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100字
《昆虫记》是一本由(法) 法布尔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0元,页数:201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虫记》精选点评:
●长见识的一本书,生动有趣,学到东西的同时又不会觉得枯燥
●2019年的35-42本书。
●读完第一册,感受到热爱的力量,学到了研究问题的思路~
●小时候想长大研究动植物来着
●全十册我还没看完....
●看了第一册,绝对牛B。应该15年前就看。
●这是最好最全的版本。法布尔的书不用说,严谨又不失幽默生动,令人肃然起敬。
●微观的世界多么美妙!
●工作读。
●前阵儿和人聊起看过的最大的大部头,发现是小学看的十本《昆虫记》。这部作品对我影响太大。喜欢虫子,特别是第五卷的圣甲虫和储卵的梨形粪球那几章,书页都翻掉了。
《昆虫记》读后感(一):爱让世界更美好
每天和女儿在法布尔的《昆虫记》里,以虫的视角,体验虫的世界……
不再给大自然的精灵们戴上“益虫”、“害虫”的标签。
豁然发现每个生命都是那么的美,正如熊田千佳慕所说:
拥有热爱大自然之心,自然就会更美
《昆虫记》读后感(二):CCTV10《读书》介绍该书
2011.07.11.读书.世界著名经典《昆虫记》
主持人:李潘,牙齿不好看。一直说屎壳螂,而非更加体面的名号:金龟子和圣甲虫(电影《盗墓迷城》系列、《蝎子王》三部曲)。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看屎壳螂片段像“读散文”,书评人启航看蝎子那一段“像读武侠小说。”
1923年,周作人第一次将该著作介绍到中国时,将书名译为《昆虫记》.
萤火虫吃荤,吃蜗牛。萤火虫打着灯笼找对象,在灯火明亮的都市显示不出来,因而多出现在乡间。
勇于挑战权威,比如对布封《蝉和蚂蚁的寓言》对两种昆虫的定性。
科学性强的科学著作参选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剧作家罗斯丹形容《昆虫记》“像哲学家一般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去感受和表达。”
达尔文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时,给予法布尔高度评价“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延伸阅读:
米普里什文:《鸟儿不惊的地方》、《大地的眼睛》;海明威:《老人与海》。
《昆虫记》读后感(三):关于科学关于实验的《昆虫记》
昆虫记拉近了读者与昆虫的距离。
国内的昆虫记大多是选本,或者是给孩子改写的童话。
但《昆虫记》原著,对于小学高年级或者初高中生来说,逻辑、思辨,层层推进的实验,层层推进的阐述,出现迷局时的猜想和推理以及设计实验试探或求证,还有引人入胜的描写才是真正的汁源。
不能仅仅把这本书看作一种兴趣启蒙的入门。
花城出版社的《昆虫记》,法文原版翻译,最值得一读。父母如果向孩子推荐这个读物,最好父母看了这本书,讲给孩子听。
《昆虫记》读后感(四):享受昆虫的细节之美
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曾经这样评论过《昆虫记》,他说:“我们看了小说戏剧中所描写的同类的命运,受得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这些悲喜剧,仿佛是听说远亲---的确是很远的远亲---的消息,正是这样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昆虫是我们人类的远亲,这种说法非常有意思。我本来就喜欢大自然,以前喜欢花花草草,湖光山色等大自然美景,还真没怎么注意这些个小昆虫。自从看了《昆虫记》,想到这些人类的远亲,对自然又多了几分亲切,觉得虫鸣鸟叫兴味盎然。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作者法布尔自从赚够了买一块地的钱后,他就潜心在他的园子里(取名‘荒石园’)观察研究昆虫,在那里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时光,他视园子为“钟情宝地”,视昆虫为他的朋友,他说:“如果我能与他们交谈,我就会忘掉孤苦寂寥,变得兴致勃勃。这些昆虫,有些是我的新朋,有的则是我的旧友。它们全都在我这里,挤在这方小天地之中,忙着捕食、采蜜、筑巢搭窝。……我这是因为早已认准了这块风水宝地,这笔宝贵的财富,才逃离城市,躲在这乡间,来到塞里尼昂,给萝卜除草,给莴苣地浇水。”多么美好的事情,他的研究方法跟当时重解剖的研究方法不同。他说“你们探索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则是生”,他把昆虫放在活生生的环境中去研究。他在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描述里隐藏着睿智的思考,让我们这些现代人找回内心的静谧和纯净,唤起我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我记得我当时买《昆虫记》一套书,打动我的字眼是“疗愈”两字,具体的广告词已经不记得,这两字刻在了脑子里。
说说我怎么看《昆虫记》的,这种书不像看小说,有情节勾着你,这是科普作品,所以一般不会一口气看很多。我是先从自己认识的昆虫开始看,比如蜜蜂、螳螂、蝉什么的,还有自己买了猫之后,把有关猫的情节也看了,还有小时候家里屋檐下有燕子,又把燕子的章节看了,反正看的很松散,很随意,书中种种动物昆虫,作者都描绘的妙趣横生,又充满一种平和、温暖。
下面举有关圣甲虫的几章来说说本书的一些特点。
圣甲虫俗称“屎壳郎”,以食粪为生的小昆虫。对这样一个昆虫,作者写了好几章,“圣甲虫的粪球,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圣甲虫的造型术,圣甲虫的幼虫,圣甲虫的蛹和羽化”等,可见作者的观察和何其的细致,描述是何其的细腻。
先看作者对圣甲虫的称呼。“不能说它是转圈的工人,它是一位高超的塑形艺术家”,“圣甲虫是太阳的狂热追求者”,“就是这些小生灵,使一处冷清的所在变得热闹起来。”,“作为一位几何学家”,“就如同一位深谙蒸发和几何原理的学者一般“,雕塑家经常会关起门来设计他的杰作,圣甲虫也是这样做的”,”真是个技术高超的小家伙”,甚至还称它为“尤物”…,从称呼可以看出,作者充满了喜爱、欣赏,读起来生动有趣。对于这些小昆虫,作者是谦逊的,平和的,视每一个小昆虫都可以跟人类平起平坐。
再看有些描写,真的好玩极了,很细腻很生动,比如“随着粪便的香味不断地向四周蔓延,收到信息的圣甲虫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作者完全站在圣甲虫的立场去感受。“圣甲虫先将这些粪球收集起来,再悄悄运回自己的地下餐厅,然后在工作之后愉快地享用”看到这里,你是否会发笑,小虫子还挺会享受生活的呢。“圣甲虫干活时的美妙与优雅更值得我们赞叹,它对制作球体有着本能的天赋。它做的是一个标准到连人类工艺都要赞叹的球体”,“圣甲虫显得更为自信,他们在日光下愉快地寻觅、采食,在强烈的光线下收获。”“阳光给圣甲虫带来了欢乐,它们开心地陶醉于高温的美妙之中,不时轻轻跺着小脚。”看到这些,你是否会在眼前闪现出一个可爱的小生灵形象,它们食粪食的优雅而富有诗意。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法布尔在描写小昆虫的时候,还常常冒出一些富有哲思的语句,打动人心,引发人的思考。比如“科学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垃圾堆里汲取滋养,而真理则永远在没有受到玷污的空中飞翔”,“与清新的茉莉花香水工厂相比,或许食粪虫的工地能带给我们更高深的思想”,“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前提是要有识别美的眼光。”
如果你也喜欢大自然,如果你也喜欢昆虫,那么一起来读读《昆虫记》吧,从中去感受那些独一无二的小生命,去体会昆虫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