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杜甫的五城》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锦集

2021-03-28 01:15: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锦集

  《杜甫的五城》是一本由赖瑞和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00,页数:3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一):到长安的吗?

  一名穿着制服的中年女列车员,彬彬有礼地站在车门口,检查车票。

  “请上车”她说。

  “到长安的吗?”我随口问。

  “长安?”她愣了一下。“哦,对!您是指西安吧”

  看来我又把长安和西安混在一起了。出发前我重读了向达教授三十多年前初版的那本名作《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也重温了一些西域史料,心里不免老是念着长安。在往后的几天,我依然经常把西安说成长安。

  ————

  看了之后,两点体会。

  一、我看到了一个研究唐史的学者,当快要看到那个令他心向往之、魂牵梦萦的“唐朝”时,那种急切地心情。他看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献,而是可触的实物,可感的气息。

  二、以后再去长安,去平城、去洛阳、去长安、去敦煌、去西域,就应该像赖老师这样好好备备课。(哈哈)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二):标题党

  首先必须说这本书标题党的厉害,和杜甫以及“五城何迢迢”都没什么关系,纯是信马由缰游玩大陆的笔记。当然,作者游玩和写作本书的时间,在90年代初,彼时知道去哪儿看什么便极不容易,这么一本书应该是有用的吧;而现在来读他的记载则带着一股浓浓的时光的味道。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作者的心境。正如书快结束时讲到计划外地在砂河这个小镇过了一夜,作者引用Paul Fussell的话说,游记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主人翁展现出来的自由,比普通人更加来去自如。而归根结底,自由的是游玩的精神而不是行走的躯体。作者在砂河买一瓶山西的大曲对着五台独饮,早起赶车还看到公廨田的内核流转至今,正是这样的细节让这本书高人一筹。另外,从书末附的行程表来看,作者的记载和描述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长有短、有取有舍,也是这本书好看的原因吧。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三):万般皆需早

  这本书是在“安第斯晨风”的安利微博下点进书架的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于是去追寻这五城,这是我读下去的欲望。我觉得这更像一个引子,带领着一个研究唐史的学者访遍了自己想去追寻的城市乡村

  喜欢读者任性、自由又乐在其中的旅游心情,不为了不目的而奔波,可能随身携带的一瓶酒、一罐酱,佐清风配麦田也是一番风味

  书中前后9次中国内陆的游记发生在90年代前后,每次看到让我心动的地方,会一边看着地图,查询路线,也会想,如果现在我去追寻下足迹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想了想,大概首先我需要一个同行的伙伴吧,但正因此失去了追寻的大半意义,错过了纯粹旅游的最好时机吧

  最近情绪都很低落,然后看到对落日下草原的描述,看到误以为吃饭时间,自制了鹅肝酱面包却差点错过大巴,看到见到“祁门红茶”忍不住感慨乖乖,实在是觉得可爱溢出满屏

  虽然不曾有机会,也不会有机会领略30年前的这些特别景点了,但是还好有温暖文字可以略知一二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四):不止五城

