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08 03:40: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世界》是一本由袁凌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读后感(一):熟视无睹的真实世界

  袁凌是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汉语写作者之一。

  当代汉语作家,我已经很少关注和阅读了。那些出自备受推崇与期待的文坛中坚或青年才俊之手的作品,往往空洞无物、文字粗劣,或模仿痕迹太过明显,暴露出作者学识的浅陋、头脑的空虚和创造力的贫乏——显然,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而且对自己能适应所谓的大众审美和时代潮流颇为自得。这一类的写作者,犹如人造景点的观光客或衙门里的文牍吏,只看到了别人希望他们看到的东西,只写出了别人希望他们写出的东西。这些作品,看似个性十足,其实千篇一律,给人小学生看图作文的感觉,其中没有现实,没有思想,更多的是从小学乖后的矫揉造作和圆滑世故,仿佛一枚枚尚未成熟即已腐烂枯萎的果实。 而袁凌显然是个例外。从《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开始,到《我们的命为什么这么土》和《青苔不会消失》,每一部作品我都读了不止一次虽然这本书中有些篇章早已读过,我仍然毫不犹豫地买了回来。从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到那些为聪明人所熟视无睹、有意忽略的现实,领会到那些那些久已被遗忘、被丢弃的朴素情感——经验告诉我,这样的作品绝对不可能出自那些庸俗浅薄、自私冷漠的作者之手。这些质朴简洁的文字,有时候甚至像他笔下的世界和人物一样土,却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令人回味无穷。

  《世界》读后感(二):真实的记录者,文字世界的艺人

  刚打开这本书,第一张打开便是作者袁凌,书上的他很淳朴,也很“憨厚”。

  我们的命是这么土,只有两只眼珠在转动”。作家袁凌曾经用这两句诗形容土地与人的关系。他的作品离不开中国的乡土。为致力于展现乡土中国的真实世界与关系,袁凌采用了似乎是非虚构的方式。“小说根本就没有虚构,只是说你的经验够不够写小说。生活经验多到可以让我们写小说,如果生活经验少一点,积淀不够那么深,可能只够我们写非虚构。

  袁凌说不管什么情况下,他都有写出最真实的人们的生活。他对世界的观察已经到了一个毫发毕现看得清晰,也能够叙述出来的程度。而他的语言虽然写的是乡村,是古老的土地,但文本一点不显得是一个传统的写作者,他非常现代,他的语言是对现代汉语非常好的表达。

  书中的故事很平淡,没有大风大浪,也没有勾心斗角。有的是真实的群众生活,袁凌的心思很缜密,他对世界的观察很细致。他是一个好的传达者。

  《世界》读后感(三):要活着,好好的活着

  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心是写不出这样文字的,对看书的人也是一种考验,荒凉的世界,无人知道的角落,这样一群人在晚风中翘脚回望,望的是前三十年的努力与挣扎,是前半生的俗世生存,更是如今咬牙屹立的信念。

  生活从不是一件容易事,世界也从不是简单的吃饱不饿,更能准确概括这世界的我认为是生存两个字。书中失去双眼却依然挣扎干活的刘树立,没什么大道理,他只知道人活着不能混吃等死,哪怕是变成盲人,而更多时候他也同时在回忆过去,也只有在过去,他的人生才是光亮的。袁凌用凌冽但不失温柔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幅这样在世界角落里挣扎生存的人们,用饱含浓厚感情的文字一点点展示给读者看,让人清醒的体会生命的伟大与渺小。

  人的生命多数时候都是微不足道的,偏远山村尤为甚。人命大于天只是一厢情愿,但不论别人的看法如何,真正在这里生存的人们对自己,对家人,对生命始终是认真的,并且心存敬畏。袁凌的书中故事多数时候都会描写死亡,一面是人努力的活着,带着痛苦,一面是人安详的死去,带着笑容。巨大对比让人心生冷意,但袁凌笔下的人物却又能给读者以巨大的安慰,因为即使是活的很困苦,他们还是在奋力活着,干活的时候他们是快乐的,没有工夫去想这些人生哲理,有活干,有饭吃,有人惦记,这就是美好的日子。

