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胡同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2021-03-09 02:46: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胡同的故事》是一本由冰心 季羡林 汪曾祺 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一):《胡同的故事》:叫人无法忘怀的,是那弯弯绕的胡同

  “大凡在北京住过的人,一旦离开了,就总会不断惦念着它。”大抵王辛笛的这句话,正好拿来做开头,也不必再另想别的什么句子了。如果你去过北京,你一定不会忘记北京的胡同,它是这个城市所有记忆的起点,也是所有思念的终点。

  胡同是北京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一条条的胡同里。胡同串起来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豆腐,四合院正好四四方方的挨个排列起来。北京的胡同,乍看都是一个模样的,灰墙灰瓦,可是你走进它之后就会知道,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烙下了各色人等的社会生活的印记。正如季羡林所言: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

  想必北京胡同的名字,你们多少都听过几个。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也曾经闹过笑话,好比“八大胡同”,至少我曾经以为他是八条胡同的总称,再有“琉璃厂”,没有人觉得它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有工人、有机器的“厂”吗?正如韦君宜说的那样,“北京的胡同名称有京味儿。”因为冯牧,我又认识一条胡同——丰盛胡同,他在那里成长为一个抗日战士,他从那里出发,迈开了他人生之旅的第一步。让我印象极深的,还有汪曾祺说的那个“百花深处。”

  人总是念旧的,北京人走南闯北的,心里总是想着那条长大的胡同的。黄宗江说“我乃想到自己的祖国就是那曲里拐弯的小胡同。”史铁生在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的二里方圆里,活到了四十岁,“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冰心更是觉得“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高洪波说“没有胡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塌了半边天。”自觉没有一丝的夸张,老舍的《茶馆》《骆驼样子》《龙须沟》,描绘出了很多人心里的北京形象,这些形象,都是“构筑在北京小胡同的基础上,离了胡同,全是瞎掰。”单这一本《胡同的故事》,就收录了46位作家对胡同的描写,也不难从他们的文字中,看出他们对胡同的喜爱,就如同季羡林说的,“我爱北京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

  老北京人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也许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的老北京,才有了这样的精粹的人生哲学。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二):胡同深深深几许,辗转反侧入梦里

  作为一个从未到过北京的人,作为一个从未见过北京胡同的人,我难以理解老北京人对于胡同的炙热感情。即使是当时暂居胡同一段时间的人,也对胡同怀有不可割舍的情感。怀着一颗好奇心,我希望从《胡同的故事》这本书里寻求到答案。 《胡同的故事》由四十多位曾居于老北京胡同的作家或名家写成。各个小短篇由不同的角度,由不同人的不同描述风格组成了一个北京胡同的近乎完整的画面。 胡同起于元朝,绵延至今几百年历史。当时的这种城市设计理念是因何而起呢。林斤澜在他的短文里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胡同就是城的墙,而北京就是一个墙的城。胡同用一面面墙把城市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块,里面夹着四合院。每一个块块里都是一组温暖的好友近邻。 就是这种近乎封闭的生活区域,让很多人对胡同的记忆充满了感情,因为小空间让人情更亲近。萧乾、季羡林、冰心等很多人的回忆里都难忘回响在胡同里的叫卖声。窄窄的弯弯的深深胡同让叫卖声变得格外悠长有韵味,同时这些婉转的叫卖声也让深居胡同的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情。 大家记忆深刻的还有四合院近邻的日常相处的感情,远不是今天的高楼大厦里的被分割成鸽子笼里人们所能理解的。韶华在她的《十户长》短篇里就记载了兔子尾巴一样大的小胡同里“马处长”的趣事,虽然胡同不长也只有十户人家,但胡同把这十户人家围成一个小的社会。所以以小见大,即使是再小的团体也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存在。 胡同在历史变革中也有很多变化,人们如果没有仔细研究很难从胡同现在的面貌中看出它的文化底蕴。譬如从名字上有人可以讲出一段历史,有人可能一头雾水。像羊宜宾胡同是什么意思,原来以前叫羊尾巴胡同可能是从胡同的形状上而得名。还有乃兹府胡同,不明所以,原来它原名是奶子府胡同,据说这里曾经居住着奶妈。这些故事可能会慢慢因为名字的改变被人们淡忘。 社会的发展需要破旧立新,但有些历史文化需要传承才不会让人失去根本。人们也不希望在一个高度发展的城市里只看到千篇一律的楼宇霓虹,而找不到这个城市的灵魂。 希望北京能保留一些曾经让人魂牵梦绕的深深胡同,让故人让今人还能体会到历史积淀下来的温情。希望曾经作为北京符号的胡同不只是出现在《胡同的故事》里。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三):此情可待成追忆

