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诺曼人简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100字

2021-03-25 03:2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100字

  《诺曼人简史》是一本由[英] 莉奥妮·希克斯(Leonie V. Hicks)著作,悦读名品 |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一):诺曼人并不是vikings

  对于只是普通的读书人而言还是学术味儿浓的。内容梳理上虽然清晰和浅白,易于理解,但强调其出处和不同记载间的联系或对比,这点上也许站在作者角度,或者是有志研究历史的读者的角度,是负责人和完整性,但对于我登普罗大众就显得有点啰嗦。本来对于历史书而言就容易枯燥,这种负责人的写作方式进一步降低了趣味性。

  看完本书我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老祖宗的血脉都传承于Vikings啊。大概美式的开拓精神也是因为血管里流淌着海盗的基因。一个土地,一个信仰,这是全人类不论哪个民族或种族根深蒂固的动因。诺曼人也是在向外掠夺的过程中,通过这两个因素的融合和改进,一步步形成了“诺曼人”这个词,以及它多代表的含义。倒是很赞同作者这个观点,“诺曼人”并不是一个族群,而是一个概念,是vikings和撒克逊人碰撞的火花,是时代的产物。如果没有北欧人的侵略,没有当时法国英国的妥协,都不会出现这个特定的词语。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二):翻过历史的书页,为诺曼人做一个注解

  时间如风,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罗马城堡里的壁画,在历史的长河里迷失;巴约挂毯里的悲鸣,在亘古的沙滩上回荡。采撷那几枚朴拙的贝壳,抚摸那巨岩上的斑斑伤痕,翻过历史的书页,为诺曼人做一个注解,便是在回味那没有被时间风化的记忆。 《诺曼人简史》更像是为诺曼人的故事做一个注解。时间上跨越两百多年,从维京入侵、诺曼底殖民、安条克与西西里征战,直到威廉征服,从纵向上对诺曼人两百年的细节历史做了深入的现代解读; 同时,在从各个相关地区探索诺曼文化时,例如诺曼人的社会、婚姻、生活,作者也特意将罗洛、威廉、罗伯特以及罗杰的经历置于中世纪历史的大环境之中,从横向上对诺曼人的身份及其文化做了深刻的解读。 也许你始终说不清楚诺曼人、诺曼底、威廉大帝是何种关系,也许你也不知道英法几百年来的矛盾究竟从何而来,也许你只是对著名的威廉征服略有所闻,但却不了解它的过程有多惨烈,以及它对推动英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本书正是以一种崭新的视角,在呈现基本事实的基础之上,延伸了诺曼人的过去与未来,将一部有关诺曼人和诺曼底鲜活而生动的简介完整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除了了解其有关的历史事件之外,更有必要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并从中得到一些极具现实意义的东西,去粗取精,为我们所用,供我们消遣,在笔者看来,这也许正是阅读历史的乐趣所在。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三):用“欧洲的清明上河图”解读诺曼人的故事

  望不尽的高昂的旗帜,铁骑和长剑

  数不尽的跋扈的战歌,喧嚣和碰撞

  接连在原是寂寥的欧罗巴的土地上

  在血流成泥的惶惶中呼啸着血腥味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歌唱的英吉利海峡的水

  在忧郁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无数埋葬的传奇

  对欧洲历史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巴约挂毯,也有翻译成贝叶挂毯。它创作于11世纪,在亚麻布上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细绒线绣制成精美的图案,它是罗马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又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说到巴约挂毯,就绕不开诺曼人的历史。作为欧洲的“清明上河图”,巴约挂毯记载了黑斯廷斯战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据统计,挂毯中共出现623个人物,55只狗,202匹战马,49棵树,41艘船,超过500只鸟和龙等生物,约2000个拉丁文字。该挂毯饱受战争之苦,多次辗转与英法之间,最后,拿破仑将它送到了法国大教堂,二战后,它又被英国从德国取回。