  他的文字很少出现议论,都是大篇大篇的叙事,用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去看这些人,用朴实的文字去记录这些人,这些被时代被世界抛弃了的人。而本书其实是一本虚构的故事合集,但给人的震撼却是真实的,荒凉冷寂的世界,热情活着的世人。

  本书需要静下心去看,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浓厚的感情,没有一点浮躁,就像乡村的土地一样踏实与厚重。虽然承受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越发显得肥沃。

  书里其实很少有什么戏剧化的冲突,或是大起大落,更多时候书里的人都是平平淡淡,即使遭遇了大的挫折,依然平静的对待生活,不怨天不尤人,虽然很少有奋发,但也没有沉沦。就像我们总说生活很苦,但依然要平静面对,缓慢向前,继续走下去。

  《世界》读后感(四):老实人

  这个世界上有这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有聪明的,有愚笨的,有美丽的,有丑陋的,有高大的,有矮小的,有穷的,有富的,但世界上多的是老实人。

  这本来自袁凌的《世界》带我们走进那些老实人的生活。袁凌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记者,我发现记者也很喜欢写小说,他们的小说相比别人的小说更为真实,贴近生活。袁凌曾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在《花城》《上海文学》《小说界》《作家》《天涯》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十万字。已出版《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我们的命是这么土》《从出生地开始》等书,其中《青苔不会消失》获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暨年度致敬作家。另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等。而这本《世界》是其首部中篇小说集。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作为中信出版的书一看就很质感,线装,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走了怀旧路线,给人一种很老旧的感觉,有一种压抑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书里世界的沉闷,更好地看清那时候的老实人如何在这个世界存活。

  一本《世界》里除了《世界》,还有《雪落》,《田园》,《歌郎》,《猎鱼》,《伐木》,《旅行》,《大路》,《转山》九个故事。这每一个故事里的老实人有着自己的谋生本事,以哭死人为业,伐木工,算命先生……他们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生活在农村里,他们没有呆过繁华的都市,没有看过夜晚的灯火通明,却也不曾埋怨过世界的不公,他们都是老实人。

  这个世界在你的眼中或许是五彩缤纷的但在书里我看到的是黑白的世界,一个个老实人靠着自己的手艺在生存的大路上摸爬滚打,他们或许卑微,却也渴望希望,他们都对生命表达热爱,对这个世界的表示敬意。即使世界上充满了挫折,对自己不公平,他们也未曾放弃过,这黑白的世界也能活出自己的样子。

  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有些人一生可能也去不了罗马,可是即便如此,老实人也不曾埋怨,低头苦干,或许是无声地认命,又或许是无声地反抗。

  《世界》读后感(五):心安处即是故乡

  书写故乡,是眼下突出的一个写作现象,集中涌现了一批非虚构作品。前不久才看完胡干的《村庄》,这会才合上袁凌的《世界》。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这是袁凌的家乡,也是这部小说集中每个人生活的地方。故乡是一种情节,故乡的味道是那么淳朴。他们当中有在煤矿事故中失去眼睛,一身伤痛地回到家乡的中年人;有一身旺盛青春在大山深处犹如困兽的年轻男人;有出国打工染上艾滋病客死异乡的年轻女人;也有翻越大山只为打一个电话给自己安排后事的老婆婆……这些故事来自土地,也终将被埋入土地,而袁凌用深情而克制的文字写下了他们的命运,使之得以被见证。

  这样的乡村在当下中国并不罕见,这片土地曾经丰沛鲜明而神奇,而现在,它黯淡、受损、贫瘠,但几千年以来至今,这片土地依然在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庇护与慰藉,也在为看似遥远的城市文明提供生存根基——如同我们大多数人的家乡。而那些人,他们沉默地挣扎着、卑微地祈求着、也郑重地感激着,他们不乏尊严,正如那些与我们血肉相连的父老乡亲。

