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精选

2021-03-12 01:33: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精选

  《致我们所钟意黄油饼干》是一本由杜梨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一):一窥重口味文艺女作家的私密生活

  作者是我一位远房远方反正关系很遥远的大兄弟,是没想到她的风格是这种前卫科幻。之前也很期待她写的东西是怎样,出完书她又要去欧洲进修,反正猴年马月也是见不着。或许属于北方人的口味,她写的东西也很重口,各种性各种姿势,其实最后可能想说的其实是生活的细节。

  这段时间对日记很敏感,里面有一篇是说一个火星女孩和地球男孩的故事,最后男孩看了女生的日记,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嗯。日记就是很私密的东西啊所以也是有作者的某些愉快的经历在里面吧hh 鼓励大家买书回家看啊一边吃饼干一边看!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二):致我们心中的黄油小饼干

  而那朵玫瑰,会流入大海,如这个故事,永不凋零。 –––– 一孤花零落之山

  还记得在这本书没有出来的时候,先看了杜梨的两个短篇《大马士革幻肢厂》和《世界第一等恋人》,当时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和杜梨的才华深深所吸引。之后又死磨硬泡的从杜梨手里接连的要到了《一孤花零落之山》、《行星的灰烬》和《别了,食,梦,貘》的电子稿。不得不说,杜梨天马星空的想法和现实派的写作手法的确可以牢牢的抓住读者的眼睛和心,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也会时常的陷入到小说的情节当中,幻想如果我生活在小说里这样的世界或者环境里,那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甚至于之后我总会通过网络寻到杜老师那里,咨询关于小说中的情节和场景是否在现实中真的发生过,把杜老师折磨的苦不堪言>_<。

  说到这里其实还是想说,这本书真的值的一看,或许一千个人眼里是有一千个哈勒姆特,但无论怎样,一个作品只要可以打动一个人,那就是优秀的作品。这么有心又有灵魂的作品,吐血推荐~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三):世界多乱啊,你来就来,来就见我

  二十多岁的人,匆匆热闹一番,剩下一地的冷

  云飞走了,鸟儿回笼,小猫小狗颠儿了,影子晚一步,也走

  翻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她用什么盖了这样一层时空,科幻的外衣拉长了想象的幕,爱与向往带我们看

  开篇的《世界第一等恋人》是我最喜欢的故事

就算我们在一起会不幸,分开会痛苦,来吧,重来多少遍都可以

  我也曾想象过这样一个母题,想象着自己如麦锦明一样,与挚爱的人分离,然后像李献计一样去找一扇门,现实却像昆德拉笔下的托马斯一样,“一切都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世界在完美的循环往复,这头白天的幕下去了,就彻夜地等,太阳又给它拉上来,可到每个人身上,却又是万劫不复的,走过去的,回头再找不到。

  在杜梨的笔下,我短暂地成为仿生人Mai,成为另一个麦锦明。我想象科技快速发展,给她一个永远爱我的出厂设定。可是“出厂设定”,一个与人类情感毫不相干的算法。

  情感关系的坍塌是物理,一根承重梁猛敲一落千丈,爱的消解却是化学,半衰期过后的曲线有头没尾。

  人的情感里没有“出厂设定”,可一生钟意过的,都在脑中往返。

  趁世界乱作一团,我曾见识她的世界。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四):世界第一等少女

  我是通过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认识的杜梨,得知她出版了新书,就买来读了。因为那时快考试了,所以读得很慢,但是我对她说等考完试一定会看完这本书,再给它写一篇长评。

  本来我以为这本书里会是一篇篇少女的天马行空的恋爱故事,读罢发现这些确实是少女的天马行空的故事,但是不完全关乎爱情。很明显,杜梨把所有故事的背景都放到了“未来”,但并没有着重于讨论“未来”的问题,而是借未来的舞台打开了故事的天地,在科技和金属的外壳下仍然是当代人的复杂情感,更确切的说,是杜梨自身的“七窍玲珑心”。