  文/楚淮扬

  我从未真正到过北京。 这样说,是因为从未有机会近距离地细细观赏这座城市的风貌,触摸这座城市的温度,体会这座城的人情味。唯一一次到过北京的经历,是在一个冬日夜晚,由于种种原因,在北京停留了一晚,算是擦肩而过。 在深沉的夜幕中,我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北京城,安顿在城市的一角。繁华的千年古都无缘得见真颜,甜糯劲健的京腔京韵也早已沉沉睡去。清早我已离开,飞快的车上,宽阔的马路两边偶然闪过几条稍显破落的胡同,与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北京的胡同承载了多少老北京的历史与当下,记录了多少北漂一族的奋斗与汗水,见证着这座古城由传统的文化名城华丽转身为一座东西方文化并存、多姿多彩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胡同的故事》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精选四十余位著名作家的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打造而成。打开这本书,白底蓝字印刷,排版精美,逐页翻阅,文章的标题编号如同胡同口的门牌号跃然眼前,仿佛叩响一家家的大门,聆听各自讲诉过往的岁月。

  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元人呼街巷为胡同,胡同就是从那时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个院子,一座座平房,将这块原本属于中原边城的地方慢慢孵化,摇身一变为元明清三代的王都,新中国的首都,近千年来的中枢之地。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如我这般从未游历过胡同的人,肯定会被其浩瀚繁多所惊到。多少代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在着宽宽窄窄的胡同中;多少次王朝兴替、抛头颅洒热血,都在这疏疏朗朗的院墙内;还有多少王侯将相、风花雪月事,流连在胡同幽幽长长的尽头里。

  看了这许多文章,大部分的主题都归于一个“忆”字。忆平生,忆童年,忆过往,总之笔下流淌着的是对往日深深的怀念。虽多是一些平凡小事,却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在萧乾的记忆里,“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阙动人的交响乐”;在季羡林的记忆里,胡同既有“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不快,也有欢畅的“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韵”;汪曾祺的记忆里,“胡同里是安静的……时间在这里又似乎是不流动的”。 胡同的动与静,渐渐演变成永恒的记忆,久久回荡在心头。毋宁说胡同在消逝,不如说是那些曾经盘桓在人们脑海中的人情风俗在渐渐褪淡,虽然今天的科技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方便,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当城市千城一面时,人们似乎也再找不到回家的路,离家越久,连乡音也剥离大半,失去了口音,再也没有独特的记忆来证明,哪里是远方哪里是故乡。 在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胡同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遐想,更多的是对往日美好岁月的怀念,也是提示我们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胡同的故事》一书,实为一大雅事。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四):有人在逃离 有人在怀念

  随着长租公寓的租金暴涨和北京公积金新政的暴击,又一批青年逃离北京。京城大,居不易,告别高企的房价、蜗居的合租房和凌晨四五点北京,每个人心中却依旧留着关于帝都的一丝旖旎。孙先生从北京回到南京,工作量少了一半,不再顿顿外卖压力增肥,租了间带厨房的小房子,每天自己做饭,坚持锻炼身体,半年下来,我依稀见到他学生时代玉树临风的旧影。