  在本书中,1066 年的诺曼征服事件就这样被“绣”进了历史,而巴约挂毯这幅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后来成为诺曼人的代名词。威廉和哈罗德在1066年10月14日进行的这场大战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斯廷斯战役”。战役发生的地方也被叫成“灰苹果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哈罗德当时以这棵特别的树作为标志,来集结自己的军队。巴约挂毯是用线性顺序进行绘画,这就意味着可能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也会在挂毯的画面上进行先后排列。

  从挂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场上大量的投掷物雨点般落下,诺曼大军闯入英格兰边境,英军和诺曼人尸横遍野,其中一些尸体已经被斩首。随着战事的展开,一些强盗出现了,他们在剥取尸体上的衣服和物品;在陡峭的山坡或深沟前面,士兵们人仰马翻;弓箭手躲在低矮的地带不停地放箭……尽管采取的是漫画形式,但挂毯内容描绘的却是战场上的残酷画面,其中充斥着混乱和恐惧。此外,贝叶挂毯中还展示了诺曼人的重要要塞、城堡以及罗马式教堂,体现了从西西里王国的建立到与拜占庭和穆斯林之间文化的碰撞,见证了诺曼人在改变他们所征服社会的同时,也在被这些社会所改变。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四):诺曼历程

  合上此书,不得不承认感慨诺曼人的历史是十分的恢宏磅礴的。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不得不承认,对于诺曼人入侵这一段历史知之甚少。和中国突厥入侵中原相比,诺曼人从海上入侵去掠夺财富,创造自己的世界。与突厥不同的是,时至今日,诺曼人的灵魂与血液仍在这片土地上面停留,他甚至在他掠夺的地方,让精神重生。

  诺曼人之所以能够在欧亚大陆上繁衍,很大的程度在于他们惊人的模仿力和适应力。虽然他们占领发过以后,改信了基督教、采用法语、定居诺曼底数十年间放弃海上骚扰行动,然而他们仍保留了一种不安鲁莽的特质。这种特质源自于维京人——丹麦海盗在发过的后裔。而正因为好战乐战的血液在人的体内流淌,才使得他们在欧洲发动了数次重大的领土扩张战役,最著名的便是征服英国成为英国国王。

  我们感慨于诺曼人的骁勇善战,然而能够在一个地方立足仅仅靠武力征服是不够的。这本书介绍了200年的诺曼历史。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前三个章节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诺曼人扩张的历史,而后的六章更多的讲述诺曼人是如何适应的——无论是宗教、文学还是生活方式,都有着自己思想和碰撞。

  这本书的作者是研究诺曼人的历史学家,她可以说是以一个广角来诉说诺曼人的历史。无论是罗洛,威廉,罗伯特还是罗杰,她都以一种故事的形式款款向读者道来。经常我们会说,历史枯燥无味,但又不得不以史为鉴。而通过每个故事的阅读中,我们可以从中更为深刻的了解这段历史。其中更有一些新颖的观点等待着读者去慢慢发现。例如说“欧洲的清明上河图”巴约挂毯,描述了诺曼公爵们周旋于修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之中,权威又丰富智慧。在这本书无论从厚度上还是资料的多少上都可以说是十分的丰富,可以说这是一本诺曼人历史的一本百科全书。

  本书更多的是采用时间顺序的手法,虽说这种手法在历史类文学中并不少见。不同的是作者站在了一个宏观的角度——以一种比较的方法来讲述诺曼文化。因为内容之详尽,证据之充分,内含中的线索非常的多。更有一些配图佐证史实,使得内容更加的丰富,可读性也更强。

  我们无法回避过去所带来的影响,而对于位于文明东方古国的我们,也许它的征服的历史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后的世界性交流。也许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诺曼人的征服历史仅仅是沧海之一粟,而这段历史多带来的影响,更多的存在于那些继承了骁勇的欧洲人中。在主张以“和”为贵的时代,如何避免战争寻得一个共识,不得不承认,诺曼人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例子,也让我们当下有所借鉴。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五):诺曼人的传奇故事

