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读后感锦集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是一本由[法] 安娜·马丁内蒂 / [法]纪尧姆·勒博 / [法]亚历山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精选点评:
●讲述阿加莎克里斯蒂生平的绘本,《丁丁历险记》既视感,不但有女作家的人生经历,还有主要作品的创作灵感,穿插着波洛、马普尔和汤米、塔彭丝的乱入,几个虚拟人物为抢剧本撕起来太有创意了。
●说不出话。不说了,我爱阿婆。
●新星出版社抽奖的礼物,对于爱莎婆的人当然值得一看,用另一种方式解读莎婆的一生。波洛、马普尔小姐和、汤米、塔彭斯轮番跳到莎婆眼前抢剧本,或许莎婆的一生只有她笔下的人物才懂吧。
●其实这本书的名字是《赫尔克里.波洛被嫌弃的一生》
●毒舌又可爱的阿婆~
●作为阿加莎笔下波罗和马普尔小姐的铁粉,加之对她本人的一生也很了解,但不同的是,漫画读起来就是暖暖哒!
●刚开始觉得这滑稽的画风很可笑……但看到最后竟有了一丝感动……我永远热爱阿婆!
●阿婆真是个可爱的人
●庆幸阿婆可以活了这么久 让我们看到那么多那么多好作品~和波洛的对话太有趣了!
●全都是梗,几乎快到一句一梗的程度。精彩的人生和精彩的作品着实是相辅相成的。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读后感(一):不过是又一场奇妙旅行
以1926年末那一场为期12天、影响深远(对阿婆的书粉来说,尤其深重)、精心策划的失踪案,拉开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精彩一生的帷幕。 在第一任丈夫外遇出轨并摊牌后,阿婆写过威胁信、自导自演过失踪自杀案,并拖了两年才签了离婚协议,我坚决不承认她对他还存有什么留恋,她不该是这么个……不时髦的女郎——只不过是不舍那十多年的青春,只不过是愤慨他的自私自利吧!我也坚持认为,阿婆沿用着第一任丈夫的姓氏,仅仅是因为习惯了,或许,也有一丝时不时以铅字提醒那个自私男人的意思——看,你不愿意看到的贫穷、疾病等等不美好的东西,都随着你一起,离我远去! 很好,阿婆遇上了真正的长久而坚贞的爱情,拥有女儿、外孙的亲情,她的畅销书给她带去了财富,她上战地当过护士也尝试过四处旅行、考古的精彩生活,她被英国女王授予了爵士头衔,她在85岁高龄时在自己沃灵福德的家中安然赶赴下一场奇妙之旅。 波洛先生始终与她同行——作家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好处,尽管他们看起来或许形单影只,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始终人声鼎沸。 我很感激,阿婆有预谋地提前一年(1975年)把波洛先生写死了,随着《帷幕》而来的波洛的讣告,赋予这位大侦探毫无瑕疵的完美安息——我无法容忍除了阿婆外的任何人对赫尔克里进行任何的勾画! 跟波洛永远存在于侦探迷的心中一样,阿婆也永远活跃在书粉的心中——作家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好处,他们同他们的作品隽永流芳……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读后感(二):路转粉
久闻阿婆盛名,一直没有拜读,记忆中接过罗杰疑案,但似乎没看。
我们本科班全班34个同学来自17个不同的省份,每个省份招两人。同为吉林省的小姑娘极力推荐阿加莎的书,她喜欢的不得了。那时候我对悬疑并不感冒(现在仍是),满心沉浸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不能自拔,所以日日看的都是《古船》《白鹿原》《马桥词典》《狗日的粮食》以及余华和刘震云的中国故事。
在吸收了非常多接地气的气息之后,反而渐渐忘了同学推荐的阿加莎,不过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看到或听到阿加莎的名字。
前段时间听边江大大讲东野圭吾(他的书倒是看了几本),了解到本格推理小说,边江说本格推理小说几乎被阿加莎写到了极致,《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罗杰疑案》等等几乎都是不可逾越的巨著。可能是被说的太多,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大概,反而不太有想看的欲望了。推理小说在这点很不吃香,如果太有名难免被剧透,可是剧透了的推理小说就会丧失很多魅力。以至于到今天,我还是没有认真读过一本阿加莎的书。真是遗憾。
遇到这本书也是一场偶然,最近不知怎么看了很多漫画,发现很多漫画可以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更多,当然看起来也很容易,阅读感受非常舒畅。在看漫画的过程中遇到这本书。
从一起案件开始(特别像消失的爱人),认识一个敢作敢为的女士。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一战期间当护士救治伤员。发现丈夫出轨,加之母亲去世,果断离开。环游世界。写下丰富的想象力。考古学家。这些事情不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而是按在我的记忆顺序。这么看来我最佩服她在战争期间的勇敢和奉献。
其次印象深刻的就是和人物对话,她笔下的人物经常跳出来跟她交流,虽然很多并不是她愿意的,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才会有宏达的想象力吧。而那些人物是怎么第一次出现在她脑中呢。作家是否真的都是天选之子,她们原本就注定会和那些精彩的故事相遇,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所以王小波说他宁愿过波澜壮阔的日子也不愿意让平凡抹去他的艺术意识。好吧,这一段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即便她不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赞美的女性,对爱情的态度,对未知的向往,对志趣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社会的责任,她几乎都按自己的意志完成了,她就是我追求的样子,不为生活中的苟且太过费神,在并不美好的环境下(两次世界大战),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做个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读后感(三):可爱的阿婆
