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摘抄

2021-03-13 03:43: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摘抄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是一本由[日]石川啄木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精选点评:

  ●“把发热的脸颊 埋在柔软的积雪里一般 想那么恋爱一下看看” 太可爱了!!!

  ●: 很愉快的 贪着春眠的眼睛, 看上去很柔软的庭院的草啊。 但愿我有 愉快的工作, 等做完再死吧。 晚秋的空气 差不多只吸了三平方尺 就此去了的我的儿子。 …… 淡淡的幽默,忧忧的哀伤,常人的感情。

  ●喜欢了

  ●石川其实是个很可爱的人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孤独的时候,读书总是很快的。可以吃的诗非常可爱。

  ●以丧治丧。寥寥几笔能把一种心情或氛围深刻地表现出来,有些还意犹未尽。

  ●读这上千首三行诗的感觉,就像是被告知在某片海滩有美丽的贝壳,但不是这一个,会不会是下一个?

  ●挨了骂, 哇地一声就哭出来的儿童的心情; 我也想要有那种心情。

  ●2.21 读的书好少,一点也没成就感

  ●2019.4.4-4.6 从图书馆借来看了20页,已经下单买下来了。 一握沙真是好看。第一页,一下子就想起了曾经那些抑郁的日子,夜晚就一包一包地塞零食,白天就坐电车去横滨,一整天,对着大海独自一人。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一):从诗中截取糅合的片段

  石川先生这满本的低语,倒是能截取一些句子,连成片段

  把发热的面颊,

  埋在柔软的积雪里一般

  我感到一种湿漉漉的

  像是洗了水的海绵似

  沉重的心情

  有时候觉得我的心

  像是刚烤好的

  面包一样

  那天晚上我想写一封

  谁看见了都会

  怀念我的长信

  到了第二天

  又没什么了,使我觉得寂寞

  秋天像是沁进了身体

  轻轻的叫了自己的名字

  落下泪来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

  事物的味道

  我尝得太早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二):很会笑的青年男子,要是死了的话,这个世间总要寂寞点吧。

  •把发热的面颊埋在柔软的积雪里一般,想那么恋爱一下看看。

  •很会笑的青年男子,要是死了的话,这个世间总要寂寞点吧。

  •那天晚上我想写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好喜欢写出这样句子的石川,即便是忧郁也是明朗的。

  石川后面关于诗和诗人的观点,说的很对啊,但是照此说来,所谓的灵性就是很重要了。不是预谋好的,抓拍的才更有味道,石川的一些句子,有着在下雨天被困在屋子里的那种粘腻无处消散的味道,让回忆与想象也蒙上一层雾气。

  •绿色透明的/悲哀的玉当作枕头/通夜的听松树的声响。

  •天地之间/只有我的悲哀和月光/还有笼罩一切的秋夜。

  你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了这里,那个记忆里你描绘出来的,借着灯光的恍惚,纸上的草就被吹动的地方。不出所料的话,那片草地上还坐着另一个人,他走过来喃喃自语道:天该下雨了。这就是他在你面前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三):《事物的味道 我尝得太早了》:露水般的一生

  小林一茶曾道,“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这首绯句用来形容石川啄木毫不为过。石川啄木的生命止于第二十七个年头,他的一生穷困潦倒,时常断炊,在他如朝露般易逝的一生中,他留下了对这个世界脆弱的呓语。 那个忧愁的年轻人,晃晃悠悠地在东海的某片沙石地上走着,他弯下腰,捧起一堆沙砾,看着它们悉悉索索地从指间漏下:

  “为这点事就死去吗?” “为这点事就活着吗?” 住了,住了,不要再回答了!