  黑斯廷斯,一个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海边小镇,虽是繁荣的鱼港,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谁都想象不到,它会因为一场改变英格兰命运的战役而闻名于世。1066年10月14日,有两方人马在黑斯廷斯展开激烈交锋,一方是谋划已久,对英格兰志在必得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另一方则是刚结束对挪作战便率残部南下,仓促应战的英格兰国王哈罗德。双方僵持了很久,最终以哈罗德中箭身亡,英格兰军队全军覆没,威廉完胜而结束。 历史上称这场战役为黑斯廷斯战役,随着诺曼人入主伦敦,统治整个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不仅标志着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结束,也是英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然,对于从北欧迁移而来的诺曼人来说,这场战役同样意义重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关战役的始末均以画的形式呈现在后人眼里,而且是站在诺曼人的视角。作为对真实历史事件的记载,被誉为“欧洲的清明上河图”的巴约挂毯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环画。现存62米的挂毯,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绘画作品,而是由若干块布料拼接而成,以亚麻布为底的绒尼刺绣品,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不过黑斯廷斯战役在如今还有另一个更为霸气的名字——诺曼征服,自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以来,所有负隅抵抗的英国贵族,无一例外地遭受了残酷镇压,土地全部被没收,再重新分封给随威廉而来的法国贵族。不过受封者要根据土地的面积,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兵,承担起为国王作战的义务。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分封制,这样层层分封下去,贵族内部就形成了森严的等级。故诺曼征服加速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正是依靠贵族的力量不断巩固统治,成为欧洲中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征服者威廉”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其实追根溯源,以威廉为首的诺曼人是定居在法国北部(或法兰克王国)的维京人后裔,他们被迫学习法国的语言和文化,信仰基督教,从野蛮残忍的海盗蜕变为骁勇善战的骑士,远征意大利南部、西西里以及英格兰等地区,凭借血液里不变的维京人特质,常常以寡胜多,仅靠一小队人就能征服数倍的敌人。《诺曼人简史》便主要讲述了“诺曼人的故事”,从维京入侵到诺曼底建立,从黑斯廷斯战役到十字军东征,从诺曼帝国到西西里王国,在最精彩的两百多年里,见证诺曼人的崛起之路。 在书中,作者不是单纯的根据时间顺序来叙述历史,而是站在宏观的中世纪背景下,将诺曼人征战的各个地区串联起来,以一种独特的比较视角去探讨整个诺曼文化,包括与西欧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最终得以铺陈开诺曼人的的传奇故事。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会走过尸横遍野的战场,见识复杂多变的权力博弈,最后不得不佩服诺曼人的英勇无畏。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六):历史上的诺曼人的足迹

  诺曼人,应该怎么去定义他们呢。在历史的记载中,他们是善于征战的,拥有者强大得足以主宰历史过程的能力。 到底是时代造就了诺曼人,还是诺曼人遇到了那样的一个时代,在那样危机的时刻和历史的关口, 留下了光荣的事迹、展现出了他们身上优秀的品格。诺曼人除了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之外,还留下了很多有名的建筑, 同样见证了诺曼人的英勇,以及那个时代诺曼人征战范围之广。 《诺曼人简史》是从罗洛的一个梦境开始的,这个梦境也影射到了现实中,罗洛在位于约克郡和苏格兰小岛建立了殖民地。 在诺曼公国成立的100年前,和罗洛一样的维京人在北海海岸不断的袭扰,包括苏格兰、英格兰、今天的比利时和荷兰,以及法国一带的海岸地区。当时的统治者们最初试图用武力来抵御他们,但是显然这招对维京人没有效果, 为了不让他们再侵袭这些领土,当时的统治者把土地赐给维京人居住,但是这仅仅的诺曼人的一部分历史。 这本书主要关注的是10-11世纪诺曼人的故事, 关注他们如何在诺曼底、英格兰、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上建立自己的领地。 诺曼人的活动范围远远不止这些,1066年在侵入并征服英格兰之后,“征服者”威廉和他的继承者们开始侵占威尔士亲王和苏格兰国王手里的土地,然后渡过爱尔兰海,并于12世纪70年代,大致沿着爱尔兰东海岸简历了一个盎格鲁-诺曼殖民地。 除此之外,他们还打击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在西西里岛诸王的领导下,暂时征服了北非的部分地区。 由于诺曼人的活动范围很广,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很多, 起初他们的语言是纳维亚语,之后他们学会了拉丁语以及现代法语的早起用法,古英语,并将英语应用于文学创作、教牧关怀,政府管理等语言中, 同时他们还会使用康沃尔语,威尔士语,苏格兰语,在意大利,诺曼人使用的是拉丁语、希腊语和阿拉伯语以及各种方言。在西西里岛上则使用阿拉伯语、希腊语和拉丁语。 这也正是因为他们征战的范围广大所产生的结果。 记载了“征服者”威廉于1066年登陆不列颠岛的佩文西海岸,征服了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历史——的巴约挂毯。这幅挂毯成了诺曼人的代名词,在近代很多政治斗争中都给人们提供了参考经验,在拿破仑进攻英格兰之前就研究过巴约挂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占领法国期间,希姆莱也意识到这幅挂毯的宣传价值, 以及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描述出现在史书中。 如今的诺曼人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一部分,现代诺曼人有的生活在英格兰有的生活在西西里岛,除了那些历史中留下来的记载以及建筑之外, 已经成为推动历史前进和在改变自己的文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七):传奇的民族

