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精选

2021-03-28 04:50: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精选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是一本由邓安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一):我认识了一个自己

  花了一个周末看完这本书里的故事,看得叫人害怕。

  尤其是“索马里海盗”的故事,青年荷尔蒙撞击下的无所事事;生活生命都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无所事事;网聊的新鲜快感,不负责任的无所事事;把自己看得太重,别人看得太轻,放纵又不甘堕落的无所事事。

  可能不同的人在不同故事里会看到自己。也可能在这些个故事里我可能看到了一个从未了解的中国的年轻人的世界。人生的轨道多么轻易地可以滑向自己毫不知情的另一面。

  每个故事主角都带着一种不谙世事又倔强的性格。不知道作者又有多少个自己在这些故事里?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二):第一篇会劝退读者的小说集

  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把一篇草稿放在短篇小说集里,并把这个草稿作为第一篇和书名,如果去掉草稿或者把它挪到最后,这本书的评分也许会高一些。当然,每个人的小说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但基本除了网文以外,没多少人会把自己给别人口头上讲的故事直接不做任何润色就变成文字当成小说,第一篇就是这样,所以我看了开头,心里的想法是,这是什么鬼,这也是小说?然而除了第一篇,其他都是正常的短篇小说。 感觉作者的这个短篇小说集里的小说结尾都有《边城》的痕迹,人走了,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都不回来,而且其中有一个还有这种类似的文字。 作者写的几个角色有一些可以认为是同类人,比如女诗人,男文学爱好者,男大学生,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偏执,其实那个嫁给老头的女人和爱赌博的女人身上也有,不过整体七篇小说还不错,中规中矩。 关于《消失》那篇,我的解读是妻子杀了丈夫,肉放在冰箱里,妻子遇见个熟人就讲一遍故事,送出一些肉。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三):人生不可限量

  生活大多如此,未完待续又无以为继。

  关注邓安庆有一段时间了,已经记不得是哪篇文章打动了我,只是想到还有如此倾注于写作之人,就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辞职从事全职写作,这是这个世间最平凡也最具勇气的事情之一,在我看来值得英雄般的赞颂,最起码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代人的故事不好写,描写穷忙时代很容易落入俗套,更难免加入自己的意淫,形成闹剧,如果跳脱不出那些框框,更难有亮点。邓安庆的这八个故事,写出了现代人生活的焦虑和做决定时的冲动,有时候越想活的自在,却越活的疲惫,因为欲望就代表着要付出代价。故事中的人物情绪丰满,动机合理,语言想法也更贴近现实,人物形象立体、真实是最大优势,让人想了解这些人的结局是什么。但更有趣的是,没有明确的结局是这几个故事另一大特点,问题没有答案,就如生活没有尽头,中间却能断成几截。这种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值得回味,有期待,有不舍,有遗憾,有无奈,剧情的编排再次巩固人物形象,确实很有意思。

  除了短篇小说之外,跋中邓安庆所写个人写作历程也同样精彩,小说的灵感,写作方式还有如何克服困难,也都写的很实在,人生不可限量,也的确如此,书中的故事,现实中的人们,都在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拼搏,代价只是暂时,而未来也一定值得期待。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四):穿梭在人生的迷途中

