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任务》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伦敦任务》是一部由Dimitar Mitovski执导,阿兰·福德 / 安娜·帕帕朵普露 / 托马斯·阿拉纳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伦敦任务》影评(一):Мисия Лондон
保加利亚驻英大使馆的官员们只利用外交特权与当地的保加利亚侨民做些烟酒的免税买卖,却无心处理外交事务。然而2007年加入欧盟之后,形势大变,总统夫人希望邀请伊丽莎白女王参加庆祝晚宴,她指派新的大使走马上任……
《伦敦任务》影评(二):斯
这部戏的最大亮点就是男主角的表情。黑色喜剧的特征明显而成熟,异文化的接触是主要碰撞媒介。然而在黑色喜剧的氛围下,男女主角的之间的感情就显得无足轻重与飘忽不定。这是本片在主题方面的伤感情调。外交部,麦当劳,男女背对背的相遇,这些隐喻性的情节都使得这不黑色喜剧的喜剧性不再那么明显。
《伦敦任务》影评(三):第一部保加利亚影片
看过的第一部保加利亚影片。怎么说呢,荒诞剧,轻喜剧,黑色幽默,政治讽刺。拥有很多的元素,故事性也很强,主线副线清晰到位,但是,没有新鲜感,一切都似曾相识,好像看了无数遍的东东。
所以,给个及格分吧。
《伦敦任务》影评(四):幽了一默
幽咗保加利亚人一默嘅电影,更有啲侮辱耻笑成分,又或者喺保加利亚人讽刺自己政府愚昧无能嘅杰作。女主角打扮成戴安娜王妃时真喺好靓,搵鸭一事亦好有趣,同埋果个1~100数字减除愤怒理论,虽然贯彻全戏,但喺始终冇将主线扭成一股绳,对结尾帮助不大,亦可说结尾唔够出彩。咿家知道点解喺欧洲食鸭会咁贵,中餐馆果啲鸭仲贵过虾。
《伦敦任务》影评(五):Mission London
拍的不如宁浩,几条线的交叉的不温不火可有可无,不像石头赛车那样的严丝合缝。
少许欢笑,少许精彩,情节虽然曲折,但都在意料之中。
最后女演员那段是什么意思,完全脱节麻,为什么不合流呢?
那个famous什么的公司,初看有点荒诞,简直就难以理解它竟然会有市场。但换个主题,比方说,提供娱乐明星的类似服务,像我这样的俗人立刻就能明白了。这恐怕就是美色虚荣和权力虚荣的区别所在吧。
哪天我也觉悟高点,YY一下被问寒问暖的幸福。
《伦敦任务》影评(六):影子
整部片子弥漫着Guy Ritchie式的各线索交错发展的影子,这气氛非常汹涌扑面,让人觉得《Snatch》和《疯狂的石头》触手可及;
Famous Connection,总是让人想到《甲方乙方》之类……
而大使与女孩的感情的部分更是似曾相识…… 与许多影视作品都有点点像,而结局实在让人想到《向左走,向右走》?
在BBC海德公园天鹅桥段出现的时候,忍不住大笑不止。
虽然只是许多大奖项的影子,但即使作为喜剧片,这片子也是很成功的。
后记:由于给《芈月传》的一句热门短评 引来水军报复狂踩本人2015年之前所有长评。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算太烂 麻烦请赏个“有用” 顶一下,以免文章被恶意折叠 跪谢!
