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100字
《被留在原地的人》是一本由[法]让-克洛德·莫尔勒沃 / 安娜-洛尔·波多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一):發現生活美好的理由
是今年我第三本讀到以書信方式道出故事情節的書籍。整個故事都很精彩。书里的说话方式有挖苦、嘲諷、尖酸、刻薄、有趣、激进,是讓人有著輕鬆又無奈的閱讀體驗。兩個被留在原地的人,在書信下找到心靈的交流與安慰,故事的最後是一個怦然心動的約會。書信提到十個發現生活美好的理由,列下後只有八個,第八和第九沒提及。如果你知道,可以帮我填吗?
发现生活美好的理由如下:
1 您拥有一个像我这样的朋友。
2 您在以后的生活中,至少能开怀大笑两百多次。
3 有时发现生活的美,就是在某个清晨,对那个还没起床的人或独处的自己说三个字:“下雪了。”
4 重新找回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失去了的东西。
5 重新找回丢失的物品。
6 重新找回失散的“伙伴”,包括自己的猫。
7 花时间为自己心爱的人做菜,同时收听电台节目。
8
9
10 去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约会。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二):摘录
有些人会从生命里消失,这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现在,我想畅快地活着,不再妥协。 虽然我们无法追回逝去的时光,但可以决定不再浪费将来的日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对吗? 现在,我知道人只有先爱自己,才有可能被他人所爱。我用了整整三十年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与其痴痴地幻想白马王子的降临,还不如先敞开心扉,建立友谊,认识新的人。 选物品,把需要的东西打包放在箱子里,剩下的全扔掉,然后搬家。 您穿越过您的沙漠,我也穿越过自己的沙漠。我们在不同的地方遭受痛苦,与各自的魔鬼进行抗争。正是孤独将我们拉近。 我不能在宣称“充满生命活力”的同时,又拒绝接受时常会失控的生活。 我像其他千百万人一样,依靠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顽强生活。事实上,我的想法与您的正好相反,我认为自己很幸运!至少没有露宿街头,或者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我有可以利用的知识,借以获取生活和精神上的独立。再者,我虽然有点胖,但身体健康。至于其他的部分,我可以通过努力,慢慢创造。 我想,您已经慢慢领悟到了事情的真相。有时,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勇气,才能直面事实。 我想告诉您的是:别再找了。我相信您已经找到。要知道,往往问题的答案并不是藏在洗衣桶深处,而是在我们的心里。有时候我们只是少了破译真相的密码。现在,密码就在您手中。 皮埃尔-马利,如果无法通过喊叫、歌唱、舞蹈来平息怒火,那就试着通过写作来化解吧。您可以写下恶毒的语言、脏话、充满暴力的文字。接着,把纸揉烂,烧毁,撕成碎片。随后,开始新的生活 你知道爱情和谋杀的区别吗?事实上,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有些文学评论家说我很善于“看穿人类的灵魂”,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对人类的灵魂一无所知。事实上,没有任何人了解人类的灵魂。 我目前最害怕失去的人,是我丈夫的情人的丈夫。 其实,摔跤、坠落、没站稳、绊倒都不会只是意外,而是当人的内心失去方向,不知所措时常会出现的反应。 这个男孩既是她的“星辰”,又是她经历过的浩劫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三):被留在原地的人
被封面颜色所吸引,用了一天的碎片时间读完了整本书,看简介时很兴奋,以为是消失的女孩那种惊心动魄反转的故事,直到看完才完才发现这就是个平淡的故事。
首先通篇都是书信的格式也比较新颖也带一些法式的浪漫调调,全书从一对男女的通信开始,男主是一位60+的畅销书作家突然有一天收到一位陌生女人的来信,本不想有任何瓜葛,但是陌生女人寄来的包裹还是引起了男主的好奇,随后男主被陌生女人的文采吸引并逐渐了解,全书在三分之一时进入主题,男主第四任妻子与他生活八年后突然消失并杳无音讯,男主孤单焦急但无济于事,终于在两年后收到陌生女人的来信才有一点妻子薇拉的下落,其实到三分之二处猜出男女主各自的爱人出轨了对方的爱人,两个伤痛的人机缘下通信,原本没有想过任何却在通信六十多封后发现彼此竟成为了对方的动力,并且对原本乏味的生活又燃起了希望,即使60+仍然对爱情对生活保有激情,书的最后就是女主的最后一封信,两人相约在各自爱人的追思会相见(对,他们各自出走的爱人出了飞机事故,可能真的永远消失了),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许他们成就了彼此后半生会相依度过!