  我们需要一支犀利的笔写下中国乡村现状,我们更需要这样充满温度与细节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回到乡村,重新认识土地上的人们。因为家乡从未真正关闭通向她的道路,认识他们,也是认识我们自己,他们的命运,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命运。

  愿我们都成为寻路者中的一人。

  读袁凌的小说有种感觉,他这个人心思是非常缜密的,他对世界的观察已经到了一个毫发毕现看得清晰,也能够叙述出来的程度。而他的语言虽然写的是乡村,是古老的土地,但文本一点不显得是一个传统的写作者,他非常现代,他的语言是对现代汉语非常好的表达。从袁凌这么多年的创作轨迹来看,他一直在关注一种“重”生活,我们一直在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袁凌却一直在写重的生活。袁凌的作品里还体现出了他自己谈到的一个重要概念:物性。物,是物质的物。我们通常说小说要写人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袁凌还要写物性,写人与物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互动之中两者的表现形态,把人与物作为平等主体来写。他并不只是想写一个真善美的人性,或者真善美与恶复杂交织的一种人性,人在现实中的一种受限性,这个受限的过程是他想要表达的形态。

  我们在说到人性的时候,确实特别容易把它拔高到一种无物质性里面,而物性的确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也就是人的受限性,人与环境的一种互动。

  《世界》读后感(六):要写一个世界,用一个片段也足够了

  读的时候有数过,一个段落里,几乎每句话都有一两个方言的词汇。而且是那种,只在跟老人说话时听到过,年轻人不再使用,也不会在其他文章里读到的方言词汇。以至于会怀疑,非川陕贵地区的读者,真的会无障碍地读下去吗。甚至即使在陕西,关中陕北也不使用这样的语言。

  以前会觉得方言不够好听,也不准确,很不喜欢。但是在书里读到,又有了一些新鲜的感受,觉得那是一种很自谦、很柔软的语言——絮絮叨叨,叠词,语气词,用笨拙的方式表示未知的事物。

  故事本身也有这样的谦卑和柔软。书里也写恶,写苦难,但不沉溺在时代的创伤里,也没有复杂的人事关系。叙述的重点,是一个一个的人,他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即使是一个老农,也有他用自己的所思所想构建起来的“世界”。

  大部分的篇目,是记录一个人日常生活的片段,跟着他行走,干活,交谈。穿插着他反刍一般的回忆和沉思。叙述的节奏就很像真实的生活:身体在行走劳作,同时脑中有各样的念头。有了这种“真实”,要写一个世界,用一个片段也足够了。

  如果说文学是解释人的存在,关心人的处境和矛盾,那么这样的文字,我认为是最“文学”的。虽然写的是最世俗的事情,农活、打工、婚丧嫁娶,但放弃了表面的戏剧冲突,沉入底部,用微弱的光,和低回的声音,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温柔气质,不激烈,但足够厚重。

  所以也认为是自己阅读经验里,最好的关于家乡的文学。最好的,既不是文豪们的大格局史诗,也不是当地文人圈子里的自矜自夸,而是这样甘愿顺服大地,倾听最微小的声音,又把微小的声音与更大的存在联系起来,尊重他们的存在和美。

  “正月里离家乡,离家不为求风光。百般风光家乡有,求财下苦到远方。说是求财,在煤窑金不想银不想,想的还是家乡的风土柴米,梦里闻到竹园溪冷水的香味。”

  支撑起这本书骨架的,还是对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的爱恋吧;贫穷与封闭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就好像人们活着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本来面目。

  阅读时被“百般风光”勾起了美感,同时也就有了对于风景消逝、文化断裂担忧。这样的担忧我以前是没有的,以前只想远离。

  是一本会影响当下、过去与未来的书。某种程度上,多了一种理解过往经验的角度,消解了一些伤害;以后,也许会想要做点什么,保存和传播一些东西。也像书里的人们那样, 多一些忍耐和韧性。