  杜梨并没有简单的把小说写成某种类型,也没有以某种单一的风格贯穿始终,一切的情感、记忆甚至时间都在她的搅拌下变得混沌。所以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杜梨的一个缩影,她把一个少女所有的纯美、爱欲、思索和记忆都放在里面,并用娴熟的写作技巧把它们做成了一枚枚闻起来香喷喷的黄油小饼干,你一口咬下去,就会尝到情欲的杜梨、甜美的杜梨、博爱的杜梨、偏激的杜梨、冷酷的杜梨,混着一股涩涩的金属味儿。

  若一言以蔽之,爱恐怕是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的共同主题,但现实为生活在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具体问题。对动物的博爱、对科技发展的隐忧,对现代爱情的思考,杜梨也在她的小说中对爱的问题进行着回答。本雅明在《单行街》中说: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眼皮子底下那么点低级的享受,用动物般原始的激情去追求它们,但缺少动物那原始的洞察力。我不能说杜梨具有多强的洞察力,但至少她在爱着,在思考着。

哎呀我还小,不会写书评,就到这儿吧!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五):一言难尽的

  

这书,怎么说呢,看了评论,估计都是一波朋友铁粉刷的吧,虽然我是个80后,显然跟作者的年代存在代沟,但我想,不至于是鸿沟吧。

看书名我想应该是写关于爱情的,还是个小短篇,确实略有期待的,毕竟市场上这种文体切实少,几乎都是长篇。然后我说说我看书的感受吧,总结四个字,一言难尽。

我是很佩服作者对生物的自学能力,为了写小说也加入了很多科幻想象,读起来是很有画面感的,就好像拍电影一样,反正细胞就成了卡通在我面前乱飞,还会说话呢……,但有一点我真的无法忍受,里面是这么写的:“也许有的细胞会变坏,由他们去吧,但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是人体。”............然后,机械人把男主身上的肿瘤细胞给杀死了,本来是皆大欢喜的,毕竟这细胞打斗的过程个心理活动描述成好像一部成龙的功夫片,然而结局男主却说:“真希望能以她最讨厌的样子活着,这样她早晚死心,离开我的吧。”OMG,极度丧.......被强行更换义肢的人类一样,估计这个馊主意天下就只有脑残的川普才能想出来,这就算了,为了迎合爱情主题被强制升级的半人类半机器的人还是等到她的大团圆结局,然而,结尾确写成,看着金泽善把头扭过去了,张鱼鹰悄悄带她离开病房,掩上门,“咱下楼去车里抽根烟吧?”就!这!样!没!了!我一度怀疑是我对爱情有什么误解了,看着看着都会笑出来那种。

总的说来,每个结局确实有点不知所云,好想草草了解的味道,没能把那真切的感受发挥到极致,有点过于平淡,可能是镜头感太强了?不过我很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描写确实很到位的,比如女生的性幻想,写得比爱情还真实.......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六):短评放不下

  于图书馆,故事的顺序排列很成问题。“爱情”的下沉拖垮了科幻的自由发散(我个人认为“爱情”这个词是很狭隘的因为将它作为重点会导致故事必然局限(或者称为蜷缩)在三两个人之间的无聊纠葛上),但其实北京才是最需要浓墨重彩描述这个城市在未来的变化的。

  北京的气息,或者说科幻/魔幻北京的气息可能还不够重,对故事是好还是坏?我不知道。

  科幻小清新作为故事的外衣没任何问题,但在扒掉奇异轻松的外衣后,还剩下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松鼠的意象、对动物的迷恋、慕残,人的肉体和人的身份认同吧。

  不能被类型反过来限制住,那样等于自我阉割。很多人物的心理状态情感流露作者其实没必要全部挑明因为读者已经完全了解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了。同样是不太行的人物对话,收不住的过于细碎的描写。残暴和惊悚作为故事的一种点缀,或是调味。非常好,但非常不够,希望能加大力度。