看了这本书后,带给我两个思考与启发:
第一:无论处境多么糟糕,一定要对生活和爱情充满激情和信任,说不定某一天你就会与他们再次相遇!
第二:正如扉页的那句话“有些人会从生命里消失,这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啊,我之前想不通为什么以前形影不离的人,毕业之后就再也不联系了,我也会为此感到悲伤,但是现在想想,他们陪着我走过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无论如何,我们相遇在最美好的曾经,这就够了,即使他们现在消失了,被留下的人也要勇敢阳光的往前走……因为生活就是如此啊~
分享本书最喜欢的几个句子:
1.有些人会从生命里消失,这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2.我仍然期待有一天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他既爱我圆润的身材,也爱我沉重的过去。
3.今天早上我发现春天已经来临:一只山雀撞上了我的窗子。真为它感到惋惜。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四):被留在原地的人
当你离开,我就成了被留在原地的那个人。
全书用书信对话体讲述了一个作家和一个神秘的女子之间的故事。包裹成为两人认识的契机。真相到底是什么?每多一点线索就让人激动不已,很多地方看的时候在猜测,我以为薇拉是抑郁症才会出走(猜错了),对神秘来信者的身份始终猜不透,很想打开那个包裹,很想直接看到真相……可是“我讨厌直接看结局的读者”这句话让我停止了这样做。
两个人在慢慢交谈的过程中,各自敞开心扉。尽管素不相识,却可以畅所欲言。艾德琳问他“你相信鬼魂的存在吗?”那个男人说他相信,并且想到了他的父亲和那个雪夜,后来在大街上终于可以流出没能在葬礼上流下的泪水。回忆可以让人释怀,但也许来得太晚。人总是在看到别人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还活着的时侯总是拒绝原谅,没有机会了也可以假装不以为然,可只有去正视它,这个心结才会解除。
薇拉看起来的确很完美,失去她会让人痛苦。可她既然可以决绝的来,就可能决绝的走。薇拉的浩劫是文森特,两个人不顾一切的私奔,抛下世上的一切,留下两个可怜的同病相怜的人。 那张照片,那一天发生的事,那将两个写信的人联结在一起的,是背叛。“我们都只是配角”多么苦涩又无奈的一句话。
他不能再写作,她不能再占卜。失去了引以为豪的天赋是让人很痛苦的事情。艾德琳撒了很多谎,当然索图也撒了谎,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交流,有时候我觉得这样的交流也很动人。
书中其他人物的描写也非常出彩,共用一个邮箱以致产生罅隙的好友夫妻,他们仍然相爱只是需要一点私人空间。偷偷写信的麦克斯说“也许我有个秘密情人”真是滑稽。编辑也是多年合作成好友,十分体贴。莉斯贝丝真是够疯狂的女人……
最后的相遇和结尾联结在一起,真是奇妙的见面理由。两个人终于相见,只因为去悼念那两个出逃者。相遇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虽然满怀期待但剩下的只能靠想象来补全了。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五):即使不得不输掉,但别忘总要向前走
全书以通信形式叙述。故事的内容就从男女主角互发邮件中徐徐展开。此书连续十三周登上发过edistat畅销榜。虽然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但是看着看着也有点悬念,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去走,同时不忘去猜测结局究竟是怎样的。里面的内容也风趣幽默,生动地在读者面前展示了男主角这一作家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有一个细节是在书的侧面那里备注的,本书是由两位作者,在从未讨论过写作大纲的前提下,从男作者写了第一封邮件,女作者做出回复,故事就此展开而成。挺玄妙的,因为本书内容也是这样。