  穿梭在人生的迷途中 看到微博上一条消息说,一名女学霸被多所外国著名高校录取。对于记者的采访,这个女孩说:小时候的我们都是不爱学习的,现在回想起来,很多有用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小时候。她还说要感谢父母给她呈现多种选择,这才有了他现在面对未来的多种可能。虽然这个时候的她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并会坚定的走下去,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曾经历过迷茫时期。 是啊,我们现在依然如此。尽管经历了种种,但依然很迷茫。人生就是如此,永远充满着未知。今天阅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这是邓安庆老师的中短篇小说集。前三篇文章的结局大同小异,主人公都失踪了,这是否意味着作者在深刻剖析当下社会我们的内心呢? “吃糖小女孩”贪婪的吸吮着与沈亮相处的每个瞬间,虽然沈亮对她的信息知之甚少,女孩也似乎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并自由穿梭在男人与生活之间,但她最后才知道沈亮真的是他自己口中那个拥有“五个妻子”的索马里海盗。但作者在文章最后,给读者留下一个开放结局。索马里海盗失踪了,是浪子回头又遇当头一棒?还是象征着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人们在不断摸索前行中,始终迷失了自我。 除此之外,还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活在现实的余音,所谓的救世主,所谓的没人懂自己,仅仅是自己执迷不悟,一厢情愿罢了,没人救得了她,直到她愿意敞开心扉,放下执念。当然,被社会压抑的人们也不免精神崩溃,第三篇文章中,葛翠玲和丈夫于明蜗居在一室一厅一卫里,快节奏的压迫下,争吵不断,连丈夫逗凭空消失,短则几小时,赤身裸体回来,长则几个月,说不定就回不来了。不明所以得他们逐渐被恐惧支配,但这也无可奈何。我想,最有可能的就是那虚无缥缈的压力山大了吧,这种病毒于无形中侵入身体,毁人一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在追寻生活的意义,可终究是离彼岸越来越远。 还记得在大学时,文学社里常说的一句话:文字,来源于生活,归根于心。不管是女孩与沈亮之间看似不可理喻的相处模式,还是在文化层面的文青少女,而或是空灵的奇幻故事,亦真亦假,或好或坏,都是生活,我全权接受。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五):每个男人背后都躲着一个小男孩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这篇小说的原名叫《塑料玫瑰》。这个“塑料玫瑰”既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个物品,也是取其隐喻:玫瑰是爱情的象征,那塑料玫瑰呢?长着跟爱情类似的模样,却是假的。但写完小说后,我把名字改成了《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为什么要改?一个是我不想题目太“揭示主题”,它会限定文本细节自身散发出的多样的意义;而改成现在的题目,则标志着小说的女主人公要开始一段情感的冒险之旅,前途未卜,可能有惊喜,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碰到可怕的漩涡。 多少感情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萌发的,人们在上面设定自己的身份和口吻,说着话,聊着天,欲望萌生,便想在现实生活中开花结果。有些成了,成了恩爱夫妻;有些没成,直接见光死。“网恋”的魅力在于“未知”,当然危险也在于此。你并不能完全了解你情感投射的这个人是什么来历,他只呈现了他想呈现的模样,或者你自己想当然觉得对方该呈现的模样,半认真半玩笑的,你们摸索着往前走,然后总有一方情不自禁地投入了进去。一旦投入,收获爱情当然好,受到的伤害却也会叫你防不胜防,甚至头破血流。 小说,我是贴着女主人公来走的,我用她的视角去看整个事情,男人在她的眼中是什么样子,对我构成写作的动力。这个男人,他像是个小孩,单纯善良,叫人怜爱;可是他时不时露出一些让人疑虑的端倪,也叫人困惑。这个女孩本来只是太孤单了,她想玩玩看,满足身体的欲望,精神上也不需要承担恋人的义务和负担,可是她还是陷进去了。她认真了。一认真,事情的走向开始让她尝受苦涩的滋味。情感的海洋茫茫无边,她独自驾着帆船闯荡,她一开始没有想到过会不会有翻船的危险。而有的男人,即使给女人带来了痛苦,也表现得像是个犯了错却不知所措的小孩,眨巴着天真无辜的眼睛,等着女人母性的安慰。 小说写完,我搁置了很久没有再去看。写作中那种对人物心理的体会,让我想起来觉得有些可怕。你一旦深入到一个人物的内心中,常常碰到的就是深不见底的黑洞。站在洞口看一眼,都会感到眩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作品一旦完成,作者自己也变成了读者。我也期待更多读者的反馈。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六):很高兴认识你