  维京人作为“北欧海盗”著称,这样一个民族却在历史中很少被人提起,电视剧《维京传奇》将这个民族带入人们的视线,如今已经播出到第五季,可以看出人们对这段故事的喜爱程度。然而相关的历史记载却很少,或者说面向大众的读本几乎是没有的,这本《诺曼人简史》结合了现代人们的需求,将这段传奇的历史用简明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并且也是作为最官方的版本出版,实在是不错的消息。

  在历史中有着很多有意思的事,可是人们往往喜欢跟风,就容易把自认为是绝对正义的人物塑造成英雄,虽然都是真实的历史,但是经常会删除一些不好的片段。诺曼人的转变是很明显的,通过历史的进展,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们就是从白手起家开始的,一开始被生活所逼迫,只能够选择过那种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努力获得稳定,所以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诺曼底公国。这样的民族本来是毫无信仰,十分野蛮的,后来融入到不同的文化当中去,他们分布在欧洲的不同地区,一部分融入到了法国的制度当中去,包括语言和宗教等等。

  诺曼人就是对维京人和他们的后裔的称呼,这是一个励志的民族,可以说地位的上升速度是很快的。维京这个名字好像是来源于海盗,因为他们一开始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抢,诺曼人则是委婉的称呼。这本书记载了诺曼人领土变更的过程,第一次全面地讲述了历史细节,这个过程是略显艰辛的,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在历史中获得巨大成功的案例几乎都具备着相同的条件,那就是好学、善战、团结等等。他们之所以知名度不高,我想就是因为根基不够深厚,他们的历史相对于很多国家而言都不够长久,能够获得这样的成果已经是令人震惊了。

  看过这段历史我甚至想要去了解一下现在诺曼人的后代是如何生活的,可是他们因为没有自己专属的国家而融入到了世界各地,他们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繁衍后代,诺曼人的精神已经永远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不过欧洲如今的进步,是与诺曼人脱不了干系的,他们为历史做出了很多贡献,也在当时影响了无数的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这个民族。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加深对于如今欧洲国家的认识,并且能够知道多年来英法之间的关系,本书的作者也是具有着十分权威的知识背景,帮助我们解开了一个民族的密码。这样一个民族,能够从最开始的英勇奋战,到后来的虚心学习,这一路走来必定会在历史中留下深刻的痕迹。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感,书中的图片和时间记载也很明确,给人读起来十分舒畅的感觉。既然是简史其中记载的就一定是历史中相对重要的事件,这种具有传奇历史的民族,相信这一本书也讲不完那么多振奋人心的故事,可以说都是精华。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八):一部真实的诺曼人历史