  大概用了一周零散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感受有几点:1.历史人文底蕴:作者是唐史学者,既然是寻踪之旅,游记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人文情怀自不必说;2.文笔:没有学院派的长篇大论的枯燥论述或求证果卖弄,就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游记,然而行文就有作者开篇所提到的“沉着的格调”,以我之眼观物,以我之笔言情,文风朴实而不粗糙,让人沉醉;3.个性:作者的寻踪之旅,是充满目的性的,基本原则是唐史寻踪,所以他会花功夫去一些冷门偏僻的地方,也会路过热门的景点而不入,也为读者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和照片,从四面四入四川更让我看到一位执着有趣的学者,他的打卡式旅游绝非现代的打卡;4.年代感:本书作者的旅程集中1990年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作为一个90后,书中不少描述是令我好奇和感兴趣的,比如上个世纪大陆内地的物价、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风俗人情;5.地理共情:为什么我喜爱书中的描写?大概是因为我心中跟作者一样怀着对中国大地的热爱吧!作者走过的地方,一些是我去过的,读起来更有感觉,而开篇的寻访母亲故里,作为一个潮汕人,在书的开头就读到描写家乡的文字,更加吸引了我。以上。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五):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游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主人翁是自由的,比一般读者自由,来去自如的。即使游记中的主角被困在甚么荒凉的小地方,游记本身骨子里还是在歌颂自由的。所以,游记简直就像一首颂诗,一首自由颂。 而这本书不能道游记,应称为旅行文学,也不是为游而游的旅行。作者从事唐史研究,沉静的笔调,语言平实有力,初观此书,着实平平,然往后,常带点沉寂的忧伤。其深谙现代文学,行文中无不行手拈来,引人叫惊的是古今之对比,历史变迁之感。如: 竟好像是一千多年前,一名唐代宫女刚打完水离开不久的样子。我从门缝中窥看着,觉得自己仿佛窥见了唐代宫廷的一件秘密。 抑或是作者宛若深处唐朝的某一个地方,与某人作着某事。 赖瑞和先后九次游寻大陆,其前四次乘坐的几乎是绿皮火车,后来几次以大巴为主。他常揣着《全国铁路列车时刻表》,其实有时候情怀真的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你去了(火车)上面以后才会看到真正的生活是什么。 游寻时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今读之,历史变迁之感尤甚,相较于旅行指南,旅行文学多了人情味,社会常态,人性反思,过去的社会风情画卷,虽不全面,但也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 那时国道或乡间公路曲折幽长,高速路还少之又少,多次阅到,作者乘大巴二百多公里,都得花费六到七小时,而且旅途不便,常有“我已经一连几天没有好好洗过澡了”的苦闷,而今,交通方便许多。更难得其有一颗豁达之心,对旅途所遇不开心之事也就见怪不怪,一笑了之。 在四川剑川县石钟山上,也见到一座建在峭壁上的不知名寺庙, 文中发现一个错误,可能是作者的笔误,或者记忆错误,这里的剑川县石钟山属于云南大理州治下,那山上有南诏石窟,颇为珍贵。 这本书台湾版和大陆版的书名不同,繁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简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二者合二为一,便是作者的游寻之旅的真实写照。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六):我读《杜甫的五城》

  正巧,我这周也刚看完《杜甫的五城》。 书名是源于杜甫的一首诗,“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但事实上,作者的旅途并非只追寻杜甫的足迹,而五城,更是漫漫旅途中的几站罢了。短短几年间,作者曾九次穿梭于祖国的山川大地间,寻觅盛唐时代的前世与今生。 作者的旅行,正处于中国的80-90年代间,飞机还没有那么盛行,也没有“马蜂窝”“携程网”这样方便快捷的实时攻略,仅靠着一本《全国铁路列车时刻表》,就这样只身一人行走他乡。他是火车上的常客,会因为换得一张软卧而兴奋不已,偶尔也享受空荡的硬座时光,“咣当,咣当”,火车慢慢地摇向目的地,摇慢了旅途,也摇慢了心情。 看着书,我时常在想,作者想必是一个很好的旅伴。不是走马观花,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他是真正地在与历史人文对话,那些走过的一个个大城小巷、历史遗迹,从书中跳脱到了现实里,变得生动又鲜活,宛若与一个长期通信却素未谋面的老朋友相遇,既陌生,又熟悉,有时切合想象,有时已物是人非,或惊奇,或感叹,百味交杂。 历史之外,最吸引作者的,便是各地的美食了。梅县的仙人饭、潮州的牛肉丸、西安的肉夹馍、吐鲁番的葡萄干……他会因吃到好吃的幸福满满,也会因错过美味而倍感遗憾。一次行车途中,他因没地方吃午饭而心生郁闷,又随手摸到了法国鹅肝而幡然喜悦,这样孩童般的心境,真让人忍俊不禁,趣味丛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喜欢吃货,热爱美食的人,大多也热爱生活吧。 陪着作者走过了山山水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风土人文、历史遗迹,是作者随遇而安的心。他喜欢追寻古人的足迹,常常偏僻和冷门,有时也不免遇到一些意外。车子过点了,被迫滞留在某个小镇;到得太晚了,只能在小旅馆里将就一晚;衣服丢了、车抛锚了……旅途中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波折,却丝毫没有打消他继续前行的心,他细细咀嚼着发生的一切,处处都是滋味。没路了,坐上拖拉机,撞疼了屁股也是一种新的体验;被困了,喝点小酒睡个午觉,身心亦是自由;寄件回香港,处处碰壁,跑了好几趟才成功,丝毫没有被影响心情,依旧乐滋滋地欣赏着青山白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的故事里,时常一波三折,又总是充满惊喜。在他眼里,遇见的都是风景。 看完《杜甫的五城》,我忽然很想来一场像作者一样的旅行。撇开攻略,关闭GPS,与当地的人对话;不求好评,不赶时间,从心而随缘。不纠结,不犹豫,准备好就出发!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七):愿原乡即原味

