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摘抄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是一本由林江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一):开启下午茶模式吧!
在辛苦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和同事、朋友一起享用一份下午茶,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情吧。当然,独自品尝也是放松身心、自我治愈的良好选择。下午茶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饿了,累了,想忙里偷闲,放松自我,就来一份下午茶吧!
食帖系列的第19本中从下午茶文化讲起,包括英国的溯源、正式下午茶的礼仪、还有苏州与香港的下午茶,再到例举的三明治、蛋糕、提拉米苏等冷热食甜点,以及多种茶饮甚至鸡尾酒的做法,把相关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选择性地梳理,也包含相关新浪潮的速度解析。
书中加入了对多位下午茶爱好者与从业者的问答,以此为代表阐述了当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和以往系列类似,在这一部分内容里大家依然能找到对饮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敬意,传递积极健康的生活观。樱井焙茶研究所的今村名优美、法国烘焙师埃里克·兰德拉、木器职人中岛裕基、东京茶寮的创始人谷本干人,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有传统的坚守,也有时代发展下的创新与融合。在文字与图片的介绍中,焙茶和木器的部分个人尤为喜欢。
少不了的,还有各种贴士,尤其是关于茶的各种知识普及,正文最前面的插页就悉数了各种茶的特点和冲泡指南,中间某一部分还讲了茶包,可谓是长知识。
前一阵子外出培训学习,下午和同事经常一起分享购买或自制的糕点和零食,一方面补充能量,另一方面也是自我放松、相互交流。下午茶,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尽管我的不那么像模像样吧。
下午茶可以很正式,也可以很简单,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普通大众,都开始将其融入社会生活的节奏中。让我们开启下午茶模式,感受新的世界,发现新的美好吧!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二):下午茶,约吗?
下午茶,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里,是特别小资的一个词汇,再加上每天高节奏的工作,来顿下午茶,绝对是一种奢侈的想法。《食帖》系列第19本专门做了一个关于下午茶的专题,读来之后会发现,下午茶,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情趣。
说起下午茶,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英爵的优雅,在《绯闻女孩》中,QueenB也对下午茶情有独钟,但是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下午都有着不同的偏好,传统英式由茶品甜点构成,港式下午茶融入了一些丝袜奶茶、冰冻柠檬、蛋挞等一些香港居民喜闻乐见的食物,日式下午茶也具有很强的特色,比如被大家所熟知的抹茶,各种团子都是必备的食物。
说完了不同风格的下午茶,下面这一部分就是吃货和DIY高手们的最爱了,书中介绍了很多甜点饮品的制作方法,茶饮到轻型鸡尾酒,三明治、提拉米苏这些被大众所追捧的西餐小点在书中都非常清楚的介绍了需要的材料和制作工序,看完之后,广大吃货们一定有立马动起手来的冲动。
整本书读起来信息量十分大,作者设计的也十分用心,在目录的后面满满的几大页折叠的橘色内页中,记录的45种不同类型、品种茶的冲泡温度,时间以及适合的搭配,简单易读,也十分受用。简单罗列,方便查找,在冲泡每种茶之前可以先看看说明,然后自己尝试,但是总要经过反复几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个人比较喜欢后面鸡尾酒那部分,都是一些清淡的款式,挺适合女生的,调配的方法,原料也不是很复杂,都比较容易上手,在家庭小聚或者姐妹淘时间都可以小露一手,增加一些气氛。在书的最后一本还介绍了一百家下午茶餐厅,供大家参考。
书总体来说,实用性非常强,并不是那些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厨手中的艺术品,都是一些特别容易操作,一台烤箱,一些水果,奶油等等这些材料就可以做出来的美味佳肴。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是很小资的一个词汇,对我们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但是它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一杯茶、一块甜点,就当是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机会,给自己一个调整和重新启程的机会,仅此而已,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把下午茶加入到待办事项中,就当给自己一个奖励。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三):放松,从享受一次美好的下午茶开始
很多人都应该知道“下午茶”这个名词的。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几位好友聚坐于窗前,面前摆放着几样制作细致的小点心,一旁的茶壶中隐隐散发着热饮的香气。大家一边喝着饮品一边闲谈着,偶尔会品尝一下那些甜品。就算是没有朋友相伴,一个人独处,静静的阅读或是思考,享受这份小小的安逸,一个下午的时光也同样会在这不知不觉中度过,细细想来是,这是何等的舒适与惬意啊!