  《世界》读后感(七):这个世界的记录

  书中九个短篇的人物就生活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这也是袁凌的家乡。于我,是遥远的,也是十分久远的。我所熟悉的农村的样子,或者说是我印象中故乡的样子,没有大山围绕,交通也没这么不便利,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界限已经没有这么清晰。就算是在我最远的记忆中,那时候大家还是种田的,但也不是一年到头全靠侍弄庄稼靠天吃饭。而这本书的主角们,他们生活在大山深处,人们的经济来源就是外出打工。那个地方很贫穷,人们过着普通而原始的生活;那些故事很久远,我又怕我对这样的真实太陌生了。

  袁凌将笔力投注于底层人物的生活。《世界》的第一篇小说,写的是因矿难失明的矿工刘树立。矿难发生之后他没有大喊大叫痛哭流涕,更没有从此一蹶不振,相反他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逐渐适应了安静的没有光亮的世界,慢慢的能拿起扫帚打扫屋子了,能摸索着跨出家门去挑水去田里干活了。这可是家人和村民都无法想象的!一个瞎子,竟活成了一个正常人的样子!一场矿难虽夺去了刘树立眼前的光明,可他没有责难他人,只是默默地重新开始了与这个全世界全新的对话和生活——用他自己的方式。

  相同的还有另一个年轻的矿工,也是刘树立曾经的工友和害他失去光明的罪魁。在挖矿的时候出了事情,双腿断了,也回家来了。昔日工友重新相见,刘树立不说别的只说劝戒,把自己摸黑走过的心路分享,俩人静静地述说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俩人虽遭遇了同样惨痛的遭遇,却仍如闲话家常,疏离而克制,平淡地就像平日里在家门口晒着太阳偶尔遇上一两个熟人打了个招呼的样子。再往后,就传来这个年轻矿工也能垫着个轮胎该干啥干啥了。

  那片古老的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歌郎、转山女、伐木工、算命先生……他们也许一辈子不曾离开大山,也许不曾被外面的世界接受,他们就在那个世界里,勤勤恳恳地活着,即使是面对世界的不公,遭遇了未曾预料的遭难,也默默地在坚持着自己的生活哲学,延续着他们所坚持的生活的意义。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阅读的书,没有情节上特别设置的戏剧化的冲突,没有悲天悯人的大道理,一切都是安静的。故事里的乡村生活、那些娓娓道来的活着和死亡,都是安静的、默默发生的。日子应该怎么过?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卑微的生命所形成了轨迹,沉淀了时间,积聚了力量,重重地敲击着人的心。这样平淡而真实的记录,对曾经存在过的生活形态的刻画,让人忘不掉,也不应该忘掉。

  《世界》读后感(八):活着,就是忍心的过程

  人生百态,百态人生。一本世界,述说忍心。

  《世界》是袁凌的首部中篇小说,封面干净利落,采用线装式装订。本书是分开写的几个中篇小说,他们都以大山为信仰,在哪里或者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世界,算不上与世隔绝,却都与寂寞为邻。

  第一篇的主人公是杨树立,一个在矿场工作的矿工。生活总是不尽人意,一场灾难没能夺走他的生命,却拿走了他的眼睛。袁凌的文笔没有太多的讨论,更多的是叙事。杨树立被人搀扶着,回到了自己的家,他看不见,心里却清楚的知道,这是到了家乡门口的小桥上,说话的自己的哪个亲戚。

  回到家以后,他坚持自己不去麻烦别人,去拿烧开水的水壶,被女儿看见了,一通斥责。《大山》写的就是这么平淡的生活,大起大落后的归于平淡。不像是在读小说,他们就是大山的人,普普通通,粗茶淡饭。而我更感动的是,主人公是知道自己有责任的,失去了双眼没有自暴自弃,尽量不在别人的帮助去,去熟悉自己生活已久的大山,每一条路,每一座桥,一步一步,日复一日。