这本漫画讲述的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生,从阿加莎消失的一周开始,用正序的方式诉说。
阿加莎的童年、阿加莎第一次体验飞行、第一本小说、第一次婚姻等等。从这本书感受到阿加莎确实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女性,也在当时的社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还巧妙的运用了她笔下“波洛”这一个人物,与阿加莎对话,虚实结合,趣味无比。“波洛”死去之后,报纸上面还刊登了这则消息,估计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因为一个虚构人物去世而登报的吧。阿加莎从小就是头红发,所以总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出,我最喜欢的就是观察她头发颜色的变化,感受时间的变化。
本书的画风我也很喜欢,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露露,卷发小女孩,欧美风。
以这种方式叙述自己的一生,我觉得还是蛮有趣的,比一些大部头看起来轻松了许多,人物也更加活灵活现了~
封面阿加莎和波洛阿加莎的第一次婚姻,可随意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读后感(四):阿加莎的真实人生
这本图像书从1926阿加莎自己制造失踪案,希望大家能侦破她留下来的谜团(以第一任丈夫的情人的名字伪造了假身份)找到她开始(开头就吸引到我了)。为了找到这个颇有盛名的小说家,警方调动了很多人力物力,抽干池塘搜遍田野,还请了灵媒。从灵媒的“感觉”,本书进入了回忆部分,介绍了阿加莎的成长。回忆过后灵媒总结了一句“她的过去和现在都无法与未来相比”,然后介绍了阿加莎东方列车、无人生还(其他没看过,只能分辨出这两部)的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改编、部分私生活。
里面穿插了很多阿加莎和想象中的波洛斗嘴的情节,她一直威胁要把波洛写死,还蛮有意思的。
不太好的是时间线虽然有标注,但还是有点乱,以及没有深入地去挖某些作品创作过程,只是走马观花地介绍了她的一生。
纸摸着有磨砂感,手感很好~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读后感(五):如何成为人类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
文/舒念
在标注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传记作品,犹记得学龄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然而我对它的记忆也就仅止于作家和名称,大概是潜意识里对人类满上的一生存有一种倦怠感,或是心里明白无论什么样的人物,其真实的生活总会回归平凡……总之,大部头的传记作品一直非我所爱,而这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绘本大概是第一本真正读进去的传记了。
除去绘本的形式之外,主角是传记作品的重点,大概没有几个人没看过阿加莎的侦探小说吧,即使不读书的人,应该也对《尼罗河上的惨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耳熟能详,更遑论德普还参演了2017年重新翻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给人的印象大概和柯南·道尔或艾勒里·奎因相似,作为专业的小说家,时常静坐桌前叼着一根烟或一支笔,构思一桩新的谋杀案。
然而这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完全打破了这种印象,开篇像阿加莎本人会写出的侦探小说一样,从女主人公的失踪开始写起,在这样的案件中,第一个被怀疑的一定是出轨的丈夫,然而就在大家试图探寻事件的真相的时候,阿加莎又再次出现在公众的眼前,只是,化名为丈夫出轨对象的名字,并拒绝提供自己失踪的详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关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生就这样缓慢的掀开帷幕。
作为一位生于十九世纪的淑女,阿加莎的一生并非全然一帆风顺,幼年丧父的经历或许是人生转折的开始,成年后经历战争,阿加莎成为一名护士,开始了解到药剂,而后嫁给第一任丈夫,也经历了一次英殖民地的环球旅程,而后遭遇出轨,最终离婚,又遇到了身为考古学家的第二任丈夫,开始新的人生……她的一生似乎都没有停下脚步,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将自己的作品带上舞台又带上银幕,她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揭示了一个普通读者完全不了解的阿加莎,真实的所在,不仅在于展示阿加莎本人的经历,更在于阐释这一切留下的影响,传记作品的价值就在于我们通过对人物生平的了解,从而分析他/她为何会做出一些选择,又如何成为我们现在了解的模样。
为什么男人总是背叛你? 你这话说得也太严重了!也许因为我并不真正需要他们?又或者,因为他们从来不了解真正的我?阿加莎的一生共创作了80多部长篇小说,一百多个短篇,十七部剧作,没有几部作品是完全坐在家中闭门造车的产物,大多都是在人生路的间隙中完成,这也令每一本书都拥有自己的独特色彩。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就诞生与阿加莎本人被困车中24小时后的灵感迸现。
在这本书中,阿加莎还能与自己的角色对话甚至争执,这大概绘本独有的魅力,我们在阿加莎留下的只言片语中追溯一个真实的人物,但终究还是基于自己的想象,而这样虚构的表现方式正是让读者从虚构中攫取真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作者本人的畅想也应当如是。
注: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至今其著作曾翻译成超过103种语言,总销突破20亿本,只有圣经与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超过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