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精选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是一本由郑杰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一):认真与伟大
其实很多内容断断续续看过,这本书梳理综合起来可以比较清晰展示李小龙的一生。
李小龙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武术和电影的结合。拍电影的人很多,练武术的人也很多,能将电影和武术结合起来并做到极致的只有李小龙一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小龙逝世那么多年了还是没有任何人能达到他的成就。
印象最深的两件事:
1、李小龙对于喜欢的事情认真投入,比如半夜起来拍电影,跳恰恰舞,比如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武术的研究与锻炼,大量的书籍阅读和研究。
2、也有生活窘迫的时候,比如在美国初期,结婚后由于经济问题,总是租房不停地搬家,但即便如此,始终相信自己将成为全美国片酬最高的超级巨星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二):严谨而真实的李小龙传记
李小龙宗师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但是,由于他逝世已经四十多年。所以,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他的真实人生,只是道听途说,人与亦云。互联网上关于李小龙宗师的信息很多,但是其实互联网上很多东西都是虚假的,不可靠的。市面上关于李小龙宗师的书也很多,但是很多书其实并不严谨,也不真实。正是由于居心叵测之人恶意地扭曲事实或者愚昧无知之人盲目地传播扭曲事实,加之很多人随风而靡地轻信虚假信息。造成了李小龙宗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经满目全非的现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智的、客观的、成熟的看待李小龙宗师,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睿智的分辨信息的真实与否,希望互联网上能有更多的真实的、可靠的信息,也希望市面上有更多的严谨的,真实的关于李小龙宗师的书籍。我作为一个龙迷,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严谨的、理智的态度去研读甚至考证关于李小龙宗师的资料;我作为一个龙迷,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理智的、客观的了解李小龙宗师、看待李小龙宗师!而这本书无疑会是了解一个真实的李小龙宗师的首选读物之一。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三):生前是一座丰碑,逝后是一个传奇。
如今,李小龙给人们留下的只有那一厚沓的影片资料和无数无数的传奇故事。李小龙的经历足够传奇,他的成功也足够辉煌,但他的生平却少有人真正了解。只是将他符号化、口号化是片面的、不正常也是不健康的。
其实,一位成功人物之所以如此成功,绝不是毫无缘由的。但他又不仅仅是成功、励志学的典范——无论是生活中还是他的截拳道,他那浓郁的东方哲学思想始终贯彻其中。你或许要问:他在短暂的岁月里,在中美两地都经历了什么,使得他在死后依然在全球享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为什么那么多武术家、运动员、影视巨星们对他赞誉有加?我们今天该如何理解一个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李小龙?我们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四):一本创作严谨,内容真实的李小龙人物传记。
李小龙在大众眼里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动作片演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就是那几部最经典的动作片 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或者一袭黄黑条纹的连体衣双截棍,一定有人想过,为什么凭几部电影可以达到如此之高的成就?为什么各个领域的知名人物会对他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为什么离世40多年却依然在全世界享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然后就有人去试着了解一个荧屏之后的李小龙,生活中的李小龙,他们去百度上,谷歌上,查找李小龙的各种资料... 但是现在互联网上的提供的资料的内容想必大家都知道真实性吧,可能一个小感冒会被小编网友说成淋巴癌... 所以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版本的李小龙简介,资料...大多内容虚假,无法考证,误导了许多人....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是一位资深龙迷 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准备并于2013年动笔花了将近4年的时间才终于问世,此书内容真实,词句不拖泥带水,完完全全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小龙宗师,一位生活的艺术家,一位改变全世界对中国人看法的名族英雄。这本书无疑会是了解一个真实的李小龙宗师的首选读物之一,龙迷必备!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五):作者蒐集資料廣泛,但仍有些缺憾
這本書蒐集了許多李小龍的軼事和秘聞,算是補充了我對李小龍的「知識」,不過大抵上和琳達李的「我夫李小龍」的脈絡是一樣的,但更添一些軼聞 因為本書作者不是曾接觸李小龍的人,所以書寫上少了一點親切感和真實感,這部分缺憾是由一些對李小龍朋友的訪談內容做補充 然而在翻譯上似乎有點毛病,例如伊山杜魯和木村武之從未稱李小龍為師父,都是稱之為Bruce Lee,在書裡卻都翻譯為「師父」,顯得格外尷尬,似乎作者無法跳脫傳統尊師重道的觀念,李小龍和他的徒弟,其實比較類似朋友的關係,即使像木村這樣純粹學振藩功夫的學生,也是不稱師父的 另外我認為李小龍的愛國情操,主要還是體現在「中國人」這一概念上,但他對政治不曾表現過興趣,在他成長的五零年代,許多內地人跑往香港,李小龍應該對內地的情況知悉一二,要說到心繫祖國我覺得還是有點牽強,最直接的表現就在於他從來不曾去過或談過內地的事情