  本书还有一个故事是《歌郎》,在社会文明不是很发达的大山中,他们很信古老的传统。而歌郎这个行业在《儒林外史》里也出现过,他们是替去世的人唱挽歌的职业。而这种职业也自己的风格,每个人都有的师父,师父也有自己的师父,一代传承一代。记录着神秘古老的传说。

  好久没有一本书,让我感到如此沉重了,在社会的最暗处,有些人仗着自己的小聪明,占山为王,欺诈这些朴素的人们。他们普通,却不懂得如何用合法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任凭工头剥削他们的钱财。我心不知道为何,却阵阵作痛。朴素善良的人,不被岁月善待,被利益熏心的人利用。或许世界本就如此,光明与黑暗并存,而每一个被他们求助的心地善良的人,都不会拒绝帮助他们。或生或死,他们都一直不抱怨,这种生活态度又让我看到了大山的生机。

  《世界》这本书的几个主人公,都是大山里的代表,他们可能没有过高的文凭,没有受到高等教育,但是他们却又自己所坚守的东西。面对死亡、困难,从未退缩过。这个世界,有很多角度,有很多故事,都存在这个世界中。

  《世界》读后感(九):湿润的尘灰

  ——《世界》手记

  我常常遗憾,我和生身家乡的关系,不如我的童年伙伴们那样深厚,他们留在那里的时间更长,根扎得更深。他们的老屋或许已经空了,但没有卖掉。母亲已经老了,但还在世。总有一副床铺在等着他们,尽管春节回家后或许在熬夜打麻将。他们也有人开私家车回家,离开时在后备箱里毫无心理压力地捎满了土产。

  但世事就是如此,熟悉内情的人们不出声,身处边缘的人在写。就好像地头那个姑且端茶送水的人,内心注定充满愧疚。这样也就使他可以写上一辈子。很难讲这件事对于谁有意义,写东西的人、干活的人或者沉默的土地。写作者和真实世界的关系总是浪子式的半心半意,但这一半心意或许和掏心窝子来得同等困难。这可能是上帝原谅回头浪子的原因。

  这个集子里的九篇小说,不大近于真正的小说,只有一些寡淡的故事,关于一个不起眼的世界。它们产生于一次回头的尝试。2005年,我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八仙镇乡下,这一举动来自于春节回家的感受。在一次散步中,我看到大河转弯的坡岸上建起了一排小楼房,代替了从前的土屋,水泥的外表没有装修,在暮色中很像是卡夫卡笔下的城堡。大河还在平滑地流淌,但断裂的危机感立刻抓住了我。

  实际上,从我第一次看到小溪边有人家修直排厕所,危机感已经开始,直到那一刻蜕去了心痛的感触,剩下断然的确切。我想不论如何应该回到这里,至少是呆上几年,留下这个时段的见证。

  回到八仙之后,我在乡下呆了一年,起初是和一位算命先生栖居废弃的粮管所,后来是在前妻家的路旁小店里,依旧是半心半意地完成了见证的过程。路旁的好地到处起了楼房,梯级水电站大坝截流,上下游的河道干涸风化了。原来大河转弯汹涌的险滩变成了一个库区。熟悉的长辈老去,进入土中,大多有疾病,有的出于绝望而自尽。路上很少遇到年轻人。逝者越来越多,活人的数目却在削减。或许世事并没有变得更坏,但却也像是超出了最坏的设想。

  我在粮管所和小店里写下了十来篇和家乡有关的故事,但没有一直呆下去。许多次我坐在千百年流淌的河道上,心想着要陪伴它最后的岁月,却没有亲眼见证截流的那天。只有一份用文字些许描摹下来的图景,当作封存的纪念。

  那些大路上尘灰一样的人物,缓缓走进了我的文字,又缓缓地走出,仍旧落回到大路上。故事陆续完成的十几年里,算命先生过世,我在北京陶然亭外接到他的电话,准确地预言了自己的死亡,失去视力的矿工再次失去了妻子,仍旧在山沟里依靠内心的光线修复世界,转山的女孩出嫁生子,又在新的矿难中失去了丈夫,西客站外的亡魂归乡路上,我手中曾感触到那把骨灰的重量。而我的奶奶和姨婆,也在八十三岁那年最后的旅行相聚后相继过世。像那条大河,他们躺下、干枯风化了,但在哪里还保存着湿润。