  对于欧洲历史我不是很熟悉,尤其是这样的一部关于一个民族的兴亡的历史书,我看得更是寥寥无几。说实话,刚开始有些看不明白这本书,但是看到后面细微处却慢慢对罗曼人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书中讲述的有关诺曼人的故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个民族从弱小到兴旺再到同化消失,这是诺曼人历史最精彩的两百年,从维京入侵、到诺曼底登陆殖民、再到安条克与西西里征战、到威廉征服,这段经历饿了两个多世纪的入侵、暴力、殖民、征服与变革……诺曼文化与西欧个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作者从独特的视角解析诺曼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发展,让诺曼人的历史一幕幕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通过作者的全面、深刻、生动的描述,了解诺曼人的“故事”,更是了解了中世纪的历史大环境,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历史作品。

  在从各个相关地区探索诺曼文化时,莉奥妮·希克斯博士将诺曼人置于早期中世纪社会的大环境中。她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将诺曼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将罗洛、威廉、罗伯特和罗杰卡尔的经历置于中世纪历史的大环境之下。从黑斯廷斯战役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领导的军事攻击(法国诺曼底领导人);从要塞和城堡到罗马式教堂;从西西里王国的建立(1130)到拜占庭和穆斯林之间文化的碰撞,这本书是对欧洲历史中受欢迎的热门话题之一—诺曼历史进行的一场鲜活而生动的研究和探讨。

  这本书利用现代社会的文化研究来讲述诺曼人的历史,这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和区域讲述诺曼人文化社会等等的书籍。让我们从书中刚看到老了诺曼人的历史形成,看到了诺曼人在欧洲的各个殖民地以及中世纪诺曼人为主线的诺曼人的历史。无论是现实诺曼人征服史的巴约地毯,还是留下诺曼人明显痕迹的圣埃蒂安修道院和拉特里尼泰修道院,无不向世人揭示着他们在殖民地的那段中世纪历史。

  诺曼人建立了诺曼底公国,派军远征意大利南部、西西里以及英格兰、威尔斯、苏格兰、爱尔兰,并向这些地区移民拓展自己的殖民地。,可以说诺曼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维京人”在整个中世纪对整个英国、法国、意大利、北非、北欧的历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可以说诺曼人的进入,并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入侵,也有着他的积极意义,也有着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的重大意义。

  这部《诺曼人简史》内容丰富全面、作者的讲解也是非常的深刻,内容描述很生动,让人阅读后印象深刻,书中再现了罗马式城堡与基督教风格加糖的镶嵌画,再现了1066念诺曼征服惨烈情景的巴约挂毯,见证了诺曼人在改变他们所征服的社会的同时,也被这些社会所改变。这确确实实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精彩的了不起的历史作品。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九):征服者的归途与去路

  想必看过《维京传奇》的人都知道,维京人是8世纪至十一世纪活跃在北欧的海盗,勇猛英武、以一敌百、龙腾虎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提到“维京人”人们所联想到的词语只与暴力有关,“君子动口不动手”是维京人的人生格言。

  维京人这个名词远近闻名,他们还有一个名字想必鲜有人知,他们还被称为“诺曼人”,诺曼人的原住地为北欧的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他们拥有着出色的航海技术,并时不时的向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发起侵略性战争,偶尔也会进行商业性远征,诺曼人指的是定居在法国北部的维京人后裔,他们在这里扎下了根之后,大规模的扩大自身的军队人数,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下培育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战士,1035年至1066之间,诺曼人不仅拥有了富足的兵力,还多次吹响了战争的号角,中世纪的他们就犹如元朝时的蒙古人,南征北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内心渴望着征服,渴望权力,渴望拥有广阔的疆域。

  由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莉奥妮·V·希克斯所撰写的《诺曼人简史》清晰的讲述了从维京入侵、诺曼底殖民、安条克与西西里征战直到威廉征服的两个多世纪里的诺曼人发展历程。虽然战争所拥有的唯一感情是杀戮,但是战争也促进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经济贸易。希克斯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意识形态了也着重下了笔墨。

  我觉得《诺曼人简史》并不是由希克斯一人撰写出来,她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综合了所有诺曼人研究者的论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他们主观的思想刨除在外,仅仅留下客观的,没有任何偏见性的见解,再加以融合自己的语言以及思想,从而书写的一本诺曼人简洁明了而且客观公正的历史纪实。