对于“下午茶”这个词的认识,我是来自于英国小说的。很多英国的名著中都曾经对此有过描写。据说自十七世纪起,英国人就已经有了喝下午茶的习惯。不过现在下午茶可不仅仅只是英国人的专享,下午茶的方式也不仅仅只有英式一种。
法式、日式、中式、意式、德式,甚至是印度式都被包含在下午茶的内容范围中。下午茶这种休闲放松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一种休闲文化。
怎样才能够让自己和朋友们享受到一次美妙的下午茶之旅?让《下午茶时间到》这本书来教教你。
这应该是中信出版社《食帖》系列的第十九本了。在此书中,将会为读者全面解读各国的下午茶文化,详细介绍各种点心、小食、拼盘以及饮品的制作方法,同时还配备了大量的精美图片,让你未曾品尝已经开始食指大动,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一试。
当然在此书中所讲述的绝不仅仅只是这些小食谱。书中还会指点读者如何在家举办一场下午茶聚会,让你的朋友从此对你刮目相看。还会告诉你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见缝插针尽可能不打扰别人来享受到一次完美的下午茶,让你的工作休闲两不耽误。
书中还列举推荐了100家下午茶店铺,但是这似乎对于不常有出境机会的读者来说用处不大。不过若是真有一天有机会前往这些地区,也不妨按照书上的推荐前去瞧瞧。至于平时,相信这本书中所教的,应该足够我们自己动手为自己准备一场美好的下午茶时光了。
无论生活的节奏有多么的快,身上的压力有多么的大。只要有机会我们都应该学会忙里偷闲,让自己的心情得到一次小小的放松,舒缓内心的情绪,让生活变的更加美好惬意。
比如说,从享受一次美好的下午茶开始。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四):吃喝时间到
没有什么,是一杯茶水,一块点心解决不了的。 对于吃喝中国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应付,如果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食物的美妙之处,就会发现很多的关于焦虑与失落都会在静等中被满足,这就是食物的美妙之处,下午茶的逻辑定论,在于午后的困乏与工作中烦心的事情,通过一杯暖暖的茶把忧虑都带走了,这就是午后的下午出现下午茶的理由。 对于茶文化,中国也属于茶文化比较深厚的国家,古时就有大宅门里的女子或者家里来客,端上茶水招待客人之时,也会准备几份小点心,冲淡一下茶水中的味道。 下午茶也属于大部分人消磨时间的一种途径,午后的阳光折射进室内,三五好友通过下午茶联系在一起,聊聊八卦,说说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以及对于情感和家庭问题的探讨。 【下午茶时间到】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在你看得时候,也带动好了你的动手能力,生命在于折腾,折腾的同时让自己的生命享受到了时光不能再浪费,要知道珍惜每时每刻,每一个不起眼的瞬间都是很重要的时刻。当然折腾的时刻要选择好时机,要不你懂得。 打开书的扉页,就很详细的介绍了一些关于茶的冲泡和时间的长短,都是必须要注意的,还写着喝这些茶的时候搭配什么甜点和茶更配,不会隐藏茶的甘醇之味,都知道茶又N多种,每一种的制作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想要品出茶的奥妙之处,步骤不能缺少。看过一档关于茶的节目,有人就是不同的水泡不同的茶,这个适合美食专家来用,对于忙中偷闲的我们来说,能喝到一杯专家泡出来的茶就很开心,关于水的问题,只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适当水温泡制出来的下午茶,自然要搭配自己心仪的甜点,对于甜点不拘小节的人,大部分都是在蛋糕屋哪里购买的,有些比较在意吃的人,就会去西餐厅购食。而这本书里也详细的介绍了甜点,也有制作的方法,图文字解的方法,让你在动手做甜点的时候不会太难和手忙脚乱。 唯一的遗憾就是很多食材,当时买了以后,不立即食用,就容易坏掉,有些也不能放进冰箱,水果的保鲜期夏季最快腐坏,大部分东西都会自溶,所以有利有弊的事情都是在同时发生的。 大致的看了一下,想要自己动手吃的人,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以及耐心,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制作,想要快进步骤,口感与味觉真的要受委屈啦。 总觉得时间飞快,短暂的午后,在下午茶的陪同下,发现时光不是被岁月偷走的,而是自己不懂得珍惜光荫,让它在指缝中溜走的,午后的阳光,遮阳伞下,喝上一杯钟意的饮料,配上带点巧克力味的甜点,就会知道困扰自己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自扰其中不得其救。
有一项调查说;多动手动脑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不妨试试做甜点和下午茶来预防一下吧!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五):关于下午茶,你知道多少?
