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100字

2021-03-13 03:26: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100字

  《在深渊仰望星空》是一本由北溟鱼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一):勘误

  谢谢看这本书和之前提出意见的小伙伴们。有发现错别字/硬伤的部分请留言或者豆油告诉我。上次加印没有来得及修改【锤墙】据说下周又要加印,希望能够一起改过来。【感恩】

  全部收集完之后,也会在这张帖子下面出勘误。对因为我(和编辑)的疏失而吃了苍蝇的小伙伴表示抱歉(。・_・。)ノI’m sorry~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二):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我十几岁读余先生的散文,然后知道了魏晋这些风流名士。而立之年又读到北溟鱼先生的书,实属兴感激。先生一口气综论如此之多魏晋之士,确是豪爽性情中人。这么多年想来,写史之人确是难。虽前史诸多可鉴,但欲究己心之惑亦多揣测。欲畅述心中文字,难免有感情作祟。想来北溟先生写此书亦有之。书读的多了每个人都有鉴赏之心,所以唯同感,方共鸣。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三):照见自己

  讲真的,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是排斥的,商业气息过浓,看第一篇有关曹操的言论,更加确信,明白作者只是根据自己心里的好恶或者读者的需求在选取言论角度。不过转眼一想,这本书本来就不是人物传记,又何必以全知视角苛求呢?就当作饭后茶资,矫情点又何妨,本就是为了消遣而去的。再者,一个人的一生,该如何评价,谁又有个定论。意不平也只是为自己的期待不平,欢喜也是自己的,作品文字只是个媒介罢了。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四):回忆

  曹丕《与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婺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皦日既没,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 ……”

  曹植《公宴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阪,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兄弟俩还是兄弟俩。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五):中国历史的特点不是纪实而是言志

  终于读完了。读这类书最怕什么,就是作者絮叨你已经知道的事情,青眼的阮籍、广陵散的嵇康、兰亭雅集的王羲之、木犹如此的桓温、柳絮才的谢道韫,一遍遍你从中国文学史、魏晋文选、三国志晋书、鲁迅陈寅恪余英时那里贩卖来的,那就成了读易中天读周国平人人都敢啰嗦两句的通俗简易版了。可作者的才华是见识过的,是与以上完全相反的,敢来评论的起码要读过作者参考书目里的一半以上吧。作者不是来给你讲识字版魏晋史的,她融入的是自己的感悟与修为,眼界与气度。借用一句书中的话,“何以把人生过得苦大仇深借以获得一丁点微不足道的业绩,才能彰显一生没有虚度。”哎膝盖疼了。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六):论此书作者之德行与当代作家的门槛

  此书作者是北冥鱼,偶然一次在大明王朝翻短评的时候,见到他打了一星,看到他的评论,仅是因为别人骂他才打一星,之前他打的是三星。当然打几星是他自己的自由,可是网络评论要担负使命,一部好的作品,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去,否定他,如果你真觉得这部作品很差很差,那你打几星都没有问题,可是你为自己的私心与私事在公众的平台上为这部好的作品打了一星,还堂而皇之面无羞涩的说出原因,如此下流之人,写的书是怎样呢?有幸买来拜读,这部书简直太烂,当今作家门槛竟如此之低?这部书里肆一评价我国的名士,竟说人活着要点脸,有多难,不要脸的是你,把自己幼稚简单的观点套用在名人之上,真是愚蠢不堪,此等之水平,自己平时发发贴就罢,写书就祸害人了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七):也谈魏晋风流

  正在拜读。

  最近些年魏晋风流越来越火,说白了是一种推崇自由、推崇个性的情怀。所以我也挺喜欢搜罗这些有个性的小书,跳脱传统的儒家道德、跳脱弱肉强食的成功学法则,去说一些普通人真实活着的故事。帝王将相也好,风流文人也好,归根结底,终其一生都是在找自己,找自己的位置,一边追求意义,一边得到意义罢了。

  很多矛盾注定无法两全,个性出挑的人生固然讨喜,憋屈功利地活着似乎更加安全。在这个矛盾的尺度当中,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超脱和委屈,亦步亦趋,上下求索。无论道德家和成功学家会如何评价,努力求索过的人生,总不失为真实有意义地活着吧!

