿后他开始抱怨起了生活。他觉得那些登上报刊的文章都是走关系入选的,被名利蒙蔽双眼的克尤木于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抛弃妻子,与六十余岁的富人结婚,只为了能占有她的财产一举成名,但偏偏天不遂人愿,老妇活的长久,焦躁的克尤木选择了大量饮酒,最后毫无价值的死去。看到这里我觉得他是可怜的,但也是可悲的,可怜的是他的身世,可悲的是他的选择。试问现如今又有多少人都在追求名利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呢?

  拥有一个梦想很简单,但守住一个梦想却很难,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我们最容易丢掉的就是最初的初心。初心是最纯粹的,也是最经不起诱惑的,尤其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坚守一份初心更是不易。当读到这篇文章时我便想到了自己。

  喜欢写作的我正为成为优质的写作者而努力,但在这条路上却有着太多的困难,走着走着便会感到焦虑和烦躁,这时就会想要一条捷径,走上捷径也就失去了初心,失去了方向。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想要成功只有踏实的一步步走下去,守住自己的初心才能到达自己想要去的远方,不然只会黯然离场,希望每个人都能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

  《西陲兵事》读后感(七):栉风沐雨,淬炼成刚

  “我的军旅生涯,始于从闷罐车往下尿尿。 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做100个俯卧撑。首先你要够不要脸,敢于在几十双贼精贼精的眼光注视下,将那个生机勃勃的家伙亮出来;其次是身子要随着车厢晃动的节奏有序摇晃。一只手抓住铁链,保证不从车门口跳下去。每当这时,知青兵刘松涛就拍着手唱道:‘兄弟几人,抬炮出城,丹眼流水,收兵回营。’ ” 这是军旅生涯?没错!这就是作者郎春《西陲兵事》里叙写的新兵。这是一部以军旅生涯为题材的中短篇小说集,描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营,小说中的人物原型都是作者的战友。有别于影视上常见的高大上的军人形象,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鲜活的血肉之躯,他们是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有悲有喜,有内心的小算计……但他们更是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在军营的打磨下,责任、使命、担当,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身上熠熠闪光。 闷罐车里,高排长飞起一脚,将一块临时当枕头用的青砖踢到车顶,青砖弹回砸到他自己头上,砖头碎成两段,他却浑然无事,只这一招就镇住了这些新兵。过年包饺子的步骤分解成合口、捏边、成型三步,简单易学,要领全掌握。昆仑山执行任务时,遇冰雪消融,身处险境,“我”将衣兜里仅有的几块牛肉干分给两位战友,让他们在平台上休息,自己却拖着绳索采用之字路线慢慢登顶,为战友打前站。发现本以为已牺牲的战友还活着时,堂堂七尺男儿竟忍不住呜呜哭了。在需要承担责任时,面对丁连长的“出了事我承担全部责任”,“我”竟对自己的老首长脱口而出“滚”,而这一个“滚”字却让我们看到的是军人的勇于担当。即使是工于心计为了向上爬讨好卖乖损人利己的安子阴在女孩遭流氓施暴处于险境时,也奋不顾身勇斗匪徒而受伤,最后竟在训练中壮烈牺牲。尽管内心并不阳光,但安子阴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个兵。 一个个精彩片段,塑造出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从最开始闷罐车里的不服管教到被高排长慑服;从不会包饺子甚至没见过饺子到让饺子列队成方阵;从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开始到业务娴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刻意拔高,只有真实自然的军营生活,而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军中磨炼,作者带我们见证了这些军人的成长,看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看到了当年的军营的纯粹,官兵战友之间的深厚情意。而正是这些带给每个看到此书的人以深深的触动。

  《西陲兵事》读后感(八):当代军旅小说之佳作

  

朗春,1976年入伍,是新疆某步兵师工兵营战士的一员,多年从事过文化工作,3年后开始尝试发表文学作品,屡屡获奖,备受好评,尤其是《班超传》,作者成功地做到了将历史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犹如一场精美的文字盛宴,将班超的辉煌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而紧跟着《班超传》发表的力作《西陲兵事》则采用了军旅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展现的青年们远赴边疆保家卫国的朝阳之气,在书里,我看到了一群在熔炉里生长的孩子,在边疆军营里不断磨练的意志、在荒无人烟的祖国边境日复一日的执勤、在沙漠里与恶狼搏斗的英勇以及与队友生离死别的悲痛。

在这部短篇集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本书的同名作品《西陲兵事》。这篇以半自传形式的小说几乎占了本书的1/3的篇幅,作者以平实的笔法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描述了“我”在军营里所见的趣事与艰难。在这篇著作里,作者与其说是讲故事的人,到不如说更像是一位导游。作者通过“我”这一角色非常自然地将读者代入到边疆军营里去,共同领悟小说人物那种非比寻常训练的艰辛和难忘的经历。

但小说的主题私以为是有两个,一个则是上面提到的对保卫祖国边疆的尽忠职守,另一个则是表达出一种即使在如此刻苦的生活条件中也不丢失对生活的爱以及战友之间有温度的感情。在军营训练时间里,虽然高排长是“我”的上司,但在训练之余,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朋友。开篇“羊娃子”因为在车上喝了太多水忍不住要往车外小便,却被高排长及时禁止,无奈之下只能尿到裤子上面,在那哈口气都能结冰的空气中,“羊娃子”将尿撒在裤子上简直是自寻短命,虽然高排长嘴上大骂士兵们不遵从命令,没有对军队荣誉负责,但心里却是担心着“羊娃子”的生命安全的,不惜将自己的棉裤递给“羊娃子”,自己忍受冰冷的寒风。短短两页的篇幅,作者便将军队里的这种兄弟之情表现得刻骨铭心。