《伦敦任务》影评(七):充满英国黑色喜剧的味道。
《伦敦任务》2010年保加利亚喜剧片。7分,强烈推荐。保加利亚人拍摄了一部具有强烈英国风格的喜剧。开头的铺垫略沉闷,保加利亚总统夫人任命了一个新的驻英国大使,他的任务就是安排夫人与英国女王会面。大使先生好不容易搭上了一家专门安排皇家事物的公关公司,谁知道这家倒霉公司实际上是专做角色扮演的高级皮条客。蒙在鼓里的总统夫人带了保加利亚文工团来到伦敦,皮条公司安排了个“英国女王”接见他们,事情的发展越来越不受控制了。那个皮条客公司其实和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里那个“好梦一日游”公司一样,做的是帮人“圆梦”的生意,只是王朔拍了三部电影--《顽主》《甲方乙方》,《私人订制》也还是没把“圆梦”这个主题真正拍出意义来,只能看见一群智障自以为是地助人为乐,干的事既荒诞又没有意义。《私人订制》更是烂到了极点,连片名都是我百度才想起来的。 《伦敦任务》的笑点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生活过的人才能写出来的。皮条客公司说得明白,“只有我们能帮你解决问题。”强权政治下面,上级的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只有“圆梦公司”才能做到。《独裁者》《波拉特》这类片子的编剧导演是站在西方视角意淫独裁者,比起《伦敦任务》《地下》这些由经历过铁幕的导演拍摄的电影差太远了。 好笑,强烈推荐。
《伦敦任务》影评(八):《伦敦任务》:对于虚假政治的有力讽刺
“假扮一个名人玩玩也就算了,可是要去愚弄一个国家?这真是疯了!”--对,就是疯了,人家情愿得很,哪怕知道是假的,这就是政治。
头一次看保加利亚这个东欧小国的电影,就是敢拿自己总统、国家制度、外交来进行讽刺,据说这部片子全国热映,成为史上最卖座本土片,可见这个国家在政治上还是比较开放的,起码可以通过娱乐方式来进行解读、甚至是批判。其实很多东西,老百姓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没人说不代表没人知道,还不如表明下宽松的态度,给大家一点娱乐呢。
就像影片中大使所说的,上面的任何行为,也只代表你这一批人几年内想要折腾的,谁知道过几年会怎么样,应付你一下也就足够了。政治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你应付我、我应付你,究竟能办成多少实事谁知道,你演讲了再出色、国际上声誉再高,国内老百姓可不关心,你把他们生活照顾好了,他们才会支持你。影片中的那个无能总统,窗外是反抗的民众,身边有个爱出风头的老婆,屋内还有专家给他分析支持率高达80%的祥和景象,这还是政治。
似乎这种快节奏、多线条的喜剧片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不光国内出片不少,国外也属于常见。这种电影的难度就在于要把一切细节都安排了很合理,环环相扣不能有任何破绽,一旦完满了,观众看到的就是一部好片;否则么,烂片之名就等着吧。
《伦敦任务》影评(九):玫瑰国度的辛辣讽刺~
想不到保加利亚这种比较贫困的欧洲农业国除了出产上等的玫瑰玫瑰香水玫瑰精油以外 还能拍出这么欢乐的黑色喜剧~ 可以随意讽刺政治家和各种官僚制度的人民真是幸福啊~
片中大使和舞蹈女学生很有爱 穿插的therapy场面和戴着定位器的鸭子堪称神来之笔~ 结尾处的两段独白很也经典:
说感情的很细腻精妙——在大城市里 偶然遇见你想要见的人的几率无异于中双色球大奖 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你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 见面的可能性仍旧小于99% 再即便你们凑巧真地就碰到了一起 也难保你们不是视而不见~
说政治的又很辛辣到位——“上面的任何行为,也只代表你这一批人几年内想要折腾的,谁知道过几年会怎么样,应付你一下也就足够了”几年之后这些政客也不过是被人遗忘~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讲 政治和政治家就是一堆crap 保加利亚人民拿皇室啊贵族啊政客啊权威啊开涮 这么具有娱乐精神的民族一定生活的十分轻松愉快~ 忽然有了想去这个玫瑰之国旅行的想法 ^_^ 只是他们不说英国不说俄语只说保加利亚语 这个难度有点高。。。。。。
.s.推荐该剧影评:《伦敦任务》:对于虚假政治的有力讽刺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6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