  上面都不重要主要是故事后期的那种强行地逆转走向和莫名其妙急迫的收尾(事实上这本来就是鸡贼又低下的故事处理方法)写得是真屎(每一篇,是每一篇),把前面营造的故事氛围给硬生生毁掉,关键是这会让我觉得自己看了故事前面的部分是愚蠢且没意义的。想了想是因为故事都太短太短,可能还是绵长一些更好。

  或者你逆转两次也好是吧,不然也实在太俗烂了,我看的时候被这种套路搞得很烦。 用同一种故事结构这么一招鲜这写下去人会废掉的。

  《一孤花零落之山》 《我能看看你的小纳米羊吗?》《四九城未完的迷恋》挺好,《爱人别看星星了,请送别我》《升级吧,合成人》还行。科幻的设定很完整人物的情感也相对充分,两者的结合和作者的思考也很不错。剩下的就.........呃。尤其是开篇作也是标题相关作《世界第一等恋人》反而是全书最无聊最差的作品,我一度想弃书。

  我挺想在现实中看到“清凉的水蓝色麦当劳M标识”的,应该很酷。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七):万物皆可爱

  请让我用另一本书的名字来作为这篇书评的起始——《万物有灵且美》。

  那是一个和这本小说集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英国乡村兽医在医治各种各样动物的过程中度过的一生,与杜梨笔下的作品既没有情节的相似,也没有人物的雷同,更是与在这里常常能够见到的科幻元素与超现实感毫无关系。但在阅读这本黄油小饼干的过程中,我就是想到了那样一本书,那样一本简单,温暖,能让人感受到世间万物皆可爱的书。

  世间万物皆可爱,这就是这两本书给我带来的共鸣之处了,世间真的有这样的人能保留下孩子看待世界的眼神,不设提防,不被阻挡,就只是爱那颗天上闪烁的星星,那只鸣叫的鸟,乃至于,那个梦中的故事。哪怕就仅仅只是知道有这样的人存在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一件足以感到慰藉与痛苦的事情了。慰藉之处在于人生的可能性,而痛苦之处,则在于我与这样一种美好视角的割离。

  但我能从中感受到的并不仅仅如此,因为与只在书中读过他的故事的英国兽医不同,我是认识杜梨的,我知道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也知道一些她所经历过的故事,所以我也就更能感受到在那种对世界充满爱意的目光后还有着怎样的一种倔强与坚强。是怎样一种倔强与坚强,让松鼠与猫,让仿生人与纳米羊,让火星的菠萝与身体里的机器人,让这整整一座北京城都能变得温软起来。让睁开眼就只有灰色的人也能相信,这世界还是可爱的。

  我还记得很多年前的那个时刻,我坐在前女友的学校里,孤身一人,被陌生的建筑包围,只有一根同样孤零零的旗杆陪在我身边,上面的棋子不知悬挂了多久,板结成了一根棍子,突兀地僵死在那里。我就坐在那里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诗,直到诗中出现了我举目四顾也被楼群遮挡而并不能望到的地平线。一种激昂的情绪突然从那颗灰涩的心里面涌了出来,世界的真相无可阻挡,多少重冷硬的水泥都无法阻止地平线永远的存在于那里,存在于我抬起头来能看向的每一个方向,在那里太阳将黑与白劈裂,晨与昏吞吐着绵长的霞光,所有的故事永日无休的在那里流淌,只等待着我们去看到它而已,等待我们越过一切阻碍看到它而已。感谢这本《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让我又一次记起,地平线就在楼的后面,就在山的后面,就在那里。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八):全世界我最钟意这块黄油小饼干

  第一次这么期待一本书的出版,这其中即包含着我与杜梨之间贫民窟女孩的革命友谊,也包含着第一次被写进书里,迫不及待想嘚瑟的心情。说得高端点儿,我是《升级吧,合成人》的原型人物之一,大黑。我的文学造诣不足以评价杜梨女士的绝佳构思和绝妙文笔,只好走走朴实路线吧,毕竟她的才华和美貌有目共睹。

  她和我的相识很奇妙。那是2017年5月,一个有诗有酒的春夜,两个北京女孩儿凭借口音确认过对方的身份之后,产生的化学反应不亚于郭德纲遇到于谦。当七七剧场的棚内朗诵着诗和远方,我俩却在院儿里侃起了大山:

  “哎,你哪儿的啊?”

