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悠悠读后感精选
《小鬼悠悠》是一本由[法]爱德华•蒙松(Édouard Manceau)著作,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鬼悠悠》读后感(一):童心童趣《小鬼悠悠》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简称BIBF)青豆书坊的展台上,发现了这本《小鬼悠悠》。它和《咯咯哒太太》、《挠挠大怪物》、《火箭》摆放在一起,它们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童书作家爱德华·蒙松(Édouard Manceau)。因为家里的那本《咯咯哒太太》是女儿最喜爱的绘本,她经常翻看的绘本之一,当她看到这本《小鬼悠悠》的时候,眼睛里真的有小星星在闪。
《小鬼悠悠》读后感(二):爱恶作剧的小鬼悠悠
以前对儿童绘本有一些理解上的误区,认为文字太少,都是图片,没有什么知识量,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绘本真得挺有意思的,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孩子们在阅读一本书时,首先是对图画感兴趣,并思考图片带给他们的信息,不太识字的孩子对文字是不太感兴趣的,尤其是五六岁年龄以下的孩子们,更喜欢绘本给他们带来的感官上的享受。
绘本通过夸张的图片、极少的文字展示出了一个大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告诉孩子们很多知识,教会孩子们勇敢、礼貌、谦让、分享,有时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了,甚至还会想到书中的内容来“教育”大人应该怎么做。
最近,我看了一本由法国著名童书作家爱德华•蒙松所著《小鬼悠悠》觉得很有意思,封面上一个名字叫“悠悠”的小鬼特别醒目,眼睛大大的、耳朵尖尖地,给人一种非常调皮的感觉,眼睛在看着它的右上方,仿佛又想到了什么恶作剧的“鬼点子”呢!
翻开这本书,页面的颜色让人眼睛非常的舒适,整体颜色丰富却不刺眼,对孩子们的眼睛没有影响。那么,我们看看小鬼悠悠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原来啊,悠悠把自己的鼻子横过来了,又长出大大的牙齿、尖尖的爪子,还把自己变得黑乎乎的,啊哦,他要去干什么?原来,是要去吓唬妈妈,诶呀呀,把妈妈吓了一跳,花盆打翻了,妈妈也被吓跑了!悠悠赶紧变回原来的样子去找妈妈,妈妈看见了自己的宝贝赶紧抱了起来,好温馨的一幕啊!
家长朋友们在带孩子看着本书的时候可以声形并茂地讲出来,并让孩子指出每一页的小鬼悠悠和上一张有什么不同,还有妈妈看到悠悠时的不同表情,让孩子自己思考并查找,注意细节变化;另外,大人们还可以用一些彩纸裁剪出或者画出一个“小鬼悠悠”,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讲发生在“小鬼悠悠”身上其他的恶作剧,甚至还可以让他去一些其他的地方,画一所幼儿园,一片草原,想让悠悠去哪里就画哪里,还可以让他认识一个新朋友,孩子们会不会很开心呢?!
期待“小鬼悠悠”还有其他好玩的事情,是不是也能出一个“小鬼悠悠”系列呢?
《小鬼悠悠》读后感(三):新朋友小鬼悠悠
冠冠来新朋友啦!