《西陲兵事》是国内少数写得有人情味的军旅题材之作,它不局限于表达军营的艰辛与困难,而是在描述此类现象之余,还不忘展现出战友们用以抵御冰天雪地的最佳武器——温暖的人心。

  《西陲兵事》读后感(九):和身边弟兄的深厚情谊,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记忆,皆让人动容

  

小时候看小人书连环画,印象最深的是《冰山上的来客》。睿智细心的杨排长,纯真美好的古兰丹姆,悬疑不断的斗智斗勇情节,让人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假古兰丹姆露出狐狸尾巴时大舒一口气,在杨排长习惯性地拿起笛子要吹时渐渐泪湿了眼眶。而在郎春老师的这本《西陲兵事》中,再次看到古兰丹姆这个名字,觉得格外熟悉亲切。

书如其名,这本书中收录了郎春老师关于西陲边塞的回忆,曾经戍守边防的种种经历,在他笔下如泉涌般,读来难免感慨万千。因为大部分是身边人身边事,字里行间的情感更为真实饱满,让人动容。书中有命悬一线的紧张时刻,也有琐屑但又难忘的日常故事,而让人最难忘的,当属书中一个个主人公。

他们是不会流泪的人,却和身边的兄弟建立起来深厚的友情。高排长飞脚踹青砖,实地演示的铁头功,不仅让想打架的大伙目瞪口呆,也让作为读者的我们经历了从紧张到惊讶的过山车式心理。原以为这就是位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的硬汉,谁料作者笔锋一转,故事走起了温柔的路线。把裤子脱下来让羊小阳换上,自己却顶着嗖嗖冷风一声不吭的高排长,不正是铁骨柔肠的代表吗?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却也在复杂的人性中挣扎,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比如故事中的安子阴,是不怎么讨喜的马屁精,不仅喜欢冒头表现自己,还为了和李晓剑较劲,偷偷写信揭露李晓剑小时候偷过瓜这种事,也曾经把拔了尾刺的蝎子放进李晓剑的鞋子里,只因为心中隐隐的妒忌。不过即使有这些坏习性,安子阴的内心还是善良的,他会在李晓剑为他写了表扬稿后主动和解,虽然他没有勇气承认自己曾经使过的小心眼,他也会心甘情愿地去看望独自居住的老人,哪怕和自己搭档的伙伴没有空一起去。他甚至还是见义勇为的好青年,在团队实战时的表现也勇敢无畏,让人感动。

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却又有着生命中不平凡的记忆。除夕包饺子的时候,丁班长瞬间变大厨,不仅自己能快速包出远看像玄月,近看像元宝的饺子,还把包饺子的步骤拆解成一、二、三的口令。很难想象金戈铁马的人,齐刷刷地用同样的动作同频率地包饺子,像齐步走一样规范而有架势的场面,以及大雪中横看是一条线、竖看也是一条线的饺子阵。那样的军营生活鲜活而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又怎么不会在多年以后想起呢?

看完此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许多画面也仿佛依然历历在目,感谢那些最可爱的人。

  《西陲兵事》读后感(十):《西陲兵事》:西陲之下男子气概,驻守边疆追梦之心

  

作为一个零零后,在我的世界观里,军人的存在就是很遥远很遥远,记得读高中的时候,一个朋友特别喜欢兵哥哥,那个时候,我对军人的向往并没有太多,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一批新入伍的军人,年龄和我相差不大,大概就是高中毕业的,那个时候,突然觉得好酷。 从酷到慢慢的喜欢上军人这个称呼,然后到向往,我对军人的感知也在慢慢有了新的认识。之前看过郎春先生的《班超传》,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一种对西域的情感,再看《西陲兵事》这本书的时候,一种浓郁的边防军事之风悄然而至,作者的这种情感,是对军旅生活的怀恋,故事的脉络交叉却不枯燥。 不知道为什么,无论多么艰难的环境下,只要有了军人的存在,那种安全感像是与生俱来的,在边疆的一角,他们每天驻守着同样的位置,就是为了维护祖国人民的安全,记得新疆,是军事要地,从过去到现在,出现了多少争端暴乱,但是,这里的样貌依旧安稳,有着美好的生活,人来人往的热闹,这些都是来自驻守边疆的战士,他们默默无闻,只是用自己的身躯为大家提供最具保障的生活。 当有外人侵犯这里时,他们会挺身而出,不论对面有什么,只知道,这片土地是不容被侵犯的,我们总觉得这些高大的身影是威风凛凛,却不知道他们背后又经历了多少困难,这些困难在我们看来是遥远的,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距。 这也许就是军人的安全感吧,以前的我总觉得他们很高大、很帅气,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对于军人这个身份,自然是有些向往的,我也曾幻想过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的样子,但那仅仅只是想象,后来我才发现,这种想象只是源于我一时的羡慕,我只看到了他们光荣挥洒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之前又是如何生活的。 在这本书中,每个故事都显得那么真、那么令人沉重,他们真正是最可爱的人,也是值得被拥护的人,在年少之时,总会萌发出一颗追梦的心,对于军人的好奇到羡慕,再到最终的喜欢,你有没有过一场军人梦,在去年上大学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走上军队这个集体。 喜欢军人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安全,也不是因为他们看起来高大魁梧,而是他们驻守岗位的坚定眼神,那种不畏艰险的付出,和对祖国人民真切的保护和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