  第一次接触邓老师的文字是在两年以前,某网站首页上推荐的一篇年度读书推荐的文章,评价精简、用词温和、表达到位,从中可见广博的阅读功底,自此之后便开始关注,希望能获得对阅读比较好的指引。 那个时候,对邓老师最主要的印象——这是一位读书人。 第二个阶段,是在关注之后开始接触到邓老师的状态和日记,说起来很多东西都不可言说,这么闲散随性的记录形式,浓厚的个人气质却扑灭而来,诚恳、细致、简练,不刻意惹人关注却气自华。特别是对于“诚恳”这一点的印象,在以前的想法里这只是一种态度,现在已不再这样认为,要做到诚恳需要非常多的前提,理解力、洞察力、专注力。比如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言语诚恳有力,但是真的要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不知如何下笔或者词不达意,最后表达出来的可能已背离心中所想,散乱不堪。在诚恳的背后,需要大量的体悟和积累,是阅尽铅华后最后选择留在身上继续成长的东西,输出的那部分稳当当的沉淀。另外一点,邓老师从文字中散发出来的不是一种少年得志天才作家的孤傲,可以显然看见的是年月里一点点的积累,是年月里一点点的坚持,从这位年龄相仿的接地气的80后作家身上,看到了自己很想拥有也许曾经也有机会可以拥有的品质,会不禁希望看着这些东西在这位年轻人身上牢牢地生根发芽。在这个阶段,对邓老师最主要的印象——这是一位非常诚恳而努力的人。 第三个阶段,是对作家这个身份的理解。《我认识了个索马里海盗》是我读的邓老师第一本书,不过这已是他的第四部作品,应该把它放在什么坐标体系里去进行评价呢?现在网络类快消作品市场是巨大的,碰到好的机会也许能很快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邓老师依然在坚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着急拿着自己的才华去变现,所做的并不是为了立即去换取。比如这本书里的8个故事,有分别写到爱情、苦难、无奈、困局些主题,丝毫见不到网络文风的气质,文字风格隐忍克制,通过一个个故事,在很认真地描摹生活的肌理,而这种重量通常不是一个年轻人所愿意承受和面对的,邓老师似乎已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勇士,只记录他所认为的真相和感受,而这一点或许是成为真正作家的最最重要的前提。虽然与成熟的知名作品相比,文字的渲染力、人物的饱满度、结构的层次性上还有些差距,但是相比当代作品而言,还是能够感受到满满的对文字的诚意,可以看见邓老师依然坚持自己的体裁和风格,坚定地走在自己想要坚持的那条路上。而我们有信心对邓老师保持更多的期待——有理想的光亮一直照耀着,邓老师会一步步地成为一名越来越优秀的作家!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七):那个孤独的自己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从头至尾弥漫着一股孤独而颓废的气息,正透露出生活在城市里年轻人的迷茫无措,有时候这种迷乱已经让人到了绝望的地步,绝望到没有心情再去收拾自己,去迎接这个世界的给予,去面对这个世界的馈赠,就这么静默的沉寂着。然而有时候这种灰色的气息也会有一点不一样的颜色,而且这种死寂的生活也有阳光照进来的时候,让这群年轻人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力气和欲望。

  生活往往不全是灰色的,青年人也不都是颓废的,但是每个城市的角落里总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年龄大都在二十多岁到三十岁左右,他们对于生活没有洋溢过多的热情,他们对工作也没有太多的野心,他们的生活虽不至于落魄,但也时常徘徊在贫穷的边缘,他们对金钱不算太迷恋,但是因为金钱的缺失而使得生活一度不景气;他们对爱情没有太多的憧憬,却每个人都希望在冰冷的城市里找到另一个人的关心,依偎取暖;他们可能不需要爱情,或者对爱情已经不抱幻想,但是他们需要安全感,需要待在爱情里的那份安全感。