你看—--两只尖尖的耳朵、红色椭圆形的身体、像翅膀一样的双手、黑色的小脚丫、两只转悠悠的黑眼睛在偷偷瞄着你,还有一根香蕉,不对,那不是香蕉,那是小鬼悠悠的鼻子。
这是法国艺术家爱德华•蒙松给低龄的孩子们创作的一本绘本《小鬼悠悠》,封面是青色的,主人公小鬼悠悠占据了封面的三分之二。作者利用简单的椭圆形、三角形等基础的形状和鲜艳颜色搭配的对比组合而成,给孩子们制作出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形象。让人忍不住打开这本书。
这是一本描写小鬼悠悠和妈妈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小鬼悠悠希望自己的鼻子横过来,长出长长大大的牙齿,长出尖尖的爪子,甚至要把全身的颜色变成黑乎乎的,这样就可以吓到亲爱的妈妈了。而当妈妈被吓坏以后,小鬼悠悠决定再变回来原来的样子,找回妈妈。而妈妈给到小鬼悠悠的最好的礼物则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不管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永远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宽厚的母爱,敞开胸怀抱的接纳,成长岁月里的相守和生活的脚步,总是要我们教会孩子们正能量。书里完全没有爸爸的影子。常驻外地,各种离异等等,各种可能。妈妈是孩子成长路上坚强的依靠。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喜欢去控制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孩子们越来越缺少独立自主的机会,就会想以其他的方式获得掌控感,估计,这也是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小鬼和怪物等做好朋友的缘故吧。
书中一页对白,另一页是调皮的小鬼悠悠,大量的空白,给与读者很多想象力的空间。有力地衬托出主人公小鬼悠悠调皮的形象。这本绘本是给小孩子阅读的书,作者一定是非常读懂孩子们的心。当我试着把小冠冠的手放在小鬼悠悠锋利的牙齿下面时,我故意发出被咬的害怕的声音,小冠冠就咯咯地大笑起来。估计,他是非常喜欢这个新的朋友了 。
《小鬼悠悠》读后感(四):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小鬼悠悠
悠悠是个小鬼头,成天一肚子的鬼主意。那么今天的他又想要弄点什么新花样出来呢?
今天的他想要干点恶作剧捉弄一下妈妈。
悠悠改变了自己鼻子的方向。
悠悠变出了奇怪的牙齿。
悠悠长出了尖尖的爪子。
悠悠把自己弄得黑乎乎的。
然后他就去找妈妈了.
我们可以想象本来就是小鬼的悠悠这下子变成了什么怪模样,结果当然是……
这本绘本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从头到尾都只有悠悠和妈妈两个角色。不过每一页小鬼悠悠形象都是不一样。因为他要改变自己的样子去吓唬妈妈,所以悠悠让自己一点一点的变化,后一张的图相较于前面的图总是有一些小小的变化。让孩子找出相邻两张图其中的不同,用这个用来锻炼小孩子的观察能力,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本绘本人物形象简单,配色也没有那么复杂,全部所用到的颜色不过五六种而已。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还可以鼓励孩子去自己动手绘画小鬼悠悠,并且根据自己的想象为帮助小鬼悠悠变身成更加古怪的样子。
因为这本绘本是面向低幼龄儿童的,所以其中的语言文字也十分简洁明了,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语句很简单直接,很适合讲给小孩子来听。其中所用到的文字语言,译者基本上都是一些常见的汉字,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作为识字的范本,确实是挺实用的。
说了这么多关于这本绘本的实用性,其实在我看来,它最吸引人的却是隐藏在绘本故事中那份深深的亲情爱意。
其实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一个小鬼悠悠,每一个小孩子都曾经是个小鬼头。小孩子的因为天性的缘故,难免调皮捣蛋,一天到晚脑袋里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也会像小鬼悠悠一样给妈妈增添不少的麻烦。有时候也会吓妈妈一大跳或是气的妈妈半死。
不过哪怕是前一秒钟小恶魔附身,只要下一秒钟变身回正常娃娃。妈妈们原本一肚子的怨气马上烟消云散,还是会微笑着对待我们的宝宝,抱在怀中好好的亲一亲的。
再淘气的小捣蛋,小调皮,在妈妈的眼中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宝。就像书中的小鬼悠悠和他的妈妈一样。
因为妈妈们爱自己的小鬼悠悠,而小鬼悠悠也是同样爱着自己的妈妈的。
《小鬼悠悠》读后感(五):淘气背后,爱意暖暖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蛙才2016(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11643/
儿童绘本类的读物一向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色彩明艳的画面构思,不拘一格的故事创作,简明扼要下的生动有趣等等皆是优质绘本类读物可圈可点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本引进的外国儿童绘本读物,《小鬼悠悠》有声有色地分享给小读者们一种全新有趣的阅读模式。在此之前,其实我家的小宝已经看过同一系列的另一个绘本《咯咯哒太太》。所以在看到这个离奇古怪造型的封面主人公形象小鬼悠悠时,家中小宝早已经见怪不怪地说这个小鬼肯定又有什么古怪故事了!