  和新一波逃离潮几乎同时来的是新书《胡同的故事》,据说人们会在一座城市沉沦时,涌现一种怀念,最出名的莫过《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心无旁骛地回忆汴梁的繁华盛景,四时风物,纸上文字飞扬,现实却断壁颓垣。在变化到来之时人往往悲从心来,总有些想留却留不住的东西,比如青春、比如梦想、比如记忆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比如北京所剩不多的小胡同。

  翻开书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谈过北京的胡同,或是土著或是旅居,不同身份不同境遇,四十六中记忆里的胡同生活是他们怀念中浓墨重彩的部分。俞平伯和朱自清写过同题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框美景,不同人的笔下是不同的故事。胡同也是如此,每个人有自己的胡同故事,说的是胡同,怀念的属于自己的那个北京。

  对于老北京来说,回忆长成于胡同的童年无疑是一段挥之不去的甜蜜,一个套一个的胡同是孩子的乐园,胡同里有着春天卖金鱼夏天卖凉粉秋天卖老玉米冬天卖水萝卜的小贩,有街坊邻居的人情世故家长里短,有一大群同样调皮的伙伴。对于旅居的人来说,求学、教书、写作……胡同生活是青春,是爱情,是新生活,是生命中的一块极乐飞地。那个年代的北漂同样面临着脏乱差的居住环境,而回忆的滤镜让文字变得柔和而美好。

  很多作者都提过坐落在东总布胡同的作协,那些年,文艺工作者齐聚北京,大师云集,每每高堂阔论,却不知风云变幻,个体在历史动荡中无力抗争,终是飘零。小羊宜宾和百花深处是另两条常被提起的胡同,一个是谐音的俗转雅,一个则带着点诙谐的浪漫,这是老北京的脾气秉性,翻出破落的东西给大伙看,却丝毫不用担心什么。

  胡同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写胡同其实写的就是一个老灵魂的风情。之前常去北京,时间却总是春秋两季,春天满城风絮,对于易过敏体质的人并不友好,秋天却是晴空气爽,每每会想到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那是我最初的北京印象。小胡同也钻过不少,东四十条胡同里有家向里开的小店,卖的是地道的驴肉火烧,当时老依姆拿着火烧往里放肉,我站在旁边一个劲说多放些多放些,收获孙先生无数鄙视的眼神,老依姆却没说什么,出了店面啃着火烧看着四合院里伸出的大梧桐树,那一刻觉得北京真好呀。

  胡同之于北京相当于弄堂之于上海。王安忆从弄堂上空的鸽眼铺陈了一段上海故事,让王德威惊呼海派终有传人。而写胡同写北京的人太多太多,跨越不同时代不同身份,虽然无法用京派简单涵盖,梦醒时分,记忆中的鸽哨叫卖四合院的人情冷暖却是同一种怀念。

  这就是叫人欲罢不能的北京,有人在逃离,有人在怀念。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五):兴衰岂无凭?相思亦有寄

  我们南方是没有胡同的,北方有,尤以北京为最。

  北京作为首都,我当然也是去过的,到天安门前留个影,登上长城充好汉。毕竟是浮光掠影,不曾触及北京的脉搏。

  听闻胡同才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

  我没有去过北京胡同,只搜到一点老舍先生笔下的温馨回忆,以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一些些喜怒哀乐。

  但终究只是一点零星印象,不及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或是住过北京的人感受来得真切。

  《胡同的故事》恰弥补了这点向往。这本书汇集了冰心、季羡林、汪曾祺、史铁生、梁晓声、宗璞等四十六位作家对胡同的回忆、情感、看法。.

