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100字

2021-03-03 03:31: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100字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是一本由段云峰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精选点评:

  ●理论很新颖,主要讲了许多我们平时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与肠道密不可分的关系和研究,但是很多都是处于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想法,我觉得如果要写相关论文,但是不知道如何选题,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上面写了很多正在进行的新颖课题的研究,也许会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向。

  ●作为一个科研狗,看到了书中有一段讲科学家在果蝇身上做实验,通过蜜糖蝇和西瓜蝇的实验来研究肠道菌群对人类找对象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真相了。不禁感慨,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翻车了,在当当无意间发现这本书,看豆瓣上8.4分还行,但越读越不对劲,回来翻翻评论,得,几乎都是水军。这本书完全是科普文章的堆砌,全书没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主线。但最大的问题是作者没有定位好读者群,一会儿傻瓜式科普,一会儿学术化语言,外行读不懂,内行不用读。小标题结论,xx科学家做了xx实验验证了xx,我们应当xx,这样的套路写作。而且把肠脑,微生物的重要性吹得太过了,强行和自闭,阿尔兹海默,帕金森等疾病关联起来。用热评上的说法就是“玄学微生物”

  ●从樊登读书的推荐看到的这本书,肠菌研究领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这本书是讲到了很多人体肠道菌群的科普知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肠道菌群的作用否常有帮助,这本书还讲到了肠菌与AD和PD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

  ●无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刚开篇尚可,至中段则开始堆砌科研成果。当学术专栏看吧,不够深。当科普看吧无吸引力。翻车现场

  ●不错的科普书,口腔的健康原来会影响心血管疾病,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也影响着人的一生呢~!

  ●果然是玄学微生物,且提到了肠脑,作者观点就是:身体上大部的病都跟肠道有关,就连阿尔兹海默和帕金森都也是。书中很多普科的内容都跟国外一本讲肠道的书高度相似。别不信,也别全信,好的饮食习惯才是正确的。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科幻小说,张之路写的《非法智慧》,里边就讲到了肠脑。段博士的这本书有一张专门讲到了肠脑与大脑的“将相和”,刷新了我对肠脑的认识。书中肠菌的知识也非常有趣,原来一直以来可能是肠菌在影响我的饮食和健康。“啤酒肚”里微生物江湖的那些事儿,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还是得继续减肥啊。

  ●这本书俏皮的解释丝毫没有以前读书时枯燥无味的感觉,清晰解剖了微生物与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没有了微生物就没有人类,没有动植物,人类是微生物的载体,以前洗手一定是要用各种洗手液杀菌,读书后有了改变,不在一味的杀菌,而是与微生物和平共处,肠道的微生物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免疫力的,原来屁是可以个性化定制的٩

  ●【2019-11】比较不错的科普作品,但夹杂的私人观点太多,现有动物模型能得出的结论太少,还是要看真实世界研究,关于个例的益生菌逆转AD完全没必要介绍,我还看过清胰化积方完全治愈晚期胰腺癌的例子,但这种个例完全不具备普遍性。引文直接列在书后但全文无一个注释与角标,感觉不是一种符合科普作品的行文习惯吧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一):这些年难得的好书

  一口气看了两遍,意犹未尽,之前看的有关微生物方面的科普书籍除了国外的就是台湾的,第一次看到咱们自己的微生物专家写的科普书,很是激动,这本书写的很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每一章像看故事一样,文字通俗易懂,但又逻辑分明,内容严谨,值得一读,强烈推荐,建议不要睡前读,因为真的会读到天亮。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二):读完此书感觉肠菌都要上天了

  这几年有关肠道微生物的新闻报道看到过一些,胖子和瘦子的肠道菌群不同,肠道菌群还可以用来治病了,粪菌移植这种重口味的做法移植的就是“翔”的微生物。这本书从微生物讲起,细菌,真菌,病毒与人体健康都有密切关系,再到人体不同器官的微生物,感觉很新奇。

  书中印象深刻的是嘴巴里的微生物,现在吃饭时总想着咀嚼过程把微生物也搅拌进去了。另外,书中说食欲也受菌群影响,还有果蝇实验说选择配偶和产卵都受肠道菌群影响,读完此书感觉肠菌都要上天了,啥都影响!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三):本书的收获

  1. 读完后改变了一个坏习惯,现在每天晚上再累再晚也要刷牙,饿着口腔中的微生物。

  2. 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没餐控制在20分钟。

  3. 吃饭的时候会思考是我想吃了,还是肚子里的微生物想吃?