果不出所以然,我们在细细地翻看过程中不断地发掘着这个绘本故事中的特色来。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其中是有着搞怪有趣且又爱意融融的情节。它其实更是属于一册超级好玩的亲子互动游戏绘本。对于成年人而言,书中的内容其实真的是再简单不过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喜欢做恶作剧的小鬼和妈妈开玩笑的引子,开启着全书的故事内容。做恶作剧吓跑了妈妈,改变回自身重新又让亲亲妈妈热情地敞开怀抱给予拥抱。在如何做恶作剧的步骤上,这个绘本分步骤地逐一进行着特写的展示。不仅仅引领着书外的小读者们一同感受小鬼的调皮捣蛋特色:无孔不入,无所不能,调皮的天性无处不在!然而一切的一切在吓跑了亲爱的妈妈后,我们的小鬼又开始了转变。于他而言,他可是最爱他的妈妈呢!带着这样的转变,我们又可以重新看到了原来那个色彩艳丽的漂亮小鬼。小鬼的变身记,我们除了见证他无所不能的调皮功力,更见证着他和他妈妈间的亲情交流沟通。
结合我们平时的生活,我们家有小宝的父母们怎能不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书中小鬼的原型其实就是在自己的身边。调皮捣蛋是小鬼们的天性,但是孩子和父母间那份真挚的亲情总是可以让我们的小宝贝们从调皮鬼转变成可爱的小宝贝。借助着这个绘本,我们和孩子一起互动地讨论小鬼调皮的特质。我们也收获着那份亲子之间的温情暖意。家是最为温馨的港湾。妈妈的怀抱则是孩子们最为期盼的呵护。哪怕再为淘气的孩子们都会在收敛起淘气的细胞,将自己的真切的心意与妈妈互通有无。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真情,这更是世间值得珍惜的缘分所在。
在《小鬼悠悠》这个绘本的勾勒下,我们共享这样的一份美好,这样的一份真情,这样的一份暖意吧!
《小鬼悠悠》读后感(六):家有小捣蛋包
家有小捣蛋包
-----读《小鬼悠悠》by烟波浩渺1980
爱德华•蒙松(Édouard Manceau)这本《小鬼悠悠》的绘本读起来就是有趣,看起来只是作者设计一个非常简单圆滚滚的形象,如果用生活中的人物对比,那么悠悠就是一个捣蛋包的再现,凡是家有捣蛋鬼的父母一读便能懂得作者深意。
由青豆书坊出品的绘本《小鬼悠悠》,适合低幼宝宝年龄段阅读,亲子互动性非常不错。小鬼悠悠的形象非常有特点,圆圆的身体,尖尖耳朵,大大的眼睛,如果是一个动画形象肯定可以想象出它的眼睛滴溜溜转不停,一转就有一个鬼主意就转到脑袋里。绘本以稳重的暗蓝色为底色,悠悠是大红色身体,橙色“四肢”,黑白眼珠,这几种为主色,颜色饱满不刺眼,非常适合低幼宝宝辨识颜色,刺激宝宝对颜色的感知。
爱德华•蒙松(Édouard Manceau)是法国著名童书作家,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法国昂热的高等美术学院;代表作有《火箭》《挠挠大怪物》《咯咯哒太太》《小鬼悠悠》等;他的作品一贯是富有童趣和奇妙的想象力,又充满了浓浓温情,他的绘画简洁既让人印象深刻,又特别容易让孩子模仿。这次小鬼悠悠在读书群里很多家长都发出孩子画出小鬼悠悠的图画,真是太有趣了。简单的绘本,让人学到东西可以不少,最重要就是需要家长引导。如果让我设计一堂模仿小鬼悠悠图画的课程,我会用指头画和蜡笔来画这个课程,拇指蘸上颜料摁在画纸上,再用画笔勾勒四肢和眼睛,非常易于操作,亲子绘画效果也会很好。
《小鬼悠悠》的内容就用简洁的对话构成,简单地说就是作者爱德华和书中小鬼悠悠的对话。
例如:作者提问:小鬼悠悠,你好!今天你有什么鬼主意吗?
悠悠回答:我要和妈妈开个玩笑·······(你那天不和妈妈开玩笑吗?)