故事的梗概就是男主角在所爱的女人身边共同生活了八年后,某一天,女人完全消失了,他成为被放弃、被留下,不得不输掉的一方。而女主角又是谁呢?随着故事的展开,原来女主角是跟那个女人私奔的男人的妻子,也是另外一个被放弃、被留下,不得不输掉的一方。但是这两个被放弃、被留下的人,通过书信往来,通过探讨事件,还原事情的真相,彼此释放内心的困惑、伤心和难过,最后相约出来见面,继续他们的生活。
是的,在爱情的世界中,对于那些被放弃、被留下,不得不输掉的一方,我想跟你们说:别忘了向前走。虽然说被人放弃被留下,从而成为输家,非常非常的伤心,而这个伤心也许真的会很久很久很久,但是,时间的确是一剂良方,在伤心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给自己打点鸡血,可以这样想:被放弃是他/她的损失,因为我是如此的优秀,是他配不上我而选择了放弃,我一定可以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一位的,只是还需要继续努力寻找。也许你认为这样没有什么用,但是从缘分的角度而言,从玄学的角度而言,就是这样奇妙,你现在所受的痛苦,都是为了让你以后迎接更好的更大的幸福做铺垫,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所以,此刻即使你成为了爱情中不得不输掉的一方,伤心可以,但请不要一蹶不振,请不要自暴自弃,请不要忘记要抬头向前走,因为只有抬头向前走,才能遇上命中注定的那一位,正如我们的男主角,在伤心了很久之后,因为缘分总算到了,才遇到如此能聊的另一位被放弃的女主角(而私奔的那两位男女,却早已奔赴黄泉)。
生活就是这样的奇妙。所以,活在当下,并积极乐观的向前走。别忘了,转角遇见爱!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六):配角的口中的故事
非常迷人的小说,意大利人的身影攒动,渗透了亚平宁半岛的热情。
奇妙的是读完之后才注意到封面的背面,写着这样的介绍:
“由两位作家共同完成,两人从未讨论写作大纲,由让•克洛德写了第一封信,故事由此展开……”
这是一个以书信搭建起来的故事。
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为各自生命中的某个人突然离去,成了一同被“留在不同原地的人”。正如书中主人公所言,他们是留在原地的“配角”。被各自生命里另外一个人带入了彼此的生活,作为配角来复原那两位主角的故事。
这就是两个配角口中的故事。
关于秘密、谎言和重建信任。
关于逃离、背叛和拥抱美好。
两种灵光随意碰撞,这样的书写想想就充满惊喜。故事相当迷人,言辞风情万种,全然浪漫。
刚好读完正要惊叹的时刻,发现了书页背后的话,像金色阳光一下子落满湖面,鳞光一片。解释开了阅读一开始的莫名其妙;以及随故事次第展开,书信双方依然各持节奏。实实在在的生疏,过于真切以至引人入胜。
我重新翻阅审读,发现大约是在往来的第二十四封信,通信双方关于这个故事有了心领神会的梗概。在此之前,两者通信,正是陌生人之间的试探和公关言辞的刻意。这之后,两人各展才华,一切变得优美和动人,几乎交奏出近乎全然和谐的旋律。言语从生冷的克制、公关情绪的发泄,逐渐过渡为洋溢的热情、私人情绪的互佐。
故事从你我各自淌出,汇流到某地,原来你我就是隔岸相望的人。
文字很舒展,也很宽慰。
两个留在原地的人能够做什么呢?继续完成被仓促搁笔的故事。
被“留下”的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创见美好的可能性应当与奔流的人是等值的。“如果主人公总是神出鬼没,那么她要么在追寻什么要么在逃避什么,换句话说,她要么是猎人要么是被捕者。”
留下原地的人,以为自己奔赴在途,孤勇追光;其实永被狩猎着,被追赶着。
被留在原地的人,以为自己停于往事,等待未来;其实瞬息万变,已入未来。
那么,所有被留在原地的人,其实都在别处吧。
在配角口中,故事从秘密和悲怀说来,主角拼凑出从这原地才可洞见的霞光东来。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七):有的人已经走了,有的人还在原地待步