  我个人不喜欢太狂放的人,但也并不觉得书中存在一个真正现实庸碌的人,即使如陈琳一般敬业功利,也存在别具一格的个人感怀和文人性情。书中很难得用四五千字说了我喜欢的曹丕的好话,在我看来,曹丕活得很清醒,很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在这样对人生的失望里,保持微笑”,需要的才是最大的坚韧和勇气吧。只是曹丕毕竟也是一个有个性的风流人物,他对揶揄过自己的孔融的蜜汁崇拜,作者没写出来,觉得有点可惜。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八):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茫茫,不觉百度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世说新语》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千八百年前的卫玠说,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一千四百年前的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千年前的苏东坡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今天的朴树说,沧浪之江,西来泱泱,江上一轮明月,照多少沉浮过往。

  一直都知道,太阳底下无新事。其实千百年来,我们的情感和苦楚,对于人生问题的沮丧和迷茫,一直都没有变过。唯一不同的只是,在门望第一的魏晋时期,只有祖上青烟四世三公的名士们才能在血与火的倾轧中偶尔有短暂的闲暇和从容来思考这些问题,或世俗名利,或抗争玉碎,或装疯卖傻,或远遁江湖。相比起来,如今的这个时代,至少让我们这些寒门布衣也有机会反省一下自己的内心,体会生而为人的百感交集,毕竟还是进步了吧。

  生命如此短暂, 朽坏转瞬即来。而那些人生问题,依旧横亘在每个路过这个世界的人面前,不管怎样都要重新答一遍。只有看看前人们留下的那些答案,看看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把前人的作业看懂多少。如果甚至还能再前进一两步,多答几句吧,那真是窃喜之事了。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九):书里的星空可不太美

  被书的标题所吸引,放了购物车好久了,之前售价到30+我一直没买,后来双12促销17元我方才下手,果不其然,物当所值,多一块都没有。

  魏晋史确实是中国历史中虽不是最浩瀚,但却极为关键、极为精彩、极为浩瀚,可大书特写的一部历史。在北溟鱼的这部作品中,史学资料并不严谨,文字没有像吕思勉先生 的《两晋南北朝史》 、 王仲荦先生的 《魏晋南北朝史》 那样的客观又不乏味,亦没有像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那样诙谐有趣又不失历史真实性。看下来着实没有如获至宝、酣畅淋漓的感觉,甚至几度无心想要拜读下去。此书的思路亦有点另人摸不着头路,总觉得部分章节穿插得有点唐突,使得对魏晋史无基础的读者读起来会感觉跳跃较大,难以接受。但是好在每一个章节都是新的开始,读者翻到不喜欢的章节可直接跳过。

  好歌总在第一句,好书总是越到后面越令人着迷。

  总得来说,此书售价20元以内可、对魏晋史无了解的读书可、对热衷于网络小说的读者可,但对于热爱历史,特别的着迷魏晋史的读者则太不过瘾。就像一个老酒鬼,类似江小白、百年糊涂这样的酒对他们来说,太难喝,酒不纯、干烈、上脑、年份不够,闻着味道就问聞出来,只有埋于地窖多年的女儿红才他们才喜笑颜开,大呼过瘾。“呼儿抢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感慨才得以释怀。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感(十):从最后一章说起

  

我不是要指摘作者,我只是发现了一些理解上的小问题。

在最后一章写谢道韫的文章里,提到了“赌书消得泼茶香”和“小簟轻衾各自寒”。“赌书消得泼茶香”毫无疑问是纳兰的词,写的夫妻之间的恩爱情感,我要说的是“小簟轻衾各自寒”。这句来自清朝著名词人朱彝尊的词。桂殿秋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它还有一个题目——思往事。“小簟轻衾各自寒”前面一句是“共眠一舸听秋雨”。词句里的主人公各怀心事,却不是夫妻的同床异梦,而是胶着的爱情在作祟。朱彝尊恋上的是他妻子的妹妹,也就是他的小姨子。这段不符合道德伦理的感情在秋雨下清醒着,朱彝尊非常清醒,他努力回忆着,回忆着有关那一晚的全部细节。曾有人奉劝朱彝尊删掉这首词,朱彝尊不愿。因此,这段不被封建礼教允许的爱情在历史的尘埃中闪闪发光。至于北溟鱼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恐怕是段令人心寒的感情。她只是看到了字面的意思,并未洞悉这背后的故事。秋雨并未凉透人心,而是成就了极致浪漫。我不会为朱彝尊叹息,他的确发乎情,止乎礼,至少他并未再做出越轨的事。我对古人的爱情只有两个字:佩服。作为一个现代人,也不必过多地指责什么,美好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时代,甚至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显得太珍贵了。谢谢朱彝尊。记录下了美好的时刻,让今人的内心依然澎湃却又冷静。

Jetzt,alles ist klar.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