  这本书由联合低音选题策划,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封面装帧独特,磨砂纸似的薄封套,揭开来是凹印的目录,用手摸上去,才能触到它的脉络。除了短短几行简介藏在封套里,没有前序也没有后记,扑面而来的就是犹如残存的蓝印台拓出的斑驳小标题,兴许,它就像是一块古旧的青色方砖,诉说着北京胡同的故事。

  四十六位作家,四十六种感叹.北京胡同,它见证了自元以来的历史风云变幻、政权更替、荣辱兴衰,寄托了故乡情、家国情、儿女情。

  在这里,宦寺阉人弄权刀下,宫娥彩女惨遭鸩害,忠良的浩然之气抵不住佞臣的阴险狡诈,九五之尊的帝位曾多少次在这里更迭。这里曾留下过高官贵爵的颐指气使,吏役听差的匆匆脚步;也曾有坤伶名伎强作欢笑,童仆侍婢的凄惨泪滴……

  每一条胡同,都是一部长长的历史连续剧。每一座四合院里,都有着一部长篇小说。

  这里,也寄托了人们多少情!冰心九十岁梦回中剪子巷,那有着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她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三少爷”冯牧从这里出生,在这里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路。

  张锲也在这里遇上景超,弯弯曲曲的胡同里,似乎只剩得下他们俩的欢笑。

  凌力曾慨叹铁狮子胡同的铁狮子,不知流落何方,或者已经在熔炉中化开,早已渗入寻常百姓的锅碗瓢勺。

  梁晓声却说,我祈祝,平民百姓早早脱离拥挤的胡同,搬进高楼小区。是耶,非耶。原也不必过分细究。

  胡同只是一个见证,一种寄托。46人的感慨与思恋傍它而来。

  我读《胡同的故事》,也同受这历史感慨,这乡情思恋。更惊叹于汪曾祺笔下北京人的方位感,晚上睡着觉呢,还能准确叫老伴“你往南边去一点儿”。

  《胡同的故事》里,每一篇散文都清淡平和,字数长不过两三页,短不过一两面,厕上,枕上皆可读之。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六):虽相似,却不同。虽神往,却身陷。

  作为一名南方人,对于胡同的认知可以说是很欠缺的,但对于相似的巷子却并不陌生。但如北京这般“有名的胡同三千,没名的胡同赛牛毛”是未曾见识过的。

  纵观本书,在四十多位大神级作家或早或晚的近百年时间线之内,虽然时代一直在变化,但是北京的味道没有变。

  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四方形的小院子一环套一环的把紫禁城套在了其中。

  这是北京人民对于循规蹈矩的最好诠释,犹如书页包装上写着“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一般。

  为什么穷要忍着,富要耐着,睡不着却要眯着呢?

  这是他们的一种处事的方法,如果放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因为太过于奔放,对于这种处事方式,并不会太认可。

  但这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讲究中庸之道,不做最好,不做最差,既是优!

  并且在北京这地界,出门见面都喊您,什么身份都喊爷,这也是胡同中独有的文化。为何这些个文学大师,不论是土著,或是暂住,亦或是童年成长之地,对于胡同的认可与想念却是惊人的一致。

  曾有老外说一定要去胡同当中住上一住,虽然要去挤公厕,虽然没有很方便的水电,但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因为从未去过北京,更未去过胡同,但在书中,跟随着众多大师前辈们,也一同神游了一番。

  它是静悄悄儿的,又是热闹闹儿的,白天的胡同就是一个市井的聚集之地,卖烧饼的,卖布的,卖家具的,应有尽有,同时又分的清清楚楚。

  晚上则又静悄悄儿的,犹如江南神秘的古镇一般,见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古香古色的砖石。

  这里都是平房,只有极少的一些是楼房,虽然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中,有一些胡同已经被高楼大厦所代替,但藏龙卧虎这个词依旧适用于胡同。

  你在胡同中转悠,不知什么时候,你就已经站立在一位伟人生前的故居,或者是曾经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