  “东城的!”

  “贵族啊!我海淀的!”

  “那是好地儿啊!我上学都在海淀!”

  “不灵!公主坟儿风水不好!”

  ……

  在互相夸了三波出身,五波美貌,迅速交换了过去20多年的人生轨迹,在后台共进了卤肉饭外卖之后,我与她开启了虽然只有一年余,却可以“过命”的交情。

  她是我见过最热爱动物的女孩儿,一年多了,我还是没分清她到底养了几只鸟,松鼠,乌龟和猫,没记住“花花”的品种,没记住她到底救助过多少小动物,数不清她为此付出了多少金钱和眼泪。她是我见过感情最丰富的女孩儿,仿佛她是为了成为作家而生,她也总能在二百五和细腻之间随意切换,上一秒我们还在为点了八块钱的奶茶沾沾自喜,下一秒她就已经投入进创作,或者为保护动物、男女平等、摇滚乐队而流泪。她也是最爱我的女孩儿,每天致力于对我进行毫无根据的夸赞和吹捧,在相隔十米开外的桥头,打着遮阳伞呼唤我的名字,仿佛鹊桥相会,其实我们才三个小时没见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今年的情人节前三天,我失恋,她在得知的一瞬间竟然为我飙泪,眼泪唰一下成股流下,反而是我在不知所措的同时安慰她,心想我得有多好的运气,修来一个因为我失恋而心疼我到这份儿上的姑娘。她眼泪夺眶而出的刹那,可以堪称是我人生中记忆最深的十大瞬间之一。

  都说闺蜜之间多多少少带了点儿塑料的成分,99%的友谊里总夹杂着1%的嫉妒和攀比。我发誓,对她我绝无半分。她的美丽,她自由而有趣有用的灵魂,她的思维和才华,让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男的都配不上她,西班牙王室也差点儿意思,窦唯可能还行。她前世应该是一只海鸥,花喜鹊或者其他充满灵气的鸟儿,我希望她眼神里永远有着如现在一般的骄傲、天真、纯洁,永远摇滚,永远呐喊,永远被爱。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九):你是我的生命之光,是我饥饿时的黄油饼干。

  在这本书上市前很久,我就已得知这本书要出书的消息。但是我始料未及的是,最后是这样的名字,这样的内容。

  对于杜杜(我对杜梨的爱称~)写的东西,我很熟悉。每次需要推书,在公号上看到她推书的文字,都充满了欣喜与感激。但是,在“黄油小饼干出炉”之前,我并不知道那个写书评的杜杜老师身后,是怎样的结构主义世界。

  黄油小饼干就是要配热乎乎的英式红茶啊!

  记得四月份北影节的时候,她邀请我去看电影,那天下着雨。出门的时候我撑起伞,她笑着跟我说,在伦敦这样的小雨不需要打伞。我讪讪的收起了伞,与她一起淋雨。

  时常会听她讲起她的猫咪,她的松鼠,还有她救了一只麻雀,麻雀很倔强关在笼子里面气鼓鼓的。

  她对记忆是诚实的,是不偏心的。 我总喜欢说“见作者,见书。”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更完整的杜梨,是在我们日常交往的生活之外,她的经历过往,她的信仰梦想。我看到书中的故事,可以脑补出在在英国留学时候的场景,我虽然只在照片中见过她“动物王国”中的朋友们,但是在书中它们像是化了名在我活蹦乱跳。

  我在看过这本书的简介的时候,有些为难,作为一个看4D科幻片都会秒睡的人,显然纳米金属器械火星……这些带有浓重科幻感的词让我忍不住想要把这本书纳入到科幻书的行列,弃之不看。但我又答应过杜杜要逐字逐句地读完这本书……