  生命是手中流逝的沙砾,巨大的社会环境是紧握沙砾的双手,沙砾在手中起伏跌宕,却从不停止下坠的速度。

  但愿我有愉快的工作, 等做完再死吧。

  夜幕降临,他缩着身子,隐匿在拥挤电车的一角,低语道,“每晚每晚我的可怜相啊。”有人说,如果不想孤独,那就去热闹的地方吧,他下了车走进了热闹的夜市,街道处处张灯结彩,路边小贩在吆喝,客人一边挑挑拣拣,一边皱眉说能否便宜,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热闹堆里钻了出来,他抖了抖身上的烟火气,离开了。 浅草的热闹的夜市 混了进去, 又混了出来的寂寞的心。

  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熟人,他向他们打招呼,询问着今天一天是否顺利,别人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他挠了挠脑袋,笑着点了点头说一切都好。 很会笑的青年男子 要是死了的话, 这个世间总要寂寞点吧。

  回到家里,他托着脑袋,身子倚在窗边,看着天空中飘飘洒洒的大雪,楼下一对年轻恋人互相依偎着取暖,他们交换了很长的接吻后,依依不舍地告别,夜已经很深了,小镇陷入了沉睡。 把发热的脸颊 埋在柔软的积雪里一般, 想那么恋爱一下看看。

  前不久碰见英年早婚的友人,现在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了,有一晚与他喝醉了酒,友人红着脸唱起歌来,不像是一个做父亲的人,可能这就是生活吧。像是烈日下劳作后流下的汗水,一股海盐的味道。 常常觉得自己性格古怪,不讨人喜,但又为此暗自得意,想着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不会处世,

  我不是私下里 以此为荣吗? 生活快过不下去了,诗却写得越来越好,就这么过了很多年,他死了。 像一块石头, 顺着坡滚了下来, 我到达了今天的日子。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四):人间的烟火 他食得太晚了

“像一块石头,顺着坡滚下来似的,我到达了今天的日子。”——石川啄木

  1909年,23岁的日本诗人石川啄木在《可以吃的诗》中写道:“二十岁的时候,我的境遇起了很大的变动。回乡的事,结婚的事,还有什么财产也没有的一家人糊口的责任,同时落到我的身上了。我对于这个变动,不能定出什么方针来。从那以后到今天为止我所受的苦痛,是一切空想家——在自己应尽的责任面前表现得卑怯的人——所应该受的。特别是像我这样一个除了作诗和跟它相关联的可怜的自负之外,什么技能也没有的人,所受的痛苦也就更强烈了。”

  写下这些文字时,石川啄木大概不会想到,无论自己如何不屑这人间的烟火,沾染它的光阴亦不过3年而已。

  石川啄木在短暂的一生中,尝尽贫病交加的滋味。然而,他未曾转身走进庸碌沉浮的人潮,而是依旧留在原地,写诗、空想,与热火朝天的人间烟火保持距离。

  “只要我觉得自己待在一个地方不能动了,我就几乎是无缘无故的竭力来对自己的境遇加以反抗。这种反抗常常给我带来不利的结果。从故乡到函馆,从函馆到札幌,从札幌到小樽,从小樽到钏路——我总是这样的漂流谋生。”

  在那些“漂流谋生”的日子里,赤裸裸的生活真相并未击退石川啄木,而是成为培育伟大诗人的“催化剂”。回首潦倒的过往,石川啄木坦言自己“从留恋变成哀伤,从哀伤变成自嘲。”于是,他开始厌倦读诗、作诗,与诗有如路人之感。新的萌芽总是始于旧的伤疤。对自我过去的否定,为石川啄木打开了新诗歌运动的窗户。

  “由于对空想文学的厌倦,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多少获得了一些经验,我接受了新运动的精神。就像是远远的看去,自己逃脱出来的家着了火,熊熊的燃烧起来,自己却从黑暗的山上俯视着一样。”

  怀着“一种仿佛是闭着眼睛深入到生活中去似的心情”,石川啄木开始扎根社会、体味人生,他意识到自己过去所写的诗歌高悬于“空中楼阁”,而新运动精神倡导作“可以吃的诗”。什么是“可以吃的诗” ? 用石川啄木的话说,“就是把两脚立定在地面上而歌唱的诗。是用和现实生活毫无间隔的心情,歌唱出了的诗。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像我们日常吃的小菜一样,对我们是‘必要’的那种诗。”