  四月最喜欢的一本书——《杜甫的五城》,这是好中文课上王老师推荐的书,也是一本很难说清楚的书。

  作者在序言处道,这本书没有任何「文采」可言,也没有任何感染性的词语,甚至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隐藏自己,只展示所见所闻。

  我常在夜里10点、12点、1点开始读,不敢多读,怕影响第二天上班。读前100页,毫无感觉,文字如同流水账,文采是真没有,记叙也没有任何惊奇的地方,更没有那种倚马仗剑走天涯的江湖气。有的只是松松垮垮的内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都能写出来,不猎奇,也不惊奇。我原想放弃,过段时间再读,但读了将近三分之一,不读完,不自在,只能硬着头皮读这如流水账般的文字。

  差不多一周以后,我读至200页左右,心慢慢静了下来,这时我内心想的是,作者走过的那些山河,现在恐怕已成为人们聚众的景点,吵闹繁杂。也有可能被大肆整改,修得不成样子,不免唏嘘。读至300多页,作者来到一个小县城,躺在破败的客运中心的旅店里,想起远在美国的妻儿,窗外月圆,如水般的月光流泻在地上。这时的他到底是寻觅归乡的游子,还是客居他乡的异人,家在什么地方,根又在哪里,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而我,早已泪如雨下,内心积攒的情绪,直接崩溃,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脑子里想到儿时快乐的乡村生活,以及那条夜里不停地唱摇篮曲的小溪。是的,我和他一样,回不去,也找不到那种有根的原乡。

  新的城市并未带给我多少喜悦,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处处是「后现代」的时空里,我经常产生奇怪的错觉,偶尔经过一个小巷,看见那些破旧,还未拆毁的建筑,总会恍惚。巷子里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胡乱延伸的电线,爬满油烟的外墙,充满朋克风格的墙绘,还有偶尔从家里跑出来,不愿洗澡的光屁股小孩,亲切如初。

  我不知道是什么造成的这一切。内心所能体会的是时间跑得太快了,快到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发现一些地方消失了,再也看不见了。快到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读到作者用心埋下的乡思。我不禁翻看过去写下的文字,随笔、散文、游记。它们在快速创作过程中,成为时代巨大的噪音。这一刻我才明白,所谓真正的好文字,它应该是平易的。初读,体会不到它的好,一读再读,才能感受到文字里的真情实感。当然,有些书离我们很近,容易感知,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文字,或许还会费点儿功夫,去了解时代背景,翻阅资料,等到它像酒一般,不断,反复地酝酿,才能体会它的醇厚。

  我和朋友们聊天也说,好的作家和导演,考验的是读故事的能力。而绝大多数人,早已在重口味的文字里,消失了自己的味觉。

  愿,原乡即原味。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八):未读万卷书,不作万里游

  未读万卷书,不作万里游——这是我在阅读赖瑞和《杜甫的五城》过程中脑海里一直想着的话,在旅途中断断续续地读着这本书,我明白了为什么“读万卷书”一定要在“行万里路”之前。

