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弹道无痕》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弹道无痕》经典影评集

2021-03-12 23:37: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弹道无痕》经典影评集

  《弹道无痕》是一部由宁海强执导,赵岩松 / 陈大伟 / 王玉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弹道无痕》影评(一):原以为生活没这么戏剧,其实一切都来源于生活

  在豆瓣上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能很少,但这部电影却是改革后一段时期军人生活的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却又不普通,动摇意志的因素太多,要一直坚持却那样的不易,第一次看觉得情节设置太集中了,后来了解的多了才发觉,除了电影结局被美化了,其他都是那样的现实,要坚持奉献、努力和付出对于现时的社会是那样的难得。

  《弹道无痕》影评(二):当兵就要当好兵

  说起为什么给这部电影打五星可能更多的是个人的一种情怀吧,因为他是我当兵以后看的第一部电影更是因为自己当的也是炮兵,甚至也曾经跟石平阳一样做过瞄准手,那时的自己也曾像他一样意气风发要想做一个好兵做一个尖兵,当过兵的都懂现实跟梦想总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也许是客观的也许是主观的总之逐渐的我离好兵的标准越来越远。就像是剧中的李四虎说的当兵当久了就油了,呵呵自己始终也是没有免俗。十几年了重新再看这部电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真的想重新再把军旅生涯活一遍,用石平阳的方式!只有那样离开才是无憾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才是真正的中国爷们!

  《弹道无痕》影评(三):真实的军旅电影

  之所以说它真实,是因为它确实敢反应部队的一些不良现象:拉关系、走后门、老实人吃亏、打小报告、混日子、本位主义等等,而且这些都是很自然地表现出来的,不象现在的军旅影视表现得太生硬、造作。主人公用他朴实无华的品格默默地奉献着,终于赢得了美满的结局,当然,这个结局有点理想化,但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现实中也有部分士兵能提干的。

  我一直自认比较冷血,以前看号称很催人眼泪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时我一次都没哭,当兵离开父母时也没哭,在新兵连被体罚挨打也没哭,但看这部电影我哭了3次,因为电影主人公的部分经历和结局跟我有点类似,看这部电影有很强的代入感。这部电影会在我的硬盘里永久保留,里面那首送别的歌曲《士兵的辉煌》也是我的手机闹铃之一。

  后来再去看公认评价比较高的《士兵突击》后感觉有些方面太假,感觉就是在看电视,完全找不到代入感。

  最欣赏的一段:

  演习前,石平阳向副军长敬礼,副军长制止了他,然后副军长主动向石平阳敬了一个礼:“想过要当将军吗?”石平阳:“没敢想,副军长。”“为什么?”“因为士兵还没有当好!”

  《弹道无痕》影评(四):硬生生地给你一个阳光且欣慰的结局!

  弹道无痕,是我们炮兵看的第一个电影。

  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比如:在部队里中庸就是王道;军营爱情系属非主流;领导的喜爱便是制约发展的羁绊;努力付出,卓越其道就有好报...

  不想去悉数点评,总的感觉是,他能抓着你的心去跟随情节走,一如士兵们的纪律。新兵们看慷慨激昂、老兵们看天道酬勤,对谁都是莫大的安慰。

  我想这是一部让炮兵们难忘的电影,坚强刚毅热爱打铁最后又继承传统当了炮长的石平阳;优秀却又中庸的踩在了命运节拍上的保送军校的王北风;痴情的卫生队女兵张媚;技术尖子李四虎;怕耽误了营队比武成绩而耽误了石平阳的营长;铁匠的女儿...那一个个人物镌刻在我们心里,又映射在了我们许多人的身上。

  我讲主线给大家听:石平阳新兵入伍来到了炮兵团,由于从小跟从父亲打铁,练就了好身体,在新兵连中与战友们扳腕子赢了八年的志愿兵班长李四虎,为此李四虎记住石平阳,同时同批女兵张媚注意石平阳,并说出了整场电影第一个高潮台词“石平阳!真棒!”。随后新兵下连,石平阳被李四虎选中,李四虎是技术尖子,他对新战士训练十分严格,新战士进步很快。他把石平阳视作接班人,要在自己退伍之前把经验全部传授给石平阳,甚至以故意装病,让石平阳独立完成训练课目。石平阳进步很快,年终还荣立了三等功。此时又值提干、保送入学时期,营长担心比武竞赛没有石平阳会输,于是将名额给了同批士兵王北风。石平阳落选后,每逢节假日学雷锋去县里打铁,直到他父亲死了,连队让他回家处理后事,他打了最后一次铁,开始了专注的炮兵生活。李四虎退伍,新兵到来,当初的新兵变成了班长,却被不成器的新兵陷害,失去了最后的考学提干机会。失落之中石平阳干好本职,坚守岗位,在他即将脱下军装前,参加最后一次军演,被大领导看中,凭借着自身过硬素质,漂亮地完成了军演,破例提干,成为了当兵8年后第九年提干的中尉连长。故事结束。

  在我眼中,故事是阳光的,因为石平阳是共产主义的战士,不论经历多少挫折,他依旧一心向炮,这样的人是难得的,他的成功是一个偶然,或许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跟他一样的人默默离开了,但是他的偶然带给我们一线阳光。一份只要真心、努力、坚持,就会得到认同的阳光。别去追究这类人成功的几率,因为在我眼里他的结局并不算圆满,我只觉得,它阳光且欣慰。

  有过军旅生涯的人,应该看看这部电影,不论兵种、不论军衔。他是引人深思的。虽然不长,不够精彩,担你能在里面看见活生生的战友,他们坐在你的身边,除了那张脸,脾气秉性都惊人的相似。或许军营就是那么渺小,人的性格是那么普及。它会给你共鸣。力荐。

  几个让我无法忘怀的台词:

  1石平阳!真棒!