  何来“可以吃的诗”?“事物的味道,尝得太早了”——在历尽沧桑、参透世事之后,依旧怀抱赤子之心,为这个糟糕而真实的世界谱写旋律——“人间的烟火,食得太晚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读后感(五):可以吃的诗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听说的石川啄木,大约是『啄木』(是他的笔名)这个名字实在有趣,常常心里就想起来。近日终于有机会读他最著名的短歌。日本短歌(たんか)是和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日本传统定型诗,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但石川啄木的短歌脱离了短歌的各种旧例,不仅格式上有突破,诗的内容也和传统的很不一样。按照译者周作人的说法,『他的歌是所谓生活之歌,不但是内容上注重实生活的表现,脱去旧例的束缚,便是在形式上也起了革命,运用俗语,改变行款,都是平常的新歌人所不敢做的。』。石川啄木在《可以吃的诗》里也谈到了自己对诗和短歌的看法,他说他想创造『把两脚立定在地面上而歌唱的诗』,『是用和现实生活毫无间隔的心情,歌唱出来的诗』,『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像我们日常吃的小菜一样』,『老实的日记』一般的诗。文章里还提到了成为诗人的资格,『成为诗人的资格有三样。诗人第一是非“人”不可。第二是非“人”不可。第三是非“人”不可。而且非得是具有凡是普通人所有的一切东西的那样的人。』

  他的诗读来的确像日记一样,村里的邻居,故乡的记忆,或是今天做了个梦,看到了什么景,又或是生病卧床,人生惨淡发发牢骚,还有和人吵架,对一些事义愤填膺,就是普通人会有的普通的生活和普通的情绪。不过大概因为石川啄木生前活得很不好,经常挨饿,身体也不太好,最后26岁就年纪轻轻的去世了,他的诗大多数都挺阴郁的。不过也有些和政治题材联系紧密,其中有一首叫做《无结果的议论之后》,颇有热血青年的感觉。

  暂时无法读原文必然是有些可惜,周作人自己都说到翻译之难,最终也只出版了大约一半的译稿。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读原文吧~

  附上几首比较喜欢的:

“为这点事就死去吗?”“为这点事就活着吗?”住了,住了,不要再问答了!偶然得到的这平静的心情,连时钟的报时听起来也很好玩。一天早晨从悲哀的梦里醒来时,鼻子里闻到了煮酱汤的香气!进了故乡先自伤心了,道路变宽了,桥也新了。像一块石头,顺着坡滚下来似的,我到达了今天的日子。多么可悲呀,仿佛头里边有个山崖,每天有泥土在坍塌。下一次的休息日就睡一天看吧,这样想着,打发走了三年来的时光。半夜里睡醒觉得棉被沉重时,几乎这样猜疑了:命运压在上面了吧。皮肤上全是耳朵似的,在悄悄睡着的街上的沉重的靴声。

  《无结果的议论之后》我们且读书且议论,我们的眼睛多么明亮,不亚于五十年前的俄国青年,我们议论应该做什么事,但是没有一个人握拳击桌,叫道:“到民间去!”我们知道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也知道群众追求的是什么,而且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我们实在比五十年前的俄国青年知道得更多。但是没有一个人握拳击桌,叫道:“到民间去!”聚集在此地的都是青年,经常在世上创造出新事物的青年。我们知道老人即将死去,胜利终究是我们的。看啊,我们的眼睛多么明亮,我们的议论多么激烈!但是没有一个人握拳击桌,叫道:“到民间去!”啊,蜡烛已经换了三遍,饮料的杯里浮着小飞虫的死尸。少女的热心虽然没有改变,她的眼里显出无结果的议论之后的疲倦。但是还没有一个人握拳击桌,叫道:“到民间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