  赖瑞和教授是长于马来西亚、求学于美国、任教于港台的著名唐史学者。为了寻根,也为了验证多年书斋求索的成果,他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任教香港岭南大学期间,九次深入大陆游历,这本书就是他的游记,书的副标题是“一个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这本游记非常有特色,可以说前所未有。然而,它之所以出色,并不是因为作者描述了多么壮美的风景、旅途中经历了多么离奇的故事,也不是作者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动人、写作技巧有多么高超。

  实际上,整个读下来,感觉就是一本流水账。作者详细记录了他于某年某月某日,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一趟火车(或汽车)票,去了某个城市(或小镇或村庄),在路上吃了什么食物、喝了什么酒,跟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天气如何,穿了什么衣服,住了什么宾馆,看了什么文物或风景,心里产生了怎样的触动……不一而足。而且,语言也十分平淡、朴拙。

  然而,这些细碎的流水账般的记录,却自有一种平静而动人的力量。作者在后记中说他“想以一种沉静的笔调,细写火车旅行的乐趣和一些比较少人去的非旅游热点”,这正是这九次壮游的特色,也是这本游记独特的部分原因。

  不过,除了沉静的笔调营造的苍凉之感,它的动人之处,主要在于作者深厚的学养在字里行间的不经意流露带给人的连连惊喜——

  一方残碑、一片荒野、一座山川,都能勾起作者千百年的历史记忆;一轮落日、一阵细雨、一流浅溪,都能让作者体会到曾经行走在同一条路上的历史人物的心情。

  在旅途中读着这样的文字,简直有穿越时空之感,不知今夕何夕。

  深厚的学养不仅赋予作者贯通古今的宏伟视角和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也让他在面临旅途中突如其来的困境时能够处之泰然。

  比如,为了寻访一方历史悠久却鲜为人知的古碑,他会乘坐农民的三轮车,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颠簸三个小时。

  又比如,作者常常因为交通不便被临时困在某个荒芜的小镇上,对此他不仅没有抱怨,反而觉得是“无端端捡到的”逍遥时光。

  更让人可叹的是,作者结束九次壮游之后,竟然辞掉工作,“隐居”广东梅县老家,花了九个月时间,专心写作游记。

  这样的悠闲情致、这样的淡然心境,对于追求效率、崇尚酷炫的现代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我自己常常是走马观花地游了几天,随便拍了一些照片,然后连朋友圈都懒得发。

  年少时候,多少人发过走遍天下的壮志豪情?青春年华,多少人怀揣着环游世界的梦想?

  然而,现实的无奈——“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让那些豪壮的、美丽的梦想慢慢退到了遥远的记忆中。有了钱有了时间,却又常常没有了强健的身体,或者没有了积极探索的好奇心。

  就我自己而言,因为好动好奇的性格,也曾渴盼浪迹天涯,不过年过而立之后,却越来越懒得动了。金钱、时间的阻碍虽然仍然存在,但并非主要原因,毕竟钱少可以选择穷游,时少可以选择短游,甚至人流拥挤、兴致不佳也不是决定因素。主要原因是——恐惧。

  是的,恐惧,对自己无知的恐惧,对知识和智慧没有跟上年龄增长脚步的恐惧,对自己仍然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级境界的恐惧。

  我不希望只是“去过”这里那里,我不希望只是拥有了一些谈资和炫耀的资本,我不希望只是多了一些背景各异的旅行肖像照。为此,我对出游越来越谨慎,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我宁愿在家读书,这样至少“灵魂在路上”,如果在路上而没有灵魂,与行尸走肉何异呢?

  读书与旅行是如今很受推崇的两项活动,尤其是读书。我自己是一直很重视读书的,无奈这些年,日日周旋于俗务之间,读书日渐稀少,这每每让我惶恐不安——世界那么大,变化又那么快,几日不读书,就感觉分分钟要被时代抛弃。

  然而,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适合读书的。作者描述坐火车从榆林到延安的旅途时,写道:“坐在车上,连书报也不想看,深怕错过了窗外什么有趣的景物。”

  我经常坐火车,但是记忆中并没有看到什么有趣的景物,包括无数次跨过长江、黄河,都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在火车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低头看书。我之前从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还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时间,殊不知因为自己的无趣,错过了多少有趣的风景。

  作者接着写道:“常不明白旅行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在车上看书,不看窗外的风景。风景过了就没了,书倒可以在家里读。我还没发现天下有哪本书是非在路上读不可的。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发呆,经常陷入一种山长水远又有些伤逝的心情里,想到自己终于走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好像看着自己在圆梦一样。”

  而今的旅途上,大部分人不仅不看风景,也不看书,更不会发呆,我们的各项感官都被所谓的高科技占据,没留下一丝缝隙,这到底是一种充实呢,还是一种悲哀?