對於想要認識李小龍的朋友,永恆巨星李小龍一書訪問了他的親戚朋友關於他在成長過程以及成名後的一些軼事,有著最有趣最親切的記述
而琳達李的我夫李小龍一書,則是行文最佳,內容充實,最讓人能夠「感受」李小龍平時為人做事的一本書,以上兩本都可以作為龍迷了解李小龍的重要書籍,然而後者的中文版已經絕版,只剩下英文版和二手書(中國時報發行)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六):真实的李小龙,权威的李小龙传记
李小龙,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却被我们习惯性的符号化、简化。他的传奇在于不屈服于时代,同时勇于开创时代,才能不被俗世所左右。他在中西两地来回奔波,他的思想融汇贯通,然而,这些光鲜的背后,是他面对种族歧视、不被好莱坞接纳、郁郁不得志甚至是吃饭都成问题的艰难岁月。他享寿32,在美国吃苦了12年。他将这些逆境的绊脚石化为力量,成为他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这才有后来的李小龙。
他曾是问题少年,打架斗殴逃学旷课不在话下;但他只身在美,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知识的海洋,并顺利进入大学就读,哲学也是他最喜欢的必修科目。在那个美国传统武术界依然保守的时代,他将武术与哲学、解剖学等结合,创立了截拳道。不少空手道冠军拜入他门下习武,日后战绩更上一层楼。
他幽默风趣,他的朋友都很喜欢他,即便只与他有一面之缘,也会路转粉;他是出了名的爆脾气,在香港就和罗维闹掰;他是顺毛驴,最懂他的,也只有妻子琳达和邹文怀;他多愁善感,文采斐然,常常以作诗的方式来寄托内心的愁绪;他藏书数千册,中西文化各种类型无不包揽;他是完美主义者,为了影片的水准会吹毛求疵地追求任何细节;他抠门,什么都要还价,是还价高手,但为了心爱的女人和家人,他不惜一掷千金,在高档餐厅用餐,几乎倾尽毕生积蓄买下洛杉矶豪宅……这些,你们知道吗?
他不愿意被说成是演员,也不愿意被锁定在武术家的人设里,他更愿意自己是一名思想家,一名生活的艺术家。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宁”。
《李小龙:不朽的东方传奇》读后感(七):实力+机遇=传奇
我是在台北的桃园机场候机的时候,在那边的书店里看到的这本书。因为自己对李小龙的生平还挺感兴趣,再加上一位朋友的偶像就是李小龙,就买了下来。虽然有些小贵,但好在它既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是一件朋友肯定会喜欢的礼物,一举两得,感觉自己赚了,哈哈~~
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一些珍贵照片和作者个人审慎的推断,描述了一个让我感觉很真实的李小龙,对李小龙生平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入手一读。大概用了一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有些感想也就顺手写下来。
1.实力是原材料。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最终目标,每天的忙碌奔波都是为了能离这个目标更近一些。当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收获成功。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天的打拼都能让我们离这个目标更近一些。因此,客观地衡量自身的能力和实现目标应该具备的能力差距就显得尤为关键。我有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有能力,那么请继续每天的付出,因为我们是有能力一天天接近目标的;没有能力,那么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这种能力的差距是否可以每天的训练补足?可以,那么就在每天努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我们也可以通过额外的付出去一天天接近目标;如果不可以,那可能就要考虑重新换一个最终目标了。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成功的基础是要有能实现目标的实力。
李小龙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全美办武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确实开了几间武馆,但最后都是没能坚持很长时间就关门了。这个目标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如果想在全美开办武馆,不仅要有一个功夫很好的武师,最关键的是要有持续的资金流。当时的李小龙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将武馆开遍全美的。
李小龙第二个目标是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地,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先在好莱坞拍的都是电视剧,之后在和嘉禾公司合作了几部电影之后,签约华纳,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李小龙没有突然去世的话,他的第二个目标肯定是能实现的。这个目标为什么成功了呢?如果想在好莱坞拍电影,不仅需要有做演员的实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那些好莱坞电影巨头摆脱对他的偏见。李小龙小时候童星的经历和自身绝好的功夫无疑是具有做演员的实力的,但他一开始却没有办法改变电影公司对他的偏见,所以只能拍一些电视剧。之后李小龙在几部电影中的亮眼表现让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最终实现了第二个目标,获得了成功。
2.机遇是催化剂。看完李小龙的生平之后,不得不说机遇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张卓庆的引荐,李小龙可能就没有门路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没有杰伊赛博灵的引荐,李小龙可能就没有机会接触好莱坞的电影巨头。当然,其中最大的机遇应该就是与嘉禾公司的合作了。如果邹文怀没有从邵氏集团出走创办嘉禾,新公司需要中流砥柱,李小龙可能就没有机会证明自己,进而第二个目标能否实现都还是未知数。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成龙。当原材料遇到合适的催化剂时,那耀眼的反应会让全世界知道了李小龙,成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