关于下午茶,大部分人的认知是晚餐之前的一餐,吃一些甜点,喝点红茶之类的。那么关于下午茶,你知道多少呢?
英式下午茶虽说曾经的贵族专享,但起源并不高大上,仅仅是因为人的本能反应——饿。
17世纪中叶,英国才首次出现了“下午茶”概念,相较于我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饮茶传统,简直LOW爆了。而直到1840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英式下午茶”。
那时候的英国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餐和晚餐。早餐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而晚餐要等到晚上8点。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都饿得慌,整整10个小时没饭吃,那可是度日如年啊。
当时的Bedford公爵夫人七世安娜•玛利亚•罗素(这个土豪公爵至今仍在英国世袭,已经延续到第15代了)就忍不住饿了,每天下午4、5点的时候就会吩咐仆人准备一个盛有黄油、面包及蛋糕的茶盘以及一壶茶到她的房间。很快她就对这个新习惯欲罢不能,渐渐地邀请自己的三五个闺蜜来到自己地庄园一起享用下午茶,吃点点心,八卦哪个公爵又帅又有才,打发无聊的下午时光。
没想到几个闺蜜的下午茶一时间在当时的贵族社交圈形成了风尚,英国的名媛贵妇们纷纷效仿,甚至得到了女王的认可。19世纪80年代,上流社会女性则会为了享用一顿下午茶而大费周折地换上长礼服、手套和帽子。时至今日,这种聚会早就超越了美食的范畴,逐渐演变成了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一种社交风尚。
这就是下午茶的起源。
那么正式的下午茶有些什么呢?
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点心是用三层点心磁盘盛装的,最下面一层是咸口的手指三明治(Finger Sandwiches);中间一层是经典的英式空心松饼—司康(Scone)搭配凝脂奶油(Clotted Cream)和果酱(Confiture),在英国下午茶界流行这么一句话,“没有司康的下午茶就像没有刀叉的晚宴”,足见司康在英国下午茶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最上层是甜品蛋糕(海绵蛋糕、水果塔、油酥点心等)现在很多饭店会提供马卡龙、闪电泡芙、纸杯蛋糕之类的,但是这些流行元素是绝对不应该出现在高贵的英式下午茶点心中的。
下午茶的吃法,遵循由下往上,由咸到甜的顺序。先尝尝带点咸味的手指三明治,让味蕾慢慢品出食物的本味。然后嘬一小口红茶,注意是嘬一小口,别跟没喝过茶似的一饮而尽,这里没人跟你讲兄弟情谊。接下来就是松软的司康饼了,不要用刀切,也不要抱着啃,优雅的将它分成两半,然后涂上果酱或者奶油,直接送入嘴里,让香味在口中慢慢发酵。
书中介绍了各个国家的下午茶,并且配上了精美的图片,有些还附上了下午茶的做法,偶尔一个人在午后无聊的时候,可以试着做一下,享受一下闲暇的午后时光。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六):秀色可餐
(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豆邮联系本人)
对一个吃货来说,“食帖”系列书就像爱时髦的姑娘们对于时尚杂志一样,是必读的教科书。
众所周知,下午茶的习俗起源于英国,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讲,有吃下午茶习惯的人比较少,但喜欢喝茶的中国人很多,甚至很多公司的洽谈室都有专业的茶台茶具,茶刮油,让人容易饿,所以很多中国人喝茶的时候也会配些小茶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下午茶”吧——虽然喝茶吃茶点的时间不一定都在下午。
回归到这本书,“食帖”一路既往的风格,纸张、排版、设计甚至文字等,看的出来是同一家店的。在正文开始,就按红、青、绿、白、黑、黄等中国传统茶系给大家做了个冲泡指南,主要涉及到开水温度和冲泡时间,这里从个人经验说一下,关于冲泡时间,还是要根据具体茶品、茶具大小、投茶量多少等要素自己把控,千万别照搬照抄,有时候茶别说泡五分钟了,超过五十秒都不好喝了。
的确,茶是“下午茶”里的男一号,书先带我们去日本樱井焙茶研究所看看现代日式泡茶,如炮制抹茶,再下来回顾了中国的苏式和港式的“花式”喝茶,其实从这里开始,男一号的戏份就已经减少,下午茶并不是简简单单喝杯茶,重要是喝茶时配的吃食,著名的苏式糕点让人垂涎三丈,而港式茶点的丰富,更叫人眼花缭乱,吃下午茶在这里已经不是我刚才说的中国人少有的习惯,而是每天固定的节目,同时“茶”在其中的重要性也是直线下滑,可能喝的是咖啡,或者完全改良相信陆羽第一次一定不会认识的奶茶。