例如作者帮助悠悠完成他的想法,只用了:“好的”两个词,而且说了很多次。作者是多么纵容他啊!无论悠悠怎么搞怪:把鼻子横过来,长出长长的牙齿,变黑,变回原形,是不是像极了家里爸爸?只用家里爸爸才会这么纵容悠悠,和他一起捉弄妈妈。悠悠的妈妈扎着小辫子,喜欢插花是个有艺术气息的妈妈。妈妈心知肚明悠悠的“吓唬”,配合着他的演出,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样子,和孩子做游戏。其乐融融的亲子互动,让人看过之后心都可以静下来。每次让孩子折腾的着急上火后,看看这种温馨的绘本都会让我再次拾起耐心。
家有小捣蛋包,有喜有忧,期望自己像书中的妈妈一样包容小鬼悠悠的恶作剧,希望自己可以做的越来越好。
2017年9月29日星期五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小鬼悠悠》读后感(七):可读可玩的绘本故事——《小鬼悠悠》
可读可玩的绘本故事 ——《小鬼悠悠》 记得十几年前,儿子小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绘本书籍,给儿子买了日本中江嘉男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印刷装帧非常精美。只是当时很不理解:寥寥几页纸始终不变地画着一只小老鼠和一颗苹果树,再加上一点点的变化,这样就成了一本书?后来才知道这是绘本,是适合小孩子阅读的书。百度一下知道了绘本起源于西方,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不由得唏嘘自己的孤陋寡闻啊。 有了闺女以后,重新开始熟悉儿童书籍,包括绘本。知道了一些国家著名的绘本大师,优秀的绘本作品以及各种著名的绘本大奖。 今天收到青豆书坊《小鬼悠悠》,我已经能够很认真的看待这样的图案简单,内容重复的绘本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书是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设计的,符合儿童的认知习惯。法国爱德华 蒙松创作的《小鬼悠悠》,非常特别的开本设计,宽18.5cm高33.5cm,我想应该是为了很好地表现小鬼悠悠的形象特点吧。 小鬼悠悠,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小调皮鬼,不过谁家的小宝不调皮呢!他今天的鬼主意是和妈妈开个玩笑。怎么开玩笑呢?跟着小鬼悠悠来做恶作剧吧!鼻子横过来,长出大大的牙齿,再长出尖尖的爪子,这些还不够,对了,还要把自己变得黑乎乎的。开始吓妈妈吧,啊呜,啊呜,这是孩子用来吓唬妈妈的口吻。我想妈妈肯定明白小鬼悠悠的心思,佯装被吓跑了,你看,花瓶摔倒了都没有跌碎呢。哈哈,小鬼悠悠的目的达到了,那就恢复原样吧。去把妈妈找回来,妈妈也非常开心的抱抱亲爱的小鬼。 故事够简单吧!中间有段重复叠沓的内容,就是小鬼如何装扮自己的过程。对大人来说非常的无聊,但是孩子在这样的重复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认知方式。在我给闺女读了两三遍后,她就可以自己讲故事了。对孩子来说,能够自己去讲故事,获得了一种成功感。这种心理上满足,是别人无法赋予的,而绘本做到了。 另外我感觉这本绘本还可以让孩子动手制作,制作什么呢?制作小鬼悠悠的形象。可以拿笔画框来涂色,也可以直接画,还可以用卡纸剪下来粘贴。 《小鬼悠悠》既可以读,又可以玩,闺女喜欢这样的绘本。
《小鬼悠悠》读后感(八):和贝贝一起读小鬼悠悠---一本有爱的书!
故事从一段有趣的对话开始:“小鬼悠悠,你好!今天你又有什么鬼主意吗?”“我要和妈妈开个玩笑......"一个“又”字,道出了悠悠不止一次跟妈妈做”恶作剧“啦!书中的旁白者像极了位魔法师,能帮助小鬼悠悠实现脑中稀奇古怪的想法,而妈妈更是明白小鬼悠悠的小心思,不露声色地配合悠悠完成这个小玩笑,看,悠悠把妈妈“吓”跑时,花架倒了,花盆都没破呢。而小鬼悠悠呢,觉得把妈妈吓得不见了,急切要变回去把妈找回来的语气,真是萌极了。
每个孩子心里肯定也住着这样一个小鬼悠悠,我家小鬼悠悠-贝贝,4岁,看到这本绘本会是什么表情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第一天
妈妈:"贝贝,妈妈给你带回一本“小鬼悠悠”的故事,它可逗啦!我们一起讲故事,好不好!"
贝贝看着IPad头也不回,直接回答:“不要,我要看bang bang。"
嗯,好像不太感兴趣呢!