  这群青年人正透露着新的时代的一种个性,即每个人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自己身上,大多只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和家庭和社会,和集体剥离了出来,去摆脱这种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来自集体带给自己的引力,只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其他更多的目的,也不为了其他更多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就越来越显得单薄而孤独,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也越加明显,大家都觉得自己是独立的整体,也就越觉察不到自己的需求,所以社会性就转变了,集体感也越来越淡漠。这样孤独愈久,就越习惯,甚至不愿意走向人群中间去,就像长久待在暗夜里的猫头鹰,从不在阳光里暴露自己。我们都只习惯于呆在自己的壳里,缩成一团刺猬。所以当两个人接触时,都是小心翼翼万分谨慎的,谁都怕被对方伤到,或者自己伤到对方。最后的状态就是这样,我知道你在,我却无力接受。 《毕肖普之夜》看着让人很压抑,很难受,真的有时候想冲上去对女主破口大骂一顿,就像她骂这个世界一样,真是神经病,但是回头又想,到底是这个世界的问题,还是她自身的问题呢?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她一直笼罩在一种孤独里,这种孤独让她与这个世界彻底隔绝,有时候太想让这个世界了解自己,世界反而会退而却步,自动把你隔离开来,远远的看,就像自己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一般。余音太想让别人了解自己了,所以对她身边的每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心理压力,所以身边的人一个个的都远离她,躲避她,甚至痛恨她,辱骂她。在长此以往中,她自己也逐渐自我封闭起来,真的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其实每个人活着都有自身的价值,你活着就好,没必要费那么多力气让别人去懂你,自己就是自己啊,哪能那么容易就让别人读懂呢?所以这种行为在正常社会里本就是病态的,空虚的。

  作者的笔触很隐忍,很克制,而越是克制这种不安的情绪越是强烈,让人读完感慨,世上会有这样的人?随后低头看看自己,其实自己不也是如此么!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八):我认识了一个作家邓安庆

  我不太读中国文学,尤其现当代的,这是软肋。

  认识邓安庆算是机缘巧合,先认识的他,才读了他的文字。

  见过很多次,聊的不多也不少,慢慢有了认知。

  邓安庆是个善良的人,对谁都不错,不忍心拒绝别人,典型的天秤座,平和主义,这点跟我截然相反。

  他并不喜欢侃侃而谈,而是更愿意聆听,听别人天花乱坠,很享受。

  我揣测,他是在观察,默默记下,然后把那些细节融入到小说写作中。

  他是虚构写作的思维,聊天喜欢讲述,而不轻易下定义,这是我羡慕的地方。

  最喜欢听他谈创作,他有着职业小说家的诉求,为了写作,放弃了朝九晚五的工作。

  又为了打破身份的局限,到处“浪”,去体验生活,这有一点点冒险,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认定。

  认定自己作家的身份,并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你认识他这个人,就会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的影子。

  那个克制的讲述者,或者冷静的旁观者,在《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里的八篇故事里尤其明显。

  早在读《山中的糖果》的时候,我就跟他聊过苦难的话题。

  可能生长的环境不同,我对苦难生活的感知大多通过文字转换而来。

  我问他,现实真的如此悲惨?他淡然的说,当然。

  淡然其实就是他的文学风格,克制的讲述,置身事外的描写,现实中的他与他作品的风格有种合一感。

  所以,他不是随便在写小说,而是有着极其明确的文学追求。

  他说他的很多文字是在路上写完的,他写作时很专注,在《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也零星的谈起了写作这件事。

  我跟他说,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排版以及书名,跟作品的内容很违和。

  他对此不置可否,有些事情确实不是他能决定的。

  在这本书里,邓安庆不再主攻乡土,而是开始聚焦他的第二个身份:城市里的漂泊者。

  在写作上,他对文字的驾驭游刃有余,朴素而平实。

  在故事上,内在的联动性很强,情感牵引始终。

  他有刻意的留白,与其说在讲故事,不如说试图通过故事去烘托人的情感。

  那些情感里隐藏着许多虚无,每个故事里都有着莫名其妙的爱,爱的或极端,或决绝。

  我说他小说中的人物有同一性,像极了我们聊天时提到的人物。

  他说他喜欢写神经质的人。

  在这本小说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一种失衡感,却又有着不违和的真实性。

  这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一些全新的认知,他或许慢慢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方向。

  又或者,我对他的作品了解的还很片面。

  但是在我眼里,不是因为认识,而是通过文字,真正感受到了他文字里的文学味道。

  像我这样一个更加偏爱艰涩阅读的人,也同样被他笔下的故事吸引,这是阅读的乐趣。

  而那些不问情深何处,不解未来如何的戛然而止,反而加深了文学的意境。

  邓安庆一直很喜欢艾丽丝·门罗这样情感细腻的作家。

  读过他文字的人,想来都能感受到他平淡、琐碎讲述背后的真实与真挚。

  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在写作技巧上的野心与追求。

  我认识的邓安庆是一个体验式的写作者。

  所以,生活的广度将会决定他创作的维度。

  而我也相信他会一直不断地进步,成为更加职业的作家。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九):写小说的奇妙时刻