  如果说读书是优质旅行的必要准备,写游记则是旅行的升华。走过的,看过了,都成过眼云烟;说过的,忘记了,空余满腔惆怅;只有记下的、回味了,才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哪怕是流水账,哪怕只写给自己看,也是我们留给世界的一份财富。韶光易逝,皮囊易朽,唯文字与思想永存。

  作者写自己被困在小镇砂河的经历时,引用了美国一位研究旅行文学的教授福思尔的话:

  游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主人翁是自由的,比一般读者自由,来去自如的。即使游记中的主角被困在什么荒凉的小地方,游记本身骨子里还是在歌颂自由的。所有,游记简直就像一首颂诗,一首自由颂。

  人生也是一场旅行,即便一时被困,我们仍然拥有选择的自由,选择急躁,或选择从容。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九):在阅读中完成一次5万公里的壮游 ——读赖瑞和《杜甫的五城》

  好书往往能让人获得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读完赖瑞和《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我感觉跟随作者经历了一次在中国大陆的5万公里的旅程。短短数天,在阅读中完成一次如此宏伟、壮丽的旅行,岂不妙哉!

  赖瑞和,1953年生,祖籍广东梅州,马来西亚国籍。中国台湾台大外文系毕业,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及博士学位。从事唐史研究,曾任教于中国香港岭南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及马来西亚南方学院。他一直梦想走遍整个中国。1989年至1993年,他孤身一人,先后9次赴中国大陆旅行,足迹遍及除东北三省、海南、西藏之外的二十多个省份,行程计48000多公里。《杜甫的五城》是对这9次行程的记录。

  出版者将《杜甫的五城》称之为“游记散文”。其实它并不是那种模山范水、谈古论今或者叙说掌故之类的游记。作者将它归于“旅行书”(Travel Book),主要记录旅行者个人的经历,重点在于叙述旅程本身。他力求用一种“沉静的笔调”来叙事,文字简洁,极少铺陈描绘;而且,行文中保持克制,几乎没有那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的情绪表达。或许会认为,这样的游记类似于记流水账,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然而读后并未如此。《杜甫的五城》吸引读者之处,就在于旅程本身:它自具魅力,自有独特之处。

  赖瑞和是以火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来游览中国的。准确地说,是那种绿皮火车。从广州到西安,要整整36个小时。漫长的旅途,本身就是旅行的一部分。窗外即风景。火车经过河南,作者第一次见到那辽远如梦境般的大平原时,“便倚着窗口,贪婪地吸收这一大片风景”。甚至沿途的站台、车站,都构成景观。列车每到一站,作者会走到站台观望一番,或向站台张望一阵。

  乡村城镇之间的旅行,作者大多乘坐长途汽车。往来于旅游目的地,则通过出租车、三轮车、自行车或者步行,还有过几次搭乘拖拉机的经历。一路晃晃悠悠,跨越关山路远,历览山川河流。跟随作者一路走来,我们终于明白,旅程即旅行。试看他在陕西、宁夏、甘肃一带的一段旅程:扶风-凤翔-西峰—庆阳-平凉-固原-泾川-灵台-天堂-两亭-麒游。仅参观了法门寺、北石窟寺、南石窟寺、九成宫醴泉铭等景点。此外,感受最深的是,浑黄的高山,青绿的农田,柔和明媚的夏日,穆斯林清晨的祈祷之声,空荡宁静的小镇……只有在那种折返往复、不紧不慢的旅程中,才能获得这些特殊的体验。