点心,作为下午茶最会抢镜的主角正式登场。于是接下来,“食帖”会叫我做巧克力熔岩蛋糕、巴腾堡蛋糕、意式奶冻、香草菠萝水果派等等。
会点心很重要,会搭配更重要,刚刚你学会的甜点有些是热的,有些事冷的,冷热如何搭配,与茶或者其他饮料如何搭配,会有专业达人教给你。
是的,这是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找了不同的美食达人来叫你不同的关于下午茶的制作常识和秘籍,有基础版的有高级版的,有接地气的,也有高逼格吊炸天的,除了教你做茶包做点心,还教你做鸡尾酒,这还没完,还有人教你做下午茶用到的木勺、木叉、木盘等等。你说传统的下午茶形式太复杂,没事,我再教你个现代版的喝茶方式,无印良品式的风格,简洁却有精致,一定会讨年轻人的喜欢。
这样下来,我们怎么不心动得立马去喝下午茶?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七):Hey!!!It’s tea time!
“But there isn’t any roar when the clock strikes four,everything stops for tea.”—Long John Baldry,这句话说当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而停。食贴系列的这本《下午茶时间到》将把你从繁忙的工作中,带到下午茶的愉快时光中。 下午茶的传统,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据说是贝德福德公爵夫人1840年所创。这个数字好刺眼,她在喝下午茶,我们在鸦片战争。好像这个和本书无关,哈哈。第一章介绍了下午茶的起源,如何吃下午茶优雅,以及下午茶的一些标配。采访了日本“樱井焙茶研究所”的职业茶师—今村明优美,让你重新认识日式的下午茶。当然,作为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肯定要介绍我们自己的下午茶啊,介绍了苏州的下午茶,各种好吃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稻香村”,人家乾隆年间就开始吃了。然后是香港的,港式下午茶,菠萝油、蛋挞、丝袜奶茶、西多士、猪扒包……你饿不饿,反正我是饿了,我得吃点东西在继续写。还给我们介绍了其他世界各个国家的下午茶情况,如果你喜欢茶文化的话,可以看看,如果你是吃货的话,那个更要看了。 在第二种章中,是各种下午茶美食的制作介绍,就光迷你三明治就给了8种,然后是各种甜点……额,又饿了,什么巧克力熔岩蛋糕、抹茶费南雪……
忙碌后,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得到一个放松,补充能量,下午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本书最后推荐了100家全球下午茶店,如果你正好在那座城市,如果你正好有时间,如果你正好饿了,如果你正好想体验一下那座城市的下午茶时光,你不妨进去坐坐。PS:这是一本看了会饿的书!!!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八):下午茶套餐
说起英国美食,大约只有鱼和薯条;而谈起下午茶,估计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起英国的下午茶。食贴的这本下午茶,介绍了各种下午茶以及下午茶的历史文化,配有大量精美图片,看得人垂涎欲滴。书中还有关于甜点、饮品等的食谱,喜欢的人可以照单DIY,在这凉爽的秋日享受惬意的下午茶。
据说下午茶的传统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由贝德福德公爵夫人于1840年所创。这位公爵夫人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好友,常年在午餐和晚餐的间隙感到饥饿,便创办了下午茶。一套英式下午茶必须有四个组成部分——茶、三明治、司康(scone)与甜点。
司康传统的下午茶茶点,常被放置在三层的银质托盘架上。如何摆放,是有讲究的,第一层通常放咸味的三明治大概有手指大小,主要有黄瓜,这是在论语等经典口味,中层一般放司康。而最上层放置的通常是法式甜品,比如蛋糕、慕斯、水果塔等。
三层托架下午茶饮用的茶叶主要是英伦早餐茶和伯爵红茶。下午茶的茶具是一整套的,其中包括茶壶茶杯糖罐儿来中大小点心盘,喝茶时用的小勺、茶叶过滤器,奶油刀、蛋糕叉、三层托架等。欧洲人喜欢专具专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的男主角Jack去参加贵族的宴会,桌上放了好几套餐具,就是用来吃不同的食物。所以喝下午茶时的盘子、刀叉、勺子等等都和正餐时使用的有所不同。
