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毛水怪经典读后感有感
《绿毛水怪》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毛水怪》读后感(一):王小波
荒诞也好,无稽也罢,王小波就是这个时代里的“绿毛水怪”。无论是《绿毛水怪》里的妖妖,还是《地久天长》里的小红,其实都是他,一个浪漫的自由骑士,在他所营造的那个诗意的环境里,绝对温存,绝对可爱,拥有一切好人该有的美好品质。尽管旁人已经说了千百遍,我还是得再落俗地添一次:“王小波,你是诗人呢!”
《绿毛水怪》读后感(二):自己的绿毛水怪
这时我看过的小波的第一篇文章,看过之后非常感动。 同样的激动也存在于他的《地久天长》中。 每个人人生中都存在过这样最纯净最可贵的东西,但是,有多少在外界的无视和打压下留存下来了呢? 有的时候,也许自己也不相信曾经存在过这样的美好吧。
非常喜欢这两篇小说。 也很喜欢小波。觉得他的才气和洞察力颇有王尔德的风范。
《绿毛水怪》读后感(三):绿帽水怪-地久天长
看哭了哟,多么纯真的感情
好像中学时的纯纯的喜欢,喜欢。中学时的很多事情都忘记了细节,但这种感觉、这种触动还深深的留在心底。
时代变了哦,但感情还是这么相似,这么真实,这么让人感动。
多么有智慧、有勇气,想的明白,活得透彻的人啊,失去了你,我该如何是好,叫我如何不思念你,如何憧憬未来,如何对自己交代啊。
《绿毛水怪》读后感(四):有趣的文字永远有趣
十六年后再次拜读,忍不住感叹:有趣的文字永远有趣。
这应该是王小波25岁时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吧,也是吸引李银河的定情之作。稚嫩得像中学生的口吻,但那天马行空的想象、真挚动人的叙述,就是有一种妙不可言的魔力,让你爱不释卷。
“天若有情天亦老。”最悲切的不是最终他俩没能在一起,而是女孩以为男孩骗了她,一辈子都会怀着幽怨凄苦在大海里飘荡,是男孩再也无法告诉她:“杨素瑶,妖妖,我没有骗你,我拼了命来见你了,只是来晚了些。”
《绿毛水怪》读后感(五):关于《绿毛水怪》这本书
刚刚开始想读这本书是因为听说作家王小波和其妻子李银河是因这本书而开始彼此之间的交往,作家李银河才答应与其交往,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作家王小波打动其妻子李银河的定情之作。这样看来,就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原以为就是一本书名叫做绿毛水怪的长篇小说,可翻开阅读之后发现,这只是期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在这些短篇小说中,每一篇都十分的有阅读的意义,给人思想的冲击,最喜欢的是最后一篇《地久天长》,里面小红,大许,小王,三人之间的友谊是那么的美好,但美好往往又伴随着不可预测的变化。
《绿毛水怪》读后感(六):。
我:“既然你现已接近无悲无喜了,痛楚和快乐都不会来得太快,那为何你还一直乞求能有一个伴侣存在呢。”
她撅着小嘴怨艾道:“我只是想被人爱,那种无时无刻都有人在等候我讲话的感觉太妙了,你你你这个人,难道不会感觉到孤独吗?”
我:“谁都会感觉到孤独,我常哀怨到自己钻牛角尖,为什么他们说话都有人听,为什么只有我在自言自语呢?;我想我是孤独的,我力竭把真正的哀痛封闭了起来。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她推开了这扇门,夕阳将温存的回忆与光一起投了进来。”
《绿毛水怪》读后感(七):荒谬又真实
这本里有好多个故事,要说每一个故事,都有些荒谬。其实,好些地方我读不懂,但每每读到故事结尾,总给人不小触动。印象很深的是老赵变成驴子的那篇故事,荒诞又幽默,但结局真让人觉得无力。老赵在梦里,明明知道自己飞扬跋扈,仗着权势享受众人吹捧。当自己成驴,自是任人践踏报复,读时还觉得怪解气的。可梦醒的时候,现实还是现实,老赵依旧是那个只知压榨的领导,甚至开除了在梦里报复他的人,可被开除的人呢,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接受因为一个荒诞的梦,丢了饭碗的事实。
大多故事都像这则一样,读完是很压抑的,但也有一段很正能量的话,我好喜欢:
“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绿毛水怪》读后感(八):绿毛水怪
本书分为九个短篇小说。以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为故事的发展生命线。这本书是11.26买来的。缘由是那段时间经历了情感的拒绝与痛苦。烦闷的时候必须用书来解放自己。于是乎约上了喜欢的人一起去书店。还是保守地选择了王小波。这本书的风格和以往甜甜的恋爱不太一样 更多的是描述当下那个时代的死板教条和束缚。人完完全全没有人性的展示和创新可言,有的只是在规则的枷锁下的循规蹈矩。 但是在枷锁下也有爱和恨,美与丑,就像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一样。丑陋的歌仙唱歌再好听也不敢探出头来展示自己的容貌。相爱的人技术变成毛怪也会奋不顾身虽然其中也有犹豫和纠结。天长地久的友情在美好得不像话时会遭遇疾病的猛击。生活好像就是这样,在你觉得一切美好时给你一记耳光。居安思危不仅仅是一种谋略,更像是对生活的一种预告。珍惜当下勇敢斗争才是对生活正确态度吧,来到人世间,至少不枉此行。
《绿毛水怪》读后感(九):绿毛水怪
十月文艺版的。喜欢的是《猫》《战福》里黑色冷酷的讽刺,《变形记》《这是真的》里,对现实问题荒诞幽默的映射,和《绿毛水怪》《地久天长》里那种不掺杂半点儿私人利益,抛开一切成见的感情。
人们不愿意说他的小说是对“时代的反思”,因为这样徒增政治味道,这样的作品应当是沉重且痛心的,字字句句都像作者在呕心沥血;而王小波的文字是幽默,理性,灵动的。虽难登“大雅之堂”,却充满风雅趣味。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句很喜欢的话:“学者,心之白日也。”我想,读王小波写的书,看他书里的这些人,就如同在心头悬上一颗澄澈的太阳,把一切冷漠,虚伪,丑恶,都照得无处遁形。而又像“潜在湖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幽静朦胧也透明澄澈地讲出故事背后的深意。我常想,负负得正,一个人假如在一个荒谬的时代和社会伦理中被孤立,被视为荒谬,那恰恰说明ta是正常且理性的,不是吗?
《绿毛水怪》读后感(十):我们都是荒凉世界中的一头驴
在这本书里,人可以变成各种不同的样子。
可以掉进水里成为绿毛水怪,也可以变成一条大黑狗,甚至可以一天醒来突然长了个驴耳朵,最终完完全全成为一头毛驴。
男人可以和女人交换身体,前世可以和今世交相辉映。
诗人可以去捡垃圾,刘三姐可以是一个丑八怪,一个女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男人,两个男人也爱她。
当稳定的幸福逝去,还剩下无限的时光,地久天长。
这本书无疑是那个不可言说的时代诞生的悲剧集合,没有人可以挣脱出去,但总有人在努力的活着。
可它又不是那么悲的,读起来总让人畅快地笑。
这是人生和时代的悲喜剧,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绝佳注脚。
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背后,是对人生的另类思考,对时代的荒诞解构,对权威不留情面地讽刺嘲弄,对人性光辉的宽怀怜悯,还有对自由本身地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