  游必有方。旅行一般来说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需要明确去哪儿、看什么。关于去哪儿,作者当然有规划,甚至有周密的筹划。例如,他的首次壮游——西北之旅,是这样规划的:从广州乘火车到西安,然后沿着河西走廊到酒泉和敦煌,到吐鲁番、乌鲁木齐,再返回兰州,接着沿黄河往北,到灵武、银川,往呼和浩特、内蒙古大草原,再到大同、北京、太原,终点为洛阳,最后返回广州。在这11000公里的行程中,其实真正的景点(旅游热点)并不多。作者的目的是要去亲身感受一次杜甫的五城(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中受降城和东受降城)“何迢迢”的滋味;追随一千多年前唐代军队的脚步,到他们曾经驻守、屯田、作战的地方,去走一回。当然,更多的时候是随兴的旅行。旅行原本是自由的,来去自如,由自己来支配。目的地在哪也无所谓,到哪算哪。被困于路途则就地停留,情况有变则随时调整旅行计划。

  这是一种个人化的、个性化的旅行,迥异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旅游。旅游重在“游”,有目标、有终点,即风景名胜、热点景区。旅行重在“行”,行走在路上,旅途即目标。赖瑞和的旅行似乎有意避开那些旅游胜地,他要去那些在读书时自己梦魂萦绕的地方,通常人迹罕至。他独自行走,放慢脚步,在漫漫旅途中细细品位他所看到的一切。(当然,好在作者有充裕的时间,一次旅行可以长达80来天。)翻开《杜甫的五城》,我们可能会惊异:原来国内还有很多这样特别的地方!其实,本该如此,因为旅行就是发现。

  关于在旅行中看什么,赖瑞和有一种特殊的学者情怀。他中国大陆之行的初衷,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唐史研究。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刘子健教授关于西安(准确地说,是由文字构建的唐代长安城)的描绘让他心动。刘教授做了一个双臂环抱的姿势,接着说:西安南部都被整个终南山包围着。到了西安,他登上大雁塔,却看不见任何高山。租车来到30公里之外城郊的翠华山,终于远眺到了唐诗中那座常见的终南山。他爬上人迹罕至的九嵕山探寻昭陵,来理解唐人“望昭陵”“谒昭陵”之举,也领会到了“依山为陵”的葬法,以及栈道始建后拆的过程。为了体验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境界,他宁愿旅途迂回往返,两番“出”“入”剑门,并用整个下午的时间,于雨中默望剑门。他中途在宣城下车,赶赴城郊之外,特意“去爬了李白的敬亭山”,在那种冷清、孤寂之中,他与李白有了心境相通之处。读着这些文字,我读出了一种感动:赖瑞和先生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爱,是如此深沉。旅行何止是游山玩水,更应该是寻梦之旅。

  看什么,其实也不重要。作者上华山,只爬了半个小时,到五里关时,陶醉于眼前中国水墨画般的景色,便一直坐到中午,然后中途而返。9月中旬,内蒙古大草原已是冷冷清清,他就坐在蒙古包前,喝着宁城老窖,面对淡绿色的大草原,看了整整一个下午。更多的“看”是在旅途中:在汽车上,他看到了一张张或愁苦或乐天知命的脸;在火车上,他看乘务员如何补票,看乘客如何钻进硬座底下睡觉;就食路边小摊或餐馆,他体验各种风味的食品;在途经的小城镇,他看那荒凉而古朴的风貌;在简陋的小旅舍,他看窗前的花草、窗外的风景……这些,都构成旅行的一部分。看别人之所不看,看出别人之所未见,这体现出作者旅行的独到视角。我更敬重的是,赖瑞和先生看的“姿态”:没有老外看中国那种惊奇猎艳,没有居高临下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那种看似深沉、宏大的咏叹;他就那么远远地、恬淡地看着,如一位老农,点着烟卷,坐在石头上,似看非看地看着。

  或者由于庸懒、贪于安逸,或者受到时间、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不能像赖瑞和先生那样走出去,走遍中国。那我们就先看看《杜甫的五城》吧。让这本书带着你,来一次文字之中的5万公里的旅行吧。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十):那个夏天,我每周都会骑车绕西湖一周