  就像是校尉胡同,冰渣儿胡同,铁狮子胡同等等,或许随随便便的一个小胡同之中就住着一位文学大家,就好比老舍,冰心,史铁生,冯牧一般。

  胡同的文化是深深的蕴含在每一位住在胡同里每个人的身上的,住在胡同不代表一个人有钱或者没钱。就像很多的亲王府,郡王府也都是依着紫禁城边上建立的,一样是生活在胡同之中。

  这里的故事有很多,众生百态,交相辉映。

  如果有机会,必然是要带着这本胡同的故事,依照着书中各位大师所看见的角度,去好好的琢磨一下这胡同,瞧瞧与南方的巷,上海的弄究竟有什么不同!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七):小小胡同不寻常

  北京具有历史味儿的传统建筑中,除了紫禁城,就是四合院和胡同最为知名了。四合院和胡同的关系密不可分,四合院住人,胡同行人,各有功能,并行不悖。胡同在北京的历史始自元代。胡同也叫里弄,源于蒙古语,元人称街巷为胡同,后即成为北方街巷的通称。各地都有胡同,但以北京胡同名声最大、保存最好。萧乾在《老北京的小胡同》里说,他虽然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但是在梦境里,他的灵魂却总是“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由此可见北京胡同的确是非同凡响,直让人欲罢不能。

  在北京,素有“十大胡同”之说,分别指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帽儿胡同、国子监街、琉璃厂、金鱼胡同、东交民巷、西交民巷、菊儿胡同和八大胡同。十大胡同里,南锣鼓巷拔得头筹。和其他所有的胡同一样,南锣鼓巷街道不宽,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从外形看犹如一条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北胡同的故事》这本书里一共收集了四十余位著名作家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每一篇散文都自有他们独特的视角,凝结着各自的看法与感情。

  有了名气的胡同成了旅游热点,但活在文化名人记忆里的胡同,却不是凭借名气而存在的——譬如萧乾出生所在的羊管胡同、季羡林住过的翠花胡同、王蒙记得的小绒线胡同……它们都不在北京的“十大胡同”名单里,但在作家的笔下,却自有一股浓浓的不舍,简直比南锣鼓巷还要更让人感觉神往和依恋。其实胡同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记忆更加珍贵罢了。

  所以,不必管大小,不必管长短,甚至不必在意胡同的名字是大雅还是俗不可耐,只要它能够留在记忆里,是曾经生活过的一部分,那就是头等第一。而胡同的魅力其实也就在这里:是和人紧紧“绑”在一起的,是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记忆里抹不掉,那就得了。更不用说,这一个又一个胡同,它们的故事经过冰心、史铁生、汪曾祺、舒乙、毕淑敏、苏童、肖复兴、梁晓声给讲出来,事大事小,却都浓缩在了几页文字里,化成了永难磨灭的胡同的故事。

  关于北京胡同的这些文字的魅力已经无与伦比了,然而还非常有必要夸奖一下整个《胡同的故事》的装帧设计。两个字——妙极!从里到外都洋溢着说不清、道不尽的气息,真是比最有名气的北京胡同还要让人着迷,看了又看,却仍然还想看了又看!

  所以,也无须着急,即使根本就没见识过任何一条北京的胡同,那都不要紧。它们跑不了,也不会跑,就留在那里等着——单是这些笔尖下、文字里的胡同就足够赏析再三了,得空的时候再去实地转悠一下,就算是完美了!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八):胡同深深,凝视城墙下的平凡烟火