第二天
妈妈下班回家,贝贝跑过来跟妈妈妈说:“妈妈,我的bang bang 不见了,你帮我找找,好吗?”
妈妈:“好的,那我们一起找吧!噢,原来是跟小鬼悠悠玩捉迷藏去了,它藏在悠悠的下面。”(IPad被书给压在了下面)
贝贝笑道:“啊,它可真调皮。咦,让我看看小鬼悠悠。"
IPad也不要看了,妈妈和贝贝一起讲起故事,看到鼻子横过来的时候,她会摸自己的鼻子;看到长出大大的牙齿和尖尖的爪子进,吓得藏进妈妈怀里;讲到变黑时,她会藏进毯子里;讲到妈妈吓跑时,她也紧张;一直讲出“快要我抱抱”的时候,贝贝一下扑到妈妈怀里,暖心极了。
第三天
贝贝主动要求讲小鬼悠悠,还能和妈妈一起互动了,妈妈说前半句,贝贝说后半句,一起做着肢体语言,融入到书中的游戏中,享受着亲子时光。贝贝还要求再讲一遍,这次基本上她自己能讲出来故事的一大半了,真是奇妙呢。以前没有过这种情况,可能故事整体太长的原因吧!
.......
这些天都在讲一些绘本,小鬼悠悠是其中之一。小鬼悠悠的故事情节简单,对低幼的儿童来说,几遍就能让她记住故事内容,对于她来说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其次图片色彩丰富,不刺眼,很适合宝宝看。对于想亲子互动,一家三口都可以玩,宝宝肯定会喜欢这样的游戏。另外还可以动手,最近贝贝迷上了捏橡皮呢,说不定能捏出一个小鬼悠悠呢,哈哈!这是一本有爱的书!
《小鬼悠悠》读后感(九):温馨有趣的亲子游戏绘本
爱玩爱折腾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骨子里都潜藏着调皮捣蛋的破坏因子。除了睡觉的时候相对安静些,其他时刻他们总是一点也不安生。怪不得人们常常把这样的孩子亲切地称呼为“小鬼”,大概的意思就是聪明可爱,同时又调皮捣蛋,让人既无奈又忍不住地心生怜爱。
在法国作家爱德华.蒙松笔下就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它就是绘本故事《小鬼悠悠》中的故事主人公小鬼悠悠,长着尖尖的耳朵,长长的鼻子,圆滚滚的身材,再加上一对囧囧有神的大眼睛,让人想忘也忘不掉,也怪不得孩子一看到此书,就喜欢上了这个可爱到极致的小鬼悠悠。
精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而阅读此书就像是在看一场充满趣味与欢乐的角色扮演。一个看似任性妄为的孩子,一对积极配合孩子的父母,贴近生活的场景,孩子在阅读中会有熟悉感。故事中的变身游戏,充满趣味,更为故事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故事讲述的是小鬼悠悠突发奇想地想要和妈妈开个玩笑,然后就开始伪装自己,变成了横着鼻子,有着大大的牙齿和尖尖爪子,同时全身上下变得黑乎乎的大怪物。做好了准备工作,它就悄悄的走到妈妈身边,把正在修整花草的妈妈吓的直喊救命。哎呀,妈妈不见了,怎么办呢?小鬼悠悠赶紧变回原来的自己,拿着一支鲜花去找妈妈。结果,自然找到了,妈妈亲切的说:“快让我抱抱,我亲爱的小鬼!”
有人说绘本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不同的年龄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点我一直很认同。在和孩子一起阅读《小鬼悠悠》的过程中,我们就有了大不相同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大多为生活忙碌,对于孩子,有时难免照顾不到。若是像书中那样进行一场亲子互动游戏,那么想必暖暖的爱意将会围绕着整个家庭。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足够的自由空间去成长。而作为父母,我们能给的就是多一点爱,多一点放纵,也多一点陪伴。
一本绘本往往就是如此的不简单,既是写给孩子的,也是写给父母的,只要细细品味,就能从短小精悍的文字和充满想象力的图画里看到很多东西。《小鬼悠悠》,俏皮可爱的剪纸风格,温馨有趣的亲子故事,让孩子边看故事边感受来自同龄孩子的成长瞬间!