  刚毕业那会,我和阿穆、邵诚、妍妍、佳冰五个人合租,住在了杭州鼓楼附近的一套三居室里,开始了我们的工作生涯。

  一天,阿穆心血来潮,拉着我坐公交跑到城北拱墅区的一家菲利普自行车专卖店,去买自行车。在店主忽悠他他忽悠我的两番忽悠后,我迷迷糊糊地跟着他也买了一辆,付完钱才察觉到他的心血来潮完全是蓄谋已久。两辆公路自行车,颜色一黑一白,他黑我白,和我俩的肤色正好来了个对调,很诗意的样子。

  从拱墅区到上城区,大约十来公里的路程,我俩一前一后很拉风地哼着小曲骑着回“家”。盛夏的杭州,炎热无比,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四五十码的车速带起白色的衬衫下摆,我俩像极了偶像剧里走出的单车少年,很配很基情。

  有了炫酷的交通工具,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便打算抛弃阿穆,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喜欢四处闲逛的我每周都会骑着车子穿鼓楼,过吴山广场,进南山路、杨公堤,经北山路、湖滨路,拐回河坊街,绕西湖一圈。

西湖平面图

  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可谓是遍地文化,僻静的地方溜一圈,恨不能一脚就能踩碎一块宋瓷,更何况大诗人白居易、苏轼也“杭漂”过好多年,疏浚西湖,修筑堤防,辛苦耕耘,写了很多诗。当下我便主观地认为我的骑行也必须带点文化色彩,于是乎,我便查找资料打算遍访藏身杭州的名人故居。

  故居之行,从环西湖开始。那个夏天,阳光穿过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一束束投射在南山路、北山路匆忙的行人和车辆上,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在共享单车没出生的年代,我骑着我的白色菲利普到过南山路太子湾附近的章太炎纪念馆、南山路美院附近的茅以升故居、清河坊附近的于谦故居、庆春路上的马寅初纪念馆、虎跑泉里的弘一法师纪念馆等地。一段时间下来,我不由自主地感觉自己多了几分文化人的气质。

  当然,也有找半天摸不着地方的时候。一个飘着毛毛雨的周末,我骑车去找陈端生的故居。这位钱塘才女,18岁开始写长篇弹词《再生缘》,未满20岁便完成了前十六卷。家庭的屡遭变故,导致她最终未能完成全本《再生缘》,便香消玉殒。沉寂了一百多年,陈端生被重新找回。她的天才文思和灵动性情,征服了陈寅恪,也征服了郭沫若。《再生缘》流传至今,甚至得到了与《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楼”的赞誉。

  根据网上很不权威的门牌号信息,我未带任何雨具,便蹬着自行车上河坊街寻找了起来。从东走到西,边走边停,最终找到了门牌号,却没找到陈端生故居。雨开始大了,我跑到一个报亭下驻足,问卖报的大妈知不知道附近有个陈端生故居,大妈开口的刹那,我才察觉自己所问非人,她竟操着一口北方口音向我兜售新到的杂志。

  “寻找陈端生”后来就不了了之。再后来,我在网上查资料发现,原来经常路过的河坊街与南山路的交叉口,柳浪闻莺的斜对面正是陈端生的故居——勾山樵舍。我曾经数次过其门而不得入,现在想来真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故居之行结束于一次盗窃事件。那天,我应肉蛋邀请去西湖文化广场去玩,便将爱车停在了环城北路边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为了安全起见,我还特意挑了一棵相对较粗的树,自以为双保险地上了两把锁。从展览馆出来,左找右找,却不见自行车,只在那棵较粗的树上找到了一条被剪断的链锁,看着这条残疾的链锁,我心想:这该粗的不应该是树,应该是锁啊!