  4. 以后有钱了就和酸奶,补充益生菌。

  5. 不要认为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这可能不全面,老年时候可能会引起PD。

  6. 趁着身体健康,想做的事情大胆去做,别等到年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那时候就什么都做不了,来世间一遭,岂不是很遗憾!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四):人体是一个江湖

  中学生物大家都学过,生物系统层级关系是:生物圈 > 生态系统> 群落 > 种群 > 个体,我们人类就是一个个的生命个体,但是对于一些小小的生命,比如我们肚子里的微生物们来说,我们也可以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生活在人体肠道里的微生物们,仰赖着我们的肠道生存,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肠道乃至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2015年,汤森路透社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专门预测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未来得主的“引文桂冠奖”中,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Jeffrey Ivan Gordon教授,便是因为对肠道菌群长期细致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肠道微生物间复杂关系而获得医学组的首位。根据他和他的团队的研究,肠道菌群的失调和营养不良,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息息相关。而这本书的作者段云峰博士在研究生期间便是做的肠道菌群与长寿关系的研究。作者本人对肠道菌群和人类行为之间的联系的认识应该是非常深刻的,并且在这本书上也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虽然作者是肠道菌群领域的专家,但是这本书却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而是一本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读物。书的第一章从显微镜开始讲起,介绍了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文明的影响。之后的章节中又细致的介绍了人体的肠道和肠道中所生活的各种微生物,就我们关心的许多健康问题比如如何控制食欲,自闭症,老年痴呆,帕金森等问题从肠道菌群的角度给出了参考意见。由于作者是中科院心理所的博士,博士期间研究的课题是微生物与行为学方面的课题,顾而作者单独使用了一个章节介绍肠道中的微生物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对肠道微生物和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的学科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且对审视和改善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帮助。比如很多人对饮酒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规律,适度的饮酒有利健康。然而根据书中的内容,酒精本身已经被列为一级致癌物,最好的饮酒方式就是不要饮酒。并且作者从微生物的角度给出了改善酒瘾的办法。人体是一个大江湖,希望看完这本书后,我们能更好地与生活在我们身体里的微生物们和平共处。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读后感(五):《晓肚知肠》有感: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是中科院段云峰博士的科普之作,由书名即知,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关肠道细菌,但作者不囿于此:段博士从微生物的发现与分类谈起,逐步聚焦——介绍消化系统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及其特点,最后,分三部分重点讲述肠道微生物对“肠脑-大脑”交流、食欲和人类疾病的影响。段博士在微生物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对微生物的研究成果及进展都有精准的掌握,写作不同于“道听途说、浅尝辄止的写手”,而是如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般严谨深入,但同时也不忘趣味性,打破圈层使这本科普读物老少咸宜。

  “君王讲平衡,则万事皆可调理。将相讲平衡,则百变不失身,士人论平衡,则处事得先机,农人行平衡,则稼穑兴旺。”《晓肚知肠》一书告诉我们,人类的肠道细菌也讲究平衡,它们在与人类的和谐共处中,寻求自身和人类的生存繁衍。

肠道菌群内部的平衡

  生态平衡近年来已得到全球各界的共识,在宏观世界,不同物种间保持平衡才能维护生态稳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微观世界,因为眼力不及,物种平衡便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谈虎色变”的病菌上,人们更是竭尽全力要将其彻底铲除,但实际上,人们所谓的病菌,在与人体长时间的互相陪伴中,早已形成互惠互利的依赖关系,承担人体的部分营养或其他功能。在特定条件下,病菌才会引发人体不适,甚至重大疾病。冒然的倾巢绞杀,必然会引起菌群内部的失调,将病菌完全清理后,人体往往需要承担意想不到的后果。而且,很多疾病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病菌的感染,而是由于有益菌的缺乏,或者不同菌群的比例失调,在此基础上清除病菌,于人体的治愈无益,还可能雪上加霜。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掌握了许多杀灭病菌的经验,但是,当有益菌缺乏或者菌群失调时,不仅难于诊断,还常常在治疗中无计可施。因此,无论是所谓的有益菌还是病菌,我们都应当接受,并使之保持在平衡状态,才能维护身体健康。

肠道菌群与人体平衡

  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身体大部分的细菌也集中于此,肠道中的血液、神经系统可与大脑形成密切交流,大脑通过肠道运动调控细菌,另一方面,细菌也反方向给大脑传递信息。当人体释放的激素信号发生变化,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导致菌群向人体供应的营养物质发生改变,该改变能够反馈调控人体激素释放,因而,人体和肠道菌群形成一个循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人类的许多大脑、神经疾病,如自闭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等都已发现与肠道细菌相关,维护“肠道细菌-人体”循环的平衡,减少或缓解上述疾病的发生变得十分必要。

  随着人们对肠道细菌生存繁衍的认识和研究深入,我们对调控细菌以达到人体健康的手段将会更为合理,但可以相信“平衡”的观念会贯彻始终。援引段博士在书中的一句作结:善待“人体的营养师”——肠道微生物会让你更健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