喝茶的时候是将牛奶加入茶中,还是将茶加入,牛奶中是有讲究的。HerveThis《锅里的秘密》写道:奶茶之所以美味是因牛奶中含有可抵销茶的苦涩味的蛋白质;因此,若将牛奶加入滚烫的热茶里,蛋白质会因过热而变性失效;反之,将热茶注入牛奶中,二者混合过程中、牛奶受热温度较低,蛋白质仍能有效作用,自然比较好喝。
鍋裡的秘密评价人数不足艾維.提斯 This, Hervé / 2010/04/20 / 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茶的苦涩味其实就是丹宁,欧洲人不喜欢丹宁的苦涩味,所以加了牛奶。异曲同工,很多中国人不喜欢干型葡萄酒中的丹宁,就往里对雪碧……实际上早期英国人喝茶,因为很多穷人用不起好的瓷器,直接往茶杯里倒热茶,杯子会炸裂,所以先放常温牛奶,后冲入热茶。
当代的下午茶当然不仅仅局限在英式红茶,本书还介绍了不同国家风格的下午茶,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当然也有中国。如果有机会去世界各地旅行,也可以根据书中介绍的下午茶店铺去领略一下各国风味。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读后感(九):小资生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下午茶时间到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食物的做法,茶饮品冲调指南。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基于你回归生活的本质。如果说你是一枚妥妥的吃货,那么这本书真的很适合你。 下午茶虽然是英国发明的,但是全球各地都做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英式下午茶、日式下午茶还有港式下午茶使人印象深刻,日式似乎给人感觉更加正式传统, 日式泡茶也令人回味无穷。港式似乎更加闲散慵懒,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好好的打个盹儿。英式介于两者之间,既给人正式又给人休闲的感觉,舒适惬意。 小时候我特别羡慕电视里放着那些,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在茶几前面摆弄着一副茶具。看着那茶杯里冒出的阵阵青烟,你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怡然自得。那个时候,你才会认识到中国女子的古典美。其实喝茶有很多讲究,比如,饮茶时,餐巾应放于腿上,若中途离席,则需要将其放在座椅上;过滤茶叶的茶具,先放在茶杯上,倒入茶水后,再放入牛奶和糖。 生活的意义在于,有一个自己的小小的庄园,园子里种满了自己喜爱的花。闲暇之时,在树下摆弄自己的茶具,品一口清茶,回味起往日的时光。 下午茶不仅仅是喝茶,但还有蛋糕、水果。在这本书里面,他会教你如何去做一份香甜可口外观好看的蛋糕。看着那些蛋糕的图片,就算你没有欲望,你也特别想吃。不同名字的甜品,不同种类的配料,构成一本妥妥的下午茶宝典。 当太阳西斜,稍有疲惫,下午茶总是能让人再次复活。下午茶时间到!忙碌了一天,你也该为自己,谋取一点福利。下午茶也许是你的最好选择。有时候你就应该为自己紧绷的精神,做一些慰藉。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有工作,还有娱乐。生活存在的意义是要让你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生活。享受生活,学会善待自己,学会贴近生活。你可以不贤惠,但是你要学会爱自己。其实生活很美,只是你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看完整本书,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下午茶不只是饮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不需要被生活所累,你无需为工作烦恼,你还可以做自己,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喜欢这本书的Slogen:下午茶的意义,不只是忙里偷闲,也是一次自我重启。学会忙里偷闲,学会享受生活,做最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