  人过中年回忆就像水缸中蓄满的水,稍微的晃动,水就会溢了出来。在夜深人静或者人生嘈杂,或者只是在做早饭的一刹那,过去光阴就这样慢悠悠的在眼前,在脑海里重播,回放,而后情不自禁的来到笔下,成了故事。 《胡同的故事》就是一本回忆的合集,是一本关于北京回忆大合集。既然是大合集就有各个年代的人和事,这些胡同的故事里藏着古都北京城的历史与文化,让每一个读过故事的人了解北京城的过去。 文字从来就是传承的载体。 文字是有这样的魅力,就像酒,总是越陈越香,发酵的粮食经过了岁月封存,越发的醇香了。心思,经过了岁月沉淀,在心里反复揣摩,与往事一起回味,如今落笔成文,拿到别人眼前,这故事里自然有不一样的韵味。 《胡同的故事》里就藏着这些韵味。既然是写胡同的,那么为什么北京人叫胡同,而上海人叫弄,天津人叫里呢?这胡同一词又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胡同这词的来历在张锲的《胡同小记》中有写到,胡同的名字起自于元代,胡同也叫衖通,是蒙古语中水井的音译词。在汪曾祺的《古都残梦——胡同》中也对胡同一词的由来做了解释,汪曾祺讲到曾经听一位来自呼和浩特的同志说过,胡同即蒙语中“忽洞”,是指两边高中间低的狭长地形。 胡同这个词,对于我,是一直一来存在的。它就像村口的大树,一直都在,没人觉得还要琢磨琢磨这是为什么。对于我这个北方乡间田野里长大的孩子,胡同不仅是成长的地方,也是我思想的发源地。只是这胡同不是在北京城,而是在鲁西北。 那个在鲁西北边缘的小山村,没有名山没有秀水,但是村风淳朴,村里东西两条街,南北胡同得有二十条,最长,人气最旺的是陈家胡同,这也是村里唯一一条有名字的胡同,可是这胡同虽然名字是陈家胡同,可是已经有好些年了不曾有陈家人的门楼院落了。村里的老人,也说不太清陈家胡同的由来,只是把这个名字一代说给一代,至今用着。 于我,于我们村的人,那条陈家胡同虽然不言不语但是它知道的要比我们多的多。它一定知道他名字是怎么来的,它更知道这里曾经住过谁,知道谁家孩子得满月酒怎么办的,晓得谁家姑娘出嫁时哭得最伤心。胡同的记忆和土地一样深远。 北京,这个离新世界最近的封建王朝的古都,那些和古都北京一起生长的胡同们,还有在胡同里院落,围墙,哪一个不是看透了这世间的沧桑,哪一个不是看惯了这世间的花开花落。每条胡同里都记录着这座古都悠远的历史变迁。喜欢凌力在《胡同的沧桑》的一文中那句话,如果说铁狮子胡同能开口,那可说的就太多太多了。 《胡同的故事》中有舒乙为回忆父亲给我们描绘的顶小顶小的小羊圈胡同。舒乙对父亲的怀念寄托在小羊圈胡同里。那么墙缝胡同里藏着的就是肖复兴少年时代的欢声笑语了。胡同被高楼大厦掩盖了,胡同,在历史的车轮里一点点的消亡,所以大部分文都是在为消失不见的胡同写的。我们为了想留住些什么,使劲的在胡同里走啊,看啊,拍照啊,想把这些留住一些,再留住这些。 《胡同的故事》是四十余位著名作家对北京胡同或追忆,或追思而写就的散文。在四十余位作家中,有些人在胡同中居住了数十载,有些则只是北京的胡同匆匆过客。由于居住时间长短及在不同地区的居住经历等原因,他们对胡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情,每篇文章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讲述北京的胡同,更是讲述了北京城的往事。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九):古都风情录之那些百花深处的故事

  人与城市的关系,是个永远都说不尽的话题。

  对于北京这个大城市,不管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还是偶尔将此做为栖息之地的游子们,对于胡同的感情都很深。