  这份湿润还留存在心里,让我不愿拂去文字上的一抔尘灰。

  《世界》读后感(十):那个慢慢消失的世界

  袁凌笔下的《世界》,那山、那水、那人、那情,慢慢浮现在眼前,仿佛很近,却又很远。那是一种远离故土后对往昔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眷念。

  远离都市的游子,在历经了城市的打拼之后,每每思念老家那山那水,便会生出无数的感慨。故乡也会在每个梦境里呈现出它们原来的样子,于是那尘封不久的故事便会像溪水一样慢慢倾泻下来,溢满记忆的空间。

  《世界》一共有九篇故事,《世界》《雪落》《田园》《歌郎》《猎鱼》《转山》。它们发生在偏僻的乡下,远离城市,保留了西北农村最原始、最真实的写照。这里有山清水秀,有最淳朴的生活方式,日出日作日落而息。他们一方面憧憬着富裕的生活,向往着大城市的繁华便捷,另一方面在青年一代里面,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村庄追求者不一样的生活。作者便是青年一代里,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大山、走进都市的杰出代表。在他内心深处,父辈们的生活印记在他的记忆深处里挥之不去,那消失的村落、逝去的亲人……每一样都肿肿的扣在了他的心头。他不吐不快,为了记录那个可能会消失的世界,为了怀念过去的生活和那时的人。

  第一篇《世界》,是整本书最好的代表,它将古老村落的过去和现在,用特定人物的命运去呈现。勤劳忠厚的刘树立在去山西煤矿井下作业时,由于同村的表侄的不当操作,引发矿难事故。刘树立不幸双眼被炸伤,救治无效落下了残疾,成了瞎子,但是所幸保住了一条性命。

  带着矿里发下的不高的9000元抚恤金,刘树立回到了村里。送他回来的是他的弟弟。一路坐车回来,刘树立感觉是他坐过的最漫长的路。当眼睛不再光明,眼前便是永无止尽的黑暗,那种前后若判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他回到了农村,由着小女儿草兰和妻子照看。病情稳固后,他慢慢适应了看不见的日子,闲不住的刘树立开始摸索着做一点事情。先是在女儿的帮助下割一点猪草、下地帮忙种豆子、掰玉米。眼见着妻子的身体特别是双腿越来越不好使,他便下定决心多做一点事情。慢慢回归以前熟悉的生活,近邻、往事一一浮现在眼前。他想起了母亲的故事,想起了岳父和妻子的故事,想起了老队长的故事,想起了自己以前会很多种活路,想起了狐狸湾的经历……那些活生生的故事,仿佛就在眼瞎了的刘树立面前。老队长走了,岳父也早走了,大女儿出嫁也走了,弟弟一家也搬走了,陈家老婆婆也走了,儿子普儿读书时候谈的女朋友也走了……

  然而,终究是眼睛不太方便,他在邻居家的猪圈里摔着了,背着背篼摔到了路边,摘包谷时候从坡上摔下来了,身体是很不方便的。普儿在镇上的学校当了老师,也成了家,小女儿到了南方的工厂打工,在煤矿的耿长学双腿被炸断了回到了老家。刘树立去看了受伤的耿长学,耿长学感觉愧疚。刘长学说这都是命,怨不着谁。刘树立还想起了他去山西煤矿的时候,火车上一位算命的先生给他算过的命:命里有大劫,此生命运要改变。

  整本《世界》将已经慢慢消失的记忆拉回到人们眼前:那里的人们练就了顽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大自然的庇佑下生活着;那些年轻的二代们,通过各种办法想离开旧有的生活,去追求新的生活方式;那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或许延续着,却在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世界的读后感大全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