  报警!像影视剧里演的一样。天水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来了后,看现场、拍照片、做笔录,前后不到十分钟就搞定了。我很不过瘾,心想,难道不用调用一下周边的监控吗?不用给那根被剪断的链锁做下技术分析吗?显然,这些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张写着派出所地址及电话的回执单。一段时间之后,等到这张回执单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我却早就不知道它葬身在了哪条洗过的裤子里了。

  有失就有得,自行车的被偷换来了我人生第一次报警和坐警车的经历,感觉特别新鲜,后来还眉飞色舞地向人讲了好几遍。直到后来我在公安部门工作,坐警车成了家常便饭,才意识到当初的眉飞色舞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我们通常会对过去的事情表示幼稚可笑,但如果时间足够久,这些幼稚可笑往往会转化为可爱与怀念。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杜甫的五城:一个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作者赖瑞和,马拉西亚籍华侨,祖籍广东梅州。乍一看,以为写的是杜甫,其实和杜甫关系不大。可以说是,挂着杜甫的“羊头”,卖了自己到处旅游的“狗肉”。但写得很奇妙,让人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

赖瑞和

  赖瑞和是一位唐史研究专家,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唐代的军事与边防制度”。因为这层关系,当年唐代军队到过的地方,他说他都想亲自走一走。“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因为杜甫这一联诗里说的“五城”是唐代北部边防最重要的五个据点,他就想着去看一看,也就有了这本书以及书名。

  从1989年暑假到1993年10月,将近4年的时间,赖瑞和利用教书之余的寒暑假,循着大唐军队活跃过的足迹,坐火车旅行了9次,从西北到东南,从西南到漠北,足迹遍布全国,全程2.2万里路。

  有意思的是,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有种特别的怀念。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各处旅行只能靠一本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铁路列车时刻表》为参考。这本书厚达三百页左右,里面列了全国所有火车班次的时间和经过的站名,每年能售出两百万本,被称为外出旅行必备的“圣经”。那时候没有星级酒店,住宿只能住招待所或宾馆。因为赖瑞和属于华侨,他每次都必须使用外汇券住专门接待外宾的特定宾馆,甚至花8块钱买小旅馆的一个床位。那时候国内民众穿着普遍还是黑白灰三色,款式老套。赖瑞和刚开始从香港来内地,经常被人围观,后来买了两件内地出品的衣服,也算入了乡随了俗。那时候的人普遍很实诚,赖瑞和在汕头喝鱼丸汤,“一份一大碗,像是十人份的,有三四十粒鱼丸之多。”

1989年版本的《全国铁路列车时刻表》

  吃喝玩乐固然让人放松,但这本书里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上世纪90年代的人和事物风貌的描写,对于那个时期出生的人来说,会有种天然的亲切感,尽管当时他们还只会满地爬。赖瑞和记录了很多在他看来很稀奇的事,比如外墙和柱子全漆成泥黄色的岳阳火车站,西安街头流动的书报摊和拉着一车麦草的驴子。在从兰州出发到银川的路途中,他写道他看到了最悲壮的黄土高坡。“一头驴子,被人绑在一排窑洞前的一根木柱上,在猛烈的太阳底下暴晒。四周空无一人。驴子一动也不动,在一大片黄泥色的背景下,沉默地站着,仿佛一座雕像,站在那里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又仿佛在进行一种仪式,一种惩罚。隔了许久许久,每当想起黄土高坡,我都会不期然地想起这头驴子,在那年秋天的太阳底下暴晒。”看到这里,有种莫名的感动。

黄土高坡上那只驴。(来源《杜》书)西安街头拉着一车麦草的驴子。(来源《杜》书)外墙和柱子全漆成泥黄色的岳阳火车站。(来源《杜》书)

  很奇妙的是,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另一本同题材的书也上市,比起来,那本书及作者真是大名鼎鼎,那便是余大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个曰壮游,轻松松;一个说苦旅,苦哈哈,类似的配方,不一样的口味。高中的时候,看了很多遍的《文化苦旅》,为的是提升作文水平,而这次当我看到这本《杜甫的五城》的时候,想到的却是那个夏天,每周都会骑车绕西湖一周,闲逛各处故居的我,以及接下来有一遭没一遭的唐诗之路。

  对于“阿穆们”,我最终还是彻底抛弃了他们,只身一人来到宁波,投靠明道。现在想起来,已经八年了!

  有兴趣加vx公众号:【诗词公社】,个人微信:han735595,一起嗨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