  诺曼人的诞生大概要从罗洛到达诺曼底说起,罗洛是一名勇猛刚强的维京人,尤其在战争方面颇有成就,当他入侵到诺曼底时,诺曼底的最高领导人为了避免无情的斗争,割让了大部分地给他,说是让他帮忙管辖,实质上是通过给予他权力,而让他打消发起战争的念头,罗洛接受了国王的恩惠,并在此地定居了下来,军事力量也日趋强大,国王能给他一时的利益,却不能给他一世的利益,养虎为患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罗洛的后裔在漫长的日子里在诺曼底通过霸权,通过武力镇压住了当地土生土长的法兰克人,而且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占有诺曼底。“长剑”威廉在1066年大肆入侵英国,攻打下来之后还自立为王,这只是远征的开端,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他们还与意大利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兵刃相见,他们的文化、经济也在战争中汲取了许多外来元素,日趋繁荣、壮大。

  诺曼人与蒙古人一样,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去战斗的路上。即使在后人的印象里,他们是暴力的代名词,但是他们也为欧洲文明的发展贡献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诺曼人简史》读后感(十):一曲“诺曼人史诗”

  我们都知道北欧的“维京海盗”故事,因为在众多故事传说中,这群头戴角帽的野蛮人形象一直非常显眼和突出,不过我们对于维京的历史,可能真的没有太多去了解,这个族群,并不如同他们的艺术形象一般,维京人的历史,贯穿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从公元793年起,维京人就再也不是一个独立生活的群体,他们,开始了与欧洲大陆的其他族群的碰撞与融合。

  可以说,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去了解关于维京人,哦不,应该说是诺曼人的历史,然后才牵出了维京人的历史来的,诺曼人,我更多还是只知道诺曼底这一地方,而这诺曼人,其实正是来自维京族群的一个分支,这其实是一段古老的传奇故事。大约在公元800年,维京人开始不断地侵扰北海海岸,包括苏格兰、英格兰、今天的比利时和荷兰,以及法国一带的海岸地区。当时的沿海各国统治者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地与这些“海盗”作武装斗争,最后认为,应该通过划分地域给维京人来换取和平(传说中的“割地赔款”)。于是,便有了公元911年,法兰克国王查理三世与维京首领罗洛签订《埃普特河畔圣克莱尔条约》,割让塞纳河口一带。这批维京人就成为了最早的诺曼人,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就称为诺曼底。这样,诺曼人,这个族群就诞生了。

  在这之后的岁月里,在不列颠群岛、西欧、南欧等地定居的诺曼人很快被当地居民同化,而在法国西北部建立公国的诺曼人则接受了法语、基督教和法国的政治制度,并于1066年在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Normans),同时又在意大利南部建立西西里王国。性喜冒险的诺曼人定居诺曼底后,在欧洲发动了数次重大的领土扩张战役。其中最重要的是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他征服英国後即成为英国国王,此役今称作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而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们也没有闲着,先后征服了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带领十字军展开东征,诺曼人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传奇的开拓史、征服史。

  可见人们对于他们的野蛮形象的印象并不是空穴来风,但是,诺曼人可不仅仅只是靠野蛮和好战来征服一个个国家的,来自英国的史学家莉奥妮·V. 希克斯,通过多年对诺曼人史料研究,为我们展现一个族群的发展演变史。在她的笔下,诺曼人不断地开疆扩土,融入各种国家与民族,她从思想史、宗教、政治、古典研究、哲学观点等方面来为我们剖析诺曼人的一切,从诺曼底公国建立,到远征各国,再到诺曼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的碰撞与融合,到文化的影响,她没有按时间顺序来走马观花为我们讲这段历史,而是用不同角度的研究和史料来展现给我们看,这个种族的历史,以及他们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可以说,这本书,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诺曼人史书(好像国内讲诺曼人的书真的没怎么见过,在历史分类下),作为对欧洲史入门来说,这本书也非常的合适,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