民政局里,小情侣填完表格,摁上手印,在宣誓台前郑重宣誓的那一刻想必是最真诚的。进入蜜月期的他们如胶似漆,每天巴不得黏在一起,即使每天见面依然觉得不过瘾。日子一天天过去,半个月、一年、三年、五年、八年,离不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逃不掉的琐事争吵。每每回想起在一起的那一幕时,眼中的爱变成了恨,后悔当时义无反顾选择在一起。《被留在原地的人》正是关于夫妻关系的讨论,婚姻不该一时冲动,如何长久相守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法国人在众人眼中一直以浪漫著称,他们友好、热情、热爱生活,鲜花、烛光晚餐、热吻、惊喜、礼物,是我能想到的代名词。这本《被留在原地的人》是由法国作家让·克洛德·莫尔勒沃与安娜·洛尔波多合作完成,二人一时兴起,想要突破一下,然后一拍即合,没有剧本、没有协商,任性鼓掌,没想到还真创作出了这么一部有意思的作品。 书信体的小说很久没有看过了,没想到感觉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站在读者视角,隔着文字窥探男女主角通信往来,真是格外刺激。 一个是知名作家,才气过人。作为一名多才多艺的男人,独特的气质总是吸引着无数女人,用“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四次婚姻,分分合合,这个花心大萝卜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和第四任妻子在一起生活了八年,也生了可爱的孩子。没想到啊,在一个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日子里,他睁开眼发现妻子不在,没当回事,结果左找右找,才惊觉她真的不在了。习以为常的日子如何度过? 另外一头,是家庭主妇,过着稀松平常的日子,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搞卫生,她早已习惯了这个模式。她也是从怀春少女过来的,轰轰烈烈地爱过,潇潇洒洒地分过,可是始终在心里有那么一个人。满脸胶原蛋白的她欣然和他赴入这场婚姻,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没想到啊,生活逐渐磨平了彼此的棱角,人气逐渐淡漠,关系也由烈火如歌变为冰冻三尺。她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过下去,没有波澜,自己会如同行尸走肉般点滴不变。 这样的两个人因为种种机缘,在网上相遇。作家的他自以为是,将她的故事自觉代入他创作的作品,还在那里趾高气昂的指指点点,却被女方伶牙俐齿地辩论刺回去。一封信接着一封信,一个陌生男人和一个陌生女人,两个在深夜独自舔舐伤口的伤心人,恰如那句“千里姻缘一线牵”,被网络这条看不见的线拉扯在了一起。 《被留在原地的人》适合所有人,心境不同感悟不同,表面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人在那里踽踽独行,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吸引着我们代入角色开启思考。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八):留在原地,被留在原地
他在所爱的女人身边生活了八年,和她分享每个昼夜,一起吃早餐、午餐和晚餐;离家时打电话给她报平安,在她离家时等待她打电话回来报平安。八年都是这样过的。然后有一天,她突然消失。他成了那个被留在原地的人。 当你习惯了某个人在你身边,然后突然间这个人离开了,你会感到很不习惯,生活节奏瞬间被打乱,就像世界突然崩塌一样。我们平常工作的时候,突然换份工作还有一个适应期呢,更何况是一个陪伴在身边八年的人离开。 我们总希望每一段感情都是美好的,有始有终,但这也只是希望,世间的感情总有那么多的不完美,这些不完美,才让感情有了对比,让我们明白了自己身处何境,自己拥有的感情是否美好。