  邓云乡说,对于天涯游子来说,北京的胡同永远有做不完的旧梦,倾心不尽的深情。一句话说尽无数人的心声。

  《胡同的故事》书如其名,讲的是胡同,写的是人对城市的印象,与城市的感情。

  这其中,既有作者们对于老北京的深情回忆,对往昔胡同中度过那些逝水年华的追叙,也有对于当下的反思,对未来的憧憬。

  在许多城市都有过居住经历的许多作家大都认为,不论是天津的里,苏州的巷,上海的弄,还是哈尔滨的胡同,哪里都比不上北京的胡同,有的缺少北京胡同的通达与雍容,有些则缺少北京的从容和亲切。北京的胡同,是最值得住久了的人眷恋的胡同。

  胡同的魅力,不光体现在一间间四合院、大杂院里,体现在枣树的大红枣、香椿树的香椿芽、荷花缸里的荷叶上,也体现在那这些胡同居民的身上。

  这些在胡同里住过或长或短时间的作家们,说起胡同来,都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他们怀念卖果子酪、豌豆黄、驴打滚、硬面饽饽、赛梨萝卜的叫卖声,怀念打冰盏小贩清脆的冰盏声、夜深人静时馄饨担的吆喝声。

  不管作者们在胡同里停留过多久,但胡同却始终留在大家的记忆里。据有关资料记载,北京共有三千多条胡同。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真是数也数不清。比如几位作者都提到了一条老胡同——百花深处胡同的历史掌故。

  让人不禁想起那首熟悉的歌曲《北京一夜》中的歌词: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人说百花的深处

  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

  面容安详的老人

  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虽然已经是许多年过去了,但书中的不少胡同还都默默屹立在那里,生活还在继续,胡同的故事也在继续。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十):唯有记忆,才是最美的影像

  人生第一次到北京,去了南锣鼓巷,烟袋斜街,也穿梭于一个个不知名的小胡同,那悠长的胡同,给人一种恬静,神秘,想要探寻什么的感觉。让你不由自主穿梭,即使不知道要去哪里?直到读了这本《胡同的故事》,才把内心的那层神秘面纱轻轻揭开。 《胡同的故事》这本书里共收录了46位作者对于北京胡同的各种记忆。淡雅的文字中都充满着对胡同的深沉爱意。跟着他们的文字,似乎自己正漫步在那一道道悠长的胡同中,嗅着砖瓦气息,寻找斑驳的记忆。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碰鼻子一拐弯,就是胡同”,通过书中介绍,才得知原来胡同如此之多。胡同的得名也各有渊源:有的胡同以寺庙取名,如老君堂,白衣庵;有些以旧朝代衙门所在地为名,如兵马寺,禄米仓;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如手帕胡同,当初大概是专卖手帕的地方;头发胡同大概是卖假发的地方。有的胡同不叫胡同,却叫作一个很雅致的名称,如齐白石曾经住过的“百花深处”。 约翰·格罗根曾说:“生命中有些事情还没有结束就已经被我们忘却,还有些事情一直伴随我们的记忆许多年,如同心中珍藏的宝贝,渐渐与我们融合。”而这46位作者就是视胡同为宝贝。每位作者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了自己对于胡同的记忆。 例如在胡同里活到四十岁的史铁生,这样写到:“不是我曾居于期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梁晓声则说:“北京的胡同,是活的,有生命的,而且,越来越能活似的。”冰心则说:“万万没有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作家老舍先生把胡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看成他生命的一部分。赫赫有名的小羊圈胡同,是作家老舍先生的出生地,后来就有了以小羊圈为背景的《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小人物自述》。这三部小说都是被公认的老舍先生最杰出的作品。正如老舍先生自己所说:“我们最熟悉的社会和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你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产生好的作品。”

  胡同中的悠悠叫卖声,也是长久不能忘却的悦耳音符:“硬面饽饽,驴打滚,豌豆黄……”相同的音波,穿越历史,在多少人的耳畔回响。 那曲里拐弯的胡同中,透着历史韵味,彰显着它的豁然开朗,通达和雍容。老北京人的精粹人生哲学渗透其中: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46位作者,46份回忆,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体味。 唯有记忆,才是最美的影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