  我记得写《毕晓普之夜》时的情形,那时我刚辞职,飞到南方一个城市,住在朋友家里。朋友白天上班,我在客厅里写作,状态实在不对,几天下来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想过很多办法,比如下楼去马路对面的小菜铺买点儿菜,沿着小河去公园长时间的散步,去朋友书架上找一些书来看,这些都无法平息我写不出来的焦虑感。十天过去了,我枯坐在客厅里,除却楼下马路渺茫的车流声,只有空洞的安静。我想不能再这样了,一定一定要出去走走,我走到门口,看到我的两双鞋子,一双是需要系鞋带的,一双不需要,我究竟要穿哪一双?等我意识到我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时,十分钟已经过去了,我像是陷在时间的泥淖里,费了很大的劲才让自己挣脱出来。等我穿好鞋子后,连楼都不想下去了,开门等电梯下楼走在马路上,想想都非常疲倦,就在这时我感觉一个小说人物的形象在我的心里浮现了出来。

  在我的焦虑之中,这个小说人物露出她迟钝而虚胖的脸,她呆滞地坐在自己的房间,但原来她不是这样的……这个人物在我的内心中开始逐渐构建出细节,她的形象动作言语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懂这个人物,能抓住这个人物的性格逻辑。写小说的奇妙时刻,常常就是这样出其不意的出现了。书中另外有一篇《消失》,写于2014年,那时候我正在看一本关于田野调查的书,书中大量的案例都颇有意思,其中有一篇是人类学者在记录超市出入口顾客的行为反应,其行文方式和叙事口吻都十分生动,我想写小说的欲望一下子就被勾引出来了。其实写完后的小说跟那篇毫无关联,但创作时的心理便是如此,很多时候都是因缘触发触类旁通,一股气味,一段言语,一个画面,往往都能诱发创作。

  写《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的起因,缘于我无意间在抽屉里看到一支塑料玫瑰,不知道是哪一任租客遗留下来的。玫瑰第一个让我想到了爱情,但是它却是塑料的,所以说它看起来是真的,实际上却是假的……情感的真真假假,关系的虚虚实实,身处其中的人物随之起起落落,高兴和难过却都是真的,由此这篇小说渐渐在心中成型。写的过程中,“塑料玫瑰”这个意象已经不太重要了,但它让我能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而找到一条叙述路线,让小说得以进行下去。另外一篇《你说今晚月光那么美》,却是因为看到厄普代克《马人》有一句大意是说“月光舔在路面上”,我觉得这个“舔”用得真是好极了,它给了一个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月光清冽,马路上走着一对情侣,他们有争吵,但现在和好了,可是真的会好吗?……人类交流的局限,常常会在情侣之间出现,而这其中藏着一篇小说等我写出来。

  整本书每一篇小说,到现在都能让我想起当时写的场景,前后三四年时间陆陆续续写完,时常有焦虑不安和自我怀疑之时,但每逢奇妙时刻,都深感创作能得到的愉悦感是如此之大,能写出来真是非常大的幸福。八篇小说,叙述者都是“我”,性别职业性格都个个不同,写法也不同。小说带来的这种自由感,真是其他文体难以具备的。写到最后,我想起不久之前沿着费恩花园的水池走进廊亭时,我看到了一位画家。他坐在脚手架搭建的平台上,抬头看穹顶,想了片刻拿起画笔继续给花纹填色,在他身后是已经勾画完毕的图案。我不知道画家已经为这个穹顶的修缮工作耗费了多少时间,单看那些繁复细密的花纹,怕是不轻松的活儿。我靠在柱子边,久久看着他,穹顶真是美极了,而耐心的画家也是动人的。也许写小说也是如此,耗时耗力,但如果结果是美的,之前的劳动都值得,更何况那份愉悦感是谁也剥夺不了的。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十):给我的感觉是意犹未尽却又回味无穷