  硬着头皮打开书,充斥着假肢的第一个故事就让我觉得停不下来,这不是一本催眠的科幻书,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化着未来感金属妆容的小说。这本书里有她对人类未来的焦虑,有对旧日感情的怀恋,有对好朋友的衷肠倾诉,也有送给她“动物王国”的“小小歌谣”…… 如果一本书,只是作为一本书,那就太无趣了。如果一本书承载着这个作者内核,那才有了书之为书真正的意义。

  那天我看到一半,发微信给杜杜,说我看哭了,我已经很久都没有看一本书流泪。她说过,那个故事与她旧日的恋人有关。然后她也哭了。我想,那个时候如果我们面对面坐着,或许会抱头痛哭。读到最后一个故事,结构主义的写法如蒙太奇一样交错着扑面而来,带着胡同商业街什刹海……这些我不能再熟悉的地方,脑海中跟着构筑出一部奇幻的电影……

  在这本书中,我不止看到了她亲手构建的如纪念碑谷一般错综复杂的未来世界,我也看到了她的记忆,她的爱与恨,她的一切讯息……

  如果世上真的有好吃的黄油小饼干,那一定是杜梨烤出来的这一篮了!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读后感(十):愿那块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一直留在心中

  从读了2章试读,到看完这本书,再到喝多了咖啡睡不着掀开电脑敲字,竟然有一个多月了。

  期间工作忙得晕头转向,然后休了个假回来便犯了拖延症,夏日苦长,终于在某个闷热的周日下午读完这本书时,就懊悔着明明该带着这本可爱的小书去休假的嘛。

  杜梨是我的网友,至今只在朋友圈遥望过她的漂亮,一头带劲儿的黑色长发,一双有灵气的黑眼睛。原来是不知道杜梨在one上写短篇故事的,直到看了这本书,真真的惊叹:这样古怪又多情的故事,和她古灵精怪的模样真是太配了吧!除了她的样子,想不到这些故事的女主角们该是个什么形象呀。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几乎每一篇都是爱情故事,杜梨给它们穿上了未来感十足的外套,在科技更加无所不能的未来,生活方式变了,人与人交往的情景改变了,但是爱情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困惑、怀念、心动、欺骗、猜忌、坦诚,把我们圈禁在感情牢狱的那些东西,在百万年后依然圈禁着我们。

  拿到书前,就先读到了开篇第一个故事《世界第一等恋人》。这个故事的开头真是很让人心动:一项科技让你拥有一个仿生人,而这个仿生人可以拥有任何你想要的样子,甚至能像活生生的人一样陪伴你、理解你、照顾你。而女主选择把曾经的恋人年轻时最好的样子赋予这个仿生人,一生有这样完美的男友仿生人,还要什么自行车?但仿生人毕竟是仿生人,它服从主人的指令,带来满溢的甜蜜,却并不能像真正的恋人那样,通过处理彼此的分歧与矛盾,产生更深刻的爱与难舍难分。故事的结尾十分炸裂,女主并未料到曾经的恋人变成极度腹黑的男人,不仅监视了女主的生活,还被嫉妒驱使远程搞死了仿生人。

  说真的,这故事拍成电影我都愿意进影院刷三遍(女主可以请杜梨老师亲自演吗)

  这本书里,也特别喜欢《大马士革幻肢厂》《她想忘记有关朗姆的一切》还有《爱人别看星星了,请送别我》。幻肢厂这篇里我特别惊讶的是,设计和制造幻肢用猴子做实验这个事儿,被杜梨写得特别戳人,这篇故事看起来是个情节有点玛丽苏的爱情故事,实际上虐待动物、人类的创伤应激障碍、人与动物的平等才是故事的主角。市面上太多打着环保、职场、运动的幌子写爱情故事的了,倒是头一回看把人与动物的平等关系包装成爱情故事的。

  杜梨的名字,在书中还有彩蛋,给冰花芙蓉白玉肉女士实力打call!

  作为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本身的精彩、作者语言的个性、故事延伸开来的内涵,黄油小饼干都很出色。在阅读的时候,很能感受到杜梨绝不愿讲平庸的故事,一个短篇能够表达的非常有限,但杜梨用了许多心思赋予它们更浩瀚的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