虽说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正是有了这么多不美好的感情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的珍惜身边人,珍惜现有的生活,通过对比别人的感情生活,来改变或者维持自己的感情生活,好的东西要保持,不好的东西要改正,生活就是在改变与不改变之间进行的。 《被留在原地的人》是让-克洛德·莫尔勒沃与安娜-洛尔·波多共同创作的作品,这种类型的书籍是挺难写的,尤其是两个人共同创作,两个人共同创作会让自己察觉不到的一些错误得到改正,就是不知道他们俩当时是解决了多少分歧,妥协了多少次后,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内容。我平常写东西还需要增增减减改改,想尽可能的达到我心中所想,别人对于我写的内容随便说几句,我都会考虑好久。 《被留在原地的人》让我有了很多想法,在感情生活中,被留在原地是因为,时间长了感情生活总会趋于平淡,在平淡的生活中如何过得不平淡,是我们维持感情美好的一个小手段,有些时候感情的失败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的去经营这段感情,养几盆花我们还知道去浇水施肥呢。如果我们不去浇水施肥,花就会死掉,死了就再样呗,代价很低,所以我们经历了很多次,但是感情失败了,代价是我们可能无法承受的,感情不会像养花一样,可以让我们经历多次失败。如果不想成为被留在原地的人,需要我们努力的去经营。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感情亦是一样,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这样。 《被留在原地的人》的结尾是皮埃尔和艾德琳即将要见面,两个经历相似,又相互了解的人,他们见面又是怎样的一番画面呢?作者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这样的结尾,难道作者想写续集吗?我个人挺喜欢开放式结尾的,就像玩游戏一样,开放式的结尾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种选择,因为你不会碰到两种相同的结局,也可以尽可能的选择我们想要的结局,满足一下我们的恶趣味。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九):写给被留在原地的人
一段故事如果没有来由没有结束,是不是就是成为传奇的那个,本以为这个被留在原地的人会一直留在那里,结果还有一个留在原地的人。
《被留在原地的人》这本书是克洛德·莫尔勒沃和洛尔·波多合写,俩人没有讨论过写作大纲,只是代入人物角色,由克洛德写一封信,洛尔做出回复,以书信的形式来将大半年的光景展现出来的,一个和他生活了八年的女人,太热有一天她消失了,他成了被留在原地的那个人。这样写的结果就是不可以安排的情节,更加生动真实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就像真的是有一个皮埃尔在和一个艾德琳通信,时不时地还要给他的朋友麦克斯和乔丝一家问问好,打探打探消息,当然皮埃尔作为一个知名作家,也是要应付一下莉思蓓丝一样的小粉丝,和编辑部的同仁们保持联系,对待把他留在原地的那个女人时,还要和她们的女儿商讨商讨。一切发生的自然流畅。
情感类的书籍最好的也是最怕的事情是引起共鸣,最好是因为这能让读者深入地体会文字中的思绪,最怕是因为这故事就太大众了,谁都可以发生。希望读到的是能带给我情绪的丰富,也让我知道这是一部小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然而这本书做到了。有如电影《消失的爱人》一般,想知道情节走向,和男主一起在做着搜寻的努力。只是这本《被留在原地的人》,不是《消失的爱人》那样的奸诈和内心的丑陋,这是一部纯爱的离开,我想我可以这么说,因为被留在原地的人会遇到同样的人。