  读了邓安庆的几篇小说,总有种意犹未尽却又回味无穷的感觉,可能是以前看书多了,结尾总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现在反而看邓安庆的小说,结尾戛然而止,很突兀,有点接受不了,这不符合我们一贯的心理。

  邓安庆的小说初读不会发现什么,但是细思极恐。就拿中间的小说《消失》来说,丈夫于明为什么会消失,又消失到了哪里?这一切究竟是丈夫的问题?还是妻子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在刚读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很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小说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写一个消失的丈夫呢?但是我忽略了一点,也许丈夫和妻子之间发生了某种不愉快,不然为什么丈夫彻底消失之前的几次突然不辞而别的消失会没有引起邻居的注意呢?难道仅仅因为时间太早了吗?而且丈夫回来诉说自己的经历,妻子没有去过多查证,而是采用在卧室安装摄像头来观察丈夫消失的整个过程。过程描写很玄幻,就像鬼魂一般一点点消失,蒸发在眼前。但是此时我有一个疑问,如果丈夫真如某些读者猜测的,是由于家庭琐事,被妻子残忍杀害,为什么还是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就算只有夫妻两个过生活,总归还是有其他家人啊,也没有人过问关心吗?

  当然如果事情真是如此,让我想起最近发生在上海的一则震惊的新闻。夫妻两个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当然这是丈夫后来在被抓获后向警方供述的,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然后丈夫将妻子杀害,并藏尸在家中冰柜中,时间长达三个多月之久,期间丈夫以妻子的口吻在微信上和家人假装联系,并借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直到最后投案自首,这一命案才公之于众。当时看完就是感觉很愤怒,怎么会有这样的变态?手段如此残忍,终日和妻子的尸体生活在一起到底是出于多硬的心理素质,甚至还多次拿妻子的身份证和其他女性去酒店开房,盗用妻子的身份证借款刷引用卡。

  种种劣迹让人们对这个杀人犯恨之入骨。同时心里对未来的婚姻生活产生恐惧。从第一次恋爱至今,我就很渴望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属于自己的家庭,对婚姻充满了无限憧憬和美好想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和自己最初想象的还是存在很多差距的。作为女性,尤其要擦亮双眼,选择好对的人,否则就是对人生的不负责,当然男性也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有点扯远了,让我们再回到邓安庆的小说上。这是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文笔很流畅,情感很细腻,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描写很到位。以第一人称描写,能很好地把读者带入其中,仿佛读者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里面的起承转合时刻带动读者情感的起伏。尤其第一个故事《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女主是一名普通工作的都市单身青年,内心里也有一份对爱情的热烈期盼,从最初的无聊到闲聊到一步步深陷感情的漩涡,以为对方就是自己的真爱时,可怕又残忍的现实摆在面前,男生在网上同时约了好多女生,和她们暧昧,即使和女主在一起,也不忘撩拨,不禁自问哪里来的精力和时间?也看到好多人为男生喊冤正名,说是由于家庭原因,从小缺乏安全感,需要不断在女生之间处处留情来寻找缺失的安全感,我无法去评判别人说的,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样做确实伤害到了女主,毁灭了她心中对于爱情的美好幻想,这样做实在太不公平!

  当我读到一半时,被男生的痴情打动,有点埋怨女主当时的绝情,但是最后情节的反转让我的眼泪还没来得及在眼眶里打转,就硬是被吞咽了回去。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情节反转的故事,让读者猜不透作者到底是怎么想的,摸不透作者的脑回路,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如果这种手法运用成熟,在作品中多次体现的话,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我从作者邓安庆的小说中读出来一种风格,就是开放式结尾,不会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故事的结局,反而留给读者无线的想象空间,随便怎么去开拓脑洞,那都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对于有强迫症的我来说,总觉得这样的结局不够完美,但恰恰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风格。作者在最后的跋中也提出,有时候会不甘心,那种酣畅甜美的感觉怎么能这么快结束,但是真要强写,会发现自己果然还是没有心力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