  2你爱什么? 打铁! 你是个炮兵,应该爱炮。 我是个炮兵,应该爱炮!

  3我是个炮兵,不是个打铁的。

  《弹道无痕》影评(五):士兵之歌

  写点无关的东西吧。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还是02年在马标军人俱乐部。大概是直工部周末搞活动,组织批不到假条的义务兵们来排遣闲暇时光。我趁着入场的混乱钻进了礼堂,午后的阳光透过满是灰尘的红色天鹅绒窗帘漏进屋里,把我熏得昏昏沉沉,以至于电影的情节几乎全部忘记,只记得提干失败的石平阳在雨夜的训练场上发疯地操练设定标尺。

  不知道那个下午,在礼堂里的那些后脑剃得光光的义务兵们,现在过得怎么样?都还顺心吗?

  那些曾经无悔地付出,又终究被辜负的人们,都还好吗?

  不知为什么就想到了N叔叔

  叔叔与我同姓,与父亲更是老乡,如果往前追溯四五代,似乎我们两家还有些沾亲带故。他比父亲晚一期进入长春预校,又停飞地晚,因而当他被分到S师军务科当副连级参谋的时候,父亲已经是副营职的军务科副科长了。从那时开始,N叔叔就以超过父亲为目标开始努力。

  为了“弯道超车”,N叔叔决定报考空指的研究生,从那时开始,在繁忙的军务工作之外,已经年近三十的N叔叔每个周末都会搭上月牙路那班拥挤的班车前往市区师范大学的英语补习班去学习考研英语。偶尔去N叔叔家拜访家宴,发现卧室墙上贴满了单词卡片,这让身为中学英语老师的母亲都惊叹不已。

  考研结果下来,N叔叔顺利被录取,前往北京进修。两年后,志得意满的N叔叔带着满口的联合作战思想回到了S师,顺理成章地提了副营,出任作战科副科长。但这时父亲已经以副团职参谋长助理兼军务科长的身份成为了最年轻的师党委委员,N叔叔积蓄了两年的努力,又一次落败了。

  然而时间就像一个玩笑,无论是父亲还是N叔叔最终都没有如愿以成成为S师的参谋长,我跟着父亲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S师,从此辗转流落于南北两京,直到回到那个从未谋面的故乡小城,渐渐失去了N叔叔的消息。从父亲那些北方来客的模糊描述里,我还是得以勾勒出N叔叔后来十五年的人生轨迹。N叔叔那些过于超前的联合作战理论终究还是没有得到S师首长们的赏识,他熬夜做出来的一份份作战计划最终让不厌其烦的首长们用一纸调令把他送往了军科院,因为“你这样的人才要到那里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然而到了军科院的N叔叔却似乎还是不能一展身手,不仅几次关于联合作战构想的上书都如泥牛入海,就连西黄庄的经适房都拖了好几年才落实下来。大约是10年的春节,在那个西北边陲重镇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可怕动乱之后,N叔叔难得地给父亲拨打了一个拜年电话,并在拜年电话里滔滔不绝地对着早已转业的父亲谈起了反恐作战新模式的构想。从那以后,N叔叔似乎总是出现在父亲在酒桌上的笑话里,不过宾客捧腹之后,父亲总是会正色补充一句,N叔叔他就是那样一个人,没办法的。

  再次见到N叔叔已经是我重新回到离开了16年的北京时。听闻我要来到北京继续求学,N叔叔非常激动,专门赶来学校帮我安顿住处,然后接我去参观他的单位。那天他开着一辆有些破旧的途安旅行车,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跟我解释说,这辆车是图省钱买的试驾车,所以水箱有些毛病,开起来总是嗡嗡响,不过不碍大事。驾驶座上驼着背的N叔叔穿着褪色且不合身的夹克衫,看上去竟比十几年前又瘦小了一圈。闲谈中我得知,N叔叔在去年终于解决了副师级待遇,挂上了两杠四星的肩章,然而首长们终究还是没有安排一个能够让他大展联合作战宏图的位置,十几年过去,N叔叔最后停在了这个大区级单位一个正师级教研室的副师级研究员。

  年纪大了,新东西琢磨得慢,该给年轻人让路了,N叔叔自嘲地说。

  在N叔叔那间局促阴暗的办公室里,我饶有兴趣地看过他的书架,信手翻阅了几本91年海湾战争后军科院外军研究部组织编译的美军作战方案和总结的文献,N叔叔发现我的兴趣以后一下子变得十分激动,拉着我从施瓦茨科普夫一路聊到拿破仑,从左勾拳行动一路聊到曼图亚会战,临走前N叔叔硬是把那几本厚厚的资料集塞进我手里,说叔叔也没什么别的能给你,这个你喜欢就拿着回去好好研究。

  那天晚上N叔叔坚持要送我回学校并带我吃点好的,我说那就在何贤记凑合一下吧。在何贤记三楼那间并不隔音的小包里,N叔叔有些局促不安地看着菜单,对我说,这地方挺高档,估计是你们学校的接待点吧?叔叔平时不怎么出来吃,也就吃吃单位食堂,今天跟你一起改善一下伙食哈哈。末了又说一句,喜欢吃什么就点,叔叔请客。我只能苦笑着应和了几句。看着头发已经斑白的N叔叔戴上老花镜趴在菜单上一条条仔细阅读的样子,我竟然有点想哭。

  一个为了联合作战的理想奉献了自己三十年青春的共和国军人,在这个理想终于能够实现的时候,竟发现,他已经是一个多余的人了。

  那天晚上,我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N叔叔已经请我吃过饭了。

  父亲在电话那头忽然半是严肃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可千万别学他。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念叨这句话的我,却想起了另一句,

  浪花淘尽、是非成败转头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