就像皮埃尔遇到艾德琳。艾德琳可能原本并没有想和这位皮埃尔大作家有这么的瓜葛吧,只是想把自己得到的一些那个女人的书信寄给皮埃尔,然而两个人就这么开始长达半年的书信往来,从客气到熟悉再到一个朋友一样的聊家常,终于也是因为那个女人的哀悼仪式,我们的艾德琳要见到皮埃尔了,两个人都是充满期待的,我们也充满期待的,可是书籍就此截住,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这也正好像书名《被留在原地的人》一样,我们是不是也被他们俩留在原地了呢?总之,这两位曾被他人留下的人,相遇了,情节怎样发展,也是万种版本万种风情了,喜欢这样的结尾。
最后说说这本书的译著,很有法式风情的翻译,能还原给读者著作本身的味道,这是我读外国文学的比较看重的一点,不会刻意去讨好中文阅读习惯者,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只有自己的魅力,既然是外国文学,保持本真的语言也能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情节,哪怕有些话语在我们的书信中真的真的不会出现,这就是外国文学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享受吧,感谢译者。
推荐这本《被留在原地的人》,让他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吧。
《被留在原地的人》读后感(十):留在原地的人痛苦过离开的人
在爱情里,我们乐于歌颂的多是为爱不顾一切的人,去勇敢寻求真爱,可是却很少去关心那些被留下的人会怎么样,他们的抛弃与离去会给那些留下来的人带来怎样的伤痛呢?
被留在原地的人整篇都是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对话,同《查令十字街84号》体裁差不多,纸短情长,多么令人怀念的岁月呀,那是爱书人相遇相知相交的宝典书籍,带着爱屋及乌的感觉一起走进了这本书的阅读。
一个十分仰慕作者的陌生女读者给作家邮寄一张照片和一个神秘大包裹,询问作家是否有印象。
没有告诉我们这到底是张什么样的照片,作者在给读者的回信中表示对照片的否定,但却后续立刻安排朋友去调查女读者的住所,以及后续的种种安排,为他们的来往蒙上一层薄纱。让人不禁好奇这究竟是张包含怎样秘密的照片呢?两人没有在为这张照片去争执,那个神秘的包裹一直被闲置在作者家里,一直没被打开过,作者以为是手稿,于是根据信封上的邮箱地址,写邮件给粉丝要求提供地址寄返原封未动的包裹。女粉丝却不肯答应。无法获知对方的地址没办法退。
而随着彼此的来信,两人渐渐被对方吸引,作者皮埃尔终于告诉艾德琳他为什么不再写作,因为三年前他出差回来发现,一起生活了八年的妻子,一起同床共枕,一起陪伴着的这许多个日日夜夜,八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这时他最爱的女人薇拉,突然就消失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莫名其妙就消失不见了,而之前却未发现任何不妥之处,是太过于信任还是疏忽,作者不知道她为何毫无征兆地离去,是另有新欢还是……所有的一切有如个谜藏在作者心中,让他的生活也无法如以往般继续前行……
在后续的通信中,因为笔迹字体签定,男主愈发怀疑女主与那个曾经与他深爱八年又突然将他留在原地的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始我也曾误以为这个跟作者联系的女主是曾经抛弃的妻子,却想到事情峰回路转,看似絮絮叨叨的往来邮件随着男主拜托朋友当了次“私家侦探”忽然产生了裂痕——女主真的存在吗?她究竟是谁?那张男主不愿承认的照片意味着什么?
随着两人邮件往来,越来越多的细节出现,也有一些“知情人”的参与,皮埃尔也终于打开艾德琳寄去的包裹,故事的脉络渐渐变得清晰,原来他们两个都是被抛弃的人,他们的确有关联,因为那两个为爱执着不顾一切抛弃一切的人有了莫名的连接……两个被留在原地的人,他们因为肇事者的信件而相识,他们同病相怜、相互倾诉,而后彼此吸引、共坠爱河。
所谓的真相,到了结局的那一刻,反而并不重要。你寄过来的包裹是什么?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作家很久,打开包裹后,里面的东西被扔进火中,燃烧殆尽。
过去的,终究过去。人生的路只会向前走,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